灵甫随74军再上战场,出征豫东。
二
抗日战争打了大半年,中国军队以血肉长城苦苦抵挡,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言,自己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中国军队的表现,一言以蔽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由于早期战略思想的错误,战术呆板,加之落后乏匮的装备难以与日军的强大武力匹敌,机械的国民党军在辽阔的战场上处处被动,攻无实力,守则不固,而日军在机动能力、兵力编排和战术指挥上皆优于国民党军,因而掌握战场主动,节节取胜。虽然日本刚在1938年1月11日的御前会议作出决定,军事上暂时停止扩大在中国的作战规模,诱使南京政府求和投降,可是在华军事行动的顺利,使得侵华日军的野心不可遏制地膨胀起来,他们多少有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1938年初,已经攻占了华北五省的大部和京沪杭三角地区的日军,继续南北对进,对以徐州为中心的中国第五战区形成夹击的战略态势。侵华日军强烈的求战欲望,感染了东京大本营,加上蒋介石出乎日方的意料拒绝其提出的苛刻条件,
第三节重返豫东(3)
坚决不向日本求和,东京大本营遂改变原计划,决定顺应侵华日军的求战呼声,发动徐州会战,要对中国军发出致命一击,以使其永远不得咸鱼翻身。中国第五战区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
一开始,“致命一击”是打了出去,结果却事与愿违,之前被认为不堪一击的中国军队,非但没有料想中的一击就倒,反而让日军出师未捷先自栽了个大跟头。轻敌的日军阴沟里翻船了,翻船的地方因此战而名扬史册,这个地方,就是鲁南小镇台儿庄。1938年3月中下旬始,在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历时半个多月的台儿庄战役中,击溃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中日开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大规模战役中战胜了对手,蒋介石欣喜若狂,他食之甘味,胃口被刺激得大了起来,李宗仁指挥一帮杂牌军也能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要是再集中更多的主力部队扩大台儿庄胜利的战果,应该也不是异想天开吧。于是,蒋介石陆续从各战区调集大批军队,第五战区的兵力由29个师大举增加到64个师又三个旅,共达约60万人,在徐州摆出与日军一决雌雄的架式。
骄狂的日军在台儿庄结结实实挨了一闷棍,“大日本皇军”的颜面尽失,南京政府又乘机在国际上到处张扬这难得的胜利,日军大本营为挽回面子,也顾不得御前会议“在8月以前绝不向新地区发动进攻”的方针,陆军部向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大将、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发出第84号命令,华北方面军以一部占据兰封以东陇海线以北之地区,华中派遣军以一部占据徐州以南津浦线附近。据此,日军在4月间自平、津、晋、绥、苏、皖一带,纠集了13个精锐师团,约30万军队,兵分数路对徐州大包围。
进入五月,战局已转为对我方不利,为避免被日军包饺子一锅端,李宗仁根据统帅部放弃鲁南苏北的指示,于5月18日命令战区各部按部署分路突围。5月19日,徐州弃守。日军占领了徐州,但是人去楼空,围歼中国大军的计划扑了空。
日军还在与徐州我军激战的时候,前锋第14师团土肥原部已经从濮阳渡黄河向鲁西南和豫东扑来。土肥原部的行动意图十分明显:切断陇海线,既可断绝中国军队东援徐州,又断了徐州守军的退路,还可与华中方面的日军主力相呼应,一石三鸟。
战火向豫东蔓延。李宗仁退幕,豫东兵团的司令长官,该登场了。
徐州会战后期,为策应第五战区的作战,蒋介石从正在整补的中央军抽调部队,组建了豫东兵团。这支兵团大部分属中央军嫡系,俞济时、宋希濂、黄杰、桂永清……个个都是有来头的黄埔系将领,不够分量的司令官还真难以镇得住这些手眼通天的天子门生。谁有资格来执掌这个兵团的帅印呢?蒋介石亲自点将:薛岳。
薛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生于1896年。当同龄的孩子还过着自由自童年生活的时候,十岁的薛岳已经是广东陆军小学的学员,后入保定军校第六期深造,自此,薛岳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薛岳年纪不大,资格却不嫩,他曾与叶挺同在孙中山警卫团当过营长,不到30岁就成了粤军名将,在内战中是一员积极的剿共先锋。但是在抗日战场上,薛岳当不愧为抗日名将,从豫东会战开始,他将在中国的抗战史上留下若干值得一书的大手笔。上海会战时,薛岳是第19集团军司令官,南京战役之后,他出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主要在苏浙皖地区建立游击区,稳定江南战局。对一个职业军人来说,打游击总不如指挥大规模正规战来得专业、痛快,李宗仁血战台儿庄,在第三战区的薛岳的心情不是隔岸观火,他更像一个在场边坐冷板凳的替补队员,空怀壮志,感叹时不我予。
蒋介石一纸豫东兵团司令官的委任状,令薛岳血脉膨胀,机会终于来了,“看试手,补天裂”!
三
张灵甫对豫东一点不陌生。砀山、野鸡岗、贺村、仪封、毛姑寨,手指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节重返豫东(4)
过地图上这一连串熟悉的地名,中原大战的往事像电影的闪回镜头,一幕幕赫然在目。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八年前在此对垒的两军,在1938年之春,西北军成了台儿庄之战的中流砥柱,曾与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的中央军精锐,现在则到豫东,策应徐州方面的作战。抗战初期,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各派系军队共同汇集在中华民族的旗帜下,众志成城一致御侮,彰显军人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爱国精神。
74军起初的战场在砀山,掩护大军西撤。砀山位于豫皖边界,今已划属安徽辖区,当时则还是豫东后方。5月13日,第51师151旅先期与第58师一起坐火车抵达砀山,适逢日军小股部队作试探性袭扰,周志道命令302团派精兵一百五十人赶往回龙集截击,歼敌一百余人,摧毁轻战车四辆。次日,俞济时派58师分别向永成、丰县的日军出击,击落敌机两架、坦克八辆。张灵甫随153旅乘第二批车及时杀到,下车伊始,他立即指挥部队加入砀山阻击战,与友军协同配合,连手抗敌。战斗中,张灵甫团一名营长负伤,官兵伤亡数十人。负伤的营长叫陈传钧,即后来在孟良崮被俘的整编第74师51旅旅长。战后,张灵甫听说58师在日前的战斗中巧用战防炮,击毁日军战车多辆,他特地骑马奔赴战地观摩,向58师的同僚虚心取经,回来后召集全团介绍友军战斗经验,激发部下的斗志。
5月中旬,云集豫东的中国军队已有十多万之众,南下来犯的土肥原极其猖狂,为达成切断陇海铁路的战役目的,他罔顾四周的中国大军,带着二万余人的一个师团,孤军直闯对方重阵,几天内连下数地,主力集结于罗王寨、三义寨、曲兴镇等几个大集镇,兵临兰封城下。
翻开河南地图,找到兰考和开封,可以清晰看到,土肥原是沿着陇海路沿线据交通要道的大小村落布防。他的北面是属西路军的桂永清第27军据守兰封,西面是李汉魂的第64军,东路军俞济时第74军和宋希濂第71军沿陇海铁路的野鸡岗、贺村向日军右侧挺进。土肥原师团的位置,正处在中国大军逐渐形成的合围之中。
这个合围的局,是薛岳替他设的。豫东兵团前出阻敌,原本意在阻击日军南下,土肥原的轻狂突前让薛岳嗅到了围歼该师团的绝佳战机。还在土肥原猛攻归德的时候,薛岳考虑战场形势的变化,果断改变豫东作战布署,反守为攻,分东西两路出击,力图围歼土肥原师团于兰封地区,因而战史上也将此战称为兰封会战。5月20日,会战开始转入双方对攻势态,国军对占据交通沿线的日军据点发起了全线进攻。当日,宋希濂军与敌激战仪封、内黄,豫东我军并力克野鸡岗车站。
谁都知道,砍树用斧子远比用菜刀省力,攻坚也是一样,重武器在攻坚战中的效用不言而喻。威力强大的重炮,可以在步兵发起进攻前摧毁守军的坚固工事,大大减轻攻击部队在战斗中的困难和损耗。而缺乏重武器导致攻坚不力,却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普遍的软肋。以74军为例,豫东战役的时候,只有58师有一个炮兵营,编制六门克鲁伯山炮,这六门山炮竟然还是前清遗产,炮身上有“大清光绪年间”字样和圆形的祥龙标记。还幸亏借助这六门前朝留下的山炮的威力,58师在27日的罗王寨攻坚中大展神威,与友军一同合力将日军逐出寨门。
51师当时能提供的炮火支援就更可怜,连满清的山炮都没有,最好的重武器只是侵澈力和射程有限的81公厘中型迫炮。张灵甫时隔八年重返豫东,手里的武器并不比打许昌的时候有多大的提升,而敌人却变成了装备强大的日寇,日军一个联队(相当于团)的步兵火力就抵得上他一个团的数倍,还能随时招来各种炮兵和空中支援。即使如此,经过艰苦激战,张灵甫还是于5月23日率部与友军一起先后攻克了大小毛姑寨、水口等重要据点,并沿陇海路继续向西进攻,打通了一度被切断的陇海路,沿线的日军纷纷向西面的几个大集镇逃窜。至5月27日,几乎整个土肥原师团已被中国军队压缩在开封和兰考之间的罗王寨、曲兴集和三义寨几个大集镇之中。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节重返豫东(5)
三义寨位于兰考的最西面,陇海路的北侧。5月28日,51师加入三义寨攻坚战。张灵甫与纪鸿儒携手上场,302团担纲战斗的正面攻坚,305团负责配合助攻。进攻部队一度成功冲入寨中,遭到日军战车、骑兵的迎头反击,攻入寨子的队伍被打回头,纪鸿儒与张灵甫互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