ゴ蜞d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音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衔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诸葛亮杀了马谡,想起他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心里十分难过,流下了眼泪。以后,他真的把马谡的儿子照顾得很好。
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章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
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以身作则,蜀军将士都很感动。大家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更加旺盛。这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包围了陈仓(今宝鸡东),杀了一个魏将;第二年春天,又出兵收复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易西北)两个郡。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功,下了一道诏书,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位。
马谡的失败教训是惨痛的,没有根据自然条件和战争进程中的变化征兆,判断出正确的战争结果,而是死般教条,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为后人留下了太多需要总结的教训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刘备联营七百里
刘备联营七百里
关羽由于骄傲轻敌,失去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活捉斩首。消息传到成都,刘备挂孝痛哭。而后自立为蜀汉皇帝,为报二弟关羽之仇,不顾丞相诸葛亮等人劝阻,传令尽起蜀国精兵75万,亲自东征孙权。初战阶段,蜀军势如破竹,直达彝陵等地区,深入吴境600 里。东吴朝野震惊。危难之际,孙权采纳谋士阚泽的主张,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年轻的陆逊为东吴大都督,率军赶往前线迎战。
陆逊到任后,深入分析了蜀、吴两军兵力、士气、地形各方面情况,决定采取暂避蜀军锐气、坚守待机的策略,不与刘备交战。部将讥笑他怯懦,坚决请战,陆逊疾言厉色予以阻止。结果两军对峙,从春到夏,蜀军渐渐懈怠。加上夏日炎炎,蜀军士兵又热又渴。刘备传令全军将兵营移驻于山林茂密之处、溪河池塘之旁纳凉,在长江两岸树栅连营,纵横700 余里,分作40余屯。
陆逊派人探听到蜀军已依山傍林而驻,必中大喜:“果然他经不起旷日持久地对峙,士气渐渐低落了。让军队铺开驻扎于地形复杂、草木丛生的地方是兵法的大忌,我可以乘虚袭击了。”心生一什,即刻升帐,与部将商议道:“我受命统帅三军以来,未曾出战。现在要袭取蜀军江南岸第四营,谁去?”大小将领纷纷请战。陆逊不选名将,单挑末将淳于丹吩咐道:“你率五千兵马去。”随后又唤徐盛、丁奉道:“如果他败了,你们领兵去接应他。”
徐、丁领命去了。
淳于丹于夜晚攻击蜀寨,果然力敌不过,受伤大败而逃,亏得半路徐盛、丁奉救回。淳于丹向陆逊请罪,陆逊道:“这是我故意试探敌人虚实的。”
徐盛、丁奉说:“蜀兵势大,难以攻破,徒然损兵折将啊。”
陆逊笑道:“就要成大功了,不必忧虑。”却说刘备听得江南四营报捷,心里高兴,益发不把陆逊放在眼里。而陆逊却调集兵马从水路进兵。他料定次日东南风大起,命令各船装载茅草引火物,韩当率军攻江北岸,周泰率军攻江南岸,每人手拿茅草,内藏硫黄硝药,带足火种,并执刀枪,见到蜀营即顺风举火。蜀营40 屯只烧20 屯,间隔一屯烧一屯。部将奉令各自行动。次日夜晚,刘备在御营忽见军旗无风自倒,便问部将:“这是什么兆头?”
部将说:“吴兵会不会来劫营?”
刘备冷笑道:“昨天已杀败他们,还敢再来吗?”
初更时,东南风大起,探子报告御营左屯起火。刚要救火,御营右屯又起火。风紧火急,树木全都烧着,吴兵冲杀之声大起。蜀军顿时大乱,为逃火灾自相践踏,死尸重迭,塞江而下。刘备率领残兵败将溃逃,幸而被诸葛亮预先派出的赵子龙半路接应到白帝城。陆逊也不乘胜追赶,聚集全军返回。部属问他什么道理,他说:“我们要防止曹魏乘虚攻击我们后方啊!”
果然,曹丕派出三路兵马攻吴,但都给陆逊挫败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八章:九变
第八章:九变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
第一节:君命有所不受
第一节: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笔者字面理解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是,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织军队,聚集军需。
圮地无舍,
出征时在“圮地”不可驻扎,
衢地合交,
在“衢地”应结交邻国,
绝地无留,
在“绝地”不要停留,
围地则谋,
在“围地”要巧设奇谋,
死地则战,
陷入“死地”就要殊死战斗。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