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倚天之还君明"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倚天之还君明"蛛"-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掀开厚厚的门帘,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殷离不禁搔了搔有些发痒的鼻子。而那娇憨的模样,自是逗笑了正坐在床上闲聊的母亲和芙姨。

    “娘亲、芙姨过年好!”殷离则是一边跑上床,一边脆生生的喊道,然后便依偎到了母亲的怀里。

    见状母亲和芙姨均是带着浓浓的笑意,这时,芙姨先掏出来一个物件,细细看来是个富贵长命结,却是要比素日的大出三四倍。

    原来此结是以若干铜钱为链,再以什锦彩线细细的绑好,打了结做好的花样。这份压岁钱可真是做足了功夫的,这样的活计原就十分的费工夫,寓意更是吉祥,在新年有乞岁之意。殷离拿在手里不禁甚为欢喜,心怀感激。

    殷离方收好了那富贵长命结,母亲又递过了一枚玉佩给她,道:“阿离,这是娘的母亲、你的外婆留下来的,娘今日便将它传给你,切要好生的保管。”

    接过了玉佩,不知缘何殷离竟是感到了一丝悲凉之感。就在这时传来了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然后便溢出一阵浓烈的香气,随即也化去了心中的不详之感。

    “是栗子?!”吸了吸鼻子,殷离不禁惊喜道。

    “你这小馋猫,鼻子可真灵。”芙姨笑着下了炕,便进到里屋的炉子中取来了刚爆好的栗子,满屋子尽是香香甜甜的味道。

    达旦不寐,围炉团座,三人一边包着栗子,一边闲聊,而包好的栗子则自大多进了殷离之口。这一夜,母亲的精神也极好,直到天色蒙亮之际,三人方才睡去。

    正月初一,清晨起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只睡了一个多时辰殷离便又重新梳洗打扮。这一日早上要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殷离只去了福禄寿三位老师及朱老师那里,行了师生之礼,拜过了年,当然也是得了他们的压岁钱。

    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整个正月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极快,再过了元霄,这年就算是过完了。

    而今日便是上元灯节,殷离也不禁琢磨起出府赏灯的事来,此事一生了念头,便再也压制不出想要出府的**了。

    自打出生之后,殷离便生活在这府中的方寸之地,府外的世界,是她幻想过无数次的,虽然她知道外面的街道、商铺、小桥,定是都与她想象的一般,可是,却仍是想要亲眼的去瞧上一瞧,而且今日夜间大街上定会分外的热闹。

第一卷:庄生晓梦 第八回

    每年的上元灯节,城内都会十分的热闹,家家户户的女儿家都会备好灯笼,到河畔放灯祈福,然后再逛逛街上的灯会。

    到那时大街上自是人山人海,猜灯谜、对对子、买些小玩意儿,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可说是络绎不绝,让人眼花缭乱。

    平日里,女子们都是不轻易出门的,特别是大家的千金,都是养在深闺的。每年里也就那么几个日子可以出门的,也无非是上香祈福,今日这样的盛会可算得上是难得的机会了。

    所以,桥头巷尾都满是攒动的人头,更是不乏大家小姐,或是小户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都齐齐出门来观看花灯。而有了佳人自是少不得才子的,所以想要借此盛会一饱眼福的男子们更是数不胜数,上至达官贵人,才子书生,下至贩夫走卒,都已涌至了街头。

    华灯初上之时,就在这江南渔米之乡,最是繁华富贵之地,河岸两旁由数千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万众围观。

    此时,河面上亦有船队缓缓行驶,数十艘成串,高挂彩灯,水面霞光回旋,光射彩掩。闪烁的灯光随波逐流,变成闪光星带,灯火点点,闪烁荡漾,犹如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珍珠。两岸灯彩照耀川陆,竟是形成一幅比仙境神界还要绮丽壮观的灯景。

    今夜大街小巷更是集结数方表演的队伍,表演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

    此时,在人群之中恰有一名小女孩兴奋的东张西望,其生得是粉雕玉琢,身着一身喜气的红色,可在这人海中却也并不十分的引人注意了。

    而这女孩自然便是殷离,吃罢晚饭她便悄悄央了祖父答应其出府赏灯,于是,在福禄寿三位师傅的保护下出了府,更是没有忘记带上朱老师,这猜灯谜自是文人的强项。

    这一行四人便是混迹在了人群之中,殷离自是乐得到处张望,就算单单是在这街上走上几遭她也会乐得合不拢嘴的,何况是这等热闹景象。

    他们先是去猜了灯谜,自是在朱老师出马后,便连猜连中,直把那摊子的老板吓得冷汗直流,最后殷离只是挑了一只兔子花灯和一柄扇子离开,那老板见状自是连连道谢。

    就这样随处走走、逛逛,又在感兴趣摊子前停留下一阵子,不过很快便感觉饿了,今日又正是吃汤圆的节日,所幸一行人便寻了一家汤圆摊子进去。

    此时的心情欣然,殷离吃起汤圆来也觉得分外的香甜,那一粒粒汤圆看起来也顿觉圆润可爱。摊子虽然不大,可是选择的口味却是很多,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馅,殷离各要了一个,每种口味都十分的可口,连那外皮吃起来也是甜甜糯糯的。

    殷离一边吃着汤圆,一边看着周遭的人群景致,脸上的笑容也是一刻也没有改变过。时间有些晚了,街上的行人也渐渐少了一些,却仍是一派热闹景象。

    “芷若!你慢点儿!”

    不过在嘈杂的人声中,殷离还是听到了这道男声,不禁循声望去,脸上的神情也转为震惊。望去时,被称作芷若的女孩也正回过头来,约莫十岁左右的年纪,衣衫虽有些敝旧,却是十分的整洁。

    “爹,娘。”

    这时,那女孩的父母已跟了上来,父亲便是刚刚开口那人。端详起来男子长相忠厚质朴,女子却是清丽不可方物。

    他们竟是也进了这家摊子里,便坐在了殷离的隔壁。点了两碗汤圆后,男子只是看着她们母女俩吃汤圆,自己只是带着满足的笑容。这时,女子则是将自己吃到一半的汤圆推到了丈夫面前,互相推让着让对方吃,然后相视一笑,竟是生出无限的温馨。

    一时间,殷离望着那幸福的一家三口竟是看得出了神,却是突闻一阵马蹄声响,顿时间街上乱作一团。还未待殷离反应过来福伯已率先将其护在了怀中,可是在拥挤的人潮中纵使你武艺高强也难以施展,不得从容脱身。

    嘶吼声、叫喊声、呼救声,顿时乱作了一团,有人被推倒了,有人被马蹄踹到了,总之节日的欢乐气氛在这一刻便颓然消散了。

    人流涌动,殷离等人已是渐渐远离了刚刚的那座汤圆摊子,好不容方行至一处巷尾得以喘歇片刻。原来刚刚是有一骑蒙古骑兵闯入街道,蛮横纵马,毫无顾忌街上的行人安全,踩踏拥挤致伤之人必不在少数。

    而那些蒙古兵似是丝毫不把人命放在眼里,又或者说是不把汉人的命放在眼中。

    殷离的心中思绪顿起,一方面她清楚的明白无论汉人、蒙古人,抑或是日后会成为统治者的满人,各族生而平等,皆为华夏子孙,能者居上位本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在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蒙古人统治之残暴,镇压残害汉人之暴虐,又对其有着真实的反抗情绪。

    “小妹妹,你别害怕,那些蒙古鞑子已经走远了。”

    这时,殷离耳边响起一阵细语,语音娇柔,让人不觉得心中一软。再抬眼望去正是刚刚在汤圆摊子前遇到过的女孩,周芷若,只见她此时正带着淡淡安抚的微笑,奇异的带着一种令人如沐清风的温馨感触。

    殷离望着那双善解人意的眸子,霎时便感觉自己理解了张无忌为何会一直记得在汉水河畔

    对他有喂饭之恩的小女孩,那样的眼神足以抚慰人心。

    此时的周芷若虽年纪尚幼,却已是容颜秀丽,眼如秋水,举止轻盈,无一不是个绝色美女的风范,十足是个绝色的美人胎子。

    稍稍一顿,殷离自知周芷若误会了自己方才发愣的缘由,不过却是一番的好意,不禁也扬起了笑容,说道:“谢谢姐姐。”

    年纪相仿的女孩子本就容易沟通,特别是殷离还是有意攀谈,交谈片刻后,殷离便知晓周芷若的父亲是汉水一名操舟的船夫,母亲薛氏,本是襄阳人氏,当年襄阳城破之后逃难南下,沦落无依,方嫁于了她的父亲,此番路过此地便是欲回祖籍祭祖的。

    那一晚,周芷若还跟殷离讲了她生活的地方——汉江,流淌在秦岭南麓的大江,沿江而下,皆是如诗画般地清澈、安宁、美丽。殷离看得出他们一家子的生活或许有些清苦,可是却是幸福的,亦是美满的。

    如今想来,周芷若本是船家贫女,但她的相貌便如同其名字一般秀若芝兰。其实汉水畔的渔家女孩,本不该拥有如此好听、灵秀的名字,更不该拥有这样清秀绝美的容颜,可是上天却阴错阳差的将这一切给了她。

    殷离却是知道的,此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渔家女,她未来的命运却将是波澜壮阔的,她还会成为一派的掌门。

    “我青青的年少,都藏在那叶扁舟,河水温柔,河水温柔,枕着荷叶,有金鱼在梦里游。初春的季节,沿途柳绿花红,河中舟帆片片。”

    这是周芷若临行前教给殷离的儿歌,她轻轻哼唱着,梨涡浅现,眉目柔和,竟是引得殷离也发怔了起来,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命运的齿轮依旧在不停地轮转着,周芷若出现了,其他的人将来也会一一出现到自己的生命中吗?

第一卷:庄生晓梦 第九回

    一番混乱之后,天色已是不早,殷离也失了继续游玩之心,所幸便决定回府,结束了她这第一次的出府之旅。殷离只是静静的坐在马车上,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