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喜从外面进来,可能是玩累了,坐在板凳上,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
“玉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现在又爹爹了。”何志勇显然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又开始讲今天的事情。
“真的吗,我们又爹爹了,而且还比别人多,两个呢。”何喜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比谁都渴望有母亲,父亲。
正文 二百零四章 认亲仪式
自从有了韩姨,在何喜的心里就充当了母亲的角色,现在又有了父亲,虽然是义父,但何喜已经心满意足了。像何志英,何志勇想着找个靠山,但何喜没有这么多心思,她只是单纯的想有个父亲。现在多了一个,不是件令她高兴的事情吗。
听得屋里人纷纷大笑,大家分头开始行动,为了大年初六的认亲仪式做准备。原本打算吃过晚饭再写信的,被韩姨催促,现在就写。韩姨自己也不闲着,满满当当列了一大串的东西,交代下人去采购。
好在请的人不多,要不这大过年的,还真不好弄。交代完后,韩姨一门心思给姐弟四人张罗衣服。
其实过年之前都做了新衣服,没必要做,但是韩姨嫌不够精致,非要在搭配点贵重的物件在上面。和玉劝都劝不住,也就不多说了,感情这韩姨比自己还紧张。
第二天一早就让下人去送信,族长何文清收到信件之后,心里吃惊不已。倒不是担心和玉,而是有点意外这王知州的决定。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长处,王知州,杨师爷是什么样的人,族长何文清是知道的。这玉儿姐弟四人认了王知州,杨师爷为义父,对整个何氏一族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知道在古代,官本位的统治下,有钱不如有权;有钱有权就更好了。这王知州虽然没有多少家财,但是一代廉吏的名望,这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族长何文清和几位长老碰了头,都表示很支持。只要不是傻子,任谁都会答应。写了封回信,让小厮带回去给和玉,表示那天一定会过去。
现在家里生活好了,也有了余钱,这认亲仪式,当然要送点礼物。族长何文清,长老们也都知道,自己的家底同和玉没法比,所以尽自己心意就行。
准备了几天,备下了两桌丰盛的酒菜,初六一大早,族长何文清,长老们便赶过来,刘叔也过来了,王知州,杨师爷是吃过早饭过来的。
整个认亲仪式简单而隆重,在长辈见证下,和玉,何志英,何志勇,何喜,认王知州,杨师爷做义父。
王知州,杨师爷两人送了了四块上好的玉佩,分别刻上几个人的名字,算是给四人的礼物。这玉佩可不是普通的玉佩,而是皇帝早年上次给有功之臣的一整块璞玉,王知州得了这块璞玉,一直放着没用,这几天才找人加工一下。真是块好玉,通体洁白,温润不已。
自从认了义父,何喜就没下地,一会坐在王知州的腿上,一会坐在杨师爷旁边,开心的不得了。王知州,杨师爷也是享受了久违的亲情,心里自然很是舒畅。
热热闹闹的认亲仪式,在大家的欢笑声结束了。王知州,杨师爷临走的时候,何喜眼睛都有点红了,依依不舍的小模样,看得王知州,杨师爷心里酸酸的。
到了大年初八,店铺开业了,街上多了一些人。和玉把刘叔,大柱,二柱叫过来,说道:“刘叔,我元宵节过后,准备去一趟寒岭以北,皇帝赏赐给玉儿千顷土地,小玉现在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所以想亲自过去看看。”
“寒岭,据说离我们清水县很远,这一路上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呢,让刘叔跟你一块去吧。刘叔这把年纪了,孙子也有了,也没什么牵挂。”刘叔想着和玉一个人去终归不合适,一个姑娘家,风餐露宿,很容易发生意外。
“刘叔,还是在家里帮玉儿处理家业吧,养鸡场,豆腐作坊,还要指望你们夫子三人。志英,毕竟年幼,还要刘叔您多多指教。族长伯伯,义父杨师爷也会跟着过去,还有之前天佑留下的侍卫,所以刘叔,你不要担心。”和玉解释自己的决定,怕刘叔多操心。
“哦,那就好,族长,杨师爷都是阅历丰富的人,有他们跟着,我就放心了。家里的事情,你就放心吧,我会协助志英,蒋管家。”刘叔听了和玉的话,便放下心来。
刘叔,大柱回去之后,刘叔怎么想都感觉不对劲,在吃晚饭的时候说道:“玉儿要出远门,我们家还是派一个人跟着吧。平时玉儿对我们家照顾颇多,现在该是我们为玉儿出力的时候了。”
“爹,玉儿要去什么地方啊?”刚给宝宝喂完奶的何梅进来,就听到刘叔说和玉要出远门,心里比较好奇,便问道。
“皇帝上次给玉儿千顷良田,但是在寒岭,实在是太远了。”刘叔说道。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出趟远门很不容易,很有可能会出现不测。听了公公的话,何梅没有吱声。
倒是平时闷不吭声的大柱说道:“爹,就让我去吧。养鸡场,小梅现在有时候也可以搭把手,再加上娘和姜婶,可以忙得过来。”
现在大柱成家了,刘叔也不好直接就答应,而是看向何梅。
何梅见公公看向自己,想了一下,便说道:“爹,就让大柱跟着去吧,小玉对我们家怎么样,儿媳也不多说了。我们一家不能只接受小玉的帮助,到小玉需要用人的时候,反倒不思回报。”
见何梅这么通情达理,刘叔不由心里暗暗高兴,大柱取了个好媳妇啊。
“那好,我打听一下,玉儿何时启程?倒是你好好准备一下,跟着一起过去。”刘叔最后下决定说道。
刘婶虽然心里不舍,但也没有阻止,知恩图报,天经地义。
一想到大柱要出远门,何梅每次都是一边流眼泪,一边给大柱收拾行李,倒是大柱蛮想得开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两人经常谈心。
“小梅,不要担心,我会好好回来的,听爹说,差不多是两个月,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大柱柔声说道。
“你放心出远门吧,我会照顾好爹娘,宝宝的。”一提到这,何梅又要开始哭起来。
大柱轻轻拍着何梅的背,轻声哄着,难得的说起笑话,逗着何梅开心。直到何梅破涕为笑,才罢休,真是爱意浓浓。
正文 二百零五章吃宵节
出发的日期已定,正月十六,元宵节一过,第二天就起程。下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说着今天晚上去看灯会。
和玉想着快要出远门,为家人做点好吃的。到了厨房,看了一圈,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便开始打消刚才的想法。在门口,差点和扛着大口袋的小厮撞到。
“里面装的什么呢?”和玉问道。
“回大小姐,大米。”小厮恭敬地回答说道。
对了,可以做汤圆了。这超级水稻种出的大米,有着糯米的黏稠,还有粳米的口感,非常不错。
说做就做,考虑到临时没有工具把大米磨成米粉,和玉边想着用水浸泡,然后直接用擀饺子皮的擀面棍碾碎成泥。
看到厨房里有洗好的山芋,和玉把几块山芋放进去,便对着烧火的小厮说道:“大火烧,把山芋蒸熟。”小厮领命开始干活,映得脸上红红的。
看到还有一大盆鲜猪肉饺子馅,和玉便决定做两种汤圆,一种使用南瓜和米粉中间包上糖做甜汤圆,这种小孩子比较喜欢吃;另一种就是用猪肉包的咸汤圆,这个大人比较喜欢。
和玉用小勺子,把这些肉馅团成一小块,尽量圆,放到干净的案板上,拿到外面冷冻,最好结冰,方便之后包汤圆。
做完这些事情,大米已经浸泡的差不多了。和玉开始用擀面皮的擀面杖开始把米粒碾碎,一次十几二十粒,所以速度很慢。好在家里面擀面棍比较多,丫鬟们看着大小姐这样的速度,弄到明天早上估计也弄不完,便过来帮忙。到底人多好办事,速度加快不少,很快就堆了一小堆糯米泥。
“大小姐,山芋蒸好了。”烧火的小厮,看着已经咕噜半天的锅,说道。
“把它们拿出来,冷一下。”和玉对着小厮说道,手里还在不断的动着。
小厮按照和玉的话,把山芋拿出来冷着,见山芋上的热气少了很多,和玉才开始停下手里的活,小心翼翼的把上面的山芋皮剥掉,一股山芋的清香扑鼻而来。和玉这个馋猫,忍不住吃了半个山芋,烫得呲牙咧嘴。
吃完之后,和玉才开始把这些山芋的皮全部剥掉,弄成山芋泥,把刚才弄好的糯米泥倒进去,搅拌匀称,然后开始把这两种混合物,中间包上少许的糖,开始用力的团成团子,整齐的发放在案板上,怕会粘在板上,已经实现撒了一些面粉在上面。
等丫鬟们把浸泡好的一盆糯米碾完,和玉山芋甜汤圆已经做好了,放在一边备用。接下来就开始包鲜肉咸汤圆。
“大小姐,找了你半天,原来您在厨房韩姨让奴婢问问今晚吃什么?”雪莲从外面进来,看到和玉正在热火朝天的包汤圆,便说道。
“我正在做好吃的呢,赶快找何诚,去叫两位义父过来吃元宵。”和玉头都没抬,匆忙的说道。
“奴婢马上去做。”雪莲看清楚大小姐又在做新东西,心想,又有好吃的了,便脚下生风的快步走出去。
知州府里,王知州,杨师爷处理完政事,便开始闲聊。
“文博,这玉儿又做了好东西,叫吃元宵。这个说法,新鲜的紧,过去瞧瞧。”王知州对着杨师爷笑着说道。
“我们两个是有口福了,回去换件衣服,这就过去?”杨师爷问道。
“那好,省得去晚了,没我们的份了。”王知州开始玩笑说道。
王知州,杨师爷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前往和玉的家。一开大门,何喜就跑过来迎两位义父。小嘴巴甜的,一口一个义父,听得王知州,杨师爷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