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爷的话,让和玉不禁想起前世的情况,那么多人奋斗了将近三十年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古代的生产力低下,作物产量有限,土地有限,再加上土地兼并,总归会有很多人没饭吃。
“是啊,让所有的人都有饭吃,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难做到。除非开垦更多的土地,推广高产作物,再加上提高作物产量。”和玉思索了半天说道。
杨师爷怎么听不明白和玉的话,找到高产作物,哪有这么容易。旋即想到和玉种植的山芋和土豆很是高产,但是自己不好意思向和玉开口,毕竟现在的山芋和土豆价格很高,要是推广了之后,价格一定会变低,和玉的收入定会减少。
杨师爷满眼希冀的看着和玉,内心还是希望和玉能够同意推广这些高产作物。感受到杨师爷热切的眼光,和玉感觉好笑。和玉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很好了,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住着大房子,家人平安健康,已经很满足,别无他求。能把自己高产作物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有东西吃,和玉举双手赞成。
“杨伯伯还同玉儿客气,推广土豆和山芋,和玉很赞同,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既然玉儿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呢?”和玉微笑着说道。
一听和玉愿意推广山芋土豆,心里很是震惊,这可是一大笔财富,心里更加钦佩。杨师爷品着和玉的那两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想着自己读书入仕,一直追随着大人,兢兢业业,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就是追求的这个吗。
“老夫替天下苍生谢谢玉儿。”杨师爷欣慰的说道,心想:玉儿这么善良,以后要更加关照玉儿,要是那个不开眼的敢对玉儿起坏心,豁出老命也要替玉儿讨个说法。何文明,顾氏一家之前对和玉做了那么过分的事情。虽然已做了解,但是还有张家的小妾何春不能小视。看来还要暗中派人保护玉儿。张大少爷那个好色的德行,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且说王知州到了京都以后,立即被皇帝刘擎宇召见。可能是前段时间灾情处理及时,所以这段时间王知州比之以前胖了一点,脸色红润。
经过太监的通传,王知州在太监的引领下,前往御花园,而不是平时办公的地方。见李贵妃正在同皇帝刘擎宇说笑,吃着南疆进贡的水果。
“微臣参见皇上。”王知州边说,便向皇帝刘擎宇跪下行礼。
见王知州行礼,皇帝刘擎宇虚扶一下,说道:“王爱卿平身,在外为官这么多年,每到一地,必会造福一方,辛苦了。”
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当世,听到皇帝的话,肯定自己这么多年的辛劳,王知州说不感动,那是骗人的。
“谢皇上谬赞,这是微臣应该做的。”王知州略微颤声说道。
在王知州说话的同时,皇帝刘擎宇回想当年自己气急败坏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很是可笑。幸亏当时没有做的很过分,才有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一代廉吏。这些年的官员评定,皇帝刘擎宇一直关注王知州的政绩。可能是气还没消,也可能是内心惧怕这么在耿直的臣子。杀不得,但又经常顶撞自己这个皇帝,所以迟迟没有升王知州的官。
“去年向阳整个州都受灾,多亏爱卿,处理的井井有条。”皇帝刘擎宇说道。
“若没有朝廷的支持,微臣是不可能做的像现在这样有条不紊。”王知州在外为官这么多年,某种程度上变得圆滑了,不急不忙的说道。
“王爱卿过谦了,朕听说,向阳州府一块寸草不生的荒田,现在居然长出秧苗,可有此事?”皇帝刘擎宇问道。
一听皇上说荒田改造的事情,心里欣喜万分;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整理荒田改造的细节。用玉儿的话说,这种荒田叫做盐碱地。玉儿的荒田改造已成功大半,就等着正在进行的最后一步的改造结果。
“回皇上,确有此事。是清水县一名叫和玉的女子想到此法,微臣正在整理相关的细节问题,再过不久就可以呈上详细奏折。按照此法,我明硕国又可以开发不下万亩良田。”王知州回答道。
“哦,此奇女子叫什么?刚才真没有听清楚。”皇帝刘擎宇一听说是个女子,便好奇的问道。
“姓何,名玉,向阳州清水县人士。”王知州恭敬的回答,心里想着为和玉挣一份功劳。
“和玉,这个名字朕好像听过?”听着和玉的名字,皇帝刘擎宇感觉很熟悉,便不由自主的问道。
第九十一章 母女交心
第九十一章 母女交心
边上的李贵妃心里咯噔一下,这和玉也太能耐了吧,不仅写出《三字经》这么经典的读物,现在居然还会改造荒田。听了王知州的话,李贵妃比皇帝震惊多了。
“皇上,看来这段时间是累着了,这女子应该同编写《三字经》的是同一人吧?”李贵妃假装不确定的转头看向王知州。
感觉到李贵妃探寻的目光,王知州说道:“回贵妃娘娘,是同一人。”
“哦,朕倒是对这名叫和玉的女子感兴趣。”皇帝刘擎宇摸着胡子,笑着说道。
不好,不会是皇上看上玉儿了吧,王知州暗自想道:一入侯门深似海,更别说是皇家了;再说了,皇上这年龄比和玉大上不少。
李贵妃也心说不妙,对自己这个皇帝丈夫很是了解,以和玉的摸样,皇帝见了之后,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被纳进宫。年前自己娘亲李老太太松了和玉一件狐皮披风,这件事自己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母亲的用意。看来这两天得抽空回李府一趟,问问母亲大人的最终用意。李老太太不仅是李贵妃的母亲,也是李贵妃最敬重的长辈,因为李老太太为人,还有看问题的高度,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嫁入帝王家,随着年龄的增大,困惑也跟着多起来。每次李贵妃有什么问题,想不透,不知道怎样拿主意,都会同李老太太商议一翻。同样,李贵妃是李老太太亲生女儿,从小疼在心尖上,自然事事为李贵妃考虑。
正因为李贵妃身后有个超级智囊,以至于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皇宫里,李贵妃还能够一直备受皇帝刘擎宇的喜爱。连带着李贵妃生的皇子刘天佑,也备受关注。
见王知州和李贵妃都不说话,尤其是李贵妃还做出酸溜溜的娇俏模样,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看来朕的爱妃有点不高兴喽”打趣着李贵妃。
李贵妃没看到平时不爱开玩笑的皇帝会这样说,粉脸唰的一下红了,瞥了皇帝一眼,眼神赶紧转往别处。这哪是平时端庄温婉的李贵妃呀,不经意的一瞥,看的皇帝刘擎宇心里痒痒的。但还是没有忘记旁边还有人。
“王爱卿一路赶来,一定累了,先回去休息,明天爱卿一定要和朕再好好说道。”皇帝刘擎宇维持皇帝的形象,沉声说道。
王知州在太监的引领下退出去,皇帝刘擎宇看向李贵妃的眼神更加热切,说道:“今天有点乏了,爱妃可要好好服侍朕哦”说着,火辣眼神上下看着李贵妃。
李贵妃貌似被皇帝刘擎宇的热切的眼神吓到了,樱桃小口微张,眼里都是羞涩,不知道看向何处。
成亲这么长时间了,这李贵妃仍像个小姑娘似的,脸皮特薄,一经逗弄,满脸红霞。皇帝刘擎宇拉着李贵妃的寝宫,倒有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感觉。
缠绵过后,李贵妃说道:“皇上,臣妾梦到娘亲了,这么长时间见母亲,想念的紧。”李贵妃枕在皇帝刘擎宇的胳膊上说道。
“既然想岳母了,爱妃尽管去便是,要不是朕这段时间忙,一定陪爱妃一起看望岳母。”皇帝刘擎宇爱怜的说道。
“皇上日理万机,国事为重。但还是要注意身体,龙体康泰最重要。”李贵妃说道。
摸着李贵妃滑腻的背,心里感叹李贵妃善解人意。在李贵妃这,皇帝刘擎宇总能感觉到安定温馨,两人相拥而眠。
第二天一大早,太监就去李府,通告贵妃今天要到访。李贵妃不喜欢前倨后恭的那么多人跟着,便穿着便服,坐着稍微华丽的马车,赶往李府。
儿子女儿,今天都没得空,只有李贵妃一人过来。一下马车,李老太太便迎出来,向李贵妃行大礼。
虽然平时李贵妃也和李老太太说过,无需这么多的礼。但是李老太太是个重规矩的人,仍坚持行君臣之礼,以免落人口实。
李贵妃上前两步,扶起李老太太说道:“母亲无需多礼,这么长时间没见,女儿想母亲了。”说完挽着李老太太的胳膊,相携走进院子里。
一路上,母女二人亲昵得羡煞旁人,看到几个儿媳妇羡慕的要命。儿媳妇永远赶不上女儿,再加上平时李老太太严肃的模样,几个儿媳妇很少和李老太太说笑。
大厅里坐满了人,聊了好长时间,见李老太太感觉有点乏了,其他人便回去了,只有李贵妃还在李老太太这。
见只剩下母女二人,李贵妃放下刚才人多时八面玲珑的模样,露出小女儿家的神情问道:“母亲,女儿有一事不明,还请母亲解惑。”
李老太太摸摸李贵妃的头,仿佛李贵妃还是小时候每天寸步不离自己半步的小女孩,说道:“现在就我们母女二人,还有什么说不得的”
见母亲慈祥的面庞,李贵妃倍感幸福,问道:“年前,女儿听天佑说,母亲把一件珍贵的狐皮披风送给和玉那个小姑娘。要知道那件狐皮披风连女儿都眼馋呢,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母亲送人了。这东西送给和玉,女儿感觉里礼物有点重,所以今天特来问问目前的想法。”
听女儿说完之后,李老太太暗叹,女儿还是单纯的很哦,喝了一口茶水,说道:“女儿认为和玉姑娘怎么样?”
李老太太没有直接回答李贵妃的问题,反而问李贵妃对和玉的印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