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带,我是男人,不怕晒。”刘天佑挺胸说道,一副大男子主义做派。
几经推辞,刘天佑急了:“将来你是要嫁给我的,晒伤皮肤,我不嫌你丑,到时候会有其他人对你指手画脚,不要怪我没提醒你。”
和玉最怕刘天佑这么说,夺过头罩面纱就戴在头上。刘天佑见和玉这么听话,心情非常好的笑出来,拿起镰刀,挥舞的更是起劲。
族里的叔叔伯伯,见和玉家开始收割小麦,纷纷来到和玉家的田,自发的帮忙收割。和玉找到一个比较熟的何志雄问道:“就这点小麦,不多的,我们自己收割。你们还是回去收割自家的小麦吧。”
何志雄爽朗的笑着,回答道:“小玉,你不要说了,你为族里做的事请,我们都记在心里,要是连这点活还不让我们做,大家心里真的是过意不去。”
和玉见大家这么有诚意,也不便说什么,承下族人们的情。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几乎是上百个人同时割麦子,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男的在前面个小麦,后面的妇人们开始用小弯刀把麦穗割下来,放在大框里。到时候把麦穗弄到场上打谷,剩下的麦秸要扔在田里的沤粪池里,用作绿肥。
“玉儿,这是什么东西?”刘天佑指着一个大坑,忍住刺鼻的气味。
“这是沤肥用的坑,就是把一些树叶,麦秸乱起八糟的东西,和动物的粪便放在一起,倒上水,放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当做肥料了。用肥料种过的庄稼,可以增收。”和玉放下镰刀,回答道。
“那大约可以增收多少呢?”刘天佑开始打破砂锅问到底,继续问道。
“施肥得当的话,每亩可以增收一担这样,就算少的话,也会增收半担,仅指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和玉补充回答道。
刘天佑记下了,三钱会意,赶紧跑到马车上,拿来笔墨纸砚。刘天佑接过笔,三钱照例弯成人形桌子。寥寥几笔,刘天佑就画好了,开始在边上写上备注,并加上时间日期。
和玉准备好人做到底,在坑里挖了一个小蚯蚓,挑过来给刘天佑看。还没靠近刘天佑呢,就被三钱挡在外面,这东西实在太恶心。
刘天佑看到和玉手里的东西,也感觉渗得慌,问道:“玉儿,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蚯蚓,这蚯蚓可是好东西,不但可以加速这些废料的转化速度,还可以松土。”和玉回答道。
见和玉都不怕,自己不能太胆小,要不然会被玉儿笑话的。刘天佑接过和玉递过来的蚯蚓,仔细观察,用笔继续画下来。简单的画几笔,一条蚯蚓跃然纸上。
这只蚯蚓很是调皮,在刘天佑的手上爬来爬去。慢慢地刘天佑便习惯这种外表恶心的小动物,不再像刚才那样,一看到就想要甩出去。
“这种秽物真能提高作物的产量?”三钱探过头来问道,刘天佑也看着和玉,显然是不相信。
“打个比方,人如果整天吃好的东西,大鱼大肉,身上是不是会长肉,变得强壮?但是对于庄稼来讲,这些沤出来的东西就是它们的“大鱼大肉。”要是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做个试验,整出两块大小相同的田,一份分田上肥料,一份田不上肥料种植作物,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能够见分晓了。”和玉耐心的说道,对于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和玉很放在心上,希望能通过刘天佑,让现在的皇帝知道,进而大量推广,让百姓们多收个三五斗,希望更多的人吃上饭。
“真是个好主意,在哪边划出一块试验田啊?”刘天佑虽然是问句,但是眼睛一直盯着和玉。
和玉哪里不明白这无良皇子的心思,不就是看自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主婆子,想蹭自己一块田。反正池塘都送他一个了,也不在乎多送他点田。
“听王知州说,你要学习如何把盐碱地变成良田,经常去荒田那边考察。不介意的话,就到荒田那边做实验吧,要知道荒田那边已经是两天了,你还有一个池塘在那边,我还准备在那边种棉花。”和玉实事求是的建议道。
“就听玉儿的,选荒田那边。”刘天佑高兴回答道,这玉儿真是知我心呀。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聊完肥料的问题,和玉,刘天佑又开始一起割小麦,当然三钱也不落人后,速度慢慢跟上来。
下人们到何家村和玉原来的家里,开始烧开水,往田里送。干活可是一项体力活,天气又热,非常容易流汗,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
“刘公子,停下来喝点水吧。”和玉见下人们已经送水过来,便叫刘天佑过来喝水。
只见刘天佑满脸大汗,不时的用袖子擦擦,背后的衣服全湿了。刘天佑接过和玉递过来的碗,“咕咚咕咚”几口就喝下去。看的旁边的三钱,连阻止的时间都没有,心急的不行,谁知道这水有没有毒。
站在旁边的侍卫,赶紧去马车上拿出碗和一壶水。三钱的火正没处发,骂道:“一群废物,一点眼神没有,不知道公子要喝水现在才知道拿过来,小心板子。”
一群侍卫很是无辜的样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倒是旁边的族人看不下去了,插嘴道:“敢情是看不上我们这粗碗糙水的,既然是金贵身子,干嘛还下田干粗人的活!”说完之后继续干活,貌似只是一句抱怨的话。
三钱气得刚想说话没被刘天佑叫住:“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们现在来玉儿家,也要入乡随俗,不能搞特殊。”
说完,又拿起粗陶碗开始喝水。和玉给三钱一个放心的眼神,三钱见周围的眼光不对,也不好再说,这和玉姑娘的底自己是知道的,便放下心来。
第一百一十六章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续)
中午的时候,是在田里面吃的,丫鬟们在家里做好了饭,送往荒田那边。三钱吸取了刚才喝水的教训,见大家收工吃饭,便对刘天佑说道:“公子,我们到马车上吃饭吧。”
刘天佑皱了一下眉头,不悦地说道:“就在下面吃吧。”便不理三钱,一个人往前面走。
三钱两只眼睛哀怨的看着和玉,和玉最受不了是别人这样,要是人家不讲理,和玉才懒得理,但是人家一露出委屈的小模样,和玉就受不了。
叹了一口气,谁让自己心软,和玉快步走上前,说道:“刘公子,和玉很热,想去马车上吃饭。”
一听和玉的声音,刘天佑立即停下来,掀起和玉的面纱,说道:“是挺热的,你看这脸晒得红红的到马车上,我给你涂点药。”说着拉着和玉的手,往马车走去。
和玉非常想甩掉,但是刘天佑加重力气,不放开。到了马车上,刘天佑拿出旁边的湿巾,给和玉擦擦脸,要拿出暗格里的药膏,要帮和玉抹上。
和玉一把拿过来自己涂上,要是让刘天佑帮忙涂,实在抹不开脸。三钱从另一辆马车上拿出一个食盒,打开一看,就知道是泰华楼的招牌菜。
应该是今天早上备好的,天气这么热,要是昨天晚上准备好,到现在估计要馊掉了。和玉不得不承认,这三钱真是做事周到。
“好饿哦,可以吃了吗?”和玉沿着口水说道,盯着刘天佑,就等他一声令下,开始扫荡。
“当然可以了,可以吃了。”刘天佑拿起筷子,帮和玉夹了一块糖醋排骨。 |
来不及说声谢谢,和玉就开吃。大厨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好吃,非常好吃。吃完后,和玉又眯了一会,便下田继续收割小麦。
一个下午很快过去,转眼太阳既要落山了。和玉家的三十亩小麦还剩下一点点,和玉安排一些人留下,把剩下的消灭掉。就在何家村的场上,把小麦打出来,晒干后再拉到县城的家里。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要知道在古代运输可是个大问题。一方面路况不好,都是泥路;另一方面,运输工具不给力,也就马车,牛车,要是有大卡车多好。
族人们回家了,第二天和玉让蒋叔,带领另外一拨人去收土豆。因为之前答应刘天佑,帮他弄一个肥料试验田,所以今天就陪刘天佑去荒田那边做这件事情。
王知州,杨师爷难得的有空,今天也跟着一起去。和玉倒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见这两人,便上前打趣说道:“王伯伯,杨伯伯,今天怎么有空出来体察民情了?小女子诚惶诚恐。”
“有段日子没有去你那荒田那边看看了,今天听刘公子说,和你一起去那边,我们两个老家伙就跟着乐呵乐呵。”王知州一如既往的爽朗地笑着说道。
“再说,现在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我们怎么能在屋里坐得住,也要出来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杨师爷乐呵呵的说道。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去年遭了洪水,因为处理的及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就算有,也被很规范的组织起来,给和玉进行荒田改造。不仅解决了这些流民的温饱,还为和玉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要不然和玉的荒田改造计划是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
“那还等什么,走吧。”和玉对着站着的三人说道。
由于天气比较热,所以是坐着马车过去的。到了这边,王知州,杨师爷被荒田改造的成果震撼,要不是早就知道以前只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怎么都不会相信。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和水渠把田分成一块块的,同渭水河岸形成一个整体。
“玉儿,我和你杨伯伯到处转转,你们忙你们的。”王知州对着和玉说道,早就知道今天两人要试验用肥料能不能增加产量。王知州自从知道沤肥可以增加产量之后,已经命人试验,通过一些数据,结论已经得出,的确像和玉说的那样。
本来王知州准备上报朝廷的,这还没来得及,这三皇子提出要亲自试验。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想挣这份功劳,就让三皇子好好的做出点成绩。毕竟是皇子,要是一些好的意见能够被皇帝采纳,推广起来更加顺利,这样就更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
杨师爷哪能猜不到王知州的心思,也装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