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看一眼,徐令宜脸色大变。

    他在战场上不知道看过多少濒临死亡之人……

    默默地站在床前,过了好一会,徐令宜才轻轻地问太夫人:“她有什么交代?”

    他的话音一落,屋子里已是鸦雀无声。

    太夫人轻轻叹口气,道:“元娘想让自己的十一妹帮着她照顾谆哥。”

    徐令宜扭头望着满屋子的人,神色肃穆,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大太太就看见乔姨娘身子颤了颤。

    她不由心里一阵痛快。

    那天晚上,大太太留宿在徐家。第二天天没有亮,徐家有管事来拍罗家的大门。

    “夫人已经去了!”

    虽然早有准备,但当这句话实实在在的在大/奶奶耳边响起的时候,她还是感觉到了愕然。

    丈夫在考场还没回来,四叔罗振声又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再看大老爷,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似的,呆呆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没有一个当家做主的人。

    大/奶奶只好问那管事的:“夫人是什么时候去的?走的可还安详?”

    管事忙道:“是早上寅时去的。侯爷、二爷。四爷还有大小姐都在旁边守着,走的安详。”

    大老爷听着,眼角有水光闪现。

    大/奶奶叹一口气,喊了吴孝全陪那管事去吃早饭:“……家里的事我交代交代就随您去。”

    管事应声随吴孝全家去了。

    大老爷就捂着脸哭了起来。

    大/奶奶吓一跳。可毕竟是媳妇,有些话不好说,忙让人叫了六姨娘:“……大姑奶奶去了。你在家里好好照顾爹,我带四爷、三位小姐去吊丧。”

    六姨娘听着落了几滴泪,然后过去馋了大老爷:“您可要节哀顺变……大太太已经够伤心了,您要是还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这家可怎么办啊!”

    她一边劝着大老爷,一边和大老爷回了屋。

    大/奶奶回屋换了件月白色的褙子,吩咐杭妈妈快去报了三位小姐,然后又派人给二老爷和三老爷那边报丧。

    五娘听了就拉着来报信的杏林问:“大姐可有什么话留下来?”

    杏林哪里知道,答非所问地道:“听说大姑奶奶死的时候侯爷和几位少爷小姐都在。”

    五娘不免有些失望,又有些担心。

    万一罗家没有人坐元娘的位置,那以后钱公子的仕途就少了个得力的人……

    而十娘听说元娘死了,当着去给她报信的丫鬟就冷冷得笑了一声:“她还走得挺快!”

    那丫鬟唯唯诺诺,不知道答什么好。

    十一娘听了却怔了半天。

    她想到了初见元娘时元娘那温柔的笑容,还有小院里元娘自嘲的笑容……好像很熟悉,却又那样陌生……

    不知道为什么,十一娘泪盈于睫。

    她不知道是为自己悲伤,还是为元娘悲伤……或者,为她们悲伤

    待十一娘和五娘、十娘一块去了大/奶奶那里时,杭妈妈/的纸钱、花烛刚买来,大/奶奶还在等二房和三房。看见她们来,忙问:“吃了早饭没有。”

    大家摇头。

    大/奶奶忙吩咐厨房的做些馒头饼子:“……二婶和三婶一到我们就走,吃完就罢了,吃不完,你们带着马车上去吃。”

    十一娘见大/奶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行事却有条不紊,心里十分的佩服。

    大家吃了一半,有小丫鬟跑进来:“二太太和三太太来了。”

    二房来的是二太太和三奶奶、七娘,三房只来的是三太太。大家见面,少不了唏嘘感叹,潸然泪下一番。

    二太太就催:“时辰不早了,大家还是快点过去吧!迟了让人说闲话,总是不好。”

    大家各自上了各自的马车,浩浩荡荡往荷花里去。

    路上,十一娘透过十娘撩开的帘子看到有两、三拨人始终不紧不慢地跟在自己的马车后面。刚开始她还有点奇怪,片刻后才醒悟过来。

    原来大家都是往一个方向去……

    待马车过了太池,已是白茫茫一片。

    待进了永平侯府,只见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孝棚、楼牌早已树立,管事小厮都穿起了白直裰,或站在一旁临时搭起的帐房处后者,或进进出出地忙着事。

    见了罗家的马车,立刻有管事迎了上来,叫了引客的媳妇子带她们去了内院。

    还没进院子,十一娘就听到了谆哥的哭声。

    “你们来了!”迎接她们的是憔悴的三夫人。

    大/奶奶点了点头,向二房和三房介绍三夫人。

    大家行了礼,三夫人眼睛里已噙满泪水:“快进去看看吧!

    大/奶奶应了一声,和三夫人进了内室。

    元娘睡在一张罗汉床上,带着一品夫人的九珠花钗,穿大红色翟衣,表情安详,神色温和,像睡着了一般。

    她头顶点了一盏灯油,脚尾围坐着四、五个面生的夫人,正低声啼哭。谆哥和贞姐儿,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都穿着孝衣站在元娘的身边。贞姐和那男孩都低头抹眼泪,只有谆哥,张着嘴嚎啕大哭。

    十一娘看着,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大/奶奶等人看着也都哭了起来。

    一时间,屋里哭声一片。

    不知道谁就说了一句:“谆哥,你十一姨来了。

    谆哥一听,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还一边抽泣道:“我要我娘,我不要十一姨。”

    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十一娘。

    有人面面相觑,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惊愕不已……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十一娘很是震惊。但同时,她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想以此告诉大家自己的诧异。但心里却不禁嘀咕:谆哥怎么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好在三夫人十分的机灵,见气氛不对,立刻叫了引客的媳妇子送她们到大太太那里去:“……现在在丽景轩休息。想必几位太太、奶奶和小姐都十分挂念。”

    大/奶奶也的确是惦记着大太太。

    道了谢,大家跟着引客的媳妇去了丽景轩。




正文   
                  
第六十七章 葬礼(粉红票330)
 

    春末的丽景轩,繁花似锦。

    大太太面如白纸地躺在临窗的大炕上,和风徐徐,有柳絮落在她的被褥上。

    “大嫂,您要节哀。”二太太坐在床头安慰大太太,“逝者已逝!”

    三太太也符合:“是啊,大嫂。你千万要保重!”

    大太太嘴角微翕,泪珠又滚落下来。

    一旁的许妈妈含着眼泪道:“大太太,您从昨天夜里一直哭到现在……可要仔细眼睛。”

    大家也七嘴八舌地安慰着大太太。

    过了半晌,大太太终于止了眼泪,沙哑着嗓子问:“声哥呢?”

    大/奶奶忙道:“和三叔、五叔、六叔一起在外院的大厅里歇着呢!”

    大太太就挣扎着坐了起来,向二太太和三太太道谢:“劳烦你们了!”

    “大嫂这可是说了句见外的话。”二太太笑道,“我们也是元娘的娘家人啊!”

    二太太听着提起元娘,眼神又是一暗。

    三太太正欲说两句话岔过去,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四姑奶奶来了。”

    二太太就笑道:“我说怎么还没有来……”

    正说着,四娘穿着一身月华色的褙子走了进来。

    她未语先垂泪:“大姐怎么就这么去了呢?丢下了侯爷和谆哥,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说着,拿了帕子拭泪。

    三太太就笑道:“我们刚把大嫂劝好,这又要来劝你。”

    四娘听了,就收了泪,和大家见礼,又道:“既是来了,要不要去给太夫人问个安?”

    “自然是要去的。”二太太道,又和大太太商量,“要不,我们去看了太夫人再来陪大嫂坐?”

    大太太想了想,道:“也好。我精神不济,就不陪你们了。”

    二太太就叫了引客的那个媳妇子进来,领着罗家的女眷去了太夫人处。

    太夫人听说是元娘娘家的人来了,亲自迎了出来。

    大/奶奶就向太夫人引荐众人。

    大家给太夫人行了礼,太夫人就睃了十一娘一眼。

    看见她眼睛、鼻头红红的,神色间也略见郁色,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进了屋,大家这才发现太夫人这边还有四位女客人。

    十一娘认识其中的两位——忠勤伯府的甘夫人和威北侯府林夫人。

    那林夫人正和身边的一位四十来岁的妇人说话:“……听见云板敲了四下,知道这边出了事,立刻就差了人来问。这才知道侯爷夫人没了!”说着,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那妇就叹了一口气:“只可怜了孩子少了照顾。”

    “谁说不是!”林夫人应合着,看见是罗府的人进来,就笑着收了音,端起茶来啜了一口。

    太夫人向她们引荐众人。

    那和林夫人说话的妇人竟然是李阁老的夫人。

    李阁老现在是大周的首辅,没想到,李夫人这么年轻……她微微有些惊讶。

    另一位面生的妇人是姜柏的夫人。

    十一娘不由仔细打量她。

    三十五、六岁的年纪,相貌很平常,可举止温柔,笑容亲切,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而三太太知道那妇人是李夫人后就有些不自然起来,李夫人却落落大方的和三太太行了个礼。

    十一娘开始还以为这是胜利者的宽容,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才发现,这位李夫人却是事事处处都既不在人前,也不落人后,守着中庸之道的人。而姜夫人却有些不同,什么事情都把自己摆在最后。加之甘夫人一向不出风头,那林夫人就成了那个领头的人。她们在太夫人屋里坐了半柱香的功夫,十一娘就听着这位林夫人说话了。

    好在林夫人说话也不粗俗,又有二太太时不时的符合一下,也算得上气氛融融了。

    二夫人来了就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