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6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到了明确的答应,十一娘松了口气,紧了紧揽着儿子的手臂,想细细地问问路上的所见所闻,一阵风吹来,凉飚飕,刺骨的寒。 

  她失笑。

  自己也太急了些。

  “我们回屋去!”十一娘携了儿子的手,“外面太冷了!”话音刚落就听见有人道:“六弟回来了!” 

  十一娘和谨哥儿不由朝门口望去,看到徐嗣谕笑着走了进来。

  “二哥!”谨哥儿上前给他行礼,“恭喜你,中了举人。这可是我们家的头一份啊!” 

  徐嗣谕微讶。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弟弟性子刚烈,霸道,又不服输。没想到他见面第一句就是开口庆贺他。语气中还带着推崇之意。 

  “你还记得我啊!”他压下心中的异样,望着眼前这个陌生又觉得熟悉的少年,“我们有两三年没见面了。” 

  “怎么会不记得!”谨哥儿笑道,“你每次回来都和我一起去划船。” 

  徐嗣谕想起自己小时候抱着他的情景,笑了起来。 

  外面传来一阵声响。 

  有小丫鬟跑了进来:“夫人,二少爷,六少爷,太夫人过来了!” 

  大家一听,忙往外去。在穿堂和太夫人碰了个正着。

  “谨哥儿!”远远地,太夫人就张开了双臂,“你可回来了!”

  谨哥儿上前抱了太夫人:“您还好吧!我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干些什么?杜妈妈和脂红有没有经常陪着你打牌?快过年了,济宁师太有没有拿了一大堆平安符向你化香油钱?” 

  “你这孩子,没个正经。”太夫人说着,脸上却是掩也掩不住的喜悦,“竟然敢拿济宁师太说事,小心菩萨知道了。”说着,双手合十朝着西方拜了拜,“菩萨恕罪。他年纪小,不懂事,我明天给您上炷香。”又让谨哥儿,“快,给菩萨拜拜!” 

谨哥儿苦着脸朝西方拜了拜:“菩萨,我再也不敢乱说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谨哥儿扶了太夫人,一行人去了正屋。 

分主次坐下,小丫鬟上了茶点,十一娘惦记着在外院的罗振兴——带着谨哥儿到处走了一圈不说,为了及时把谨哥儿送回来过年,他只在家里停留了几天就启了程,恐怕和儿子多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留下和谨哥儿兴高采烈说着话的太夫人、徐嗣谕,十一娘去了外院的书房。

徐令宜正和罗振兴说着话,见她进来,忙道:“谨哥儿呢?” 

“陪着娘在说话呢!”十一娘笑着上前给罗振兴恭敬地行了个礼,“大哥,这次麻烦称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罗振兴笑道,“陪谨哥儿这么走一圈,我自己也所得甚巨。说起来,还是我沾了谨哥儿的光!”然后提起谨哥儿的那个疮来,“倒是我,没能把谨哥儿照顾好……”

“刚说了,一家人不说两家的话,自己怎么倒说起客气话来?”徐令宜笑着,抬了抬手中的茶盅,“尝尝,君山银针。” 

罗振兴不再说多,笑着啜了一口茶,然后闭着眼睛品了一会,又啜了一口,这才笑道:“甘醇甜爽,不同于龙井的甘鲜醇和,的确是好茶。”

“那就带点回去。”徐令宜笑着,喊灯花去给罗振兴装茶叶。 

罗振兴笑着道了谢,神色间露出几分迟疑来。

“有什么话就说!”徐令宜看了笑道,“这屋里又没有外人!” 

罗振兴神色一懈,笑了起来,但还是思忖了片刻才道:“这次我出去,顺道去看了看五妹夫!” 

“子纯!”徐令宜有些意外。 

  十一娘也不禁侧耳倾听。 
五娘这两年一直住在燕京,逢年过年或是红白喜事遇到,她也只是说说两个孩子,几乎不提钱明。就算是有人说起,她回的也都是些场面话。她隐隐觉得他们之间可能出了什么问题,可五娘不说,她自然也不好问。
 
“文登是个什么状况,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要不是那里盗贼成风,流民难治,这个文登县令也不会落到子纯的身上。”罗振兴肃然地道,“我没想到,子纯到文登不过短短的五、六年,竟然把文登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指路的百姓听说我是子纯的亲戚,不仅亲自带我们去了衙门,还非要把篮子里的鸡蛋送给我们不可……”
 
徐令宜和十一娘都很吃惊。 

  罗振兴认真地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有些苦涩起来:“他是同进士,有个机会,都能治理好一方……”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



正文   
                  
第六百九十六章 向往(上)
 

“你是说,你想外放?”徐令宜看了十一娘一眼。

    罗振兴点头。

    徐令宜觉得罗振兴应该先在六部混个人熟了再外放,一来是在外面有什么事燕京有个说话的人,二来是升高的机会比较多。但有些事情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也不知道谁会在什么时候有个什么样的机遇,他不好把话说死。

    “你仔细考虑考虑!”他斟酌道。

    “我一路上都在想这件事情。”罗振兴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为官不能造福民众,那还有什么意思。”

    徐令宜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却没有做声。

这事关罗振兴的前途,但官海诡异,皇上这几年大权在握,北有范维纲,南有何承碧,五军都督府有蒋云飞,御卫军还有欧阳鸣,他韬光养晦,皇上对他渐渐和蔼起来。如果说保定府是无心之举,那去宣同和嘉峪关,就是一箭双雕的有心之举。既肯定了儿子的天赋,又知道了皇上对他现在的看法。可如果他插手了文官的事,皇上只怕立刻对他警觉起来。

在罗振兴的问题上,他现在没办法给他保证,就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徐令宜保持了沉默。

    屋子里的气氛就变得有些滞凝起来。

    十一娘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丈夫,轻声笑道:“大哥,五姐夫人在那边过得怎样?上次他会燕京述职,说是有事找陈阁老,和侯爷匆匆见一面就走了。”

    “人瘦得很厉害,”有了妹妹这一打岔,气氛好了很多,罗振兴笑道,“但精神很好。我去的时候,他正坐在田埂上和几个老农说今年的收成。看见了谨哥儿,有没有常,高兴得不得了,让谨哥儿骑牛在田里走了一圈,还直问谨哥儿和鑫哥儿见面,鑫哥儿现在有多高了,读书好不好的……”说到这里,他眉头微蹙,犹豫了片刻,对十一娘道,“你要是有空,就去劝劝五娘,子纯这几年辛苦的很,让她别和子纯赌气了,带着一双儿女好好地去文登和子纯过日子。她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跟丈夫去任上而无法成行的,她倒好,说什么文登找不到好先生,执意留在燕京,哪有一点为人妻的样儿。”语气很严肃,很不满。

    “要是这样,还是大哥劝五姐更好。”十一娘为难地道,“我毕竟是做妹妹的……”

    罗振兴不由想到了罗大/奶奶。

    要是她在这里,这样的事根本不用自己操心。

他叹了口气,没有勉强。而徐令宜看着时候不早了,请罗振兴去一旁的小厅,设宴款待罗振兴。十一娘给罗振兴敬了一杯酒,感谢他对谨哥儿的照顾,然后回了正院。

    那边的宴席已经散了,太夫人、五夫人、几个孩子全都坐在东次间的宴席室,听谨哥儿讲他一路上的见闻,几个小的还不时发出“呀”、“真的”、“六哥快讲”的惊叹声,屋子里虽然安静,热闹的气氛却扑面而来。

    十一娘站在屋檐下,脸上露出温柔的微笑。

    ******

    徐令宜回到家里,只看见十一娘,他不由愕然:“谨哥儿呢?”

    “陪娘过夜去了。”十一娘笑着帮他更衣。

    “怎么也不等我回来!”徐令宜不由小声嘀咕。

    十一娘想到谨哥儿走时徐令宜还没出现时的失望表情,嗔道:“孩子一直等你,偏偏你一直不会来……孩子走的时候还有些不好受呢!”

    “那我去给娘问个安吧!”徐令宜犹豫道。

    “这个时候太晚了。”十一娘道,“娘和谨哥儿说了半天的话,连午觉都没有睡,这个时候只怕早就支撑不住歇下了。侯爷还是明早去吧!”

    “和振兴一直商量着外放的事呢!”徐令宜嘀咕着去了净房。

    十一娘跟了过去:“大哥最后还是决定外放吗?”

“嗯!”徐令宜洗了把脸,“让他去吧!别的不敢说,要是重回燕京做个给事中,任振兴的资格,我还是帮得上忙的。就怕他到时候会挂靴而去……罗家这一辈,也只有振兴中了进士,”他说着,走了过来,“我跟振兴说,余杭那边,要请个好先生才是。”

这倒是。罗家下一代要是再不中个进士,只怕到了罗振兴之后就要败落了。

    十一娘微微颔首。

    有人敲他们的窗户。

    徐令宜和十一娘面面相觑。

    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念头一闪而过,徐令宜眼睛一亮:“是谨哥儿……”想到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太夫人屋里服侍,他忙去开了窗户,看见谨哥儿一张笑嘻嘻的脸。

    “爹,你想我了没有。我可想你了!”他双肘趴在窗槅上,“您有没有像从前那样经常去马场跑马?我这些日子在江南,天天坐船,几次做梦都梦到跟爹爹一起在西北跑马……”

    谨哥儿的话没有说完,徐令宜的眼眶已经有点湿润,像想要掩饰什么似地,他拍拍儿子的肩膀:“你怎么跑回来了?不走正门敲窗户?你祖母呢?可歇下了?知道你过来吗?”

    “我这不是怕爹想我想得睡不着吗?”谨哥儿嬉皮笑脸道,可看到徐令宜,只觉得这是亲昵,“借口要去净房,就跑出来让爹看看咯!”说完,转身就跑了,“我要回去了,免得祖母看见我一去不返,以为我掉马桶里了,亲自去净房找,脂红姐姐可就要遭殃了!”

    徐令宜愣住。

    等他回过神来,谨哥儿已经不见踪影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