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提刑官(宋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提刑官(宋穿)-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我逼得久病成疾,把我逼得走投无路,今日我就和你一并算账!
  
  不是宋慈白眼狼,而是赵誉自作孽不可活。
  
  薛海道:“堂下宋慈,你当日扬言要为你义弟翻案,五日期限已过,你可有找到证据推翻原判呀?”
  
  宋慈慢条斯理地说道:“其实宋某今日此举多少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再过几个时辰便是刑部对梅晓辰所下的行刑时刻,如果在今日午时之前还不能将华庭血案的真凶捉拿归案……”宋慈目光瞥了一眼堂上的高官和赵誉,“……轩王爷和众大人对宋某的说法是否觉得不大中听?”
  
  薛海道:“宋慈你是轩王爷邀请来查案的高手,本官不得不给你几分面子……”
  
  “大人不是给宋某面子,而是不敢不给轩王爷面子吧?”
  
  众高官暗下相互交换了几个眼神,都偷偷看了看赵誉,赵誉也蹙眉,宋慈今日是怎么了?不是要揭出湘灵是真凶吗?怎么句句弦外有音,话里生刺?
  
  宋慈道:“其实本案关键不在于找不找的到杀害梅祈和岳弘之的凶手,而在于能不能再午时之前推翻华亭的原判,而宋某至今为止找到的幕后凶手可不只一人。”
  
  赵誉不解,难道除了湘灵还有其他凶手?
  
  薛海道:“你这么说,华庭血案的真凶不止一人了?”
  
  “杀害梅祈和岳弘之的凶手只有一人,但是华亭一桩案子成为天大的冤案的凶手,不止一人!”
  
  众大人和赵誉都糊涂了,宋慈的舅父白敬宣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杀害梅祈和岳弘之的凶手难道不是华庭血案的凶手吗?”
  
  “是,也不是。”宋慈神秘地朝赵誉笑了笑,笑容中含着不谙世事的轻蔑和超脱羽化的清明,有些深邃沧桑之味。“宋某今日要证明梅晓辰无罪的同时也要证明很多人有罪!而这些人就是——”宋慈一字字坚定道:“大宋轩王爷,金翎将军,赵轩王!临安知府薛大人!大理寺正卿白大人!少卿邹大人!刑部尚书安大人!还有京畿提刑官皇甫大人!”
  
  宋慈一句话震惊全场,他把审案子的官员都告了!
  
  薛海怒道:“宋慈!你竟敢口出狂言,辱朝廷命官和大宋亲王,本官按律就能治你个大不敬之罪!来人呀!仗打宋慈三十大板!”
  
  赵誉也震惊于宋慈突然地状告他的事,他想不出自己怎么犯上罪了,听到薛海要仗打宋慈,赵誉狠狠瞪着薛海,“薛大人,你不记得本王说过的话了?”
  
  薛海大无畏道:“王爷,宋慈当庭辱骂朝廷命官和您,理应受到处罚,本官这不是出于私仇,而是出于公理。”
  
  “你——”
  
  宋慈不仅不惊惶,反而被衙役左右架住胳膊还淡笑道:“公理?!薛大人你可知道公理二字怎么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薛海怒不可泄,在他手握签令正要扔下之时,却听门外传来一声高呼:“皇上驾到!皇后驾到!”
  
  宋慈一愣,真是没想到……天助他也!
  
  大堂门外传来的这声高喊,好似晴天霹雳,顿时将临安府堂上堂下的官员镇在原地,薛海手中的签令迟迟不肯落下,仿佛石化般愣在那里。
  
  沈傲君低头对赵誉道:“皇上怎么来了?”赵誉蹙紧俊眉,摇摇头,这也出乎他意料之外。
  
  大堂门口一阵明黄颜色闪入,御林军禁卫军宫女太监人头簌簌攒动,只见明黄篷伞秀着七色龙腾,金玉宫扇缀凤翎,宫女执两柄御伞罩着宋宁宗和韩皇后,两旁簇拥着刀枪森立的护卫进入公堂,宽敞的公堂顿时变得拥挤起来。宋慈第一眼没看清宋宁宗的模样,倒是一眼认出他身旁之人,藏蓝色官袍的清修男子,不是翰林学士,太子太傅季雯然季大人吗?季雯然随着宋宁宗身旁站定,目朝宋慈笑了笑,还暗下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宋慈莫名:什么意思嘛?
  
  赵誉见状,率先下座,忙领着一众高官下属,尽数俯身跪拜宋宁宗。宋慈并没有习惯给人下跪,所以在众人纷纷下跪叩首,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时,宋慈还直挺挺地站着。
  
  韩雪沁见宋慈唐突地站着,指着他喝问:“大胆宋慈,见到圣驾还不下跪?”
  
  宋慈清明道:“回娘娘,小民不便,怕这一跪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宋慈不是在开玩笑,宋慈由于染疾太深,今早头疼欲裂,四肢乏力,下都下不了床,为了能上公堂,他只能用银针穿扎身体十多个血脉筋络,膝盖上还扎着两针呢,他怎么能跪。这事宋慈瞒着赵誉,因为他估摸着自己挺几个时辰后,怕就由于本身宿疾和强行用针的副作用命悬一线啰……
  
  赵誉解释:“臣请皇上恕罪,宋慈一介草民,从没见过天颜,不知道规矩也是可以原谅的。”
  
  “既然皇叔为他求情那就算了吧……众卿家平生!”
  
  “谢万岁!”
  
  宋宁宗身著明黄衮冕滚龙袍,头戴珍珠镂珠金冠,宋慈难以置信宋宁宗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了?还是因为赵誉他功高盖主,权倾朝野,宋宁宗大大的给赵誉面子?宋慈狐疑地直视向宋宁宗,大惊——他居然认识他耶!这……这人不是有时他去城西海棠令时,还围观过他博弈的人吗?!
  
  宋宁宗名叫赵扩,历史上虽然远远比不上宋世祖赵匡义,也比不上包青天时期的宋仁宗赵祯,而且说句实话,赵扩当年被拥上帝位还属赶鸭子上架。那时正是太皇宋光宗执政的最后时期也是社会最为动乱的时期。史料记载,宋光宗后生突然精神失常,由一个疯子治理国家引得朝野动荡,群臣义愤,但这是平民百姓所不知道的宫闱秘事,于是当时还未死的太皇太上皇宋孝宗急忙把储君之位交给孙子赵扩,那时宋孝宗也是乘着赵誉还忙着在边疆抵抗金军,若是赵誉也在朝,怕难免引起一场皇位纠纷,反正皇家的事情就是蛮复杂的……
  
  宋慈虽然知道赵扩天资有限难为英主,但也不得不承认赵扩比起他的疯子老爹要好很多了,至少仁政爱民这一点让宋慈欣慰,所以他想,赵扩既然能怜悯百姓,那么站在百姓一边,他固然会给宋慈很大帮助,宋慈暗呼天助他也!
  
  赵扩道:“朕听闻一个平民百姓居然敢请命翻刑部既定的命案,觉得很是稀奇,所以今日特的来此一看究竟。众位爱卿也都归位,朕就是旁听而已。”
  
  众位高官 听从宁宗之命纷纷回位,继续审案,只有赵誉迟迟不肯离开,与赵扩沉默的并肩站了一会儿。宋慈这才发现,明黄龙袍的赵扩与银白衮冕的赵誉站在一起,甚是相像,只是赵扩似乎面容如他的性情一般温和很多,不似赵誉浑身散发着一股傲慢睥睨的霸气,这样的俩叔侄一眼就能看出谁更有王者之象。但像王者的人不一定就是皇帝,宋慈隐隐感觉到,赵扩温和的面容之后并不简单,没有两刷子怎么能在皇宫中生存呢。赵誉走回高位,赵扩则坐在宫人抬上的龙椅上。
  
  这时季雯然步出道:“皇上刚刚说错话了。”
  
  “哦,真说错什么了?”
  
  “皇上说宋慈只是一介平民百姓,其实不然,皇上命下官查办今科举舞弊一事,下官已经调查清楚了,剔除舞弊之人,嘉州士子宋慈刚好在一百五十个进士之内,第一百五十名,虽是进士的最后一名,但也是朝廷理应任命的才人。”
  
  宋慈愣在原地,如被雷劈——什么?!他那么不想考取功名,居然最后老天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玩笑,他居然成了进士,好死不死最后一名……一朝跨入朝堂,他就永世不能脱身!今日托季雯然的贵口,宋慈和官场结下了“不了之缘”,所以说季雯然才是宋慈仕途上的引路人,不是他,宋慈还当不了以后的提刑官呢。
  
  赵扩摸摸下巴,玩味道:“竟有这种巧合……那好,那今日朕就先亲点宋慈一个皇命钦差,让他能名正言顺的办理此案,若是他能完美的了结这桩案子,那朕重重有赏!”
  
  皇命钦差……宋慈想吐血。堂上众位高官脸色都不大好,一直以来,有何人能受皇上如此厚爱,只是进士最后一名,擦边球,竟委以重任,宋宁宗对宋慈的特殊偏袒实在太明显了……白敬宣心里七弯八拐,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他这个侄儿天生异才,若是被委以重任,加以雕琢,会成为他儿白起将来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个预兆可不好!
  
  皇命钦差就皇命钦差吧,宋慈暗叹,天命呀天命,他注定要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宋提刑官,今日他走出的一小步,将会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步!
  
  宋慈掀袍走到赵扩面前,宠辱不惊,一脸肃穆,请问道:“皇上,下官斗胆请命。”既然宋慈是皇命钦差理当自称“下官”。“在浩浩天颜泱泱黎民之前请出由我大宋太祖皇帝定制的三十卷大宋刑统原本于公堂上,以示公正,以示天威!”
  
  《宋刑统》原有是三十卷,十二篇,五百零二条,其中又分为二百一十三门,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的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分作为一门,《宋刑统》收录了五代,李唐,北宋时通行的部分敕、令 、格、式,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律令合编的法典,是当时至高无上的法律专著。
  
  宋慈知道,华亭一案,成,则一鸣惊人,败……不仅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赔上他和梅晓辰的性命,今日公堂之战他绝不能输!但单单凭他一介白衣要想对抗轩王,大理寺,临安府,刑部的权威又是绝对不可能的。白敬宣之前警告过他——这叫做螳臂当车,以卵击石,宋慈这种行为不仅会害了他自己,还会牵连他这舅父,大理寺正卿,白敬宣说:”慈儿,你若再不收手就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