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我们再做放到二姑的铺子里去,肯定能买得出去。”
两兄弟一听非常高兴,季坤乐更是兴奋得不得了:“大姐,我说我们卖多少一斤为好?”
这个时代一斤十六两,季心苗想了想说:“五文一斤是最少的,到时候卖十文三斤也可以。反正这柿子不要本,能花银子的也就这两斤酒,一担柿子五十斤是有的,那样卖的银子可不少呢。”
“啊?五文一斤?大姐,我们那地窖里一千斤总有了吧?那得多少银子啊?我们才摘几天啊?坤平,明天我们再上山,摘它个几百斤回来。”季坤乐的两眼瞪得比眼前的柿子还大。
看小堂弟那一脸的兴奋,季心苗喜欢的对他们说:“你们去吧,明天摘回来的,我们开始做柿饼。这柿饼虽然难做点,可晒干后留得时间更长,放到过年去果子铺里买,十文一斤少不了。”
季心苗的话大大鼓舞了弟弟妹妹们的人心,第二天季新敏与季新艳也不出去玩来,两人开始帮着削柿子皮。
季家这么大的响动,不可能不引起邻居家的注意,果然茶花的娘也就是那个二狗婶子高氏不打招呼的就走进来:“哎哟,这晒一大片的是什么啊?”
季新梅不太喜欢高氏,于是当作没听到的样子埋头干活。季心苗觉得最起码的礼貌是要有的,于是讪笑着说:“是二狗婶子啊,这就是山上那些柿子,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见她们姐妹一块在摆弄着掉在地上也没人捡的柿子,高氏试探着问:“这东西能卖银子?”
季新梅鼻吼轻哼了一声还是懒得理她,季心苗只得接着解释:“能不能卖银子我不知道,只是看着这山上的的东西这么多就掉在山上没人要,觉得可惜了。想着能不能弄一弄能当零嘴吃,就瞎弄弄了。这不冬粮还得有几天才收么,弟妹们没事就在做着玩。”
高氏眼中充满了怀疑:“瞎做着玩的?这地里的事都多着呢,新苗你就哄你婶子吧。还说与茶花是好姐妹呢,你是不是怕婶子我知道了抢你们的生意?”
季新梅听了实在忍不住开了言:“二狗婶,您说这话可就让我们脸红了。就算这小零嘴能换几个大钱,可那还能入婶子您的眼?柱石哥现在可是里正的女婿呢,婶子要找挣钱的路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高氏一听心里得意起来:“那倒是真的,新梅可说到婶子心里去了,我哪能窥视你们这两个大钱,现在你柱石哥可得里正夫人看重了,昨天还让他提了一刀肉回来呢。”
季王氏从地里回来看到高氏离去的背影进门就问季家姐妹:“你二狗婶子来做什么?”
季新梅赶紧回答:“还能做什么,她可能是看到大哥与堂哥摘回来的这些柿子,想打听它们的用处呗。”
季王氏“淬”一口口水:“这真是个蠢得要命的人,人家做点什么事她都想来掺一脚。见钱眼开,真是没有说错她。你们动静也别弄太大了,别到时本就是个小玩意儿,倒让她到处说我们家挣大银子,惹人笑话。”
季新梅不满的说:“娘,嘴是长人家身上的,别人要说就让别人说,有没有挣到大银子关别人什么事?反正我们都是几个孩子在玩玩,哪个会把这当作场大事?”
季王氏一声冷笑:“就算是你们几个孩子在玩玩,只是到了这高氏的嘴里,怕真就是一场大事了。你们就看着吧,这高氏不会这么放弃的。”
☆、86。第86章 果真又上门了
季心苗知道季王氏虽然是个直性子,可年纪大了起来倒反知道低调了。今天她说这高氏不会放弃打听家里这事,于是季心苗劝说:“妹妹,娘说得话可没错,我们还是注意一些为好。别说我们挣不到大把的银子要低调,就是真的挣到了大银子也不能说人知道。俗话说财不外露,这个道理是没错的。不过,娘,以后要是真有人提起这事,您就说只是孩子馋嘴在瞎弄呢。”
看两个女儿完成不同的个性,季王氏无奈的说:“梅儿,你也快十五岁了,你可得跟你大姐学学,这人处在世上啊,有的时候还真的收敛一下性子。不是什么事都能往外说的,也不能什么事都得由着性子来的,这事儿我看以后大家还是别弄得太大响动。不要说别人,要让你三婶知道了,她又得说东道西了。”
季新梅觉得娘的话说得没错,于是低低的应诺了:“娘,我知道了。”
季王氏的猜测果真没错,第二天高氏竟然拖着虞氏来她们家窜门了。
虞氏是她们几姐妹的针线师傅,虽然师徒情谊不长,但她们姐妹对虞氏是得敬着的。季心苗暗叹了季王氏的料事如神,也叹息了这高氏的聪明。
看到她们进来,季心苗赶紧起了身:“两位婶子来了?快快请坐。”
为了对付高氏,昨天晚上季家人就把那些还没晒的柿饼移到老屋去晒了。所以今天高氏与虞氏来的时候,就只看到院子里那不少多柿子。
虞氏看季心苗这么热情也很是开心,她可不知道自己是被高氏利用的。于是细心的问:“苗儿,上回你回们我也没有来问问你,你在齐家还好吧?”
季心苗对虞氏感觉还是不错的,听到她的问话立即说:“婶子,我在齐家挺好的,您不用担心。您教给我的针线功夫我也没放下,现在我自己能做鞋子了呢。”
虞氏听了果然满是欢喜:“你本就是个聪明的,一学就会。会做衣服与鞋子那是迟早的事。听你二狗婶子说你这次回来捡了不少山上的那些柿子回来,这些东西可不是好吃的啊,你捡回来做什么?”
季心苗早就有了话可说:“婶子,这东西是不好吃,但上次我听我二姑父说,有的地方把这些柿子晒晒后会好吃,所以我也想试试。你也知道,家里有不太富裕,我弟弟妹妹们年纪都不大,正是个贪吃的年龄。反正这些东西也不要本钱的,就是花两个人工好了。而且我娘也不让我下地帮忙,这不闲着也是闲着?就手痒痒了。”
“呵呵呵,你这做姐姐还真是关心弟弟妹妹,梅儿几兄弟真是有福气。”虞氏笑呵呵的。
季心苗真心的说:“婶子,要是做出来能吃得下嘴,到时我给海子送几个。不过说真心话,我还真没信心呢,从来没做过的东西,只是听说做得能吃,但毕竟没吃过。下回要是我二姑父再到那地方去的话,得让他收些回来吃吃看。”
关心自己的儿子,哪个女人不喜欢?果然虞氏连连说好。接过季新梅送来的茶后,虞氏又与她们姐妹讨论起这针丝上的事来,高氏一听打听不到什么,只得悻悻的起身告辞了。
等两人都走了后,季新梅问:“大姐,到时候做出来的真得给海子送去么?”
季心苗笑笑:“到时就说我们做得不行,送几个给海子的是二姑父从外面贩回来卖的就行了。”
季新梅哈哈大笑:“大姐这招高,人情做了秘密又没被发现,要是做得好,明年我们家又去山上摘。”
季心苗点了她一下头:“其实这事以后肯定要被人发现,只是这做柿饼的法子,倒要不让别人知道我们家有。再说我们自己家菜园里和后山彼上那些柿子树,一年要做下来,一家人一年的零用总不成问题的。”
季新梅双眼闪亮:“大姐,那以后我们家就再也不用吃没油的菜了!”
季王氏进来后听到二女儿的话也很是高兴,见大女儿这么关心娘家,她不由得想起大女儿已回来几天了。于是就问起:“苗儿,大郎去山里还没回来?”
季心苗一愣才说:“他说进山得有几天,要是打着了猎物还得进城去卖,回没回来我不知道。”
季王氏想了想说:“这两天你把这法子教给弟妹后就让你大弟送你回上坪村吧,这出嫁的闺女老是住娘家,怕齐家有闲话。”
季心苗笑了笑:“娘,您别担心,齐家的地都收好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大郎自己出门时也怕我一个人在家里孤单,特意让我回娘家的。等他打猎回来了,定会来接我的回去的。再过两天家里也要收晚稻,正好他来了帮着爹爹些。”
季王氏想了想也是,女儿嫁进齐家一个多月,这才第二次回来。只是听她说等女婿来帮收晚稻季王氏倒是拒绝了:“别让他来帮忙,我们家里也不是忙不过来。就那三亩多地,有我与爹弟妹们,再加上又不抢季节,哪里用得着他来帮忙。”
季心苗突然想起上次在铺子里看的种子提议说:“娘,晚稻收了后田里就空了吧?”
季王氏点点头:“肥点的地会种些油菜,但这地都不肥,我们家还是不种了。油菜就种在山岗子上的那些荒地开出来的菜地里算了。你问这些做什么?”
季心苗告诉她:“娘,我以前在别处看过有的人家在晚稻收起后,就会在田里种一种草,叫花草。这种草不怕冻,到年底的时候好的水田里能长出一尺来长。嫩的时候能炒来吃不说,而且还能喂猪。等明年春天它们老了,就直接压在田底当肥料。”
女儿一提醒,季王氏的心头欢喜起来:“真的?如果是真这样那就太好了,这地里种两季水稻,地可瘦了。如果它能当肥料,明年田里肯定丰收。”
季心苗好奇的问:“娘,你知道这花草?”
季王氏古怪的问她:“你忘记你二姑父上次说的?”
☆、87。第87章 打猎归来
季王氏的表情让季心苗心头一跳,二姑父什么时候说过这花草的事?她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于是季心苗假装一脸的迷糊:“娘,二姑父说过这花草的事么?我怎么没印象了呢?”
季王氏宠溺的说:“你这记性也真差。今年你回来的时候,你姑父到南边去收货,就说起这事。当时你还说南边的人家家户户的田里到了冬天都种这些的,看来你真的忘记了。当时我还不太相信,现在你又这么一提,我们到真的可以试试,下次你二姑父出门时,让他带点种子回来。”
季心苗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