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穿残汉txt-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相识?”高顺扫了管统一眼终于收齐了佩刀。

    “正是。”辛毗点了点头,旋即迈步走到管统面前,伸手将其扶起道,“管兄何至如此。”

    管统一把甩开辛毗的手,颤巍巍地扶墙起身道,“管统乃忠臣,不用降虏相搀!”

    辛毗耳听管统讥讽他为降虏不由脸色一沉,朝天拱手道。“辛乃汉臣,不尊汉天子。难道还奉僭主为王?”

    “尔等是尊汉天子为主?还是尊蔡安贞为主?”管统启唇反击道。在他看来袁绍固然背叛了大汉自立为王。但明里自封为汉臣,暗里割据一方的蔡吉也好不到哪儿去。辛毗刚才的话不仅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其本人更是背叛了袁绍,是名副其实的贰臣。

    面对管统的讥讽,辛毗并没有同他再纠缠下去。在辛毗看来,管统这等迂腐之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天下大势,什么是顺势而为。什么是民心所归。若非看在蔡吉善待管统妻儿的份上,辛毗才懒得管他死活呢。因此辛毗无视管统挑衅,转而向高顺提议道。“高将军,派队人马将此人送去城西大营。”

    高顺也觉得管统有些棘手。别看他刚才又是拔刀,又是要砍人,其实这些反应都是出于被欺骗的暴怒。就管统本人而言,高顺倒谈不上厌恶。相反对于管统所表现出的忠诚,高顺还有那么一点欣赏。在他看来为臣之道,第一要务就是忠诚。不管主上是怎样的人,为臣者都不能叛主。所以当初就算吕布的名声再坏,情势再糟糕。哪怕吕布将高顺一手建起的“陷阵营”交给他的亲戚魏续统领。高顺都没萌生过一丝背叛吕布的想法。直至吕布战死下邳城外,高顺才另投蔡吉麾下。

    所以在冷静下来之后,高顺当即便接受了辛毗的建议,差人将横眉竖眼的管统绑了直接送往城西十里处的齐军大营。十里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当高顺的亲兵将管统送到蔡吉面前时已是晌午时分。对面的刘询依旧没有反应,再看看眼前绑成粽子样的管统,蔡吉不禁心头一沉,颔首下令道,“松绑。”

    一旁的兵卒得令后赶紧上前替管统解了绳子。管统揉了揉被勒红了的手腕,先是面朝北方俯身三拜,随即平静地向蔡吉说道,“齐侯,动手吧。”

    “管郡丞何出此言?嫂子还在东莱等汝回去。”蔡吉皱眉道。

    蔡吉的一声“管郡丞”在管统听来可谓是五味具杂。遥想当年自己身为东莱郡丞治理一方,而蔡吉只是一介孤女。可转眼之间当初的孤女已是大汉齐侯,而自己则成了阶下之囚。时乎?命乎?管统忽然有大笑的冲动,可怎么都笑不出声。有道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而他管统走错的又何止是一子。从上书向袁绍推荐蔡吉,到促成袁氏保蔡吉,管统可以说是引狼入室,一步步将对自己有恩的袁绍推向深渊。

    本初公!是统对不起汝也!——在无声地干笑片刻之后,管统扬起头,用通红的双眼瞪着蔡吉说道,“统之妻儿劳烦齐侯照顾。”

    “孤为何要替汝养妻儿?”蔡吉语气带上了三份温怒。

    可谁知管统只是漠然地回了句,“那就让她娘俩自生自灭。”说完,他便转过身,仰起脖子,引颈就戮。

    管统的态度让一向善于控制情绪的蔡吉头一次暴怒了。诚然史书中有着大量为忠义不顾亲情的记载,但此时此刻蔡吉还是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管统这类人的想法。所谓的君臣之道,难道就真比亲情还重要!?为了对某一个人,某一个家族的效忠,难道就可以抛弃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这些人究竟在为什么而活!

    不过蔡吉终究没有因为盛怒而与管统起口舌之争。却见她怒极反笑着下令道,“来人,将管统押回龙口看管!尔要殉死节,孤就是不遂汝愿!”

    蔡吉的话音刚落,先前还无动于衷的管统,猛地一跃而起,直接就朝一旁的一块巨石一头撞去。愕然的蔡吉刚想喊人阻止管统自尽,却不曾想有一道身影先她一步将管统砸晕在地。蔡吉抬头一瞧出手之人正是曹丕。显然他一早就已注意到了管统的异样。

    蔡吉赞赏地朝曹丕点了点头,跟着又看了看趴在地上的管统,不禁长叹一声下令道,“将其交予宁夫人看管。”

    “喏。”兵卒得令后将已然昏迷的管统给拖了下去。而蔡吉则将目光又投向了阵前的那三座京观,以及对面严阵以待的敌营。难道今天还要大开杀戒?不知为何,这一刻的蔡吉觉得心里空空的,整个人异常的疲惫。

    然而正当蔡吉对招降刘询不抱希望之时,袁军军阵之中忽然跃出了三名骑手,为首一人的手中赫然举着一杆醒目的白旗。

    小剧场时间:

    草皮:齐侯似乎不像外界传言的那般拥兵自重啊……

    小蔡吐槽:口胡!这都神马坑爹教育~~~汉贼一家门也好意思说孤拥兵自重~~~

 第一百零五节 多事之秋

    建安五年的盛夏注定是个多事之秋,且就在蔡吉于蒋义渠、刘询等人熬战黎阳城外的同时,曹操亦于朝歌城外三十里处,以两万步骑对阵袁尚四万大军。延绵数里的平原上刀枪林立着布满了曹、袁两家将近六万多兵马。诚然曹操的兵力仅及袁尚的一半。可曹军上下众志成诚,士气高昂,完全不将成倍于己的敌军放在眼里。反观袁尚部由于受之前清河惨败的影响,对曹军这支虎狼之师颇为忌惮。堂堂四万大军竟硬生生地被两万曹军压住了气势。

    策马立于阵前的曹操对麾下将士的表现十分满意。三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气对胜负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正因为如此,曹操才会特意先派出虎豹骑歼灭袁军先锋,再与袁尚决战。现在看来那些首级与鼻子确实起到了曹操想要的威吓效果。袁尚似乎也意识到了己方士气低落,此刻俨然亲自披甲上阵为将士打气。

    望着对面脚跨白马,身披亮甲的袁尚,曹操以玩味地语调评价道,“未曾想那袁尚小儿也有些胆色。”

    一旁的夏侯渊听罢,将手中的长枪一甩,不以为然道,“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待渊取了其项上人头,看他还敢不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那孤就在此静候妙才佳音也。”曹操回头朝夏侯渊报以了一抹鼓励的微笑,但这笑意只是一闪而过。紧跟着曹操便以充满杀意的冷峻口吻下令道,“击鼓!出击!”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震天的鼓声响彻沙场。就着振奋人心的鼓点,五千骑兵在夏侯渊的率领下结成锥形阵直扑袁尚前军行列。袁尚则派吕旷、吕翔二将领兵阻击。只可惜二吕哪儿是夏侯渊的对手,仅一个照面吕旷就被夏侯渊斩与马下。而吕翔在与夏侯渊交战十来个回合之后本拨马想逃。亦被夏侯渊一箭射落马下。

    眼见曹军铁骑在夏侯渊的率领下犹如一柄利刃撕开了袁尚看似厚实的前军。曹操当即便下令,于禁与徐晃各令五千步兵以鱼鳞阵紧随其后,步步紧逼压缩袁军的防线。在曹军绵密紧凑的进攻下,本就士气低落的袁军很快就陷入了混乱之中。特别是夏侯渊所率的五千骑兵,简直就如下山猛虎。一路咆哮着,张开血盆大口,咬向周遭爆头逃窜,颤栗发抖的猎物。

    袁尚根本没想到自己引以为豪的四万大军会如此不堪一击。竟连半个时辰都没撑住,就在曹军的围攻之下溃不成军。而当他反应过来时,夏侯渊已然率领部下冲入了袁军的本阵。曾经号称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怕虎的袁尚此事早已威风扫地,眼见连斩袁军两员大将的夏侯渊向自己杀来,直吓得心胆俱裂。哪儿还敢挺枪迎战,当即便在亲随的护卫下连连后退,想要避开对方锋芒。可谁曾想,夏侯渊一早就认出了袁谭的那匹扎眼的白马。但见他取了长弓,抬手一箭,直中袁谭坐骑的马腿。那马吃痛之下猛地腾空而立,将背上的袁尚掀翻在地。

    被重重摔在地上的袁尚只觉两眼一黑,差一点就痛得喘不过气来。然而这会儿的袁尚根本没有喊痛的时间,那一头眼见猎物掉地的夏侯渊已然策马上前想要一枪结果了这位袁三公子。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从袁军军阵中突然窜出三骑。但见当先一人。疾驰如电冲到袁尚身前,一面讲身子紧贴于马背之上。一面探出一手提住袁尚的衣领,大喝一声“起”,便将偌大个身子提上了马背。如此纵马、俯身、探臂、救人的动作一气呵成,让夏侯渊等人看得眼花缭乱,甚至忍不住为其高声喝彩,浑然忘记了厮杀。

    待到一干曹军回过神来之后,那三个骑手已然护着袁尚逃出了险地。夏侯渊见状赶紧举弓放箭。只可惜对方已经跑出射程,箭矢最终还是射了空。惹得夏侯渊不甘心地追问道,“刚才救袁尚之人是谁?”

    “回将军。看容貌像是沮授之子沮鹄。”一个熟悉袁军的曹军校尉向夏侯渊报告道。

    “沮授之子?”夏侯渊没想到刚才救人的那员骁将竟是沮授的儿子。惊叹之余,他不由气急反笑道,“有意思!渊日后定要好好会会这位沮公子!”

    确实,出手救出袁尚的骑手正是沮授的长子沮鹄。不同与擅长谋略的其父沮授,沮鹄自小尚武,不仅善使长兵器,马上功夫更是了得。虽然沮授之前被袁绍丢在官渡死于乱军之中。可沮鹄只道父亲是战死沙场,因而视曹操为杀父之敌,一心想要助袁尚诛灭曹氏。然而照目前的战局的来看,袁尚莫说是击败曹操了,就连保命都成问题。

    不过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袁军虽已一败涂地,但只要袁尚还活着袁氏总还会有翻盘的机会。因此眼见袁尚丢了坐骑,沮鹄当即将自己的坐骑让给了比自己小三岁的主上,而他本人则换了一匹普通的战马紧随左右。可谁知袁尚也不知是太过紧张,还是骑术不佳,竟无法无法操控沮鹄的坐骑。无论他怎么抖绳吆喝,那马儿就是原地打转,一步也不肯跑。眼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