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都司是在两天之后,北平早已城中大定。谢贵和张昺已死的消息不胫而走,坊间传言:燕王已经反叛朝廷,自治一方。各司官员,只有都指挥使司一个叫彭二的宁死不屈,最后被朱能斩杀,剩下的,如布政司参议郭资、按察司副使墨麟等都纷纷归降,并表示愿意效于燕王。而真正直面燕王表示了反对起兵的,竟然是两个读书人,一个是燕王府伴读余逢辰,一个是北平名士杜奇。
据说这两个人临死之前,余逢辰哭着劝燕王息兵,说「君父两不可负」,杜奇义正严词地让燕王「当守臣节」。本来都是燕王比较看重的人,可被他们这么一说,燕王立刻恼羞成怒,直接就把他们以及他们各自的全家都给杀光光了。
脑袋里整理着这些天以来发生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梁泊雨洗完澡,换了干净衣服。这时院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梁泊雨走到外厅的门口看出去,是余信和乌力吉回来了。
「大人!」看见梁泊雨,乌力吉大步流星走到他面前弯下腰来。
「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
梁泊雨看看跟在后面憔悴了不少的余信,想他一路上也是赶得不轻,便对他说:「你赶紧去休息吧。」
余信走了,梁泊雨把乌力吉带进屋里,关上了房门。
梁泊雨坐到桌子旁,「东西呢?」
乌力吉从身上解下包袱打开。里面有一个木匣、俩烧饼、一个钱袋和一只水袋。梁泊雨把木匣拿起来心想:这一看就是常跑「业务」的,准备得真周全的。
梁泊雨掂了掂木匣,「行,你也去休息吧」
乌力吉说「是」,就收拾好包袱离开了。
只剩梁泊雨一个人了,他赶紧把门窗关好。转回身开始研究那个没锁、但刚才他试了几下却没能打开的匣子。
过了一会儿,梁泊雨有些抓狂:这他妈的到底得从哪打开啊?!
从外面看,这匣子明显就是个整体,可梁泊雨把匣子举到耳边晃了两下,里面却有东西来回碰撞的声音,很明显是空心的。
现在梁泊雨明白为什么卞青说别人打不开了。一筹莫展地瞪着木匣看了一会儿,梁泊雨决定武力解决。但青霜剑已经给了夏天,梁泊雨只好另找工具。
翻箱倒柜找出一把匕首,梁泊雨把木匣放桌儿上按住,一脚蹬住地面,一脚踩住椅子,立刻趴到桌子上开始埋头苦干。
半个时辰之后,梁泊雨鬼鬼祟祟的身影出现在了柴房。好在是夏天,除了烧水煮饭,平时用不着柴禾,柴房里一般没什么人。梁泊雨迅速地拎了斧子又跑回自己的院子里。
守在门口的是林木。秋庭现在空了,暂时不需要人手,因为林木是梁泊雨新近刚刚提拔的,所以他上头的百户就投其所好,把他派到梁泊雨这来了。林木自然是不敢问梁泊雨拿斧子进内室做什么,但也还是忍不住瞟了两眼。
梁泊雨进屋关了门之后,林木很快就听见里面传出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接着没隔了多长时间,又是「平平砰砰」一阵响。
林木擦擦头上的汗:大人这是抽的什么风?是因为夏大人不见了吗?
梁泊雨一把将斧子丢到一边,拿起终于被自己劈成了两半的木匣细看起来,原来这个匣子确实是可以被打开的,其实就是类似鲁班球、孔明锁那种利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做成的一个密封容器。只不过是梁泊雨遇到的这个设计巧妙,做工精湛,再加上梁泊雨开匣心切,所以根本就没能发现它的机关所在。
没好气儿地把半拉木匣扔到一边,梁泊雨拿起装在匣子里的一个小布袋,打开,往出一倒,是一摞叠得方方正正的纸。这一刻梁泊雨有些激动:终于能了解梁峥的惊天大秘密了吗?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在打开纸张的手指竟然在微微地颤抖。是窥探欲即将得到满足的颤抖,是快乐兴奋的颤抖,是……
颤抖在梁泊雨把纸完全打开后戛然而止──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梁泊雨用力眨眨眼睛,真的什么都没有。他又飞快的打开另一张,还是没有。再打开一张,确实他妈的没有!
梁泊雨随手抓起桌上的几样东西丢到地上:他妈的OOXX你个梁峥梁未平!你他妈是变态吧?!几张啥也没有的纸,你东塞西藏个鸟?!
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梁泊雨觉得真是泄气到极点了。可想了想又觉得不对:梁峥没有道理这么做啊?紧接着他一拍脑门儿:对啊!不是有那种看起来是白纸,但是用什么东西一泡还是一烤的,就又有字出现的密信吗?难道……梁峥玩儿的是这个?
梁泊雨重新摊开一张纸,翻着白眼用指尖细细摸了一阵,果然有凸凹!梁泊雨又激动起来:太好了!总算没白折腾一场。他赶紧又打开剩下的几张来摸。这时,惊喜出现了。梁泊雨找到了三张有字纸。
三张纸依次看过,梁泊雨目瞪口呆了。
又枯燥无味地在车里晃了两天,夏天的心情渐渐好些了。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也为了自己以后能少露马脚,他时不常地把唐小三叫进车里套些夏文敬家中和都察院的事。被看出是自己不知道,夏天就装装头疼,结果发现,每到这时候,唐小三就无比紧张,还会一直拼命地多说一些事情,好让夏天能全都想起来。开始夏天还觉得有些奇怪,后来唐小三满脸抽抽地给了自己一巴掌,说:「都怪小人不好,没能保护好大人,才让大人受了伤的。回去老爷知道了,非让人打断我的腿不可。」
原来是这样,那就好办了。夏天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别这么说,你在牢里受委屈了。我不会让父亲知道的。」
「都怪那个梁大人。」
夏天点点头,却不想接话。
唐小三想着梁峥一直对夏文敬都意图不轨,不知道他有没有受到什么伤害,想问又不敢。犹豫了一下,决定旁敲侧击探探口风。
「嗯……不过……其实梁大人对大人也算够义气了。」
「嗯?怎么说?」夏天来了兴致。
「他为了大人,欺瞒燕王不说,还把江大人和两位同知大人都杀了。」
「啊?!他们不是接了皇上的密旨,要杀燕王才……」
唐小三绝望地看着夏天摇了摇头,「看来大人病得真是不清啊?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啊?」
第四十八章
夏天伸长了脖子,「你大概给我说一遍。」
唐小三向夏天挪了挪,侧头附到夏天耳边。
六月的时候,燕山有个叫倪谅的百户密奏建文帝,说有燕王的部下在暗中招兵买马、招募武士,并在燕王府中秘密操练。听到这个消息建文帝非常生气,立刻下了一道密诏:命正在北平的夏文敬尽快安排按察使司的人进入燕王府查证此事,并让他去都指挥使司找江贤,随时准备调动兵马,一旦证据确凿立即逮捕燕王及其部下。
这样夏文敬就提前到都司找到江贤打了招呼,江贤当时满口答应。后来夏文敬证实了燕王府上确实是在日夜操练新兵、密造武器,于是派人去都司给江贤送了口信儿,约好两人各自从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出发,在燕王府门前会合。
可夏文敬这边走到离燕王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江贤就带着人迎了过来。只是他不是来帮助夏文敬,而是来阻止他的。
江贤本是朝廷直接任命的都指挥使,为人处事也一直比较中立,属于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认认真真工作,踏踏踏实实上班的类型。燕王对他的态度也一直是不远不近的。照理说他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背叛建文帝,可没想到江贤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最后却选择了站在燕王一边。
江贤开始是劝夏文敬应该识时务,让他不要把燕王确实是在为起兵谋反做准备的事告诉皇上。可说来说去见夏文敬不但没有想听劝的意思,反而开始大骂自己是助纣为虐、逆贼叛党。于是江贤一声令下,手下的人立刻将夏文敬团团围住,眼看他就要捉了夏文敬去见燕王。却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关键时刻,梁峥从城外守军营地赶了回来。
梁峥和夏文敬不仅同朝为官,还是旧相识,曾经的关系不错,北平官员人人知晓。但是这种时候,没有人会以为梁峥是来救夏文敬的。因为梁家在大宁颇有势力,而燕王和宁王都是守边藩王,两人曾多次联手打击元军,面上的兄弟情谊看起来还算深厚。所以梁峥的立场大家心知肚明,如果燕王反了,除非宁王誓死效忠朝廷,出兵北平,否则梁峥绝不可能背叛燕王。可没有哪个藩王会喜欢建文帝的削藩政令,明摆着的,宁王就是不帮燕王恐怕也不会跟他作对。
见梁峥来了,江贤以为他是来帮自己的,刚要下令让梁峥的人把按察使司其他的人抓起来,哪成想,梁峥眯着眼睛脸一沉,竟然让人把江贤给按住了。事情发生地太过突然,也太出人意料,江贤连刀都没来得及拔。他又以为梁峥是误会了,连忙挣扎着解释:自己不是来跟夏文敬抓捕燕王的,他是来抓夏文敬的。
可梁峥看也没看他,眼睛盯着夏文敬说了一句「我知道」。然后不管江贤再如何地大声询问斥责,就直接让人把他捆了带走。江贤手下的人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领头上司就这样被人带走,可梁泊雨准备得比较充分,带回来的兵马远多于江贤带来抓夏文敬的,还有大批的弓箭手紧随其后。
这样江贤的人大部分乖乖束手就擒,个别有几个想反抗的当场就被杀了。最后梁泊雨赶在燕王知道真相之前,先一步杀了江贤,关押了所有知情的人,毒哑了看过皇上密旨的的刘锦和卫福祥。又重新伪造了一份跟夏文敬毫无关系的密旨,交给燕王。并说自己是得知了江贤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