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门弱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将门弱女-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茅道长马上谦虚道:“哪里哪里,那所谓长生之丹不过是外人妄加推崇之词,只是养生之丹而已……”
  太子幕僚忙借着话茬说:“即使是养生,也是造福大众之行,道长定是有道行的人。”
  茅道长呵呵笑起来。
  太子幕僚见他高兴,也笑着说:“我承东宫太子之托,前来相请道长进宫。劝慰皇上养生,为皇上炼制丹药。”
  茅道长惊得瞪大眼睛:进宫去为皇帝炼丹?!这是大事呀!日后史书上都会留下姓名!无上的荣耀啊!
  幕僚见茅道长说不出话来,还以为茅道长犹豫不定,忙又说道:“道长也该知道,这几年收成不好,各地灾民无数。皇上为此殚精竭虑夜不成寐,明显有欠保养。太子殿下是个至孝之人,非常在意皇上的康健。所以想请一位名声远扬道术高深的道长入宫觐见皇上,说服皇上爱惜身体,寻求长生之道。若是道长能入宫,不仅为太子尽了一份孝心,也为天下苍生尽了一份对皇上的爱心……”
  茅道长合拢了嘴唇,手捻长长的灰白胡须,含笑点头,表示赞同:对方既然这么说,看来是已经定下来了,自己要有些风度……过去师兄对自己说什么不可过于富贵,穷则长命富则短寿云云,真是无稽之谈!这种名利两收的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哪里会带来什么祸事?
  太子幕僚又说道:“道长若是去向皇帝演说养生之法,以丹药之补求康健长生,道长之名必垂青史不说,道长所在道观也会因此更加兴旺,也许会历世几百年,不仅京城及这周围百姓会熟知霄云观,全国官民都会对此处深怀敬仰之意。许多人会不远千山万水前来拜访,为道观平添无数香火。这可都是造福于民的好事,就是道长不为一己之私,也该为道观和修道之士们考虑。”
  这些话句句正打在茅道长的心坎上,自己成就之巅,就是霄云观哪!让自己苦心经营的道观闻名于世,平生之愿足矣!茅道长说道:“贫道三生有幸能得太子之邀,敢不从耶?请给贫道三日料理观中事务,然后随君等进宫。”
  幕僚很满意,双方行礼道别,东宫的车马又一路回去,但如此声势已经让京城内外尽知太子有意请茅道长前往宫中,为皇帝行养生之术,以示自己的孝心。大家对茅道长真是又羡慕又嫉妒,要知道,能到皇帝身边的人,普天下能有几个?茅道长就是再有名,再有道,也不能跟皇家的荣耀相比呀。这下,可算是登堂入室,名垂青史了。一时间,来霄云观庆贺的同行道友络绎不绝,众人都纷纷说好话:“道长有今日,乃是常年乐施行善之结果,算是大成了啊!”
  “祝道长此去,鹏程万里,扶摇青云。”
  “我观与霄云观长年有交,望道长提携……”
  “道长若是进宫炼丹,我观所有珍稀药材均凭道长取用,只是希望道长向皇帝提一下我观之名……”
  这么多溢美之词,让茅道长如饮琼浆。有时,他也会想起自己乌鸦嘴的师兄说的什么福之祸之所依之类的丧气话,可是他仔细想来想去,怎么也看不出进宫能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他炼的养生丹助阳补气,若是服用合理,不该有坏处。他多年研习有关养生的道家古籍,颇有些心得,肯定能对皇帝的保健有启发……他是不会辜负太子这番孝心的……
  三天后,茅道长坐在绢花盘绕的敞篷马车中,被许多道士持幡护送,跟随着太子幕僚,到了宫门外。
  太子亲自出宫迎接,对茅道长礼遇有加,请他登上宫撵,与自己同入东宫。
  进行了一系列的行礼参拜后,双方入坐,太子语气真诚地说:“久闻道长清名远扬,所制长生丹更是在京城家喻户晓,许多人吃了宿病尽除,可谓造福人间,缔造无数善缘。道长定是神仙履世,为济世救民而来。”
  茅道长得到一国太子这样的赞誉,只觉从心底生出骄傲和满足,嘴上忙说:“太子殿下过奖了,贫道哪敢自称神仙?不过依从本教修身利人之道,自少年起就钻研炼丹之术,几十年来,略有所得而已。”他知道太子是想请他来给皇帝炼丹,很自然点出自己的背景。
  太子对茅道长的领悟很满意,点头说道:“道家之义宏大精深,道长之道行亦深厚超凡,当是能当重任。本宫能为父皇寻得道长,甚感欣慰。本宫祈愿父皇长命百岁,特荐道长前往觐见父皇,向父皇讲述修道养生之法,助父皇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茅道长说:“凡人若想得道成仙非常年修行不可,皇上日理万机……”
  太子说道:“那就请道长为父皇解释仙丹之用,但愿道长能为父皇之龙体康健出一分力。”
  茅道长马上应承下来:“贫道一定竭尽全力。”
  太子那边一说请道士,皇帝这边就知道了。不久,茅道长的背景材料也被报给了皇帝。皇帝读后,点头道:“这个道士倒是不错。”
  孙公公在一边说:“这位道长出师于道家大成者清虚子,已经在京城旁边三十多年了,的确道名远扬,他的道观也从一个小观变成了京城外第一大观了。”
  皇帝手指点点卷宗:“做成一件事容易,难得二三十年名气越来越盛,可见是个有道行的。”
  孙公公低声说:“太子是用了心的。”
  皇帝手按了下太阳穴,嗯了一声。
  他最近感觉很不好。
  人在年轻时都不觉得自己会老,偶尔想到哪天自己真的老了,以为自己还是自己,就是头发白了,皮肤变松些,也许走路慢点儿而已。人不知道当老年降临时,关节会莫名肿胀,下个台阶都发憷。夜中辗转,明明困倦,却不得好眠。眼睛花得看不清眼前的种种,只看得见远处的情形。明明刚刚说的事,转眼忘个精光……最难以描述的,是一种身心的疲惫感。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精力去做什么事,见什么都觉得心烦……
  这时,来个人给他讲讲如何养生,真是投了他的心思。况且这些年来,后宫纳了多少年轻女子,可没有一个人怀了孕。道家房中术自古有名,又讲究养生防老……太子推荐这个茅道长算是终于做了件讨得了他欢心的事。
  太子陪着茅道长去见皇帝,茅道长身穿道服,长髯过胸,两眉舒展,显得道风仙骨,很有世外高人的气质。皇帝见状暗暗点头。
  茅道长上前行礼拜见,眼睛一撩,见皇帝面色发黑,眼窝有些凹陷,就知皇帝身体不好,体内毒素不排。他自然不会直愣愣地说出来,只是心中将其症状总结了一下。
  太子说道:“父皇,儿臣听闻茅道长深谙养生炼丹之术,特带道长前来参见父皇。”说完就退在一边。
  皇帝对茅道长说:“道长可为朕讲讲道家养生之意。”
  茅道长多年炼丹制药,对养生颇有见解,忙说道:“承蒙皇上相问,我门教义重生恶死,求长生寻不老,若有心保养修炼,人之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人之康健,基于平时保养,再辅佐丹药,青春常驻也非妄想。就是不见得要成仙,强体健身,颐养天年,也同样重要。盖人到老年,总有各种不适,头晕目眩,形体沉重,动作僵涩,莫名疼痛,胃口不开,饮食无味,夜寝难安……我道家有许多修炼方法,所炼丹药能扶阳强体,还有其他道术,如吐纳、按摩、导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诵经,都可助人长寿健朗。……”
  这些话听到皇帝耳中,简直如同仙乐。这个道长说出了他平时的感觉,还给了他希望!不像那些御医,天天就是支支吾吾地给开一堆难吃的药剂!掌握着天下最高权力的人,谁不想永葆青春?秦始皇到处追逐长生之道,开了代代皇帝企盼不老的头。自己是皇帝,自然也要走这条路……
  他余光瞥见站在一边表情恭顺的太子,觉得这个儿子比以前看着顺眼了许多。
  听了茅道长的一番谈吐后,皇帝很觉满意,从此赐茅道长宫中长驻,按照茅道长的设计,在八卦吉位所在开始建造炼丹房,铸造丹炉,准备炼丹。与此同时,皇帝每日下朝后,就与茅道长待一两个时辰。在茅道长指导下,行导引之术,学习如何吐纳……月后,皇帝真的觉得舒服了些,至少脖颈处的沉重少了许多。
  ……
  既然决定了去海边,张允铮就仔细回想平远侯让他记住的李氏站点,最后说了个最北面的临海小镇,交城。沈汶等人就一路翻山过岭地向东。四月初,他们终于接近海岸,又一路问询前往交城。
  海洋性气候的地区,冬季湿润,有些树木并不凋零,即使是冬天,都有绿色的丛林或者野草。初春更是一片嫩绿。
  当他们找到交城时,张允铮一脸失望:远远地看着就是个小村镇,城墙低矮,城门破败,大路上行人稀少。张允铮皱眉:“这还叫‘城’?叫‘交村’还差不多!”
  沈汶笑起来,她现在觉得张允铮的抱怨和不满都很逗。
  张允铮说:“这可该是个站点呢,穷成这样能有什么?”
  沈汶说:“别小看这里,临海无穷地,肯定是有东西可卖呀。”
  他们领着队到城边,有两个衙役守着城门,张允铮报了要找李氏的店铺,衙役们接了入城的钱,挥手让他们进去。他们进了城,走在小镇里唯一一条街道上,周围房舍陈旧,店面简陋,大多是卖晒干的海物的,空气里弥漫着干货特有的有点儿臭有点儿腥的气息。路边也有些乞丐。张允铮左右看着有些担心地说:“但愿我娘的店铺大些,不然怎么够我们去白吃白喝?我带的人可都是有胃口的……”
  沈汶笑个不停。
  走了一会儿,他们在店铺的间隔中望见,远处有段破城墙塌了,外面可以看到海,人们都从那里来来往往,根本不走城门。张允铮怒:“这不是坑我们外地人吗?!该把进城的银子要回来!”
  沈汶又笑了:自己这是怎么了,张允铮一说话,她就笑。
  李氏的店铺并不大,还显得有些破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