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他倒是常宿在皇后那里,她听到月荷念唠的时候说,长春宫的宫女太监们最近走路都是脸朝天了。历来宫里最是捧高踩低,何况皇后凤印在手又得圣宠,下人们自是也高人一等。
他除了常宿在皇后处外,也常到满洲妃子处,太后最近心情很好。她觉得,他应该是考虑子嗣问题了,她想了想宫里的三个皇子,也就明白了。
他来翊坤宫也算是勤的,这一来她不得不考虑,她很有可能提前怀上孩子,那她不得不提前准备,加入到那些女人的勾心斗角中,否则单是后宫掌权的皇后、应该已有一定根基的高氏,她都会疲于应付。
若是只有她自己,她完全不用担心,以上辈子的经历来说,她应付自如。若是再加上孩子,就得小心谋划了。现下的她,手上没权限没人脉,被他盯着,也不敢太大动作。。
而且,以她的位份和身份来说,若是她有孩子,那这个孩子会是目前宫里血统最高贵的。现在的他也不似上辈子般对她冷淡,很有些宠爱的样子,这样给她带来好处的同时,若是她有孩子,那些女人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皇后自永琏去后,看样子是非常急切地想怀上,只不过永琮却要到乾隆十一年才会来到,也就是高氏死后皇后才怀上的,若是没改变的话,距离现在还有六年多的时间。
只是这些,除了她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所以,一旦她有孕,再加上他的宠爱,直接威胁到皇后的位置,皇后不想除掉她才怪。永璜永璋能平安长这么大,一来永琏当时还在,二来也是亏母族的保护,三来他子嗣不多护得也紧,四来孝贤为了名声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她以为,她不再奢求他的爱,享受安静平和的日子,直到当上皇后为止。上辈子她当上皇后时,初时处境艰难,没有他的宠爱、孝贤影响还在。她不得不狠下心,树起耿直规矩的形象,为了站稳脚跟,她手上也是沾了血的,初时她也是噩梦连连的。
后来得到他的宠爱,她生下三个孩子,她付出了许多。她只觉付出这么大代价,理应有所回报,她没想到的是,她应该守住的是她的后位,而非那随时会失去的宠爱。
所以,她能理解孝贤的选择,也能明白孝贤为了保住后位而不惜一切代价,这种付出巨大代价而再没法回头的境况,她深有体会。她也再次佩服起孝贤的聪明,知道应该索求的是什么,不像上辈子的她,那样傻。
不过,在孩子没到来前,她还是不要有太大的动作,免得又被他疑心。只是宫里的女人,靠的便是他的宠爱存活。看来,她即使不奢望他的爱,却不能失去他的宠爱,她也许不太应该这么漫不经心的。
他进去的时候,屋内一个侍女也没有,就见她望着窗外出神,连三只小的在她旁边挤来挤去也没留意。
他静静地看着她的侧影,果然美人如画。
他轻轻地走过去,从身后抱住她,埋头在她颈边,一阵幽香隐隐袭来,他忍不住轻吻了几下,她果然怕痒地缩起脖子,转身对着他,给他行了个礼。
“恭请皇上圣安。” 她看来已经习惯他经常性地抱抱。
“爱妃平身,刚刚在想什么这么入神。”他扶起她,搂入怀中。
“在想皇上。”想他,想他的宠爱,是灵丹,还是毒药。就算是毒药,后宫的女子也不得不趋之若鹜,饮鸩止渴。
他看着面前这个认真地说着想他的女子,忽然有些了解。
原来,美人笑靥如花,也许真的会,倾国与倾城。
为君之道
乾隆四年十月底,弘皙案完满落幕,他松了口气,弘皙案让他想起雍正年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吕留良案。
吕留良,浙江大儒,早年清兵入关时曾参加过抗清军队。顺治十年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间拒应鸿博之征,后削发为僧。吕留良早死,却留下大量言辞激烈的反清诗作,“华夷之分,大过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等影响颇大。
雍正四年,曾静受吕留良思想影响,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岳钟琪即具折上奏,皇阿玛派人拘讯曾静亲自审问,曾静供认不讳,却被免罪释放。
彼时八叔九叔被改名为阿其那、塞思黑囚禁,八爷党和弘皙等人在民间传言皇阿玛弑父弑母杀弟上位,皇位不正统。曾静案发让皇阿玛深觉民间言论的重要性,下旨曾静张熙因被惑讹言,故加恩释放,并明谕世人,从轻发落,将前后罪犯口供,一一汇录刊布,冠以圣谕,取名《大义觉迷录》,颁行海内,留示学宫。
皇阿玛在《大义觉迷录》中记录了与曾静的辩驳过程,包括皇位的正统性的声明。其实民间对皇家之事知之不详,而《大义觉迷录》的广泛流传,却让民间更加议论纷纷。
雍正十年,吕留良全部遗著焚毁,后人满门抄斩。吕留良似是无辜株连,实则不识实务看不清形势,才祸及子孙。
若是皇阿玛的皇位不正统,那不就意味着他的皇位不明不白?所以,他一即位,立即以“大逆不道”罪处死曾静、张熙,打压流言,镇压反清复明分子。
见证康熙年间九龙夺嫡的残酷,再加上皇阿玛对宗室严厉的打压,弘皙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也不敢多有动作。他即位后,皇位稳固,对宗室有所宽松,却也有所防范。
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四人是皇阿玛留给他的辅政大臣。他即位之初,朝中宗室以允禄允礼为首,满臣以鄂尔泰为首,汉臣以张廷玉为首,开成三派。
乾隆二年他重设军机处,以鄂尔泰、张廷玉为军机大臣,允禄允礼未进入军机处。他削宗室影响力,却仍然重用允禄允礼。乾隆三年允礼逝,允禄在宗室中声望日重。
这时永琏逝去前后,多省灾荒加上宁夏大地震,天灾不断。自古以来,重大天灾便会被认为是上天的警示。弘皙在民间传言,他皇位不正统,才会导致天灾人祸,无嫡子。
他自那时起便盯上弘皙,只是诸事繁多,他心知弘皙翻不起大浪,便放在一旁。只是弘皙与允禄日渐交往甚密,让他不得不疑心,他削宗室实权令允禄心有不满了。
弘皙案,他趁机削了允禄的权限。其余四人不是长子便是嫡子,各有各的不如意,他心中虽然觉得这些人未必就会造反,但结党营私,终是君王大忌,不过他也只是圈了弘皙,对其他人却并未多追究。
他深记皇阿玛的教导,事关大统,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也深记圣祖教导,为君之道,宽严相济,相互制衡。
接下来,他该处理鄂尔泰和张廷玉两派了,希望他们够聪明。看来除了军中,培植朝中亲信是迫在眉睫之事,富察家倒是首选,高氏父兄也可用。
乾隆五年四月,御史禇泰以受贿罪论斩。礼部尚书任兰枝、太常寺卿陶正靖等坐朋党罪。
时年27岁的傅恒任蓝翎侍卫,很快升至头等侍卫,官至正三品。
他处理朝政日渐得心应手,后宫之事他偶尔会关注一下,毕竟后宫平衡也会影响到朝政平衡。
皇后处理宫务也渐得他心,他自永琏去后对皇后的不满也稍减。皇后与高氏因爱失去理智,动了他的子嗣,所以他亲手把这份爱捏碎了。
这天下所有,只有他想要的,与他不要的;他愿给的,与他不愿意给的。
女人对他的爱,他乐于享受,但却不能越了他的底线,皇后这样识实务,拿得起放得下,他倒是有点欣赏。至于高氏,他还是很欣赏她的温柔似水的,只要不过分。
只是困扰他多时的子嗣问题,仍然未有大进展。他时常宿于皇后处,满心盼望的嫡子却丝毫没有动静。为了安抚皇后,他还把弘昼的嫡女养在了皇后名下。
满洲妃子中,他其实最为看中娴妃。每每想起那日她的倾城之姿,若是他俩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该是多么俊秀无双。而且娴妃身份位份够高,若有孕的话孩子定是血统高贵。所以一旦她有孕,他会立即提贵妃。
鉴于她有避孕的前科,他叮嘱派在她宫里当侍女的黏杆处暗卫,必须记录好她的一举一动报告给他,目前为止他还是满意的。
只是可惜,他所盼望的俊秀无双的孩子也一样没有动静。
不过,让他有点欣慰的是,他的努力并非完全是白费的。
乾隆五年六月,海贵人被诊出有孕一个多月。他龙心大悦,赏赐不断,太后也很是欣喜。
她不得不感叹,与四阿哥永珹不同,五阿哥永琪出生的时机选的实在是好,怪不得日后深受他和太后的宠爱。
乾隆五年九月二十五日,是他的三十大寿。这段时间以来,明眼人都看出来,他是多盼望着子嗣,看不出来默默无闻的海贵人倒也是个不容小觑的。
海贵人不仅成功生下永琪,并护着永琪长大,而且生下永琪后封愉嫔,后晋愉妃,还能寿终正寝,以皇贵妃礼下葬。
太后也很是欣喜,一来海贵人虽位份不高,但也是满人身份,二来海贵人现在怀孕,表示明年二月太后就可以抱孙了,而明年十一月刚好是太后五十大寿,不正说明了太后好福气么?
所以,海贵人这一胎,他和太后是不容有失的。后宫妃嫔,即使想动,也得掂量着来。
容嬷嬷已经隐隐暗示她是不是该找太医问下,没理由她的肚子到现在一点动静也没有。而且她身边的人,已经开始往阴谋论上推想,在容嬷嬷的带领下草木皆兵疑神疑鬼,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已,她有点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