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闺秀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闺秀 完结-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她做的那些事,我可以不计较,但是以后绝对不行。”阿语说完这话,起身就走。
  俞氏想叫住她,可是张了嘴却说不出话,她知道阿语是个有主张的人,却不知道她这么有主张,和文彦一样说一不二,看着阿语进了小耳房,俞氏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难道真的是她错了吗?生活在大家族里,规矩比天大,一个不慎,不孝不敬的罪名就压下来,千夫所指、人神共愤,她孤儿寡母的,又没有丈夫帮衬,还要照顾生病的阿语,她能不忍,能不顺吗?如今,婆婆也是可怜,文彦不在了,四伯又被押去京中,前途不明,连唯一的孙子又差点被人抢了去……发几句牢骚也是正常,可是,阿语说的也有道理,婆婆所作所为,确实让人寒心。
  阿语心不在焉的看着思超思越写字,也不知刚才那番话娘能不能听进去,娘要是再执迷不悟,那可真的没救了。
  “七姐,这个‘心’字,我怎么写都写不好看。”思超嘟了嘴很嫌弃的看着自己写的字。
  阿语莞尔一笑:“这个横弯钩原本就是最难写的,来,七姐教你。”
  阿语给他画了个十字方格,固定好横弯钩起中落三个点的位置,再让他将三个点连在一起:“这样写出来的横弯钩就自然圆润了。”
  “七姐,你好棒哦!”思越探头过来看思超依着七姐的法子果然写了个漂亮的横弯钩,便笑呵呵的拍马屁。
  阿语不禁失笑:“你呀!少拍马屁,赶紧写字。”
  思越讪讪一笑,继而又低下头认真练字。
  阿语看着思超一遍一遍练这个心字,心中不免感慨,这心字难写,人心就更难琢磨了。
  快安歇的时候,元香来了,手里捧着一身新棉衣,笑呵呵的说:“小姐,这是夫人新做得的,快试试,看合不合身。”
  “明天再试吧!”阿语懒懒道:“我困了。”
  “小姐,试试吧!若是不合身,夫人可以马上改。”元香把棉衣往阿语眼前送了送,很是期待的看着阿语。
  阿语哂笑了一下:“娘做的,哪会不合身呢?就放着吧!我明日就穿。”
  元香忙笑道:“好,好,那我给小姐放着了,明儿个夫人看到小姐穿在身上,一定很高兴。”
  阿语看着元香乐呵呵的出去,就捧着新衣发呆,娘给她做新衣她是知道的,只是前儿个看娘才裁好,今日就做得了,难道娘是连夜赶工的?
  “小姐,招弟有一事不明白。”招弟爬在床上,捋平褥子的四个角,一边说。
  “什么?”阿语随口问道。
  招弟从床上爬了下来,悻悻的看着小姐:“小姐,您这是跟老太太在置气呢?还是跟夫人在置气,小姐您今天不在家,夫人一个人在屋子里都落了好几回泪。”
  呃!招弟这是在为娘抱不平了,阿语撇了撇嘴:“你是不懂,我这是为我娘好,等她想明白,就没事了。”
  招弟真的糊涂了,小姐这么说,好像还真是夫人错了似地。
  看招弟还杵着发愣,阿语笑道:“好了,快去打水伺候两位少爷洗漱,该安歇了。”
  思越已经收拾好笔墨纸砚,蹭到阿语身边,犹犹豫豫的说:“七姐,思越是很喜欢跟七姐一起睡的,可是,这床这么小……”
  阿语直直看着思越,这小家伙到底想说什么啊?
  思越偷偷瞄了招弟一眼,招弟忙转开去,阿语见她们这样,心下明了,定是招弟跟思越说过什么,思越要赶她出去睡。
  阿语若无其事的拍拍思越的头:“天冷,大家挤挤才暖和,你们快点去洗漱,待会儿七姐给你们讲故事。”
  一七姐说要讲故事,思越两眼亮晶晶,拍手称好,赶紧去洗漱去了,完全把招弟交代的话忘的一干二净。
  第二天,阿语穿上了新棉衣走出去,俞氏见了,眼睛一亮,迎了上来:“我瞧瞧可合身。”
  阿语没有刻意避开,任娘上下打量。
  “这粉色很衬你的肤色,腰身也挺合适的,阿语,你长高了不少,今年的新衣比去年这个时候做的,足足长了两寸。”俞氏柔声道。
  “娘,我今儿个还要去一趟县城。”阿语不等娘问,就先说到:“几位姐妹托我去买些针线,再问问如今时兴的花样款式,我已经答应了。”
  俞氏踟蹰着:“这样啊……既是答应了姐妹们,那娘陪你一块儿去,你三伯母的生辰就快到了,也该给她备一份礼,正好去瞧瞧。”
  “哦,三伯母的生日快到了?”阿语是从不关心这些,但是娘心里急着阮家每个人的生辰,就怕忘了失了礼数。
  “嗯!就这个月二十八。”俞氏去取了披风,交给元香拿着。
  “咱们用过早饭就出发,可好?”俞氏征求道。
  阿语点点头。
  俞氏笑了笑:“那阿语待会儿带超哥儿越哥儿去饭堂吧!娘先去给你祖母请安。”
  “阿语,你说的话,娘明白了。”俞氏走到门口又回头莞尔一笑方才离去。
  阿语怔愣了一下,嘴角慢慢扬了起来,希望娘这次是真的想明白了。阿语的心情大好,终于雨过天晴了,这两日和娘冷战,其实她心里也不好过,绷着张脸都快累死了。
  “思超,思越,快点,吃饭了。”阿语朝耳房大喊了一声,然后一个人又乐呵呵的傻笑。
  招弟牵了思超思越出来,见小姐那开心的摸样,凑将上来,小声问道:“和好了?”
  阿语抿着嘴笑,点点头。
  招弟念了句:“阿弥陀佛,菩萨总算显灵了。”
  阿语啐了她一口:“这干菩萨什么事?”
  招弟笑着去问思越:“十六少爷,你那天说的那句什么来着?城门……城门……”
  思越翻了个白眼:“招弟你真笨,那句话是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对对,就是这句,这几日,我们这些鱼啊虾啊,日子可是真难过。”招弟苦着脸唉声叹气。
  思越伸了伸小胳膊,叹道:“这两日,挤死我了。”
  阿语不禁失笑,捏捏思越的小脸蛋:“昨日听故事的时候你怎么不嫌挤啊?”
  思越吐了吐舌头:“此一时彼一时。”
  阿语傻眼,这小人精,这都跟哪儿学的?
  三人说说笑笑来到饭堂,八婶在摆菜,七婶在摆碗筷,阮思勤和阮思敬帮忙从厨房端来了米粥和馒头。
  “七婶八婶早,十弟,十四弟你们好勤快。”阿语笑呵呵跟她们打招呼,让思超思越在位置上坐好,也去帮忙分碗筷。
  “阿语,你就别忙了,坐着就是。”七婶倪氏笑道。
  “没什么,举手之劳,倒是七婶和八婶辛苦了,一大早的起来给我们做早饭。”阿语说。
  吴氏笑道:“我们这算什么,辛苦的是李婶,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张罗。”
  “怎么没见三伯母?”阿语问。
  “你三伯母一大早就出门了,跟李叔去了田里,说是去看看秧苗准备的怎么样了。”倪氏道。
  哦!三伯母还真是凡事亲力亲为,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阿语真觉得三伯母是个能干的,难怪伯祖母事事依重她,要是娘也有这份魄力就好了。
  “你娘呢?”吴氏盛了一碗粥,又夹了些小菜在小碟子里。
  “我娘去祖母那请安。”阿语答道。
  倪氏笑的意味深长,小声问:“你和你娘没事儿了吧?”
  阿语一讪,低低道:“本来就没事。”
  吴氏道:“阿语,你娘也有你娘的苦衷,有些事,你们这些孩子是不懂的……”
  “八弟妹,人家都说没事了,你就别啰嗦了,赶紧给伯祖母把粥送过去,喝了粥,还得吃药。”倪氏打断了吴氏的话。
  “我这就送过去。”吴氏把米粥和小菜放进托盘给伯祖母送去。
  “伯祖母好些了吗?”阿语本来昨儿个要去看伯祖母的,可是一耽搁两耽搁的又没去,想想实在是很没道理,就住两隔壁,几步之遥,也不去看看,其实,阿语也有点怕伯祖母说道,这个家里,别人说话,她都可以不在意,但是伯祖母的话,她是不敢不听的,若是伯祖母叫她去给崔老太婆道歉,那她岂不是很为难?所以,有心躲着。
  “还是老样子,头痛,关节痛,胃口也不好,哎……都是在大牢里落下的病根,一时半会儿的也难以根治。”倪氏说起老太太的病,面露忧色。
  说话间几个姐妹也到了,大家相互打了招呼,等到俞氏和吴氏回来,就算到齐了。
  “二伯祖母又不出来吃吗?”倪氏看着俞氏,担心的问,生怕二伯祖母心里还不痛快。
  俞氏笑着摇摇头:“我让元香给婆婆把早点送过去。”
  倪氏点点头:“那好,咱们开饭吧!”
  吃饭时,瑞哥儿说:“六婶,我也想跟十弟他们去上学。”
  这……俞氏为难着,按说瑞哥儿是该去上学的,可是婆婆怕瑞哥儿一出去就被周氏带走了,死活不让瑞哥儿去。
  “瑞哥儿,学是一定要上的,可是你祖母这几日身体不适,你还是先陪陪祖母,过些天,六婶再去跟你祖母说说,让你去上学。”俞氏莞尔道。
  瑞哥儿很是郁闷,天天他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听祖母说他娘的坏话,阿语和六婶的坏话,他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实在是呆不下去。
  “六哥儿,你若是觉得闷得慌,我那还有几本书,你可以拿去看看。”阿语道。
  “什么书?”瑞哥儿兴致缺缺,随意问道。
  “《大康周游志》,很不错的,讲的都是大康各地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这本书是阿语偶然在一家书摊买了来。
  “这书好,借我看借我看。”瑞哥儿本以为阿语是要给他看什么《四书注解》之类的,所以没什么兴致,现在听说是《大康周游志》马上就来了精神。
  “回头,我让招弟给你送过去。”阿语笑道。
  “瑞哥儿,有时间你也看看《四书》,别到时候上了学堂跟不上。”倪氏认真道。
  瑞哥儿讪讪“哦”了一声,有一口没一口的啃着馒头。
  用过早饭,大家一起动手收拾了碗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