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当青居的徒弟吗?那样就能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吗?
青居真人名满天下,就是王侯世家想要见他一面都难,成为他的关门弟子,那就说明她的地位比青居的其他徒弟要更加引人瞩目,更加让人不可小觑。
好像有好处的是她,她都不明白为什么青居这么执着要收她为徒,除了有一点上一世的记忆,她根本就是一个连自保都难的人。
想了一个晚上,想到第二天她都还不明白青居要她当他徒弟的好处是什么,但是她心中却已经有了决定。
陪老夫人吃完早膳,他们就往居士林去了。
一路上,陈杏儿还不忘追文随喜关于昨日和青居到底谈了什么话,随喜心不在焉,只想着不知等一下要怎么跟青居说自己愿意来当他的徒弟,又想着之后该怎么跟阿娘解释,如果阿娘不同意该怎么办?
思绪不断地跳来跳去,不知不觉已经出了城。
到了居士林,老夫人带着陈姑妈给各殿上香添香油钱,还特意以关娘子的名义捐了一百两的福寿灯油钱,希望她能平安生下关家的嫡孙。
随喜眼睛转溜着,青居真人知道她们来了吗?是不是得去找他?
“你不是经常来居士林吗?”陈杏儿突然问道。
“也不经常来……”随喜收回视线,对陈杏儿笑了笑。
“不知道那个青居真人在哪里,今天能不能再见到他呢。”陈杏儿眼底充满了期待,她也想得到青居真人的注意。
随喜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就见到一个小道士走向老夫人,恭敬一礼,“关老夫人,真人请您和关姑娘到静室,有事商议。”
老夫人诧异地看向随喜,怔了一下才慢慢点头,“有劳道长带路。”
陈姑妈和陈杏儿想要跟去,却被小道士委婉留住,请她们到偏殿茶室歇息,母女俩表情如出一辙地撇了撇嘴,扭着腰到茶室去。
这一次不是去那间处在红海之中的静室,而是在大殿之后的一座接待贵客的院子,小道士将她们领进大厅,就有另一个小道士给她们奉茶上来。
刚坐下来,青居风逸清雅的身影就出现在视线之中,他目光落在随喜脸上,随即嘴角勾起淡淡的浅笑。
随喜抿紧唇,低头坐在老夫人身边。
青居在首位坐了下来,对老夫人道,“唐突将关老夫人请来,还望见谅。”
“真人言重了,只是不知真人请老身来,可是有要紧事?”老夫人问道,心中却隐约能预感,青居真人找她来商议的事情或许与随喜有关。
“老夫人,贫道就直言了,贫道想收随喜为徒。”青居真人诚恳地看着老夫人,连客套的话也没有说,就直接说出他的意思了。
随喜睁大眼看向他,然后又看向老夫人,却见老夫人沉着脸,眼底神色莫辩。
片刻后,才听老夫人沉声道,“真人,老身这孙女虽然资质平平,但断没有年纪轻轻就送她去长伴青灯的道理。”
青居淡然一笑,“关老夫人误会了,贫道并不是要随喜断绝红尘,只是与她有缘,想收她为关门弟子,以后她学有所成,自然让她下山。”
老夫人拧起眉心,有些动容,只是这事儿她不能做主,随喜是媳妇的心头肉,没有她的同意,怎能就答应下来将随喜送到道观来?
“不如先问问随喜,她是否愿意当贫道的徒弟?”青居对老夫人道。
老夫人看向随喜,眼底带着询问。
随喜咬了咬唇,有些迟疑地看着老夫人,随后又想起自己心中的决定,便坚决地点头,“我愿意。”
“你可想好了?你阿娘会答应吗?”老夫人没想到随喜会这么快就点头,以为是小孩子贪新鲜不懂得上山的真正意思,“这可不是玩游戏。”
青居眼底笑意加深,缓声开口,声音如温润的水滑过心间,“老夫人,贫道收随喜为徒,并非突然。”
老夫人一怔,疑惑看着青居。
青居便让随喜先回避一下,他有话跟老夫人说,随喜纳闷地离开大厅,有些担心回去之后不知该怎么跟阿娘解释她想要当青居的徒弟的理由。
也不知道青居会怎么说服老夫人,总不能实话实说吧,那她就成了妖怪了……
随喜站在台阶上发呆,青居真人和关老夫人在里面谈了有半个时辰,等老夫人出来的时候,脸上是平静的神色,青居亦是沉静如水地看着随喜,“两日后便去接你上山。”
老夫人答应了?随喜怔愣地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只是摸了摸随喜的头,低声道,“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陈姑妈和陈杏儿已经在山下的马车旁等着她们,一见到她们走来,立刻就迎上,“娘,青居真人找你们去说了什么?”
“没什么。”老夫人摆了摆手,表情看起来有些凝重。
一路上,老夫人沉默不语,眼睛半阖着,嘴角抿得有些紧,似是很沉重的样子,随喜看着有些忐忑不安,愈加紧张青居究竟对老夫人说了什么。
陈姑妈几次想要开口询问,看到老夫人那表情又不得不噎下话,狐疑的视线在老夫人和随喜脸上来回转着,陈杏儿也是拿眼睇着随喜,心里有些不忿。
回到关家之后,老夫人不给陈姑妈问话的机会就让她们回厢房去了,她则领着随喜到正院去找关娘子。
关娘子的屋里总是有一种让人觉得很舒心的安谧,屋里很暖和,桌子上咕嘟咕嘟地煮着茶,茶香飘逸在空气中,这样的温暖,让人在冬日的午后觉得特别的舒适美好,只可惜……屋里的气氛却是如此令人坐立不安。
老夫人坐在软榻上,关娘子就坐在她旁边的绣墩上,听着老夫人的话,脸色愈加地难看起来,不敢置信的目光落在旁边站立着的随喜身上。
“……说是八字与家里不亲近,需要离家几年才能避过一劫,若不是青居真人看在与她有缘的份上,断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仔细想过了,这些年来,随喜受的苦也不少,正如真人说的,与家里的人也不那么亲近,除了你是她母亲是不必说。”老夫人喝了一口茶之后,跟关娘子说起青居真人要随喜当关门弟子的事儿来。
顿了一下,见关娘子只是眼圈微微发红没有其他异样,便继续说道,“你现在有了身孕,凡事谨慎些才好,随喜也是我的亲孙女,我也舍不得将她送上山,为了她好也为了家里好,让她跟着青居真人总不会委屈了她,这是名利双收的事儿,就看你怎么想了。”
“怎么会与家人不亲近,那与八字有何关系,要我将女儿送去当道姑,我……我如何忍心。”关娘子忍不住落泪。
“胡说难道我就忍心让亲孙女年纪轻轻断绝红尘,是去当清绝的徒弟,并不是当道姑,只是在山上几年就回来了,将来还是要嫁作**,惠云,青居真人说了,这一劫可大可小,万幸的,随喜能平安无事,若是不幸的,连累了你和……”老夫人的目光落在她小腹上,到底不忍说出不吉利的话来,“又不是回不来了,若是思念起来了,就到让她回家一趟,你再想想。”
关娘子含泪看着女儿平静的小脸,一把搂着她痛哭起来,“我命苦的儿啊……”
老夫人也跟着抹眼角。
随喜吸了吸鼻子,精致的小脸扬起坚强的笑,“阿娘不哭,阿娘不哭,随喜只是去学艺而已,过几年就回来了,一点都不委屈,别人还要羡慕我呢。”
话说得轻松,她心里却是惊涛骇浪,青居真人说的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她的八字真的和家人不亲近,阿娘之所以会受尽磨难也是和她有关吗?
“随喜这样懂事,你还伤心什么呢,还不赶紧住了眼泪。”老夫人怕关娘子伤心过度影响了身子,急忙劝着。
关娘子拭去眼泪,“不哭不哭,又不是见不到了,不应该伤心的。”
随喜甜甜地笑了起来,嘴角的笑涡让人觉得温暖又甜美。
求粉红票~
正文 第六十七章 上山(中)
第六十七章 上山(中)
随喜要上山拜青居为师的事儿并没有传开,虽青居真人没有明言不能广而传之,但老夫人却不是只要面子就不懂世情的人。
别说随喜是因为八字问题才需要上山避劫的,以青居真人尊贵的身份而言,就算传了出去,别人也不会相信,只当关家胡言乱语,竟拿真人在为自己造谣,对关家并无好处,还不如等随喜以后下山归来,八字所带劫难消除,再说出是真人的关门弟子,到时候关家才是家门荣幸。
所以这事儿除了老夫人和关娘子,关家再没人知晓,就连关大爷也是被瞒了过去,只知道是老夫人要送随喜去山上静修,他对随喜向来不放在心上,自然就没多在意的。
关娘子这两天一直把随喜带在身边,叮嘱她上山之后若是受了委屈就不要留在那里,什么劫难都好,总不能让女儿去受苦,又叮嘱了她要多穿多吃注意身体之类的等等。
随喜总是娴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很温暖,她舍不得阿娘,但也明白有些抉择总是身不由己,她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学到想要学的东西,然会回到阿娘身边来保护她。
就这样吧,一些放弃,能够成就更好的未来。
“阿娘,随喜没有在您身边的时候,您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郭静君虽然被送去了庄子里,但难免会使什么手段让阿爹答应她回来,她不是好人,不能让她回到这里,为了阿娘自己和弟弟,您一定不能跟阿爹妥协。”其实她更想说的是,如今那郭静君在庄子里无依无靠,就算发生什么意外也不出奇,不如就让她永远不能回来了,可这样的话她要是说出口了,只怕就会吓到阿娘了。
关娘子怜爱地摸着随喜的鬓角,柔声说道,“傻孩子,不要为阿娘担心。”
随喜欲言又止,只能在心里叹息,如果不爱那个人,那个人做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