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检察官手记-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记得“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吧:赵括自幼熟读兵书,经常与人谈论用兵之道。人们都认为他如果被重用,必将成为一代名将。皇帝得知此事,任命他为将军带兵打仗,结果这个以前从未上过战场的将军惨败而归。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作战,把作战想象得太简单,忽视了对方的实力和自身的困难。他把自己和他人都定格在他的想象中,凭想象应战,不知道自身的实力。因为,他缺少实践。
  

5。做一个实践型的好领导(2)
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不仅运用了自己的想象,而且把想象与实践结合,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想象。他坚信,实践才能证明一切。
  成功在于实践,生命在于实践,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会不会想象,最重要是在于他敢不敢实践。生活告诉我们:要想成功不能只凭个人的想象,要停止遐想,勇于实践。
  《终生的准备与超越》的作者——唐盛昌,当代的教育实践家,上海中学的校长,以一生的积淀,高远的立意,国际的视角,在教育领域勇于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仅实现了上海中学“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而且把它推向“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高度。
  唐校长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不断提高个人自身的内涵,立足学校的实际,树起高远的立意、超前的意识,激活学校内部的潜能,勇于改革、勇于实践的精神。人的价值和尊严真正在实践中实现。
  通常在实践方面有的人表现出懦弱,一是由于懒,一想到千辛万苦,未经尝试就望而却步;二是由于怕,怕失败,怕劳而无功。没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勇气,而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回避矛盾,那是永远得不出什么正确结论的。
  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出来后,就要千方百计地把它落到实处,即运用它所提供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途径,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去实践,那么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只能束之高阁。深入才能投入,投入才能收获,能不能做出样子,是关系到我们的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系到路线和政策能否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切不要满足于喊破嗓子,要努力为群众做出样子! 清醒七
  ——杂事缠身,要时常给心灵洗个澡
  为什么要修心?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的。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如何降伏自己这颗躁动不已的凡心,这是修心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上,心为物役,外感六欲,内伤七情,要想降伏这颗凡心谈何容易。
  修心必须随时注意积累自己的福德,要顺应自然规律;要形成真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这样我们就可以与周围世界结成一个良好的精神网络系统。
  如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不断修持自己,不断省察自己,我们就会逐渐地解脱对“自我”的过分执著。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佛家的“观心法”可以为我们修心提供借鉴。
  所谓“观心”,就是用自己的凡心去静观这颗躁动不已的凡心。这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当我们这颗凡心躁动时,我们必须立刻警觉,必须马上跳出圈外,从另外的角度观察内心。我们的注意力就会由内而外,由此及彼。这一转化实际上是一个釜底抽薪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将会较大程度地削弱各种妄心。
  须知“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所以,守本真心,守着你那真实、原本的真心。真实的心是你本来的心,没受污染的心,没有蒙尘的心,你要守住它,它就不会再迷失,如有一念生心外觅,向外驰求,这叫“怀宝迷邦”。古人道:“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又说,“贪着天边月,失却手中珠。”还是“小心脚下”吧!清醒JIAN CHA GUAN SHOU JI检查官手记
   。。

1、不为名利得失而烦恼,领导要有平常心(1)
有一次我跟一位教授钓鱼聊天。
  我说我是一个法律实践者,我对中国文化持另一种观点。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历史事实,不可否定。但是,我们过了几千年以后,守着我们的先人创造的文化,还拿它做本钱,在那里耀武扬威,我觉得太悲哀,太无能啦。
  以另一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要跟着时代同步发展。从农耕经济时代,发展到产业经济、信息经济,现代文明,它是用规范来张扬一些高尚的东西,用规范来变成习惯。而我们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制、规范等教育。
  西方说的人之初,性本恶,中国儒家文化说人之初,性本善。要我看来,人之初,性本真。人在刚出生时,是很低级的。他不可能知道善与恶。你用柔软的布裹着他,他就很安静,你用粗麻布袋裹着,他不舒服,就放声大哭。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领导?因当了领导就等于有了资源,有了权力,有了一切。我绝不相信丧失自己的尊严,扭曲自己的人格,通过付出财富而获得官位的人,他会为老百姓来牺牲自己的利益,会为老百姓办事,为老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反而,他只可能会百倍,甚至千倍地向百姓和社会掠夺。所以,有些人一旦没有被提拔上去,就精神萎靡了,好像人都要崩溃了,精神支柱都垮了。
  我是那种实实在在当领导的人,我对当领导没瘾,你提就提,不提拔我也不强求。我认为通过丧失尊严、扭曲人格、付出金钱来获得领导职位是人生的耻辱。我对当领导是取之坦然,失之泰然。我绝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东西来当领导。我也没出卖我的人格。
  在一本杂志上偶尔读到这样一则文字:在布拉特岛水域,有一种名叫王鱼的鱼。这种鱼有一种本事,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到自己身上,使之成为自己的鳞片。当王鱼有了这种鳞片后,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大出几倍,因而在同类中煞是显得威风凛凛。但可叹的是,这种有了鳞片的王鱼到了后半生,随着机能的退化,原附在身上的附属物会慢慢地弃它而去,使之重新回到原来那个较小的形体。于是,这种失去往日威风的王鱼便会变得痛苦不堪,因无法再去面对和适应现实而自残,直至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一些政要和名人巨富,常常会去这里观光,以从王鱼的身上得到某些警示和领悟。
  读罢这段文字,不禁悦然大悟:“当领导要有平常心。”所谓“平常心”,从文字上看,是古文化中“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的一种处世哲学;我们赋予这三个字以新的内涵,即具有一定修养的、能够站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立场上,以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对待周围发生事情的一种平常心态。
  这种心态,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称颂。明代守边将领戚景通(戚继光之父),当领导清廉,妻子忧虑家中没积蓄,他却指着勤奋读书的儿子高兴地说:“这就是咱家最大的财富。”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就关于钱财给子孙写了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些讲的都是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平常心。
  每一个当领导之人原本都是一介“布衣”,并不是娘胎里生出来就是领导,不管领导做到多大,终归还是一介“布衣”而去。新陈代谢,权得权去乃是规律,何苦死迷着“领导”二字较真?
  君不见,人世间不是有几多人品尝过丢领导的凄戚,体味过英雄不再的失落,领教过世态炎凉的无奈!如此而已。在当领导的问题上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这对于入仕之人是何等的重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听凭党和组织的安排,无须刻意去追求满足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欲望,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不说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起码可以说是一个活得自在、轻松、潇洒的“自由人”。人一旦从名缰利锁中超脱解放出来,那么,他一定会领略到一种自由脱俗的精神快意。
  

1、不为名利得失而烦恼,领导要有平常心(2)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论职位高低,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平凡岗位,都应该克勤克俭,克己奉公。
  但总有少数干部在权力面前昏昏然,仿佛“超凡脱俗”,应该“特殊”,与众不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针对这一现象,毛泽东同志曾向全党发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的警问,告诫一切工作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永远当人民的勤务员。
  伟大出于平凡。凡是能够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出贡献的人们,其精神都是伟大的。像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雷锋、欧阳海这些普通的战士是这样;像焦裕禄、孔繁森,这些党的干部也是这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们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难能可贵。他们是平凡的人,也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党号召向他们学习,正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做人民的公仆。
  《廉政歌》的歌词写得好,好在它教育人民的干部要记住自己是社会公仆,不是社会主人。“一个头衔一肩任务”,要求干部要把手中的权力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义务联系起来。“一份薪水长乐知足”,要求干部不要利用权力谋取薪水以外的非法收入、追求豪华奢侈的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