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朝廷的大逃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小朝廷的大逃亡-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旱木樱晌笪骶械墓歉闪α俊U畔字宜篮螅蠹彝凭傺又械某ぷ铀锟赏谑祝沉烊@疃ü环床黄鹚邓似返土樱袄泛荻荆岩苑冢皇钡暮退プ玻踔琳床恍荩3E盟锟赏虏涣颂ā

  一天,在贵阳大营,孙可望召集将领们开会,商议重大事宜,最后说:“自从大王升天以后,我们到这地方已经有好些时日了。当前的情况是,满人长驱直入,势不可挡,占领了大明的绝大部分江山,现在大清朝也已经建立起来了。反观大明朝,它早已成了残明,只能在我们的扶持下艰难度日,苟且偷生,否则它早就完蛋了。而我们的力量又十分单薄,抵不住清人的进攻,无法与之抗衡,我的意思是不如趁早派人去向清人求降,归顺大清,化干戈为玉帛,不再作无益的牺牲了。这样,你我大小还能摸到个什么官干干,封妻荫子,坐享荣华,这是今后的长久之计。我们要是再死死抱着残明这条腐烂的大腿,继续和清人相抗,弄不好连身家性命都难保,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识时务者方为俊杰!看,大家意下如何?”

  李定国还不等他说完,便已怒不可遏,按着腰间的宝刀,怒视着上座的孙可望,厉声责问:“你忘记了父王的临终遗嘱吗?我再说给你听,父王临终时遗嘱说:过去大明王朝是我们的敌人,自从清人入侵以后我们的敌人就是清人,我们要扶明抗清,共谋复国——这就是父王的临终遗嘱,你忘了?投降清人是卖国求荣的卑劣行为,我们怎能如此?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一派胡言。眼下虽说清人势盛,占据了大片国土,但大明朝还有永历帝在,还有四川、湖广、贵州、云南等疆土,还没有到了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共同对敌,还是大有希望的。我们身为男子汉大丈夫,生要顶天立地,死要成仁取义,宁可站着死,不求跪着生。你身为三军统帅,怎么能张口说出这样无耻的话来呢?”

  孙可望一听,气得口张舌结,无言以对,恨不得当即将李定国拉下去“斩首示众”,但转念一想,却感到有些心虚。这其中的原因是,孙可望自当上众首,成为统帅以后,更加目空一切,专横跋扈,暴戾恣睢,闹得*人怨,连大西军中也有不少人对他心怀怨尤,早已和他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了,真正愿意和他沆瀣一气作恶到底的其实并不多。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底气不足。反观李宝国,在他们这些“义子”中数他城府最深,武功最好。那年,张献忠的大西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川北激战,鏖战多日,互有胜负,最后还是李定国奇兵出击,大败大顺军,把李自成的势力赶出川北,逃回汉中,才稳固了大西军在四川的霸权。从那以后大家对他更加心悦诚服,更加敬重,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而他也能礼贤下士,宽厚待人,深得部下的爱戴。再环视四座,众将官一言不发,似有倾向李定国的样子。如果就此下手,李定国决不会束手就擒,他腰间那把大刀十分了得,无人能敌。还有那个刘文选,还有李定国带来的两个部将,早已在斜睨着他,似有准备,他们不会坐视不动。要是闹起来,后果难测啊!再则,还有李定国手下的那些兵,被他调教得像他一样,都是如狼似虎的亡命之徒,一旦杀了他们的主将,他们会哗变,会倒戈,会闹翻天,最后闹到什么地步更难说!

  基于以上考量,孙可望知道时机不利,只好强忍下来,不敢有大的动作,但还是怒气冲冲坐在上面,一拍桌子,大声喝斥道:“老子才一开腔,你就骂起来了,你个鸟人,眼睛里还有我这个统帅么?还有我这个兄长么?姑念你同为兄弟多年,看在父王的份上饶你一次。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拉下去重打五十军棍。”

  这五十军棍便成了李定国和孙可望最后决裂分道扬镳的导火索。从此以后,他二人更加不和,李定国恨透了孙可望,孙可望也在寻找机会除掉李定国。

  李定国看准了这一点,也在作着自己的准备。他和师爷金公趾商议说:“这奸贼不仅越来越独断专横,现在竟然要投敌卖国了!我打算除掉他,免得让他拉着弟兄们去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加祸我国人。”

  金公趾说:“孙贼固当杀之以谢天下!但依目前情况看,他南面称尊,手握大权,军队大部分都被他控制,现在和他摊牌尚无把握,得想个万全之策。”

  李定国说:“但是他也想杀我呀!情况紧急,一日多变,不能久拖。”

  金公趾问:“将军准备如何做?”

  李定国说:“我也想过,硬拚只会两败俱伤,还不一定杀得了他。而等待机会又恐怕他乘我不备先下毒手,我打虎不成反被伤。我慎重考虑过,不如干脆把我的部队拉出去辅佐桂王永历!”

  金公趾连连点头说:“对了!这才是正道。将军把部队拉出去辅佐桂王永历,一则可以避开此贼,免除互相攻杀,两败俱伤,保存自己的力量扶明抗清。二则此举可以动摇他的军心,涣散他的队伍,鼓励那些正在犹豫、观望、等待的人尽早离开此贼,使其分化瓦解,不攻自破,不打自垮。”

  李定国说:“好!就这么着。”

  他把军队调集起来在教场点兵,当众宣布说:“现在清人入侵,国难当头,我们应当迷途知返,改恶从善,弃恶如焚,再不可继续当流寇屠杀无辜民众,犯下天地不容的极恶大罪了!从今天起,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洗刷自己的恶名,行忠恕之道,做忠义之人,投入抗清复明的伟大行列,鞠躬尽瘁,为国效忠!弟兄们愿不愿意?”

  他的声音洪亮,情绪激昂,如平地春雷,唤醒了士兵们心中的良知和正气,大家齐声响应,纷纷表示愿意跟着李将军洗心革面,改弦更张,一定用自己的行动来洗刷自己的罪恶,投入抗清复明战斗中,做个于国于民有用的人。

  他把自己的部队拉起,向广西永历帝的驻地安隆而去。

  孙可望得知,便派出心腹干将追击,试图一举灭掉李定国。李定国料到他有这一手,早已提前做好准备。他把老弱病残和眷属辎重先拉出去,调集精锐杀个回马枪,击败孙可望的部队,俘获大批人马物资,得胜而去。

  孙可望不再派兵来追杀,而是改变策略,派出饶将白文选率轻骑星夜兼程到安隆劫驾,抢在李定国之前把永历帝拿到贵州,置于他的身边进行控制。其实,他早就想当皇帝,早就谋划建国,并定好国号为“后明”,以干支纪年,只是时机尚不成熟,还不曾举行登基大典,公开称孤道寡而已。现在,李定国出走,他生怕永历帝被李定国抢去,便迫不及待的要把永历劫来,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个小皇帝的影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云贵等地的残明旧部,扩大自己的势力,最终取而代之,南面称王。

  实际上,永历君臣自到安隆的一天起就在孙可望的淫威下生存。早先,永历君臣也看出孙可望有野心,迟早将会生变。为此,永历命从官张福禄去和李定国联络,打算让李定国来护驾,以保安全。可是,他的这一安排却被孙可望发觉,还不等他行动,便派兵到安隆把张福禄等十数人抓起杀掉,以示警告。那次以后,永历君臣知道孙可望耳目众多,再也不敢有任何举动,只能在孙可望的魔影下诚惶诚恐艰难度日。现在,听说白文选来了,永历大惊失色,群臣张皇失措,宫中乱作一团,如末日临头。

  可是,白文选并没有带兵进去,而是只身一人进入宫中,来到永历面前,卟通一声跪下去,伏地奏道:“请皇上放心,我不会加害皇上。现在孙可望派我来接皇上去,其实我早就看出他不怀好意,狼子野心,另有所图,为此我是不会把皇上送到他那里去的。现在西宁王李定国(永历帝所封)的人马快到了,我们商量好,由他来护驾,可保皇上安全。”

  永历紧张的神经才放松下来,说:“只是孙可望的势力还很强大,恐怕对付不了他。”

  白文选说:“孙可望势力虽大,但他大逆不道,不得人心,部下和他离心离德,一有机会就会有不少人离开他,不会再为他卖命的,不要怕,有我们!” 

  永历起身扶起白文选,说:“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难得有你们如此忠心赤胆,大明有望恢复之日。”

  不几日,李定国赶到了,屯兵城外。李定国入城,向永历帝恭恭敬敬行过臣礼,亶明来由,说:“刘文秀已率兵在昆明侯驾,到那里可保安全,万无一失。”

  永历大喜,当即加封李定国为晋王,命护驾启程,向云南进发。

  此后,李定国、白文选等便成了残明的最后一批难得的忠臣。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永历帝来到云南。这里到处都是“大兵之后”的荒年惨境,百业凋敝,万户萧疏,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无不令人长太息以掩泣。到了这境况,永历帝一行甚至连落脚栖身的地方都没有。

  李定国和刘文秀商议,最后只好选定孙可望在昆明的住所。这原是黔国公沐天波的府第,后被沙定洲所占,孙可望灭掉沙氏一门据为住所。按目前情况,只有此房最宽敞最气派,适合安置永历帝及其眷属。于是,便把孙可望的眷属移居别处,腾出府第,改作行宫,把永历帝暂且安顿下来。

  这时,在贵阳的孙可望得知李定国等已将永历接到云南,大怒,当即发兵,气势汹汹进讨云南。

  孙可望大军进逼云南,李定国向永历报明情况,并按永历的旨意,先派人去和孙可望进行议和,尽量避免互相争斗撕杀,实在不行再作其它打算。于是派白文选去和孙可望议和。

  白文选到达孙营,孙可望说他这次出兵的目的,主要是来索回他在昆明的家眷,只要李定国把他的妻儿老小一个不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