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大辞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鉴赏大辞典-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帽鹂妫朗饕恢氖鞘植灰椎摹A跤砦馐住锻赐ァ费≡窳嗽乱挂M慕嵌龋亚Ю锒赐ゾ∈昭鄣祝プ∽钣写硇缘暮夂蜕缴崆嶙疟剩ü岣坏南胂螅擅畹谋扔鳎莱鲂牟玫匕讯赐ッ谰霸傧钟谥缴希硐殖鼍说囊帐豕αΑ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周笃文高志忠)
 




 



柳枝词 
                 柳枝词
 
                 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展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测,有所期待,因而能用积极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涵,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殊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巧而且用语精炼。《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
 
                (周啸天)
 




 


 

唐诗鉴赏大辞典(下) 目录 
◎白居易  观刈麦
宿紫阁山北村
村居苦寒
轻肥
买花
上阳白发人
杜陵叟
缭绫
卖炭翁
夜雪
长恨歌
琵琶行
花非花
邯郸冬至夜思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惜牡丹花
望驿台
江楼月
村夜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燕子楼
蓝桥驿见元九诗
舟中读元九诗
放言五首(其一)
放言五首(其三)
大林寺桃花
建昌江
问刘十九
南浦别
后宫词
夜筝
勤政楼西老柳
暮江吟
寒闺怨
钱塘湖春行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杭州春望
秋雨夜眠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杨柳枝词
白云泉
◎李绅  悯农二首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重别梦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别舍弟宗一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南涧中题
溪居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江雪
渔翁
◎李涉  润州听暮角
再宿武关
井栏砂宿遇夜客
◎施肩吾  幼女词
望夫词
◎崔郊  赠婢
◎裴潾  裴给事宅白牡丹
◎元稹  遣悲怀三首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二)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五)
行宫
菊花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得乐天书
酬乐天频梦微之
重赠乐天
连昌宫词
离思五首(其四)
◎杨敬之  赠项斯
◎贾岛  剑客
题李凝幽居
忆江上吴处士
雪晴晚望
暮过山村
寄韩潮州愈
题兴化寺园亭
访隐者不遇
◎姚合  闲居
穷边词二首(其一)
◎项斯  山行
◎张祜  观魏博何相公猎
宫词二首(其一)
赠内人
集灵台二首(其二)
题金陵渡
纵游淮南
◎刘皂  长门怨(其一)
旅次朔方
◎皇甫松  采莲子(其二)
◎韩琮  晚春江晴寄友人
暮春浐水送别
骆谷晚望
◎朱庆馀  宫词
闺意献张水部
◎李德裕  长安秋夜
谪岭南道中作
登崖州城作
◎李贺  李凭箜篌引
示弟
咏怀二首(其一)
咏怀二首(其二)
雁门太守行
苏小小墓
梦天
天上谣
浩歌
秋来
秦王饮酒
南园十三首(其一)
南园十三首(其五)
南园十三首(其六)
南园十三首(其七)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老夫采玉歌
南山田中行
罗浮山人与葛篇
致酒行
长歌续短歌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感讽五首(其五)
开愁歌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苦昼短
将进酒
官街鼓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刘叉  冰柱
偶书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徐凝  忆扬州
◎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
江边柳
柳絮
农家望晴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金陵怀古
登洛阳故城
咸阳城西楼晚眺
汴河亭
塞下曲
谢亭送别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
途经秦始皇墓
◎杜牧  河湟
过勤政楼
念昔游三首(其一)
念昔游三首(其三)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沈下贤
长安秋望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润州二首(其一)
题扬州禅智寺
江南春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登九峰楼寄张祜
九日齐山登高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齐安郡后池绝句
题齐安城楼
初冬夜饮
早雁
屏风绝句
赤壁
泊秦淮
秋浦途中
题桃花夫人庙
题乌江亭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木兰庙
赠别二首(其一)
赠别二首(其二)
南陵道中
遣怀
叹花
山行
秋夕
金谷园
清明
◎雍陶  题情尽桥
题君山
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