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的局就失去意义。打个比方,这就如同几个骨干在设计了一套传销理念后,却只有他们几个在上窜下跳一样,你发展不出广大基层下线,骗谁钱去?
当然了,发展中国家对于被要求明确减排指标的担心,设计师们也是清楚的,如一开始就亮出那根绳索来,迫不及待的想套他们,那肯定会触发强烈抵制情绪,弄不好纷纷拂袖而去,给你的场子搅散了。这事急功近利不得,时机不成熟贸然出击,难免会落个功亏一篑的下场。于是只能循序渐进,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欧盟等发达国家先做做样子,并借助CDM机制的运作,给发展中国家尝点甜头,用小恩小惠加以麻痹,让他们觉得这事美啊,原来有便宜可图的。等到舆论和时机成熟后,再收紧大网将目标一并拿下。
所以说来,在欧盟布控的气候大战略中,《京都议定书》的出台,只是权宜之计,绝非最终所要结果。即使没有美国抵制,那它也要注定被扫入垃圾堆的。现在既然有美国人跳出来做坏蛋了,那正好把屎盆子全部扣他头上。如此一来,自己既做足了高姿态,又可借口美国搅局而不必兑现减排承诺,一箭双雕,多好的事啊!
但发动气候战争,将国际社会纳入强制性大减排的轨道上,这个局必须做下去。所以《京都议定书》必须要抛弃的,那只是抛出的饵。剩下的问题,就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废除它了。
而奥巴马主政美国后,也开始大玩起碳政治游戏。美国人想重返世界气候政治舞台的中心,同时还要绕开自己不喜欢的《京都议定书》。欧洲人更想摆脱《京都议定书》的掣肘,用一纸新的减排协议把别人都套进来,他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胁迫发展中国家就范。就这样欧美国家一拍即合,那个战术性设计,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做出明确减排要求的《京都议定书》,就成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共同障碍,必须要清除掉的。
不过,这不代表美国和欧盟在气候问题上利益完全一致。和欧盟相比,美国人的传统强项在信息技术、法律技术和资本上,低碳技术储备相对不足。同时,美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高碳、高能基础上的,传统能源的消耗非常多,而金融危机后,更需要刺激工业生产来走出衰退,大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会给本国经济造成伤害,所以在具体减排要求上,美国和欧盟还是存在很大分歧的。但在废除《京都议定书》这点上,则绝对是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在。
哥本哈根外围博弈(1)
对于欧美集团合流,意在撕毁《京都议定书》的图谋,发展中国家是断然难以接受的,他们的利益在于重回《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承担硬性减排指标我没资本,要玩的话你自己玩。
就这样,一方要抛弃《京都议定书》,重新制定一个替代性文件,将碳枷锁套在发展中国家身上。一方必须固守议定书和《气候框架公约》所确定的双轨制原则,坚决抵制被纳入强制减排的框架内,以免于为碳绞索给扼杀。他们在矛盾上具有不可调和性,而当有一个平台让这种矛盾凸现出来,各方都在围绕“碳减排权”激烈撕斗时,那场面之火爆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平台就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其实,哥本哈根大会不过是个集中斗法场所。而此前,各主要利益攸关方已经开始了隔空交火。下面,给大家切换几个有意思的镜头,好体会一下外围博弈的火花四溅:
镜头一:2007年,据荷兰政府建议者……尼德兰环境评估机构(EEA)的评估报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点评:这是为压中国强制减排而作的舆论铺垫,所谓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在两军尚未正式对决前,营造出泰山压顶式舆论氛围。言下之意,看!你第一排放国了,按二氧化碳导致气候灾难的逻辑,你就是正将人类推向灭亡的罪魁祸首,Y得再不强制减排,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镜头二:2008年8月,西方G8领导人会议上就温室气体减排长远目标达成一致意见,八国领导人在一项声明中说,八国将与《气候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至少减半的长期目标,在相关缔约方谈判中与其他国家讨论并通过
点评:前面说过了,这摆明了是欧美集团要拉发展中国家下水,尤其是咬住中印等基础国家不放
镜头三:2009年10月9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00分左右(北京时间17时00分左右),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诺贝尔委员会说,授予奥巴马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其致力于加强国际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点评:谁说西方人古板?这捏高帽的水平,我们的林副主席叶自惭形秽啊~看来,北欧海盗的子孙们,在放下屠刀后,心理学、谋略学、博弈学、马屁学研究上的确是作了不少功夫
这摆明了是盛名胁迫嘛,暗示奥巴马:人家戈尔那么卖力推销暖化教义,得奖了,你啥事没做,现在也跟人戈尔一个礼遇了。气候问题上的那点事儿,该怎么办自己掂量吧~
对了,12月10日记得来俺们北欧领奖俄~,正好哥本哈根大会期间,届时,你这个美国总统兼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如何表现,全世界都在关注中,我们很期待,大家都很期待!
欧洲人的厉害,你不服不行啊!都说天朝政治挂帅,大小公仆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讲政治”。实际上,比划讲政治的水平,和人家维京人的子孙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这里笔者郑重建议,以后凡是村官以上的天朝公仆,上任前必须到挪威考察,干啥?找和平奖的评委们取经去。
镜头四:2009年11月17日,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服务器被黑客侵入,气候门事件爆出
点评:这是反暖化阵营的绝地反击,在欧盟国家主导话语权,将暖化说原教旨主义化,打着救赎大旗意图控制世界的今天,你要想戮穿这一骗局,首先必须撕掉它的科学伪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哥本哈根外围博弈(2)
镜头五:2009年11月30日,据路透社披露:美国、英国和东道主丹麦暗箱操作,在小黑屋中拟订一个“丹麦草案”,大意是确定2050年前世界温室气体减半,2020年排放峰值,并对中印等新兴国家的减排额度提出要求。
点评:放出风声,试探发展中国家的反应。这谕示着,西方国家抛弃《京都议定书》和《气候框架公约》所确定的双轨制减排原则,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对中印等国发难,已经势在必然
镜头六:美国白宫11月25日宣布,奥巴马将在12月9日出席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据纽约时报报道,白宫发言人25日表示,奥巴马总统已做出承诺,到202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较2005年下降17%,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
点评:地球大气圈中二氧化碳的最大贡献者,世界老大美国为赢得气候议题主导权,以及避免被人吐口水,开始先声夺人,装憨了。看人承诺的削减比例,到2020年减排17%,按美国人在气候问题上一贯的消极态度,这还真不是一般的憨,不过再辨别一下,原来是基期是2005年,换算成《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1990年基数,就4%了。奥巴马,天才啊!我敢保证,就这个数字,他也是放大卫星。即便奥巴马本人一百个想给温室气体瘦身,脑袋一热真的就签署了减排协议,回到国内,参众两院的共和党大老们也得让他一边凉快去。
此外,美国这项声明还有隔空喊话的意思,将中印等国一军。言外之意,我排放二哥,没签《京都议定书》的,都要为拯救人类牺牲了。中国你这排放老大,还签了议定书的,看着办吧,当然,还有四弟印度……
镜头六: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高调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排放量比2005年的水平减少40%~45%,*总理将出席12月18日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
点评:第一排放大国的宝座不是那么舒坦的,无异在火盆上炙烤。按照情势判断,自己肯定要被欧美紧咬不放的,看来不玩点实在的是过不去了。人家老二已经在装憨了,咱这做大哥的总不能太小家子气吧。既然你们都想哥减,索性哥就减个*的!
40%~45%的幅度,看这手笔,够憨吧?当然,哥减的是单位排放
镜头七:2009年12月3日,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宣布:印度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20…25%。
点评:丹麦密约的会前走漏风声,让排放老四很有压力,与其给人强迫减,还不如自己主动卡位如何减,反正已经有中国模式参照。说实话,相比较而言,我认为还是印度人最实在。要笔者是拉梅叶的话,这个减排计划可就创意多了:出于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印度正大力发展反重力推进技术,计划一个世纪内全民移民火星,为减排做出最大牺牲!这里我代表印度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120年单位排放较2020年减低100%!
看到没?排放归零,一下子给他们都镇住,还给我装憨!
在印度宣布减排计划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当即表示:“我们理解印度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处境,对于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及自身能力采取适应和适当减排的举措,我们会予以支持”,
这表明,为挫败来自欧盟的碳绞索阴谋,中印两国已经正式结成气候联盟。前面说过,任何强制性总量减排方案,对中印来说都是断然无法接受的,这根本没有商量余地。别管以前因地缘冲突如何大打出手,也别管现在还为领土争端剑拔弩张,这些都可以暂时放一放。而目前,在气候战场上同仇敌忾,拧成一股绳共同反制欧美集团,才是根本利益所在。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