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方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游方记-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发区。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生产、生活到底怎么样?我倒很想再找机会去看看。39工人村生活馆复原的家居 2009年3月5日摄工人村生活馆复原的供销社 2009年3月5日摄
  

威海:“第二香港”?
位于胶东半岛的威海,是一座美丽的旅游港口城市。它与韩国隔海相望,没去之前,我一直以为韩国的渊源和印记在那里会很深。今年夏天,一连两次到威海。没想到的是,一路走来,经常看到骆克·哈特()和庄士敦()这两个熟悉的英国人的名字,让我想到了香港的骆克道和庄士敦道,一下子感到一种亲近——威海和香港不仅很像,而且渊源更深。骆克·哈特和庄士敦从香港到威海卫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充满屈辱。这屈辱,在香港和威海卫的历史之中,尤为明显。1898年5月24日,英国正式从日本手中接管威海卫,并举行升旗仪式。同年7月1日,由奕和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代表清政府,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 (Claude MacDonald) 爵士代表英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租威海卫专条》。专条规定:将威海卫及附近海面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占旅大之期相同;在东经121′40″,以东沿海及附近沿海地方,英国有权筑炮台、驻军队等。中英双方派员于1900年4月25日至5月17日将东起大岚山、西至马山嘴、南至草庙子以内,除威海卫城以外的平方公里的区域划为租借地,当时区内人口约为12万。1901年7月24日,英国颁布确定威海卫政制结构及运行方式的宪法性文件《一九○一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确立了威海卫的基本政治制度。英租时期,英国先后向威海派驻7任行政长官。1902年5月,港英政府辅政司兼华民政务司骆克·哈特受英王委派出任威40 海卫首任文职行政长官。有“洋儒生”之称的骆克·哈特,对中国传统文化达到迷恋的程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他毫不费力地将香港的那套法律制度和管理模式照办到威海。他一向主张“在英国的统治下尽力维持旧中国的现状”,因此,骆克·哈特建立的殖民统治体制,相当成功地把威海卫旧有体制完好地保留下来。庄士敦是另一位在威海卫殖民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1898年考入英国殖民地部后,作为见习生派往香港,很快得到升迁,先后任辅政司助理和港督卜力的私人秘书。1904年,经骆克·哈特力荐,他被派往威海卫,先后任华务司、正华务司和南区行政长官。庄士敦具有相当深厚的东方学研究功底,对中国的政治、文学和风土人情极为稔熟,对儒、道、墨、释和天文地理、唐宋诗词也有相当的研究。共同的爱好,使他和骆克·哈特相知相近,成为终生好友。之后的1919年2月,庄士敦获邀赴北京担任逊帝溥仪的老师。1927年,庄士敦重回威海卫出任行政长官,直至1930年10月1日代表英国政府参加威海卫归还仪式后回国。很显然,两人在香港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应该让他们在威海卫有更大的施展抱负。“第二香港”的梦想落空1902年,《泰晤士报》的评论41华勇营旧址 2008年8月17日摄英军修建的水塔,如今已废弃 2008年8月17日摄方 英租时期刘公岛上最繁华的街道,如今两旁的房屋为英国人建筑,如今为海军军营 2008年8月17日摄英海军舰队司令避暑别墅旧址 2008年8月17日摄说:“如同香港是华南商业中心一样,威海卫在未来成为华北的商业中心绝不是不可能的。”英国对香港的开发,从一开始就处心积虑、上下齐心。对威海则不同,英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并不打算在威海做大规模和长期的开发。原因也许就在租期上。对香港来说,港岛和九龙从一开始就是“割让”,即使是新界,也有99年的租期,无论是从战略还是商业的角度,都有相当充分的开发空间。而威海卫的“租期与俄占旅大之期相同”,并无具体的期限。租期不稳,正是英国政府拒绝作出保证的问题。政府不愿投资,商人不敢投资,于是,无论是骆克·哈特还是庄士敦,尽管作了极大的努力,但英国政府确定的“以最低的成本管制威海卫”政策,使之收效甚微,也让他们有些心灰意冷。即使是那些欲投资威海又不甘心的洋商们联名上书英国殖民当局,得到的答复令他们仅有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英国政府不应该对假定事件进行讨论,但是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情况,都不可能对在威海投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赔偿。把威海卫打造成“第二香港”的梦想,终于还是落空了。英租遗迹未开发在香港,东西向平行的庄士敦道和骆克道,在繁华的港岛湾仔,至今仍占尽*。但在威海的市面上,除了几处军事遗迹,已经很难找到殖民的痕迹,尽管原本也不多。即使是庄士敦和骆克·哈特,这两位在英租威海卫时期的赫赫风光,也早被雨打风吹去了。42 在市区,我想去看看后来改为军营的华民事务司署和华勇营旧址,就费了很多周折。因为是军事用地,一般不让参观。车进去后,两位军官热情过来介绍情况,其实他们换防不久,对这些老建筑并不了解。只是说,房子基本保持原貌,结构未动,现在改做团史馆和官兵生活用房,将近百年了,依然很牢固。司署面海,与刘公岛正对,原先前面没有建筑,视野相当开阔。看着华勇营房屋尖顶上镶嵌的五角星,我问是否原来就有。一军官肯定地说,是,原来就有;另一军官则怯生生地告诉我,好像原来是个钟表。我猜测也应该是钟表才合理。后查看威海老照片,果然是个大钟表。我和陪同的人发感慨:威海是个旅游城市,英租这段历史是个很大的卖点。这些旧址完全可以开发出来,弄成旅游景点啊。北洋水师机器局、屯煤所旧址 2008年8月17日摄北洋水师驻防刘公岛,清政府在此设有“海军公所”2008年8月17日摄从刘公岛看威海市区 2008年8月17日摄对方也有同感。但他告诉我:这些旧址幸亏老早就被军队占用,才可能幸存至今;可现在这些都是军产,要协调交给地方,需通过中央军委,难度很大。而且,这些地方现在都处市中心位置,寸金寸土,光地皮就很贵的。陪同的人补充说,威海市区和刘公岛上现在仅存的几处英租时期的房屋旧址,大体都是这个情况。一部分军队仍在使用,一部分则完全弃置荒废,方 相当可惜。威海卫也有“九龙城寨”让我惊奇的是,英租威海卫居然也有一个城中之城,如同香港当年的九龙城寨。这就是威海卫城。根据《租威海卫专条》,英国的租界范围不包括威海卫城。地处租借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卫城,面积只有平方公里,初期人口不足2000人,作为文登县的一部分,仍归中国管辖。英国并未强行占有卫城,但在讨论威海卫权力移交之初,即提出卫城里行政官员的任免,必须事先征得英方同意。虽未被采纳,但每任巡检或办事委员上任之时,都先到殖民政府报到;1900年开始,殖民政府对在城内任职的主要官员,每月发放40元津贴。有了这些“君子协定”后,一直倒也相安无事。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管制方式,使
  得威海卫城与香港九龙城寨的状况和
  名声,差不许多。
  英租之后,威海城区的商贸发展中心由城里移至爱得华码头,城里的生意大部分迁至城外。卫城萧条之后,烟馆林立,暗娼遍地,赌场比比皆是,治安一片混乱,被英国人称为“罪恶的魔窟”,和九龙城寨一样,一直为殖民当局所憷头——这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有某种故意? 回归之后,九龙城寨被改造成九龙城公园,而威海卫城在其后的城市改造中,已经完全看不见原貌了。44 打捞“济远”舰后出水的克鲁伯大炮 2008年8月17日摄威海明天会更好站在九龙半岛尖沙咀由北向南眺望香港岛的繁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所谓香港,精华尽在香港岛上。威海则正好相反,站在刘公岛上由东向西看威海市区的景致,也别有情趣——繁华在市区,留给刘公岛的更多的是历史。同样位于半岛上,威海的魅力在于它的静谧与安逸,香港则在于其躁动与活力。在我看来,这一静一动,都一样让人倾心。有趣的是,同在7月1日这一天,1898年,中英《租威海卫专条》签订;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香港回归时,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香港明天会更好。1930年10月1日威海卫回归后,威海卫管理公署在当时的三角花园建有“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公园南门两边的楹联写的是“遵循先觉路 灌溉自由花”——不知这两句为何人所作,它要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决心和向往吗?或许也是在指明一种方向,威海明天会更好的方向。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边城故事
在内地,开赌场本来是禁止的,但偶尔也有例外。1998年,我去云南边陲一座美丽的边城。晚上,市委书记、市长请我们一行人吃饭,席间,一人推开我们包房的门,站在门口,用很漠然的目光扫遍全屋,留下一句“哦,你们在吃饭”,便转身自顾自走了。看他那衣着、口音和做派,定是当地人无疑。我很惊诧:市里的主要领导在这儿坐着,他居然敢随便开门进来,且爱搭不理的,如此放肆,根本不把领导放在眼里;更奇怪的是,领导们也都很木然,仿佛根本没刚才这个人、这回事似的!后来,友人悄悄给我道出了个中原因。那位闯进来的“莽汉”,是当地的“赌王”,是个退伍军人,曾在派出所干过几年合同制民警,后下海。他当时并无什么本钱,但脑瓜子灵光,先想方设法打通关节,找到贷款,然后用其中的大部分再去打通关节、再贷款;如此反复之后,贷款也从最初的几十万到了上亿元。于是他在边城建宾馆、开赌场,好不热闹,当然还办了一些其他实体。他既不是省油的灯,也不会是安分守己的人,经营之中,违法的勾当自然不少。政法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