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女人的常春藤之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小女人的常春藤之旅-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伤我更深,麦迪逊是个大学城,没有工作的高知分子泛滥成灾——拥有硕士学历或博士学历在酒吧做服务生的人比比皆是。
  作为权宜之计,我在当地一家非营利机构找到了一份填信封的工作,每小时8美元(这份工作既没有给我个人办公空间,也没有给我专用文件柜),我只是觉得我适合这份工作。折纸、折纸、塞信、封口。成为口腔外科大夫如何?不,我真不喜欢嘴巴。折纸、折纸、塞信、封口。宇航员?嗯,起码得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吧,我的化学101才勉强通过。折纸、折纸、塞信、封口。保险调节器?噢,拜托。折纸、折纸、塞信、封口。哲学家?我倒是能胜任,但我实在看不出有多少哲学体现在纸中……折纸、折纸、塞信、封口。法学院?也许我应该去法学院。这是个不坏的主意,拥有法律学位,兴许我还能做点事情。
  我喜欢辩论,做律师的念头不止一次在我脑海中闪过——实践法律的梦想深深吸引着我。不过我承认,我决心去法学院与其说是我热切地想实践法律,不如说我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了。我希望自己尽快独立、成年,我要专业、受人尊敬,但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实现。我对未来职业没有任何预见。法学院看起来受人尊敬、实践性强,兴许能给我一份真正的工作——不用折信封,操作电话交换机,或者站在一堆人中间说:“嗨,我叫马莎,我是您今晚的服务生。”一份不仅有个人文件柜、布告栏,还应该有个人办公室(带窗户的)的工作,最好还有私人秘书。
  “法学院会为你打开多扇门。”叔叔马克说。
  “千万别去。”婶婶伊莱恩告诫我。
  “如果你将来当了律师,你可以实践社会正义。”我所供职的那家非营利机构的主任这样说。
  “有了法律学历,你将拥有无限机会。”坐在多勒斯后面,那位新来的职业咨询师这样说。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回应他们,“但是相信我吧!”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男友乔说,“我们结婚吧,我会支持你攻读法律学位,当你成为一名高收入的律师时,我们可以乘火车四处旅行。”
  “好啊!”我赞成这最浪漫的提议。结婚、进法学院这两件伟大的事无疑会把我们锻造成真正理性、成熟、受人尊敬的成年人。
  问题是我和乔得自己负担婚礼上的花销。虽然我们的父母都很高兴听到我们的打算(他们一直觉得我们之前的未婚同居罪孽深重),而且很愿意从经济上帮助我们,但是我们都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因为我们早就明白了,如果你的父母没有能力为你支付大学学费,那么他们也不可能为你筹办婚礼。
  我梦想中的婚礼是这样的:烛光摇曳的婚礼上,我身穿丝滑的白色结婚礼服,美丽典雅。我认为婚礼后还应该有个招待酒会,最好在湖滨宾馆举行(开放式的酒吧和香槟喷泉),镶有新鲜草莓和玫瑰花的多层蛋糕顶端伫立着一对新人娃娃。但事实上,我们只能负担这样的婚礼:简单的教堂仪式后,在当地饭店举行庆祝酒会,仅有冒泡的啤酒、油腻的鱼干、冰镇蛋糕而已。可以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确实令人有些沮丧。

序:厚信封和薄信封(4)
我并不奢求多么华丽的婚礼——我不是那种从14岁开始就收集《摩登新娘》的女孩——我只想以值得纪念的方式度过这一天。婚礼对于我和乔而言,是一场奇特的冒险。我们最终选择的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色婚纱,也没有完全反传统。我们并不是不知道什么叫“标新立异”,拉斯维加斯?墨西哥海湾?我只希望在我们生华发之前付清我们的婚礼账单。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工作,接电话、塞信封,没想到一份匿名传真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这是一封广告传单,上面有去往不同地方的打折机票。不可思议的打折机票,连我和乔都能负担得起!我抓紧这些纸片,马上回去告诉乔(我为这个新提议兴奋不已),用我最棒的律师口才向他展开攻势。
  “乔,你知道我是多么渴望去纽约看看吗?我看到今天的广告说我们每人只需120美元就可以飞到纽约,而且这是往返程的票价。我认为我们应该去,如果我们到了纽约住在你姐姐、姐夫家,我们就不用花一分钱的住宿费。真是太棒了!你知道我们一直在为婚礼的花费犯愁,嗯,我想……为什么我们不到纽约旅行结婚呢?那里多有情调啊,纽约很有情调,不是吗?也许我们可以在中央公园请一位法官为我们主持婚礼,对,中央公园!”
  乔一言不发。
  我紧张地望着他。
  “我想这有点儿像私奔,事后再告诉大家我们去哪了。这样我们就不必像演戏一样将两个家庭的成员统统聚在一起开会,可以省去多少麻烦啊。重要的是,我去中央公园私奔听起来多酷!我们的婚礼和蜜月同时进行,总共不超过300美元!肯定少于500美元。这可是我从来不敢想象的。虽然我们现在还支付不起,但是我们可以刷信用卡呀。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比其他任何选择都便宜。”
  我紧张地等待他的反应。
  “我给姐姐打个电话确定一下,我没问题。”乔终于开口了。
  我们在九月初,一个美好的星期三下午出发了。我们从麦迪逊出发飞往拉瓜地亚机场,我整个脸紧紧地贴在飞机窄小的玻璃窗上,快了,就要到纽约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俯瞰纽约城,我惊讶于大城市的恢弘、气派。下了飞机,我们从皇后区打车到布鲁克林,一路上观察这个超级大都市的每一细微之处。第二天早上九点,我们在市民政局排队等候领结婚证。接下来的一天半时间我们在曼哈顿尽情游玩,曼哈顿的缤纷多彩让我兴奋不已。我们在中央公园的一块草莓地旁举行了婚礼,乔的姐姐、姐夫,还有他们9岁的小女儿作为我们的见证人。我穿着一件短款的大红色吊带裙,在The Limited店只花了39美元买的,乔穿格子夹克,系黑色领带。后来回想起来,那天的穿戴真叫人后悔。
  婚礼后,我们在公园里散步,享受和煦的午后阳光,吃着从路边小摊买来的三明治冰激凌,别提多惬意了。晚上我们住在一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宾馆,我们要了最便宜的房间,但是从窗口可以看到整个中央公园。两天后我们就要回威斯康星州了,乔对我连拖带拽,好不容易才把我弄上车。我已经爱上了纽约,我真的很想留下来。
  回家后,我把全部注意力转向法学院,这是我“成人计划”的重要部分。我本科阶段的GPA(grade point *erage)是分,刚好在法学院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我要是能在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然后准备好申请信,去法学院应该不成问题。我的期望没有太高,我也没有花很多时间研究可能遇到的种种麻烦事,比如学费,我如果选择私立大学可能得负债100,000美元。这是我刻意回避的问题,以后再操那份心吧!这项新的人生计划至少会结束我那份没完没了折纸、折纸、塞信、封口的工作。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序:厚信封和薄信封(5)
第一步是参加法学院入学考试,也就是LSAT。LSAT是一种测试学生评判和分析思维能力的标准化考试。其他大学或研究生院的入学考试会测试学生掌握具体学科如数学、科学或历史知识的情况,但LSAT不涉及任何具体学科。它不是考你知道什么,而是考你怎么知道的。LSAT对于那些一无所知的人,是测试智力的最佳方式,就像对我这样的人。这个世界真是太有包容性了,它让我走上了法律之路。
  经过花样繁多的逻辑推理能力测试,LSAT将我的思维彻底复杂化,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一个男人走进一家酒吧,酒吧服务生告诉他,如果他回答对了一个问题他将得到五杯免费酒,这个男人欣然同意了。服务生在吧台上摆了八杯啤酒,分别是Amstel Light、Budweiser、Corona、 Dixie、 ElToro、Fosters、Guinness、Heineken。服务生给出了规则:如果你喝了Amstel和Guinness,就必须喝Heineken。如果你喝了Dixie,就不能喝Fosters或Guinness。如果你喝了ElToro,就不能喝Budweiser。你必须喝Budweiser、Corona、Fosters这三种酒中的两种。现在,给你三分钟的时间,按照上述规则选出你要喝的五种酒。开始!
  我对图形、表格之类的问题很敏感,如果要求马上排序、找逻辑或多项选择,我会反应非常迅速,越是复杂的推理、拼图,我越觉得好玩。无疑,LSAT和我一见如故。
  我在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逻辑,摸清了出题者的思路。每个周六的下午,我在漂亮的蓝色书桌上开始三个小时的模拟测试,然后自己打分,分析答案。虽然我平时的测试都还做得不错,但真到了考试那一天,我早早醒了,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迈进考场的。我别无选择了,我还指望这次考试助我一臂之力呢。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交叉双腿,深呼吸。考试终于过去了,咦,也没有那么可怕。考完下来,我认为自己做得不坏,尽管我没有奢望太高,但我已经尽力了。一切交给上天裁判吧,我只用等待分数好了。
  等待分数的一个月过得漫长而煎熬,结果出来的时候我简直说不出话来,180分的试卷我竟然得了172分。这在全国范围内还不到2%呢——这是惊人的分数了。我很快意识到,这个分数也许可以弥补我GPA不太高的劣势,使我有机会进入更好的法学院。我脑子里快速盘算着这种可能性的概率。我开始想入非非了,兴许我将来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不再过现在的平庸生活,或许将来我也能开捷豹XJS而不是现在的二手福特。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仍然沉浸在兴奋之中,我和乔坐在破旧的沙发上,在堆积如山的法学院宣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