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如果不答应张仪的无理要求,就会被秦国认为是“无礼”,必然再度兴兵来犯。一天天走下坡路的魏国一定不是对手,到时还得屈辱求和,那时候秦王的要价必定更高。
想到这些,魏惠王也只得咬着牙,恭顺地回赠了秦国一份厚礼,把上郡和少梁(今陕西榆林。韩城一带)十五个县的国土忍痛交到了秦王的手上。
用蒲阳一座城邑,换回了十五县的土地,张仪可谓立下了奇功。兴奋的秦惠文王立即就给他升了职。正好这时秦国学着别的诸侯的样子,设立了相国的职位,张仪便顺理成章地作了第一位秦相。
正是在张仪的主持下,秦国国君在公元前325年自称为王,才在日后有了秦惠文王这个谥号。过了一年,秦军又在他的指挥下去侵略魏国,夺占了一个叫陕的地方,把那里的魏国百姓统统赶走。张仪再次用伤害故国给自己的权位加固了基础。他的威名一时远播天下,连齐、楚两大国都派人和他见面会谈,磋商大事。
与之相比,陈轸的工作成绩就确实差了不少。这一时期,他几乎没在史籍上留下值得书写的重要活动。仅有的一次还不是为了秦国,而是在他公元前323年出使齐国时,正遇上楚国当时的柱国昭阳在率军攻占了魏国八座城邑后,又转身攻打齐国。应那时的齐威王的请求,陈轸自创了一个流传后世的画蛇添足的故事,成功地说服了已经功勋赫赫的昭阳适可而止,罢兵回国去了。
即便是业绩不如人,陈轸也照旧瞧不起风头正盛的张仪,俩人在秦王面前争宠争得没完没了。
如此一来,张仪自然要想方设法把陈轸排挤出局,他瞪大了眼睛四处找寻着出招的机会。
这时候楚国的一些举动,送了张仪一个给对手进谗言的理由。
五。窝里斗也是传统。
陈轸劝退昭阳大军的出色口才一定给楚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又曾出使楚国,或许还不止一次,可以在楚国君臣面前尽情展示自己高人一筹的口舌功夫,令楚怀王他们赞叹不已,十分欣赏。
面对着这样一个人才,楚国方面很自然地会想到把陈轸拉过来为己所用。有了这种想法,示好和笼络的行动也就难免了。
陈轸这边,看着张仪总是压自己一头,心理不平衡之余,大概也不是没有跳槽的念头。不管他怎么想,这件事在秦国已经传开了。
这可让张仪逮着了诬陷陈轸的口实。
一番盘算之后,张仪来见秦惠文王,对他说:“轸重币轻使。”'5'
在陈轸心里,钱是第一位的,为秦国服务的使命是第二位的。
话说得很严重,就差没直接讲陈轸喜欢受贿了。
秦惠文王自然不会只听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就惩治跟随自己多年的陈轸。张仪还需要摆出他的“证据”,他对此当然是有准备的:
“轸驰楚秦之间,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轸,然则是轸自为而不为国也。”
陈轸去楚国那么多次,楚国跟秦国的友谊没有加深,反倒对他个人非常友好,这还不能说明陈轸这个人不考虑国家利益,一心只为自己捞好处吗?
这种全凭揣测的“证据”肯定不足以让秦惠文王相信,张仪心里自然清楚,所以他紧接着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6'
您还没听说哪,陈轸就要离开秦国,去楚国另谋高就啦。
这可不得了!
君王自己可以不讲忠诚和信义,却都希望属下的臣子对他忠贞,像个痴情女子一样陪伴他终生。
现在陈轸却要去陪伴别人了。
秦惠文王实在难以接受这般的抛弃,待张仪退下后,他便急忙找来陈轸询问:“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
陈轸很坦然地答了一个字:“然。”
没错。
在那个因为诸侯为了乱世求生存,不得不加倍尊重人才的年月,一个国君不能由着性子随意处置想另外发展的下属。秦惠文王看着好象留不住的陈轸,也只能叹息一声:“仪之言果信矣!”
不用秦王说出来,陈轸恐怕也已猜到是张仪在背后嚼舌头,所以他才会作那一个字的应答。其实他怎会轻易舍弃自己为之奋斗了这些年,处在上升阶段的秦国。那一个“然”字,是为了引出下面的一通言论:
“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尽知之矣。”
陈轸跳槽之心,路人皆知。
为什么要跳?
陈轸先不作回答,绕个圈子,拎出了两位古人来说事:“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子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
那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当然是替他报仇的吴国,而不是杀他父兄的楚国的国君),诸侯都想要他作臣子。曾参孝敬父母,所有人都巴不得认他当儿子。
说完两位前辈,陈轸又接着发议论:“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
要是有人家转卖自己的佣人婢女,结果很快被邻里抢购了去,那被出卖者必定是奴仆丫鬟中的优秀员工。假如一个女子出嫁被本乡本土的人娶走,那她也一定是男人眼中贤淑贞节的楷模。
把自己比作仆婢和出嫁女之后,陈轸这才切入正题:“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正因为我忠于秦国,楚国才会看中我这个忠臣。
说到这里,陈轸伤感地抛出最后一句话:“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7'
再忠诚也不被赏识,不去楚国,还赖在这儿干嘛?
秦惠文王总算弄明白了,陈轸不是真的想去楚国,只是在为待遇问题闹情绪,发牢骚。
不就是要我对你好点么,再容易不过了。
《史记》记载,从这以后,秦王对陈轸“遂善待之”。
而此前一直很顺利的张仪,这时候似乎也过了事业的顶峰时段,政治行情的曲线出现了下滑的走势。
'1''4''5''7'《史记·张仪传》
'2''3'《战国纵横家书》
'6'《战国策·秦策一》
第七章。游说成败
一。聪明人都有被聪明误的时候
张仪好端端的作了六年秦相国,却忽然在公元前322年被免职。下岗的他立刻就跑到魏国去了。也正在这时候,魏惠王厌倦了惠施的联齐战略,罢免了他相国的职务。张仪正好顺势填补了这个空缺,成为新的魏相。
其实张仪的这次出走,完全是他和秦惠文王事先策划好的。司马迁在《史记·张仪传》里说的很清楚,这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一年前魏、韩、燕、赵、中山刚用五国相王的形式建立了反秦同盟,张仪就是想从魏国身上打开这个同盟的缺口,先使魏国这个发起人向秦国屈服。魏国虽然正在衰落,但仍是反秦同盟里最强的国家,它一旦转变立场,结盟的其他诸侯就只能跟着效仿。对秦国的威胁将彻底瓦解,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魏惠王心里也不会不清楚张仪是别有居心。这几年魏国所受的伤害,特别是那割让十五县的心痛,都足以让他明白,自己的这位本家和魏国根本不是一条心。
可是他仍然接纳了张仪,还让这家伙身居高位。
因为他得罪不起张仪,他知道在张仪的身后,站着一个强悍无比的国家。
但是接纳归接纳,对张仪倒向秦国的建议,魏惠王的态度却是“不肯听”。他再怎样让步,也不能送上门去,听任那个总是欺负自己的国家的摆布。
由此可以想象,魏惠王给张仪的相国之位,可能也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摆设,至少魏国的大政方针是轮不到他插手的。
张仪实在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魏惠王。
见张仪那张嘴不再管用,恼怒的秦惠文王决定靠实力说话。他派出秦国大军,一举拿下了魏国的曲沃和平周。
武力的胜利更反衬出张仪游说的失败,可是自觉脸上无光的他,却万没料到秦惠文王反而“阴厚张仪益甚”,偷偷地给了他加倍的赏赐。
秦惠文王称得上是张仪的知己,他完全了解这个人的能力,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改变多年积累的信任。他也完全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激发张仪替秦国卖命的更大动力。
他的计算完全正确,受到“阴厚”的张仪满心惭愧,感恩戴德。
可是不管内心对秦王充满了怎样的感激,此时的张仪也只能“无以归报”,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回报。魏惠王一直到死,也没有听从他的意见。随后即位的魏襄王更是干脆罢了他那个相国的虚衔,毫不客气地把他赶回了秦国。不仅如此,魏襄王还联络了赵、韩、燕、楚四国共同*秦国,这就是以楚怀王为纵约长的那次五国攻秦。
张仪的事业到这时算是跌进了谷底。
陈轸终于有了取代张仪,把这小子踩在脚下的机会,可偏偏在这个时候,他却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
错误的根子在秦国西北面的一个叫义渠的戎族邦国。
这义渠在那时中原人的眼里,不过是一群地处边缘,不开化的野蛮人。秦国曾不止一次的出兵*它,当然它骚扰秦国的次数想必也不会少,有一次还真刀真枪地斗败过秦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义渠成了强大秦国不能不担忧的一个隐患。
现在总共五个国家要来进攻秦国(虽然参战的其实只是赵、魏、韩三国),如果义渠趁这个时机入侵,秦国将两面受敌,形势当然是大大的不利。
想到此处,秦惠文王忙把陈轸召来问计。
陈轸很快就拿出了对策,对秦王说道:“义渠君者,蛮夷之贤君也,不如赂之以抚其志。”
义渠的国君是蛮人里面的贤德之主,还是送点礼品安抚他吧。
秦惠文王采纳了陈轸的建议,将一千匹上等的刺绣布帛,还有一百名美女送到了那位义渠君的手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