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的事,自认为做了正确的事。若如此,只能说明这个人坏透腔了。对这种品质恶劣不知悔改的人,必须让他受到应有惩罚。只有受到应有惩罚,才可能让他认识到错误并痛改前非。否则,在他陷入困境中时,你厚道你仁慈,不计前嫌去相助,使他不能受到应有惩罚,他能痛改前非吗?他以后不还是会照样为非作歹祸害善良之人吗?这是对公众的不公,是助纣为虐。对这种人仁慈就是对公众凶残。长此以往,只能让他一次次错过改正的机会,最后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对别人造成最大的伤害,也将他彻底报废了。所以,坏人恶人遭灾遇难,首先是得不到别人帮助的,其次,若是气量小的人,忍不住那口恶气的人,不帮助不说,反而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在你背上猛踹一脚,让你彻底掉进深渊,从此玩完,永不得翻身。那么,小难就变成了大难,大难就成了无法逾越的灾难。这就像一个溺于井里的人正在往上爬,但爬又爬不上去,相反却一点点往下沉,正需要人帮忙拉一把,非但无人伸出手,反而被围观的人拿起大棒迎头一棒,你想活吗?你还能活吗?只有死路一条了。
第二,在家、国这样的固定集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与一个心眼小的人在一起,你就必须心眼大一点,否则就会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与一个小气的人在一起,你就必须多吃点亏,否则就会天天吵架;与一个脾气暴燥的人在一起,你就必须忍让一下,否则就会从大吵大闹到大打出手;与一个自私的人在一起,在利益悠关的选择面前,你就必须退让;与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有的团体天长地久生活在一起,你就必须心为别人而想,情为别人而系,利为别人而谋,否则,你想与每个人处好,在大家面前树立信任,让这个集体保持和睦,门都没有。面对任何一种人,你都能让他心服口服,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那么,你在家里,家里和睦,你主持企业,企业团结,你主持国家大政,国家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你占山为王,就是诸侯,你大旗一树,仁人义士英雄豪杰,必纷纷蚁聚,自己缺少智慧,有智慧的人会帮你,自己不是专家,可以找到忠于你的专家,自己没有武功,朋友有武功,自己没有钱没势,会有人给你送钱送财送人,你遇到难处,总会有人救你,你像一块磁铁,“四海”归心,“天下”宾服。因为,每一个与你结交的人都不担心会吃亏,且相信跟着你干没坏处。你想不发达都难,你想不称王称霸都不可能啊。
相反,如果你是一个心眼小的人,别人就必须心眼大一点,否则,就无法跟你相处;如果你是一个小气的人,别人就必须多吃亏,否则,就没法跟你相处;如果你是一个阴险的人,总习惯背后捅刀子,别人就必须宅心仁厚,就必须厚道,否则,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会变为常态;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心术不正,别人就得无私一点,否则就会各自心怀不满,拉帮结伙,明争暗斗。这样的人主持家政,家庭就不会和睦,主持企业,企业就会人心涣散,主持国家,就会亲小人远贤臣,无论这个集体有多强大,一旦人心不顺,天理不存,各有不满,各怀怨愤,哪个还有心思干正事,谁还会愿意卖命?不可避免地要迅速衰落,经一点风雨,就会土崩瓦解走向灭亡。
道德规律起作用的表现不同。道德规律起正面作用时,表现不明显,一般都是细滋慢润,潜移默化,于不知不觉中见神奇,是润物细无声的。就像钟表的时针一样,肉眼很难发现它在动,但是,过一段时间再看,效果就会出现,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通过前后对比,不同人之间对照,很难发现这个正面作用的。这个正面作用发挥时,只能使人感到顺,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难不死。工作顺,这个朋友要我,那个亲戚让我去,都是好差事,真是痛苦的抉择呀。发财机会多,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不找别人偏找我,也许别人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的机会,可我却鸿运当头,一个接一个不断,真是苦恼啊。我也不是不贪污,我也不是不偷税,我也不是不走私,但是,多少同行没我这么厉害都栽进去了,我却安然无恙,你说奇怪不奇怪,怎么就没人告我呢?我干的行业不是什么高科技,普通行业,谁都能干的活,我的能力也不大,学历不高,基础也不好,白手起家,但是,我却能在这样一个起点上由小到大做到跨国企业的规模,有人说我韧劲强,这我也承认,但哪个出来混的没这个优点呢?有人说我理想远大,目标明确,没走弯路,如果理想远大目标明确就可做大做强,就不会有那么多企业半途灭亡了。谁缺目标谁缺理想呢?再自视清高再难摆弄的能人,到我手下都会听话卖命,手下的人愿意跟我死心塌地的干,客户愿意跟我做生意,同行愿意跟我合作,所有与我打过一次交道的人都愿意与我继续来往,这种情况下,众人推着你前进,能做不大做不强吗?道德规律所起的正面作用犹如一种硬气功,修炼起来不容易,费时间,一旦炼成,就享用不尽。换句话说,以德处世,以德治家治国,得之难,失之也难。德者,顺的是人心,求的是人心所向,四海归服。世上事,没有比让人心服口服更难的了。让人听话,可用武力恐吓,瞬间达到目的,如果想通过让人心服而自愿听你的话,想感动人,想德及家人、邻人、亲戚,润及天下友人,最后德被天下,需要时间,实非短期可为。在古代,决非一代人所能完成,没有百八十年难真正达成这样的目的。威望一旦形成,人心一旦被你折服,一个人就从领导变成了统帅。此时再想失去这种号召力,这种荣誉,也是难上加难。无论你在位也好,在野也罢,有势也好,无势也罢,民众对你言听计从的心态都无人能改变,这绝不是外力所能夺去的。也许在强力面前,民众会违心听从其他人的领导,但这长不了,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人们立马就会借机把他们心中敬仰的人请回来。也就是说,这种人心所向的趋势一旦形成,这种统治力是经得起时间实践的检验的,不是强权外力金钱恐吓等所能剥夺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能失去这种统治力的,只有他自己。
道德规律起反面作用,正好相反。总是通过剧烈的方式实现。一般来说,不可能坏人一做恶事就遭到报应,也不可能所有的恶人在期待的目光中报应不爽。事实上,做恶事当恶人与报应之间的关系,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立竿见影。而是难以预料到哪一天会遭到报应的。在报应时间早晚这一点上,具有偶然性。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长。这一方面取决于恶人的势力及恶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一些外在因素,偶然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恶人势力大且财大气粗,那么,一般的困难就难不倒他。只有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独立难支的时候,他的报应之日才会到来。否则,即使所有的人都恨得牙痒痒的,也无可奈何。这种报应一旦来到,就是剧烈的,瞬间天上地下的,如地震一般。这种剧烈的程度,报应的严重程度,影响的力度,与你的品行离道德要求的远近成正比,即与恶的程度成正比。离道德要求越远,作用力越强,惩罚越烈。一旦到来,不是家破人亡,也会从此一蹶不振。商纣王的结局就是这种典型。朽木烂到心了,无可挽回。如果早遇灾难,早受惩罚,恶行较轻,对别人的伤害尚未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反弹力就不会那么强,只要能痛改前非,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早报不一定是坏事,晚报不一定是好事。
道德规律作为一种真理,具有绝对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前述条件同时具备,道德规律就不能违抗。否则早晚都会受到应有惩罚。在诸多条件中,最主要是如下两条:环境第一个特点,人们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相互熟识知根知底,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没有伪装的可能。环境的第二个特点,强权无效,金钱失灵。各种各样的需要都严重依赖于别人的自主自愿帮助。别的条件如财富的有形化等,并不是根本条件。有则加强了道德规律的作用,无则削弱了这个作用,但都不能令道德规律失灵。只要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存在,道德土壤就是存在的,道德的要求就无法被漠视,道德规律就会无形中左右着每一个人。也许影响范围会收窄,惩罚时间会延长,也许会与普遍的道德堕落现象并存。但无论如何,在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尽行恶,遭到报应是必然的,不可避免。
道德规律又具有相对性。其发挥作用是有前提条件的。条件不存在,尤其是这两个根本条件中有一个不存在,道德规律就失去了作用。对这两个条件有影响的,能让道德规律失效的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是生产力。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道德规律的作用成反比,生产力水平越高,道德规律作用越小,反之越大。
第二是权力财势。人越贫穷,自由越小,对道德的依赖就越强,道德规律的作用就越大。反之,权力越大财势越多,个人自由度就越大,道德规律的作用就越小。但这种因素导致道德规律失灵也是暂时的,虚假的,不能改变历史的趋势。从长远看,这种情况只是延长了报应的时间而已,最终都逃不脱惩罚。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两个条件。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对少数高高在上的人的表现来看,道德确实堕落了,不能否认这一点,但这些道德堕落的极少数人真的有这个资本吗?他们自以为拥有的为非作歹的权力大厦是建立在坚如磐石的地基上还是沙漠上呢?拥有绝对自由的帝王诸侯等人,是无所约束了,是有了万事不求人的资本了,是有了为所欲为的客观条件了,是有了践踏道德规律、倒行逆施的本钱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