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兴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德的兴衰-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商品谁卖的便宜就买谁的,我还会相信你的牌子?;我想买一件东西,如果有亲朋好友用过你的东西我就听他的意见,否则,我就要货比九九八十一家,把整个市场转了一圈再转一圈,然后再做选择,我才不会被你迷惑住呢;我看好了你的商品,但我就是不买,过一段等你降价了或打折时再买——虽然知道你的折扣是假的,但总比不打折时买强多了;你新产品是好,但死贵,我就坚持用低档的,待你在对手逼迫之下大降价时再捞个便宜——你精明但我也不傻;想知道这样的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吗?同一件东西,谁方便就买谁的,即使多走两步他们都不会愿意。理所当然,下面的现象就不可避免:他们采用垄断的手段迫使这些消费者回头,但只要你的优势一没,只要你的攻势一减弱,广告一少打,折扣让利一停,销量立马下降,原来的位置立即被别人取代。更可怕的是,所有这些已经使用过的进攻的武器,威力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划算了。于是,只能绞尽脑汁花样翻新,寻找到老百姓新的兴奋点,蒙骗一阵子,当大家有了抗药性此招不灵通之后,再赶快研究出新点子新办法,再延续一段生命,如此循环往复。但可惜的是,人的兴奋点是有限的,你老在同一拨人面前玩花样,自以为得计,殊不知,你玩一次就让消费者长一次见识,每一次的骗局给别人的教训正以几何倍数的发展速度令消费者成熟,很快就会百毒不侵,任你如何花言巧语,也很难让天下人上当了。现在的企业天天叫嚣“创新创新再创新”, 就是这个道理。靠骗骗不了了,靠真心为老百姓着想又做不到,靠垄断也一样维持不了几天,怎么办?只能拼命地创新了,这是各企业现在手里仅有的一个救命稻草了。创新一停,或者创新慢了被别人超过了,就立马大势不妙。这就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创新”压迫之下,企业整日整年疲于奔命,在此状态之下,一旦有了新发现,新技术,还会管它对消费者有害不有害?有害不有害都要上,上了对企业将来有害,不上对现在就有害。于是不择手段,黑了心肝,用新的骗术伤害老百姓的利益,这反过来又导致他们对你的仇恨更进一步。于是,想让越来越痛恨自己的老百姓再回头,就要用更毒的手段,更巧妙的欺骗,更不择手段。彻底陷入了恶性循环。

  这种挣扎能持续永远保你长命百岁吗?不能。世事难料,时间一长,什么灾难都会遇到。首先,就至今为止的市场经济历史来看,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壮大到鼎盛、衰落的过程,长则上百年,短则几十年,在通讯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个行业的生命周期都大大缩短了,其次,一个国家及世界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不是永远一帆风顺而是要经历一个个经济周期,从复苏、发展、鼎盛再到衰落、萧条,完成一个循环,最长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不论是行业衰落还是世界经济危机,对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生死考验。在生产规模惯性存在的情形下,需求急剧减少,对消费者的争夺将陷入惨烈的时刻,大家都拼了命地减价减价再减价,竭尽全力向消费者宣传自己的产品便宜,消费者相信谁就成了企业生死的关键,此时企业的名声就有了作用,消费者对你的评价就有了无上的价值。那些生意好时都要骗人的企业,那些为了自己做大做强做长久害别人眼睛都不眨的企业,在这种大难面前,肯定要最早死掉。在这不知哪天会死的危机面前,他们会比原来更讲良心吗?原来他们卖的产品好歹还能用一段时间,现在可能狗急跳墙把钱骗到手货一出门,以后的事他根本就不会管了,原来被他们骗怕了的人,能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能相信他吗?在收入剧减一分钱当两分钱花的时刻,他们会把钱花在一个根本不敢相信的地方吗?另外,从微观来看,当你神不知鬼不觉地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了对消费者身心健康有伤害的物质时,真的能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吗?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时间一长,任何虚假都没有不露陷的。待暴露之后,你立刻在广播电视上进行大肆公关,“勇敢”地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当然只是用不义之财中的一小部分),并真诚的道歉,积极改正错误,对天下人起誓发愿,保证以后绝不会出现这种事。人无完人,孰能无错?更何况是一个大企业呢?老百姓心一软还是原谅了你。但是,这种错误是不可复制的,一个企业犯这种错误的机会顶多只有一次,如果出现第二次,不管什么理由,你都必死无疑。第一次犯错误,你说你冤枉,是不知情而犯的错,并指天发誓,如果说谎就天打无雷轰,再加上老百姓无法辨别你的话的真假,所以原谅了你。第二次再犯只能说明,你第一次时的辩解完全是谎言,你根本不是不知道,而完全是有意的,是你本性的真实表现。狗改不了吃屎,只有在本性难移的情况下,再遇到类似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妙招才会无法控制地再次铤而走险,这难道不是事实真相吗?对你这蛇蝎心肠的企业,坏透了腔的企业主,心肠再软的人也不会再原谅你。即使这第二次真是被冤枉了、真是不知情,也没人会相信你了。

  综上所述,一个以赢利为第一宗旨的企业在做大做强之后还想做长久,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在太平盛世之时,在一个行业处于朝阳时期,在国家经济乃致世界经济处于繁荣之时,在物质匮乏、供不应求之时,企业的存在及发展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也许不讲道德会发展的更快些),再加上一些霸道的垄断手段,还是可以保证其持续发展的。但不论什么事,时间一长就麻烦。由于自己的原因遇到危机的时候,由于大环境的原因遇到危机的时候,为恶的后果就要暴露无遗。危机就意味着你处于了被动的地位,不管你原来多么强,现在都要变成孙子,就意味着你有求于人了。当你处于弱势需要广大的消费者可怜你时,就意味着这些原来的弱势者已经翻身成了主人,已经由可以被随意欺骗坑害的奴隶变成了自由人,此时,他们的意志他们的评价就有了无上的价值,他们不喜欢你,不信任你,痛恨你,就不会买你的东西,或者想采购商品做选择时怎么也轮不到你头上,你就渡不过难关,你就得死。细细想想,此类企业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为了求利,所以无法真心对消费者好,这导致,你表现出来的对他们的着想,都是假的,这种虚假经过时间老人之手的一抚摸,就被每个人看的一清二楚,别人就不会信任你,就不愿买你的东西,没办法,只能采用霸王手段硬拽他们回头,但这种种手段每一个又都用不长,越用越得不偿失,于是只能依靠创新。既然创新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就意味着他们已没有选择,骗人之事就成为常态,害人之事也根本无法避免了。待谎言被拆穿,当广大消费者都看到了你那蛇蝎心肠时,你的死期就到了。

  一个企业想做大做强做长久,你就必须挺过各种灾难,渡过各种危机,这当然需要财务稳健,远见卓识,但这不能保证你应付所有的灾难。本性所限,企业从一开始第一步就迈入了歧途,就走上了背人心之路,每一个熟悉了你的人都不喜欢你,随着你的做大做强,不满意你的人就由涓涓细流汇成了江河,一旦到了这一步,逆水行舟之势已成,拼命是小进,努力是不进,弹尽粮绝之时你就会立马被大水冲走,陷入深渊。唯一能保证你长命百岁的,是顺人心之法。这就要从心做起,就要有一颗为人善良之心,就要一切先为别人着想,就要“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惟有如此,骗人的事才干不出来,做不到的过头话才不会说,害人的事就更不可能。总之,现在精明的企业要干的事情都不是他要做的,他们不想干的才是他的追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这么做的企业确实是默默无闻的,不聪明的,笨拙的,这不就是傻吗?

  诚实守信,讲求做人原则,时时处处都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真正把消费者放在心中,确实意味着不能出奇谋,无法出风头,意味着保守,意味着能挣大钱不挣,意味着无法在短期内暴富,确实无法铸就神话,确实是少得利,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无法不处于下风,这一切确实是一种巨大牺牲。但是,这么犯傻,一点好处都没有吗?犯傻的企业在短期内没什么好处,争不过那些花招叠出会吸引眼球的企业。但时间一长,效果就要颠倒过来。消费者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所以,你傻,才会赢得精明之人的喜欢和信任;你不傻,别人为了不吃亏,就要离你远一点,就不愿意与你打交道,更不可能信任你。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共识一旦形成,犯傻的就走上了前途光明之路。有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自然能留住原来的、吸引来潜在的,消费者自然会形成对你的潮涌之势,你不想前行,消费者会推着你向前走,就会由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形成势不可挡之势。一个天下老百姓交口称赞的企业、品牌,一个深得老百姓信赖的品牌、企业,想不发展能行吗?想灭亡就能灭亡吗?想不做大做强做长久,老百姓能答应吗?八国联军进北京,义和团###,兵荒马乱之中,清王朝都靠不住了,一个药店还能靠的住吗?连命都顾不上了,谁还顾得了信誉?所以,一般的药店,即使药好信誉也不错的,在此关键时刻老百姓也不敢买他的药了。经历这样的大难,在民众潦倒需求大减少的时刻,同仁堂能挺过来,靠什么?靠药好吗?能提供好药的绝不只同仁堂一家,靠的就是民众的信任,完全的信任。在上百年的无数次的大考验中同仁堂没让人们失望,在数百年的琐琐碎碎的日常交往中,他也没做一件对不起消费者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