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这是我的一本书的书名,也是我在网上和青少年朋友聊天的一个话题。在我出版的几十部作品中,《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是极为独特的一本书。它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聊出来的;它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思想撞击出来的;它不是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众多青春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大约是2000年3月初的一天,《人民日报》强国论坛网站邀我做嘉宾,去主持一次关于教育改革的网上讨论。说真心话,我有些害怕。虽然,我对教育改革的状况与发展趋势比较清楚,也有很多与媒体合作的经验,出任嘉宾可谓轻车熟路。然而,互联网是我陌生的领域。不过,一向渴望接受挑战的我还是如约走进了《人民日报》社,因为我好奇,忍不住要尝尝梨子的味道。果然,一进入聊天室,来自全球的提问铺天盖地涌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顷刻之间将我深深卷了进去。我忘了恐惧,也来不及犹豫,连续回答了82个问题,平均每个问题不到2分钟。当讨论结束的时候,工作人员送给我一份刚刚下载的讨论记录,竟有20余页之长!
那个令人心醉的夜晚,我走在月光倾洒的梧桐树下,全身仿佛在燃烧。我意识到,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互联网将改变我的生活。
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创意,开办一个自己的网站,与青少年朋友及其父母和教师充分交流。自1993年发表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以来,我曾应许多城市的邀请,赴各地作讲演。听众有无数问题要与我探讨,也有许多人索要我的作品。而这一切一切的需求,或许惟有互联网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后来,在我的好朋友陶慧和卜卫等人的热心帮助下,2000年6月1日,孙云晓网站(。sunyunxiao)作为中青网的第一个专家网站,正式开通了!该网站的宗旨是:“为青春圆酷梦,为父母架彩虹,为教师淘真金。”网站以丰富的内容随时可以留言和每月一次的专题讨论,受到网友们的热烈欢迎。
5年来的难忘经历告诉我,有了个人网站,我才与前卫的一代有了真正的沟通,从孩子们身上汲取着一种能量促使我一直用真心去了解孩子,替孩子们呐喊,喊出他们的心声: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秘密是成长的营养品
2006年04月12日14:0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记得在《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在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举办首发式,印着书名的横幅挂得很醒目,在场的父母们看了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似乎很害怕这句话。
父母包括教师们是否应该允许孩子有一些自己的秘密呢?有的父母说了,现在的孩子有了秘密就管不了他了,就要出危险了。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父亲,我十分理解父母心中的惶恐。试想,哪个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担心孩子出事?而且凡是出事往往与某个秘密有关。所以,绝大多数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秘密。
据我们在全国城市做的调查发现,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监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尊重儿童权利远未成为普遍接受的事实,数据显示父母对儿童的侵权行为仍然很严重。有一个这样的题目:当父母或教师翻看了你的日记或信件,你通常会怎么做?结果发现,43。8%的小学生把父母或老师看日记当做是有机会了解自己,39。9%的初中生和51。1%的高中生对父母这一行为表示出气愤和反感。只有25。3%的父母意识到孩子有隐私权,父母不可以翻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这意味着有关儿童权利的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事实上,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像一个水晶人一样,看上去是透明的,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这才让父母放心。
可是,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有些一厢情愿呢?
实际上,孩子们也在想着法儿对付爱偷看的父母。我收到过3万多封中学生来信,他们给我讲了很多窍门。有一个女孩子跟我说,把日记藏在褥子里面,而且放根头发丝在边上,每天回来看看头发丝动了没有,一动就知道有人偷看了。还有的孩子说,我的日记都存在电脑里加密码,父母打不开。有一个中学生说,我知道我妈妈特别爱偷看我的日记,可我习惯了,不写我难受,最后我只好写两本日记,一本日记专门写豪言壮语,放在我妈妈容易发现的地方,这是给她看的。另一本日记写心里话把它藏起来。这叫做声东击西。
从中可以知道,孩子是充满了智慧的,你和他斗智斗勇,你未必取胜。而孩子一旦知道了你偷看他的日记,他对你的信任就没了。因此,与其和孩子斗智斗勇,不如放下架子做孩子的朋友。
一个孩子在他长大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些秘密。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利还是有弊?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拥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与教师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当然,由于中小学生多为未成年人,独立面对某些有危险性的秘密,可能会因经验不足处置不当而发生麻烦或灾难。这是父母或教师最担心的问题。但是成年人不能因噎废食,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顾其人格能否健康发展,这样做也会有所损失。做父母或教师的,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做个水晶人,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求助他人的方法。您可以告诉孩子,当他们意识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难以面对复杂处境的时候,应及时向父母和教师求助。
比如他和同伴之间的约定、承诺,这其实是孩子独立面对的、独立承担的一份责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当然,有的父母说如果孩子做坏事了,父母该怎么办呢?我理解,确实秘密包含着危险,比方说小孩吸毒,小孩要离家出走等等,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因为是监护人,监护人要尽到监护人的责任,那就要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划一个界限,对于一些不具有危险性的孩子之间的一些事情,父母要放宽一些,允许孩子之间存在“秘密”;另外,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当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重要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往往只会对他信任的人讲。
当然这个界限不是太好掌握,但是父母应该相信,教育总是在各种矛盾中前进的,当你给予孩子一个较宽松的生长空间时,矛盾也就可能自行化解了。
再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有没有秘密?谁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秘密的滋养呢?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罢了。怎样尊重孩子的秘密,让秘密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每个人都有秘密,不管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因此允许孩子有秘密这是正常的事情。两代人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秘密,并将此视为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
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一个网友向我诉说她的苦恼说,她的孩子已经16岁了,正是有秘密的时候,有时候孩子打电话,她在旁边听,后来发现孩子和同学在电话里说起外语了,这回她可担心了。其实这正是因为父母不允许孩子有秘密,孩子打电话都像“犯人”一样受到监视,当然只能想办法对付父母了。父母不要去偷听,如果真的有疑惑,可以开诚布公地问问孩子,孩子一般不会反感的,孩子反感的是父母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对于孩子的秘密,重要的是给孩子适当的帮助或引导,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不应该以打骂、斥责等方式逼迫孩子,这样的结果可能更加适得其反,而且还使亲子关系更加僵化,加大教育的难度。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可以耐着性子等等看,另外,父母与教师应当想办法让孩子相信,你们才是最能够给他们切实帮助的人。
对青春期要有理解之心和关怀之情
2006年04月12日14:0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一位母亲有一个很懂事的儿子,从小学习很刻苦,成绩很不错,老师们都说孩子将来考一个重点大学一定没问题,母亲以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可是,在儿子读高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母亲十分担心的事情。儿子班上有一个活泼、开朗、漂亮的女孩子,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儿子和这个女孩子经常放学一起回家,久而久之,彼此产生了好感。两个孩子虽然沉浸在甜蜜的情感之中,但并没有影响学习,反而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还雄心勃勃地约定:高考时报考同一所学校,共圆大学梦!
这一切儿子都是悄悄进行的,母亲并不知道。但疼爱儿子的母亲渐渐感觉到儿子的变化:以前儿子从不把同学带到家中,现在却经常带这位女孩一同出入,而且目光中流露出的神情十分亲昵。
敏感的母亲看出儿子恋爱了,不禁担心起来。母亲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说,心里一直在犹豫,是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好几次想和儿子说,但都没有成功,只能欲言又止地叮嘱儿子:妈妈想让你集中精力学习!
很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