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他们的智力发育。一般来说,动作和活动的训练可以直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同时智力水平的高低又必然反映在动作的灵活性等方面。
另外,肥胖也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因为肥胖的体形不美观,笨重的身体不灵便。当肥胖的孩子在和同伴一起活动时,往往因笨重而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进而产生不良情绪,以致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人格。
在非典期间,我看到很多父母陪着孩子去练滚轴、滑旱冰、打羽毛球等等,我感到非常高兴,我认为这样的父母是非常有远见的。据我所知,运动是减肥的最健康、最经济、最安全的方式。
当然,肥胖的原因还在于孩子已经养成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爱喝水爱喝甜饮料、果汁;爱吃肉,不爱吃蔬菜;爱吃洋快餐,不爱吃粗粮。很多父母都以为营养知识是营养学家的事,内容繁多而高深,但是合格的父母应该掌握一定的营养学知识,才能对孩子开展合理营养和健康饮食的教育。要知道,吃是为了健康,健康饮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而不是难事!
父母有责任保障孩子的健康权,让孩子过上健康的生活。作为父母要重新审视儿童的健康,要从饮食、运动等方面排除不利于儿童健康的因素,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孩子,这才是我们儿童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让孩子享受到食物、运动所带来的营养和乐趣,为终身的健康打下基础,我的教育建议是:
把买药的钱用在运动上。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学习成绩能够提高,给孩子买保健品、营养品,反而把身体锻炼排斥在对孩子的培养计划之外。还有一些父母意识到了儿童肥胖的危害,试图把成年人的减肥方法用在孩子身上,也给孩子买一些减肥药物。其实,父母不妨把购买保健品、药品的花费用在孩子的运动上。比如买副羽毛球拍,买个游泳卡,假期可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亲临现场感受体育比赛的刺激等等。总之,运动健身对孩子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营养产品也替代不了的。
父母与孩子一起运动。改变孩子不好运动的习惯,父母的榜样作用很重要。父母不能只是要求孩子运动而自己不运动,应该跟孩子一块去锻炼,这样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加以鼓励,让孩子能坚持下去。
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运动。许多运动项目都是团体活动,建议孩子和其他同伴一块运动。有的父母会想着给孩子请一个家庭体育教师,其实,这种做法并没有多大的必要。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已经很不轻松了,何必又在课外增添一个老师呢?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耍和运动,可以培养孩子们之间纯真美好的友谊。运动场上,有合作,有竞争;有冲突,有协商,而且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训练可能比由老师正规训练效果更好。
运动目标不要过高。刚开始运动时,切忌把目标定得过高。万事开头难,针对肥胖的孩子,最好要请教一些专家、医生,为孩子制定一个适合他特点的运动方案,刚开始时可以从最初步的开始,如步行、慢跑、跳绳、登楼梯等等,不能操之过急。
注意饮食。调查表明,许多孩子有挑食的表现,如喜欢吃的东西除了鱼就是肉,除了各种含糖分的饮料,不爱吃蔬菜。在儿童饮食方面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成年人有没有责任?父母往往总是认为营养就是大鱼大肉,不能让孩子吃苦,殊不知,这是错误的看法。父母应该及时了解给孩子吃什么东西才是真正有营养的,怎么样的膳食能保证营养的均衡。我想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的,所以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链接
目前最常用的衡量肥胖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体重指数法(即BMI)。BMI的计算方法,是将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假设你体重75公斤,身高1。78米,那么将75除以1。78的平方,即可得出你的体重指数为23。7。BMI的正常值为18。5~22。9,如果大于23,那你是超重;如果大于25,那你是肥胖——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亚洲人体形定义的。
相关链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10大垃圾食物
1 油炸类食品
2 腌制类食品
3 加工肉类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4 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5 汽水可乐类食品
6 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7 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8 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9 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激凌、冰棒和各种雪糕)
10 烧烤类食品
解放学校才能解放孩子
2000年8月,我和女儿,还有6个北京的中学生赴日本,在长野的黑姬山参加登山探险活动。我刚报名时,有一位日本人劝我:“哎呀,孙先生,别去了,太辛苦了。”我说:“没事,你看你们这招生单上写着小学五年级以上可以报名。小学生都可以报名,我还有问题吗?我经常登山的,没问题。”但是出发后,我才知道什么是日本的登山活动。
早上五点钟出发,一直爬到晚上七点钟回来,整整14个小时啊!走的时候,一个人发两个饭盒,一个早餐,一个午餐,自己带水。我想呢,哎,就装个样子吧,到了山上找个饭店吃饭,到那儿再去弄水。一上路才知道整个山上没有一座房子,饭店当然是没有了,而且连路都没有,整个山是个荒山,经常要四肢着地抓着前面裸着的树根往前走。走了3个小时,一口干粮也没得吃,我饿得肚子咕咕叫,就盼着吃早餐。终于盼到吃早餐了,中国孩子就大口大口地喝水,咕噜咕噜地喝。但是我发现,日本孩子有登山的经验,不到目的地,这个水就不能喝光,他们知道只要有水就能坚持。他们带的壶比中国孩子带的大,慢慢地喝。中国的孩子咕噜咕噜地喝,心里想喝完了就轻松了,结果走到一半的路水基本上都喝光了。他们互相依赖惯了,说没关系,我们都是集体主义,我的水喝光喝他的,他的水喝光了喝我的。确实中国孩子很团结,中国孩子这一点跟日本孩子不一样,他们互相帮助。日本孩子从来不喝别人的水,他也不给别人喝。日本孩子各顾各,摔倒了,没人扶,他一定是自己爬起来的。他们的观点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我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而且人家摔倒了也不愿意你去扶。
中国孩子走得是很辛苦的,也很顽强,但是走着走着还是不行,被日本孩子远远地甩在后面去了。日方领队一看不行,这样的话就成了两个队伍了,就让队伍停下来,让中国孩子走在前面,日本孩子走在后面。真丢人,就因为这样一调整,整个队伍返回的时间延长了两个小时,本来五点钟该回来吃饭了,结果要到七点钟。中国孩子走路很费劲,但是很团结。男孩子带着女孩子,你拉着我我拉着你,而且很乐观,走得很开心,逗来逗去的。虽然累极了,却接连唱歌,从流行歌曲唱到革命歌曲,甚至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日本人听不懂。但是呢,日本人不说笑,就低着头走,保持体力。
我这个人爬山是比较多的,在爬这个黑姬山的时候我还是摔了12跤。有一次爬上一块岩石,下雨石头滑,站起来站不稳,脚一滑,一头就扎下去了,“砰”的一脑袋撞到大树的根部,撞得我头昏眼花。起来一看真是阿弥陀佛啊,很多大树的根部都是枝枝杈杈的,你要撞上枝杈,命就别要了,你说多危险。有一次踩空了,往山下滚,亏得我抓那个树根抓得很牢,好半天才爬得起来。大家想想看,就这么一个登山探险,爬14小时的山,你们谁敢组织孩子去,哪一个学校敢带孩子去?如果组织这样的探险活动,要带上多少个老师,带上几个医务人员?你们敢不敢相信,我们这支30多人的队伍,一个教师也没有,就两个大学生志愿者带队,一个打头,一个守尾,而且一个医务人员也没有,就是大学生带着一些包扎外伤的药品。那路上真是险象环生,我只是摔跤,还没有大问题,日本一位女士在山上骨折。领队的大学生请示总部:“我们这里有人骨折。”总部说:“好,我们会派人上去救援你们。”大概是4个小时以后,总部派人用担架抬着这位女士下山了。还有一个日本的男孩被一只蜂蜇了一下,脑袋肿得像个篮球一样大。真庆幸,我和7个中国中学生还没有出现很大的险情,但是累惨了,特别是我的女儿。她刚走了3个小时就跟我说,老爸,我走不动了,一点都走不动了,我不走了。哎呀,我说你不走了不行啊,这个队伍现在走出去就不回来了,你知道吗?我们是从这边上,那边回去,不从原路回来,我说你忍一下吧。她说,哎哟,真累。中国的孩子平时不注意锻炼,谁受得了啊。于是我拿着一根树枝,拖着女儿走。后来,我在山上有一个顿悟,我发现只要孩子跟父母在一块,她就有依赖。我想明白了,就和她分开走,让她和她的同学走,她走她的,我走我的。哎,这个办法好,孩子跟孩子在一块,相互地支持啊,你不能依靠别人。
下山之后,我和日本的老师开座谈会。我说,这么危险的活动,你们怎么敢组织呢?日本老师一愣,说:“不危险。”我说怎么不危险,我都摔了12跤,我还不知道危险啊?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你知道日本老师说什么吗:“出了事自己负责啊。出了事是个人给集体添麻烦,一定要自己负责。”
后来我知道,日本的父母普遍支持孩子去登山探险,出了事很少有人去告状,很少去打官司,即使要打官司,也可以,学校不用管。日本教育部门专门有一个日本青少年健康促进会,国家拨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