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饭后,黄香早早地为父亲铺好床,脱下衣服钻进被窝中。
“你怎么睡我的床?”父亲奇怪地问。
黄香撒娇地:“想和父亲睡嘛。”
父亲疼爱地抚摸黄香的头。他想:儿子一定是想母亲了。
更鼓一响,父亲要熄灯入睡了。没等父亲吹灯,黄香跳下床榻,将父亲拽到床边。
“被褥已被儿子温热了,”黄香说,“请父亲入睡吧。”说罢,黄香回身吹灭灯,跑到自己的床榻掀被睡下。
父亲恍然大悟,躺在被中,身子热了,心热了,两行热泪滚到枕上。
自古成大事者,一定是个孝敬父母的人。黄香长大后博学多才,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东汉安帝时,出任魏郡太守,时逢洪水为害,他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灾民,美名传遍全国。细细品来这一切不都源自他幼时“扇枕温席”的品质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岳飞精忠报国
金兵攻城掠地,烧杀抢掠的消息不断传到相州阴阳(今属河南)岳飞的家乡。自幼习武研读兵书的岳飞再也抑制不住报国杀敌的心,参加了抗金队伍。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操劳一生的母亲。临行,深明大义的岳母为让儿子安心杀敌,在岳飞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你一生的志向就在这四个字里面了,”岳母说,“我的期望也在里面了。只盼你早日传来杀敌立功的喜讯。”
岳飞凭借他作战的英勇和韬略,很快成为抗金队伍年青的将领。
1127年,岳飞率岳家军渡过黄河,与义军的八字军联合攻打金军。战斗中,岳飞将金军大将拓跋耶乌抓下马来,惊得金军弃甲而逃。
1129年,为灭南宋,金军将领兀术率大军渡过长江,建康(今南京)、镇江、杭州、越州、定海纷纷攻陷。贪生怕死的宋高宗一路逃命,亡命途中还想与金议和。岳飞难忍亡国的仇恨,率岳家军与金兵殊死激战,连胜六仗,将金兵赶到长江边。接着,岳飞又与韩世忠合作,韩世忠在镇江黄天荡围住金兵十万,岳飞在建康郊外大败金兵,收复了建康。从此,金兵听到岳家军的名字便心惊肉跳。
1140年,为收复江南失地,岳飞与儿子岳云率军渡过长江,到河南郾城,准备与金军决战。
这次决战非同小可,宋军胜,金军就会被赶过黄河;金军胜,宋军就会败退长江以南,南宋朝廷便岌岌可危。
金兀术率十万大军决战,还将训练多年的战阵“铁浮图”、“拐子马”带到郾城。“铁浮图”就是铁甲骑兵,士兵和战马头戴铁盔,身披双层重甲,战马以皮绳相连,上阵冲杀,刀枪不入,像一堵铁墙横扫敌阵。“拐子马”就是轻骑兵,配在“铁浮图”两翼,当“铁浮图”冲乱敌阵后,“拐子马”便在乱军中驰骋冲杀。
金兀术怪异的战阵没有吓倒岳飞,他用极短的时间训练出一支使用长柄利斧和钩镰枪的队伍,来对付“铁浮图”和“拐子马”。
决战开始了。金兀术自信地令士兵吹起进攻的号角。在充满杀气的号角声中,“铁浮图”像山一样压向了岳家军。
岳飞下令擂起战鼓,战鼓震动了大地,令金军的号角变成了扰人的蝉声。一支步兵出现在岳家军阵前,手执长柄利斧和钩镰枪,怒目躬身,等着金军的“铁浮图”冲来。
两军冲撞的一瞬间,岳军兵士敏捷地钻入敌阵,飞快地挥斧砍战马的马腿,用钩镰钩马上骑兵的盔甲。皮绳连着的铁骑一匹马的马腿被砍断便倒下一片;穿着厚甲的金兵被钩镰枪钩下马站立不起,只等着岳家军砍他们的头颅。战场上金军被杀得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此战不久,岳家军在朱仙镇再败金军。金军草木皆兵,如丧家之犬逃到黄河北岸。宋军在黄河南岸军旗猎猎。岳飞豪情万丈地指着北岸鼓励将士:“我们要一直打到金人的老巢黄龙府,在那里开怀痛饮。”
金军上下哀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成了金国灭宋不可逾越的障碍。
可就在收复中原失地指日可待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害怕岳飞功高威胁到他的皇位,便在奸臣秦桧的怂恿下,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
这哪里是得胜“班师”,分明是临阵撤军,拱手将收复的失地再送给金人。岳飞悲痛欲绝,愤然道:“十年努力,一旦付诸东流,收复各州,一朝全部丢弃。社稷(ji)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岳飞回到临安(南宋临时的都城)不久,便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入狱,1141年农历12月29日深夜,将岳飞毒死在风波亭。一同遇难的还有他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
岳飞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千百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取义成仁。“精忠报国”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毕生追求的美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司马光砸缸
天蓝了,风暖了,梨花开了,柳树吐出了嫩芽,孩子们的笑声也更欢快了。院子里充满了生机。
司马光和小伙伴们捉起了迷藏。院子里有假山,有大树,有藤萝架,有修剪整齐的灌木,哪儿都是藏身的好去处。
司马光看中了那口缸,圆圆的口,鼓鼓的肚,像尊弥勒佛横卧在假山下。缸口比他高,藏进去,谁也找不到。他扒住缸口,踮踮脚往里看。真令他失望,里面盛着满满的水。他不知这是大人们为防火准备的。他只好躲到柳树后面。
“瞎子摸到树,我也能跑,”司马光心里想,“谁也别想捉住我。”
扮蒙眼瞎的是个小胖墩儿,摸起人来憨态逗人。小伙伴们被逗得禁不住都显出身子喊起来,本应安静的院子一片喧闹。
“瞎子,瞎子,我在这儿!”
“瞎子”疯狂了,小伙伴们的喊声更大了。一个瘦瘦的小伙伴干脆站到假山顶上喊:
“我在假山上,你敢摸上来吗?”
真是乐极生悲。这个瘦瘦的小伙伴兴奋过度,脚下一滑,从山石上摔下来,正落到那个大肚子的水缸里。“扑通”一声,人便没有了踪影。
小伙伴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吓呆了,俄而,院中响起一片哭声,唯有司马光跑到缸前想着救出落水的小伙伴。
把水放出来,他想到这是唯一的办法。怎么放?推倒缸?他推了,可推不动。
院中的哭声更大了。司马光听不到哭声,却隐隐约约听到缸里微弱的呼喊声。他知道,必须立即把水放出来,否则缸里的小伙伴会难受死的。他还没想到真正意义的死,但小伙伴的难受已让他着急。
情急中,他想到了砸缸,缸砸开了,水不就流出来了吗?
他飞快地在院中寻找石头。在墙下找到一块,可以让他勉强抱起来。他不再犹豫,抱着石头跑到缸前。一定是救人心切迸发出超人的力量,他竟将石头举过头顶,向缸砸去。
“通”地一声,缸被砸出一个洞,水突突地涌流出来。
小伙伴得救了。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而他这个儿时砸缸救人的故事却比他的史学著作更被人所知。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友爱互助,救人于危难的品质,在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了印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杨震拒金
东汉荆州刺史杨震要改任莱州太守了。
他是悄悄离任的,若要告之下属,张扬出去,地方士绅、长老定要锣鼓喧天地领着四乡百姓送行,定要献上个“廉明清正”之类的牌匾,定要送上荆州的特产,甚至定要以盘缠之名送上银两。可他厌恶这一切。为官的以民为本,为百姓办的好事再多,也是为官的本分;如若接受了这名这物,不就成了以官为本的贪官了吗?
他和老仆只雇了一辆两轮的篷车,装上他的书箱衣物,坐上主仆二人还空了很大的地方。记得来荆州赴任时,也是这些东西,离任时未添物品很让他心慰。他曾对老仆说过,如果离开荆州时,车中东西多了,他就不是一个清官。
“你看,我的东西多了吗?”他问老仆。
“似乎还少了些。”
“那我是以清白之身离开荆州的了。”
车上传出主仆二人爽朗的笑声。
杨震本想简装赶路,不再惊扰任何人,可车到昌邑县住进驿馆后,县令王密就到了。
“先生到了昌邑,学生不知,未能远迎,罪过,罪过。”王密大汗淋淋地进屋便向杨震施礼。
“可你还是知道了。”杨震冷冷地。他很不喜欢官场应酬的恶习,更不希望看到王密也学会这些东西。
“是驿长禀报我的。”王密看出杨震的不快,“先生是我的恩师,到了我的辖地,我怎能不来拜见呢?”
杨震在荆州刺史任上时,见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他做了昌邑县令。可杨震发现,当年那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才子,如今也变得暮气沉沉了。
掌灯时分,王密又来驿馆拜会杨震,神色诡谲地在屋门外张望片刻后,关上了屋门。
杨震警觉地正欲责问王密,王密已从携带的布袋中取出十斤黄金悄悄地放到桌上。
杨震愀然作色。“这是干什么?”他喝问。
“学生的一点心意。”王密在杨震嗔怒的目光下有些慌乱了。
“你不知我为官的信条吗?”
“学生早知,可现在无人知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是无人知晓?”杨震强压着怒火,他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声音都变得颤抖了。
王密唬得不敢再说半句。
“王密啊,”杨震慨叹道,“我当年举荐你,是知你是个贤能之士;可如今,我不知你,你也更不知我了。”
王密听罢,羞愧难当,收起桌上的黄金退出了屋。
杨震在其身后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要改之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