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博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潘石屹的博客-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如你所说,用老教条看新问题不适当甚至很危险。其实,所有老教条的总和就是旧时代的哲学,我们这个时代在技术上很发达,在哲学上几乎毫无建树,这是现代有思想的人感到无助、无奈的根源,也是芸芸众生无所信仰的原因。
  或许你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处于新哲学(也就是新秩序的思想体系)产生的边缘。只有新哲学的诞生,才能解决不用老教条的问题,不然,你让大家拿什么看待新问题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海捞针在今天成为可能
  //blog。sina。/u/4679dbbf0100023q
  中国有句俗语叫“大海捞针”,用来形容难以办到,或者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但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大海捞针”有了实现的可能。
  五年前,全世界的中文网页只有500万个,今天能在百度搜索到的中文网页就有12亿个,而搜索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可以非常快地在这12亿个中文网页中查找一个关键词,例如我试着查过“团结”这个词,用秒的时间,就查到了1390万个有“团结”这个词的网页;查“诚实”这个词,仅用了秒的时间,查到了678万个相关网页。中国现在有1亿多的网民,其中拥有宽带上网的家庭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这就是中国互联网普及的现状。如果技术再往前发展一步,手机和电视可以上网,那时中国网民的数量就更多了。互联网行业是目前在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在此之前,主要是宽带的铺设,互联网基础工程的建设,以及人们对网络的学习,到了今天,在相当大的人群中,互联网的学习期已基本完成。
  再回头看一看商业,无论商业模式如何改变,最本质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这就是: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喜欢它、使用它的客户。在传统的信息条件下,如广告、推广、市场、营销等等,这些传统的让商品和服务找到客户的过程,说白了,就如同大海捞针的过程。我们SOHO中国的房子虽然有一些销售到了北京之外,甚至有一些销售到了中国之外—例如去年按我们房子销售额分布的省份来排序的话,第一名是北京、第二名山西、第三名浙江、第四名是美国加州,目前为止,我们最大的销售客户是意大利人——但所有这些只是证明我们在传统的信息条件下把我们大海的范围扩大了,扩大到了全世界,在全世界的大海里捞我们的客户。为此,我们在市场和推广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认识和使用的深入,为互联网和商业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商业的瓶颈问题,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就可以快速、方便地解决,这一点目前至少在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如果这种结合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那将会给中国的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当然,这些变化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在一些未来学家的预言中已经做了清楚的描述,如《第三次浪潮》、《大趋势》、《数字化生存》、《扁平世界》等等,都是对这种前景的描述。
  我想,在我们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时候,不但要在物质层面改变以往的一些生活模式,还要有网络的精神,这就需要每人都具备团结的品质、沟通的能力、开阔的视野,不要做“井底之蛙”。
  另外,互联网从今天开始再也不是社会中少数网络精英们的事情,而是大众,包括传统行业,甚至农民的事情。
  前几天,听阿里巴巴网站的马云说,有一小城市新上任的副市长是一位年轻人,他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他上任期间发现,农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他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信息放在20个网站上,后来发现有70%的反馈信息是来自淘宝网的。于是,这位副市长就组织农民把猪、牛、羊等农副产品的销售信息都放在淘宝网上。后来马云手下的员工发现网上有许多关于猪、牛、羊的信息,误认为是黑客用垃圾信息在攻击他们的网站,就不断地删除这些信息,直到这位副市长提出抗议后,才知道这是农民真实的供应信息。
  另一故事也是马云讲给我们听的,说一位负责计划生育的干部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还有不少的错别字,说他们一个村子有一个计划生育的钉子户,这位计生干部帮助他们家把180头猪的销售信息挂在网上,远销到了外省,多赚了几万块钱,出于感激,这位钉子户终于去做了计划生育的手术,钉子户的问题解决了。
  现在,连中国的农民都利用互联网行动起来了,由此可见,网络在中国的普及程度。
  目前,网络游戏的泛滥将是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一大障碍,据说网络游戏占用了###40%的带宽,网络游戏不外乎是两种,一种是暴力,一种是色情。而让人们沉醉于暴力和色情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神也会颓废。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减少网络游戏对人们的伤害。我看到有许多人在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网络游戏的管理办法,让孩子们、成人和互联网行业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互联网确实是给大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具,但如果不正确利用这个工具,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会出现在上面。所以中国当代的企业家应该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评论///
  有棱有角的阿梅
  /// 2006/02/19 /// 13:28:42
  给农民网络,其实是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如今的农民,交口称赞的都是:某某人很厉害,居然把***卖到了网上。事实上,我们都知道,那就是很简单地上网发了信息。
  如何有效地组织中国零散的农民和农产品,互联网的作用不容小视。
  我的父亲是很传统的农民,在周围人的谈论中知道了互联网的极少部分的功效以后,说了一句我认为很经典的话:以后,种田不看天气,要看互联网行事了。
  可惜,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精英参与。
  别针
  /// 2006/02/20 /// 22:42:50
  网络是一面诱惑的魔镜,你想要什么它就会给你什么。
  潘石屹
  /// 2005/12/09 /// 16:17:01
  最近,我也把前几年写的旧文章让同事帮我整理到博客上,我希望博客成为我和大家交流的真正的精神家园。有时候一个想法只是在头脑中想,是非常粗浅的,很容易一晃而过,如果把它说出来,就能够系统一点,如果再能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放在博客上,让网友从各个角度去评论,实际上是对自己观点和思想的一种丰富。做事情最重要的还是要把事情想明白、想清楚,在做的时候才不至于犯错误,所以也可以说,现在写博客就是我工作、生活、思考的一部分。
  至于互联网的下一步发展,我想也会常常地出乎人的意料,但基本方向不会改变,使用的人会越来越多,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我的三个好朋友对博客的看法
  //blog。sina。/u/4679dbbf010001yo
  上个月,阳光100集团在桂林召开年会,请陈劲松、亚丁和我作为嘉宾去参加。我们三人在年会上讲话结束后,就几个人一起去看象鼻山。
  路上,亚丁用非常缓慢的语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潘呀,听说你最近在写博客,不要写了,这很不好。”我问他为什么?亚丁回答说:“人的思想就像葡萄汁一样,存放的时间越长,酿出来的酒就越好,刚榨出来的葡萄汁马上就喝了,这是浪费,要想有更高的价值,就得花几年的时间去酿造红酒。红酒就是小说,鲜榨的葡萄汁就是博客,同样的思想你到底是愿意选择廉价的葡萄汁,还是选择红酒,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说:“葡萄汁和红酒比较,是没有办法比较哪个更好,哪个更不好的。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喜欢喝新鲜的果汁,从来不喝酒。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你不也曾经对我说,做电视节目不要准备,要随意吗?酿成酒了就喝酒,酿不成酒变酸了,就当醋喝,谁又能说醋就比酒差呢?各有各的用途。同样的道理,我选择果汁,选择写博客,你选择喝红酒,写小说。”
  走到了象鼻山下,我请他们两位一起吃炸鱼串、炸虾串和炸小螃蟹串,我们三人吃了十几串,很好吃,一共花了十多块钱。这时候,易小迪打电话过来,催我们回去吃饭,他在五星级饭店里给我们安排了一桌丰盛的晚宴。我忙跟他们两位说:“今天是阳光100集团的喜事,我们不能让他们扫了兴,如果我们在外面吃饱了,易小迪的晚宴就白准备了。”我又跟他们开玩笑说:“快把嘴上的油擦干净,我们接着去吃易小迪的晚宴吧。”
  我的另一个朋友洪晃,我也劝过她写博客,因为她太聪明,太有想法了,应该把这些想法和思想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但是她说她不写,也没有告诉我原因,所以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想法。
  前几天我在《财经》杂志上,看到她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撒疯流行趋势》,这里面有一段对博客的评价:“2005年,博客热闹了一下,出来了像木子美和芙蓉姐姐这样好玩的人,一群新人在博客上赤膊上阵。这已经不是比喻了,有的真的露出了比胳膊要关键得多的部位,死活要拼出个名人来。可是到了年底,新浪把已经是名人的人都轰上了博客,一下博客地带又成了名人说话的地方。为了维持几百万的眼球,名人们天天在上面写拉稀文字,但是这些人都太会左右媒体和管理自己的公众形象,打死了也不会做出任何超出你想象范围的事情。一下子好不容易能出点新的地方,又被已经过分曝光的人占领了,新人冲刺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