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的经济体系的大国,日本的大米种植成本是美国、澳大利亚与泰国地区的10倍,日本政府向日本农民提供了几千亿美元农业补贴,反对者指出这是日本财政赤字严重恶化的一个原因。
日本农民从日本政府与日本纳税人身上赚取了几千亿美元高额利润,这几千亿美元中的很大一部分被日本农民存进了日本银行或用于购买日本政府债券。这些日本农民现在普遍老了,他们花费几十年心血精心种植的日本大米现在是全球品质最好的大米。美国富人聚居区的顶级日本餐馆,每天都必须从日本进口新鲜的鱼类和蔬菜,以及大米。这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尤其在全球即将面对真正富有的老龄化人群的时代。或许,人们还可以报怨在日本国内投递信件的费用是80日元,而从香港到日本的投递费用不过是13日元。日本的技术型权力拥有者深深明白,日本最终应该进化成富有的岛国社会经济体系。日本经济创造的奇迹,是一群技术型权力拥有者把日本经济腾飞带来的财富均衡地分配给了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与各个团体。未来10年,日本将是全球拥有最多富有的老年人的社会,到时去日本旅行的费用支出中大部分将是环境成本。
日本是一个古怪的经济强国,其政府债务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其居民家庭财产是发达国家中最多的。日本善于把美国的汽车技术转变成更有效率的日本汽车技术,把美国的连锁文化转变成更个性化与更有效率的日本连锁文化,把中国布艺转变成价格达到世界水平的日本布艺,日本最大的创造力是模拟与改进优秀的先进事物。所以,一群日本人必须了解一个特定的可以描述的事物,这样这群日本人才会在这个可描述的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世界一流水平;反之,这群日本人就会保守地耗着。
这种日本的民族特征,在日本的中央银行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1998年,日本银行大量破产,其重要原因是日本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大量投资所导致的严重问题。理论上,一家中央银行不可能反复犯同一个错误。在2008年全球经济的迅速下滑中,日本是全球发达国家中经济下滑速度最快、下滑幅度最大的,日本央行不明白的是,它于2001年在日本地区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会产生大量“日元利差套利交易者”,“日元利差套利交易者”会把日本的货币转移到美国、欧洲、俄罗斯,美国接收由“日元利差套利交易者”转移来的日元货币后,就会出现资产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大量日本制造商就会被这种财富效应吸引,将日本本土制造基地大量迁移到美国、欧洲或俄罗斯,这种做法在1997年已经被证明是非常严重的错误。2001~2006年间日本央行的行为,实际上是让日本大量工作机会迁出日本地区,而在2008年美国经济的崩盘中,最倒霉的必然是受到日本央行错误预期引导的大量日本制造商。所以,日本经济在2008年遇到双重打击:第一重来自日本制造商的大量犯有战略错误的海外投资;第二重,是长期面临大量工作机会迁出这一严重问题的日本的伤口进一步恶化。因为没有人为日本的中央银行描述过日本未来应该获取的具体框架,所以在日本技术型权力拥有者把日本打造成全球重要经济体后,日本中央银行的战略目标开始变得模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全球化的控制力(5)
1990~2009年,日本经济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竟然毫无增长,可见日本人保守地耗着的“意志力”有多强。不过,这也充分反衬了1950~1990年,日本技术型权力拥有者把财富均衡地分配给日本社会各阶层所形成的日本社会核心力量的强大。
2009年9月,日本*党人的上台对世界、对中国而言都将是一场“世纪震动”。2000~2009年,日本一直追求的是“弱势日元”政策,“弱势日元”政策为世界经济体系,包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货币。现在日本*党人追求的是“强势日元”政策,这发生在全球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都背负了2009年的巨额政府赤字后,可见日本*党人是疯了。
“强势日元”是日本人的选择,这种政策未来会非常适合日本老龄化社会的经济体系,但对中国的房地产商与中国的银行家们而言,尤其是在2009年的中国土地价格暴涨后,这无疑意味着“死亡钟声”的响起。因为2008~2009年的日元价格是日元套利者平仓引发的反趋势价格,这种短暂的日元反趋势价格的出现会严重波及中国市场的结构配置,可是,市场的力量最终会像火山喷发般猛烈地纠正日元的反趋势价格,所以,在未来,中国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恶化与日元崩盘的同步出现必将成为全球金融史上最壮观的一幕。
强劲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拥有5 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第一次让世界上大部分人感受到了属于中国的时代。但是,如果从财富再分配的视角去评估今天的中国,中国还是一个标准的农业社会体系。作为农业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两个阶层是地主与佃农。今天的中国垄断阶层,构成了中国目前重要的“地主阶层”,而中国纳税人则成了重要的“佃农群体”。现在中国的一个大学毕业生需要用15年时间,才可以完成在中国一线城市拥有一所自己的住房的计划。15年的时光,这在现代社会中以任何价值视角来看都是一种高昂的代价。2009年,中国的石油企业让中国地区的汽油价格超过了美国地区。
2009年是对全球经济来讲很困难的一年,也是对中国经济来讲很困难的一年。大量失业人口,大量需要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大量工资收入大幅减少的群体,大量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这些人和这些企业全部都默默地为中国经济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但2009年,中国重要的富有群体都发财了。
2009年,中国经济学家们通过中国媒体,向所有人宣布他们的研究成果:未来5年,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以2009年初的市场价格为基准,至少涨1倍,或未来10年,至少涨3倍,甚至涨5倍。现在全球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是过剩产能、过剩债务、过剩劳动力与老龄化时代的来临,这意味着未来新加入世界劳动力大军的技术人员将面临更激烈的价格竞争与更高的政府税负。未来10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如果真的出现上涨3倍的怪象,那10年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干100年才可以满足在中国一线城市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的基本要求。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盘,是因为美国一幢标准住房的价格由美国人平均年收入的3倍,上升到5倍。美国房价是人均年收入的5倍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堪重压而崩盘了,可中国房价现在是人均年收入的15倍了,中国经济学家们为何还在大谈,房价至少再涨1倍,再涨3倍,再涨5倍?
全球化的控制力(6)
让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2009年5月后美国最先进战机首次大量进驻日本?为什么,2009年奥巴马大量从伊拉克撤出美国军队,而转战到中亚战略重地阿富汗?为什么,2009年5月后印度军队大举屯兵中国边境地区,并大量购买美国与法国的先进常规武器?为什么,2009年是美日韩三国实现军事核结盟的一年?为什么,2009年5月后澳大利亚军队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备扩张?为什么,2009年5月后奥巴马撤销在东欧的反导计划,这种向俄罗斯示好的举动是针对伊朗还是针对中国?为什么,2009年5月后奥巴马发起了中国轮胎特保案?
2008年美国在大萧条中遭受损失的程度与1998年日本经济遭受的损失不相上下,而美国人这次救助美国银行业的资金规模只有7 000亿美元。如按照日本人在1998年对日本银行业采取的救市行动规模来估算,美国人这次用于救助美国银行业的资金规模绝对不应该低于2万亿美元。美国人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正是主要引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对美国政府批评的地方。美国政府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雷声大,雨点小”的财政政策的问题,关键在于美国政府在想什么?这种想法再结合2009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大包围,又意味着什么?
2007年6~7月,我写了大量文章指出,到2008年底,中国股市将暴跌到2 000点,而2008年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上海较高端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暴涨,我还希望中国能尽快出台改变这种现象的政策,因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而言将是一场“世纪灾难”。当时许多人来找我,他们普遍带着强烈质疑:中国股市要从4 000~5 000点跌到1年半后的2 000点是不可能的,中国楼市一年半后出现暴涨更是不可能,现在这个房价大家已经承受不起了,一年半后不跌才怪,尤其是上海较高端地区的房价还会暴涨,这肯定是天方夜谭了。2007年夏,上海徐家汇一新楼盘的开盘价是每平方米2万元,到2009年夏这个价格是每平方米5万元。我在这里向看过我于2007年6~7月所写文章的朋友致歉,中国楼市,尤其是上海较高端地区的楼市是在2009年3月出现暴涨,而不是在2008年底,时间相差3~4个月。2007年6~7月,我反复向大量提出强烈质疑的朋友解释,中国股市与中国楼市的价格是全球市场上的战略和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你不能从中国央行的视角看待中国股市与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而应该从美国央行以及日本央行的视角去看待中国股市与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现在日本的家庭储蓄总额是15万亿美元,如果有2%的份额被市场上的交易者拆借并投入全球市场,那么这笔资金的规模为3 000亿美元,通过最保守杠杆放大后是3万亿美元。现在,全球只有两家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全球交易者们的交易方式,而这种交易方式瞬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