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往往就是中国人,如果班里实在没有中国人了,就是印度人。前两年看到一本《自然》杂志,里面有十几篇论文,大概10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人。2007年我随团中央的一个代表团访美,美国国务院派了一个助手陪同,帮着联系各界人士,协调访问事宜,的确是很辛苦的活儿。有一天,这位年轻的助手在酒店大堂突然放声大哭,原来是心力交瘁崩溃了,我们大家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她劝回来。团中央每年跟团的处长事后告诉我,不能全怪行程安排的工作太累,这位助手有她自身的原因,前一次中国代表团来了13个人,去参观一个博物馆,一张门票15美元,这位大姐算了半天,居然没算出来13乘以15一共多少钱,只好去买了13次票。我们听完了以后不禁哑然,这就是一个普通美国人的数学水平。可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搞成了硅谷,中国人这么聪明,却没有硅谷。为什么?是机制问题。有一个资料说今天美国的科技研发人员中,72% 的人出生在发展中国家,但是有一套吸引人才、能够让人发挥潜能的机制,于是在过去几十年的科技浪潮中一直雄踞世界领先的地位,而这套机制的核心是美国强大的资本市场。这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人的创业精神
很多人讲,美国有一个硅谷是因为美国人有牛仔精神,或者说是创业精神。创业精神中国人缺吗?一点儿都不缺。有一次我出差坐火车,和车厢里一个陌生人聊天,我说您是做什么工作的,他的回答很经典,他说我做什么工作并不重要,反正我将来要自己干。10个中国人里恨不得有9个是这么想的。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前苏联外交官写了*,其中写到他有一次到中国考察,一看楼下有小贩在挑着扁担卖馄饨,然后这个人就问中国外交部,你们不是已经搞了计划经济了吗?怎么还有资本主义的尾巴呢?中国外交部和他说,中国人天生的,没办法。
北京郊区有一个抗日战争地道战的遗址——焦庄户,我们搞党建活动的时候无意之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农家菜广告牌,那么一张小小的广告牌上居然有27家农家菜的广告,这说不定就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广告牌。美国人和西方人不太理解中国人的经济发展模式,他到中国一看就全明白了。中国经济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产业都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丝毫不惧怕竞争,全心全意拥抱市场经济,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生生不竭的动力。
我经常说,美国人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来过中国的,一种是没有来过中国的。来过中国的对中国都比较友好,他认识到中国人和他们在很多方面是一样的,尤其是对市场经济的认同。当然这张广告牌也显示出了中国经济的问题,就是中国人从来不缺竞争的意识,缺的是竞争的规则,很多都是无序的竞争。这有一点儿像中国人开车,每个人都是赛车手,恨不得开到人行道上去,但是整个一条路堵死了。美国老太太90岁还开车上路,开得慢慢腾腾的,但公路还很通畅。为什么?讲规则。如果中国人的创业精神结合上良好的规则,那么中国的经济还会飞跃一大步。怎样才能加快建立市场经济的规则?资本市场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建立这个规则,因为资本市场是最讲规则的。
地球村时代的博弈格局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非常不同的时代,过去30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的地球成了一个真正的地球村。1965年,耶鲁大学商学院的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他说你们在座的诸位能不能想出一个方案,在美国的任何两个城市之间,一天之内交换一个包裹。第二天一个年轻人带来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案,不到100个字。他说在美国最中间的地方找一个机场,每天早晨从各个不同的城市飞去一架班机,中午交换一下包裹,下午再飞回各自的城市就可以了。老师和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但是这个人自己没有放弃,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联邦快递的第一任总裁弗雷德·史密斯,10年后,联邦快递成功地在全美做到可以在一天之内任何两个城市间交换一个包裹。30年后的今天,全世界已经有5个快递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做到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
物流的发展只是过去30年促使世界一体化进程中5个变化中最小的一个。其他4个分别是电信、互联网、WTO和资本市场。电信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交流成本迅速降低。20世纪90年代初,我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打电话非常贵。美国的*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打错,凡是1分钟内的通话都算打错。所以我们那时候给家里打电话都是掐着表,到了50多秒就和父母说,等一会儿再打回来,每个月底的时候,我们就给AT&T 打电话说我们这1个月打错了15个电话,都是1分钟以内的,每一个那个时代的中国留学生都会这一招。而今天,你可以和在美国的同学朋友打10个小时的电话,然后SKYPE 会感谢你,说谢谢你使用免费SKYPE。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搜索的成本几乎为零。而WTO 的建立,尽管还时常有贸易保护主义的陈渣泛起,但是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消除了不少。最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得各国的利益高度相关,但是利益相关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博弈或竞争关系,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博弈和竞争还有加剧的趋势。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加明显,一个企业从诞生到达到1 000亿美元的市值,GE 花了100年的时间,微软花了25年的时间,而Google只花了7年的时间。
100多年前,当美国依托资本市场轰轰烈烈地推动重工业化的时候,我们处在太平天国时代,而印度那时候也还是殖民地,但是现在各个国家都醒了,知道不发展资本市场不行了。中国股票市场这几年进步是非常大的,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巨大。
“财富500强”的赢家
2008年我到荷兰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在酒店大堂等我的同事,看到大堂茶几上摆着《福布斯》杂志,我看到世界500强在过去的评选当中最大的赢家是中国,中国在过去的10年内,在全球500强中的公司从零变成30多个,我看了一下,它们是谁呢?无非就是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全是这两年上市的,如果没有资本市场,这连一点可能性都没有。5年前,世界银行给工商银行的评价是“Technically Bankrupt”,就是说,技术上已经破产,还说破产了不止一次,破产了3次,而今天它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当然,市值第一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一劳永逸,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商业银行中前几位都是日本的银行,今天一个都找不到,但是我们毕竟跻身于第一梯队,而离开了资本市场是不可能的。资本市场在它出现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经济和社会。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叫CPI,今天街边的老头老太太全都知道,为什么?他们参与了资本市场,因此也是督促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次金融危机如果要总结一些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求。未来资本市场如何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我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有两个最重要的主题,一个是重工业化及其深化;另一个,就是经济转型,发展创新经济。我们有了大量的钢铁厂,钢铁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可是我们的钢材在国际市场上卖的价格还不到的德国的1/6,所以我们需要整合,需要提高附加值,怎么整合呢?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另外一个轮子。在19世纪末期,美国的重工业化进程中,钢铁企业的扩张并购依靠发行债券。而我们现在有很多企业在排队,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不敢发,怕跌,如果中国经济中的新生力量不能走向资本市场,这个市场将是没前途的。这个死循环怎么打开?简单地说就是发展市场化定价。同时我们要大力推动创业板与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所以5件事情:并购、债券市场、发行体制改革、创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最是创新产品,比如Reits、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还是要循序渐进地推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国崛起靠什么
前几年央视搞过一个片子《大国崛起》,很成功,大家也看了。当时他们杀青的时候曾经请我审片,我说这个东西很好,它顺应了当时的民族情绪,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讲出什么规律。大国崛起不是轮流坐庄,不是说他们哥儿几个都崛起过了,马上轮到咱们中国了。大国崛起是有一定规律的,什么规律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谁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谁就崛起了。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掌握了航海文化,或者说是海盗文化,船坚炮利,到处抢劫,就迅速崛起了。17世纪的荷兰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商业文化,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最繁华的市场,荷兰随即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8世纪,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19~20世纪的美国依靠了华尔街,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举超越了欧洲列强。21世纪的今天,资本市场仍然是最重要最先进的经济文化,崛起中的中国必须要掌握它,占领大国博弈的制高点。
事实上,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已经成为了新的全球资本洼地,全球的资本在迅速地涌向中国,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光有资本是不够的。350年前的荷兰是欧洲的资本洼地,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的承接,消化不了这些资本,结果是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最后以郁金香泡沫的破裂而告终,350年后的今天,荷兰已经再也没有崛起的机遇了。
未来10年世界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