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不弃微粒,
有容乃大亘古真谛,
化敌为友对立统一。
独具特色蕃域教义,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普渡慈航共证菩提!
嗡嘛呢吧咪哞!(赞美莲花中的宝珠!)
老阿妈赶着奶牛渐行渐远。
莲华大师朝着老阿妈的背影俯身下拜。 他知道是观音菩萨在点化他们,佛苯之
争, 不应抱门户之见,应大度为怀,长短互补。传法队就是这样做的,可是做得还
不够好。
第三十九回、山麓成闹市 佛苯大比拼
公元759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从拉萨派大臣琼热坚赞前来岗仁布钦,组织佛苯
大比拼。消息传开,远远近近的蕃民们纷纷赶来看热闹。
岗仁布钦山麓搭起了许多帐篷,形成了一个临时的露天市。山洞和岩穴也都住满
了人,大家都想一睹来自异域传法队的风采。
吐蕃以物易物,日中为市。来自农区的穿着粗羊毛织成的毪子衣,带来了青稞、
小麦、豌豆、氆氇和茶叶。来自牧区的穿着老羊皮袄,带来了牛羊肉、酥油、奶渣、
羊毛、皮张、湖盐和碱。
露天市场上,还摆放着绸布、丝线、麝香、珊瑚、玉石、鼻烟和腰刀等商品,挤
满了人,男女老幼,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玩杂耍的、攀绳的、甩石头的、摔跤的,说唱的,吸引了一圈一圈的观众。
卖青稞酒的用花花绿绿的围幔围起来, 有的喝醉了,乱唱乱跳,出现了偷盗抢
劫、打架斗殴等危害公众的事。当地酋长派出一些武勇,维持秩序。
西边草地上围着一大堆人,人群中传出阵阵鼓钹声,回荡着激越的唱腔,那是在
演唱古老的吐蕃戏(即后来的藏戏)。表演者戴着牛神、鹿神和骷髅神等面具,发出
一些奇怪的声音。
吐蕃戏(即后来的藏戏) 的面具是很有讲究的,它以艺术夸张的色彩,表现不
同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武士戴的蓝色面具是勇敢和正义的象征;国王戴的红色面具
是权力的象征; 忠臣戴的黄色面具象征忠良;王妃、牧女戴的绿色面具象征善良女
性; 慈祥老人戴白色面具;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角色戴半白半黑的面具;而黑色
面具则表现凶恶与残暴。
它的唱腔音域宽广嘹亮,感染力很强,听了使人联想起那巍巍的雪山,滔滔的激
流,翱翔云端的苍鹰。。。。。
绿珠和白玉来到岗仁布钦脚下,正是露天市场火红热闹的时候。
她俩正在露天市场逛游, 看见那边有个女的和两个男的也在露天市场上逛。衣
着、举止都与当地不同,远远望去,好像是白度母跟比丘僧和小沙弥他们。
白玉眼尖,眯起眼睛瞧了瞧,肯定地说,“不错,是他们。”
她俩朝他们奔过去,一边奔一边喊,“哎呀!白度母,你们也来啦!”
白度母起初还愣了一下,但随即也惊叫起来,“阿哈!你们俩怎么也来啦?”
绿珠和白玉见了白度母亲热得不行,拉住手忙不迭问长问短。
白度母把绿珠和白玉邀请到传法队住地她的帐篷里,连声问,“你们路上怎么
样?玩得好吗?”
绿珠说,“我们玩得挺好,你们哩?”
白度母说,“ 我们一路降魔捉怪,宣讲佛法,可费事啦!”
白度母把这些日子, 传法队翻过喜马拉雅山,渡过雅鲁藏布江,穿越唐古拉山,走过
蕃北羌塘。 一路上,战胜狂风、冰雹、冰川、雪崩、疫病、皈依了苯教供养的喜马
拉雅山神, 战胜了苯教供养的战神木赞,降服了苯教供养的以岗盖玛为首的十二地
母和唐古拉山神,给上万名蕃域群众讲解佛经要义的经历,详细地告诉绿珠和白玉。
末了,她慎重其事地对绿珠和白玉说,“你们来得正好,欢迎你们以旁观者身分,看
看今天的佛苯大比拼。”
她们又闲谈了一会儿,佛苯大比拼就在呜呜的海螺声中开始了。
佛苯大比拼的场地, 就在岗仁布钦山麓的草地上。双方列成阵势,传法队这边
就莲华大师、红袍尊者、白度母、比丘僧和小砂弥他们几个人。苯教主那边,巫师、
祭师、咒师和术士等挤了一大堆。
比拼开始前, 吐蕃赞普特派大臣琼热坚赞简短的讲了一段话,意思说,过去许
多年, 吐蕃奉行苯教,苯教为吐蕃国泰民安做出了贡献。但吐蕃是个大国,应该有
系统理论与文明仪轨的宗教与之相适应。 佛教乃新兴的后起之秀,在具有系统理论
与文明仪轨这两方面不用我多说。 现佛苯之争已持续多时,该有个了断了。今天,
英明的吐蕃赞普特派我前来, 主持双方辩论斗法,决一胜负,胜者主宰岗仁布钦,
主宰吐蕃教务法事。
吐蕃赞普特派大臣的讲话, 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一种宗教获得政权的支持,这
门宗教就兴旺发达。反之,那就会衰败没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绿珠心想,这回苯教该要栽了。苯教以万物有灵为主宰,以混乱的神话为特征,
着重驱邪禳灾, 笃信魔法,崇向杀牲祭祀,用血和肉祭奠鬼神,带有浓重的原始血
腥味。 佛教有高深的教义和系统的理论,着重诵经礼佛,用酥油和鲜花供养神灵,
一心向善,普渡众生,理性文明得多,苯教怎么能是佛教的对手呢?
但她又想起了莲华大师说过的一番话, 苯教并非魔教,苯教徒也并非恶人,苯
教的不少教法仪规和思想观念已成为蕃域民间信仰的一部分,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囿于门户之见, 对我蕃域传法,从中阻扰。我们应当耐心教化,让雪域众生沐浴
佛光,解脱疾苦。
比拼开始, 苯教主在众人簇拥下来到阵前,莲华大师一行早已等候在那里。俩
人见面, 教主先颔首致意,大师忙合掌答礼。双方并不像那些好勇斗狠,立即箭拔
弩张,他们都是有修炼的高人,
苯教主摇摇手中的拂尘说,“同为传法人,相煎何太急?”
莲华大师答曰,“岂敢!岂敢!王命难违!”
教主又摇摇手中的拂尘说, “我苯教替天布道,护王摄政,祛邪除病,饶益众
生,牲畜兴旺,神鬼安宁,何劳异域外道,远足长征?”
莲华大师答曰, “教主此言差矣,那吐蕃赞普还专门派特使来天竺邀请我们干
什么?我们用教义和实际言行,宏扬佛法,蕃域崇佛者甚众,可见人心向背。”
这时, 吐蕃特派大臣琼热坚赞只摆手,告诫双方不要再多说了,别耽误时间。
于是,佛苯大比拼便正式开始了。
第一回合辩论。传法队这边由红袍尊者出场,苯教那边则派了一位身穿黑色魔皮
衣的大巫师。
辩论是佛教的优势,一个僧人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背诵和辩论经文,辩论是他们
从小就学来的本事。
辩论一开始,红袍尊者驾轻就熟,提出佛教的宗旨:一心向善,慈悲为怀,普度
众生,问对方,“你认为有哪点不对吗?”
身穿黑色魔皮衣的大巫师默默无语。
红袍尊者便独自一人, 唱开了独脚戏。只见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四谛、
六道轮回、 十二因缘,讲到叙述佛教整体概念的《俱舍论》、关于佛教戒律的《戒
律本论》 、指引如何到达佛境的《现观庄严论》,解释佛教世界观的《入中论》和
佛教逻辑学的《释量论》 ,关于佛教经律论的五部大论,他都扼要讲到了。讲了半
天,苯教大巫师被搞得晕头转向,无从插嘴。
好不容易等红袍尊者住了嘴。
身穿黑色魔皮衣的大巫师,这才举手朝空中一指,接二连三飘落下来一些经卷,
我们苯教也有自己的“《大藏经》 、《十万龙经》和《九乘经论》等著述,还有三
百六十种禳祛法和八十一种镇邪法。
红袍尊者接过苯教的《大藏经》 一看,这部所谓的经书,跟佛教的“甘珠尔”
和“丹珠尔” 大藏经大同小异。他忽然想起来了,传法队在喜马拉雅山上跟狮虎玩
耍时, 负责照顾驮经箧的水晶马的小沙弥曾说经箧丢失过,但很快又找到了,当时
并没在意。 现在见苯教巫师拿出来的所谓经书,跟佛教的《大藏经》大同小异,很
可能是当时的苯教黑冠巫师做了盗版手脚,但没有确凿证据。
红袍尊者拿出一幅画,画上站着一头大象,大象背上站着一只猴子,猴子的肩上
站着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又托起一只小鸟……
红袍尊者问身穿黑色魔皮衣的大巫师,“你认识这幅画吗?”
大巫师摇摇头。
红袍尊者说, 这是《善友本生图》,它是最能吸引信教群众的佛教壁画故事,
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夏日,菩提树的果子成熟了,但树太高,树下玩耍的生
灵们谁也够不着, 吃不上。于是大家决定将每一个力量聚集起来,大象让灵巧的猴
子爬上自己的脊背, 猴子又让体轻的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肩上,小白兔又托起小鸟…
…小鸟尖尖的嘴摘取到了一颗又一颗的果实,使树下的每一个生灵都得到了一份。
红袍尊者双手合拢胸前, “请问大巫师,佛教就奉行这样的理念,有什么不对
吗?”
大巫师无言以对,两手急得在黑色魔皮衣上不住搓揉。
第一回合传法队获胜。
第二回合挡冰雹,传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