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宝玉的郁闷没有多久,第二天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城,皇上禅位,荣亲王登基。
第二十章
宝玉这才明白,林如海信上写的低调做人,是因为得到了荣亲王要登基的消息。
想想也是,他们荣宁二府都是皇上,哦,不,现在应该说是上皇了,都是上皇的心腹旧臣。若是安分守己,新皇帝看在他们已然没落的份上,说不定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他们了。
若是继续肆意妄为,对不起,现今国库空虚,正需要抄几家来充实国库了。
其实这样的尴尬也存在林如海身上。
林如海官居正二品,担任巡盐御史之职。
这可是皇帝的心腹。
而今皇帝变成了上皇,他的身份也就很尴尬了。
若能急流勇退,说不定能担任个闲置。
倘若依旧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坐着,等待他的肯定是书中写好的结局。
宝玉皱眉。他该不该提醒林如海一下呢?
只是他今年也不过十岁稚龄,林如海乃朝廷重臣,会听他一个小孩子的话?
不管了,还是将京城的形势叙述一番,林如海究竟要如何决定,就靠他自己了。
金陵薛家
薛家乃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祖上乃是紫薇舍人。
薛家百万家资,在金陵人面极广。尤其是薛宝钗的父亲薛臻,更是将家里的产业发展至顶峰,也正因为如此,王家的老太爷才将嫡亲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可惜天不假年,薛臻英年早逝。
薛王氏虽然出身大家族,但也深深明白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道理。
她将儿子薛蟠当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
过分溺爱纵容,致使老薛蟠志大才疏。不过仗着上辈的余荫,为宫内采办染料。他虽读过书,却不认识几个字,整日里斗鸡走马,游山玩景。
虽然名义上是皇商,对经营却一窍不通,只在户部挂个空名,支领钱粮,其余诸事,全靠家人伙计筹办。
先前打死人的事情因薛王氏的哥哥,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代为周旋,金陵府尹又是靠贾家上位的贾雨村,因此薛蟠只是因为纵奴行凶,被罚了三千两银子。
薛王氏本以为经历了这一场祸事,儿子能安分几天,谁知他还是整日里斗鸡走马,游手好闲。
听着薛王氏一直叹气,薛宝钗柔声问道:“妈妈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薛宝钗嘴里问着,又帮母亲斟了杯茶。
薛王氏喝了口茶,又叹了口气。“我的儿,妈妈是想起了你不争气的哥哥。”
看着眼前的宝钗,薛王氏真想仰天长叹。
宝钗不过比蟠儿小两岁,却聪慧美丽,举止娴雅。其父在世时便极爱她,才华学识,比他哥哥强上十倍。
只可惜宝钗是女儿身,每日里看账本就已经有些越礼,万万不能抛头露面,出门经商的。
可如今蟠儿的无所作为已经惹得族中诸老颇有怨言,再这样下去,族长之位难保啊。
对着女儿说了自己的忧心,薛王氏摸着宝钗的头发,“我的儿,只恨你是女儿身,不然,何至于此?”
薛王氏想着丈夫英年早逝,儿子又不成器,前两年还犯了人命案子。若不是她娘家有人,怕是早就被抓了。越想越是难过,薛王氏伤心至极,不由滚下泪来。
“妈妈不必如此。”薛宝钗柔声安慰道,“宝钗虽是女儿身,但也能为家族,为哥哥和娘亲尽些心力。上皇禅位,新皇登基,听闻皇上崇尚诗礼,征集才能,有才有貌的姑娘除聘为妃嫔外,名家之女也让在宫中挂名,为公主、郡主伴读。女儿若能选上,就是做个郡主伴读,身份亦可提升不少。若因此得一门好姻缘,咱们也算有了靠山不是?”
薛宝钗毕竟是女儿家,虽然尽力说得平稳,但是脸蛋却忍不住红了起来。
薛王氏擦擦眼泪,叹道:“我的儿,你自幼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伺候人的苦头?”
薛宝钗说道:“妈妈,姨妈家的表姐元春能入宫做女官,我为何不可呢?说起来元春姐姐可是国公府出去的,她都受得,我如何受不得?”
看宝钗心意既决,薛王氏抱着宝钗哭道:“我的儿,都怪你哥哥无能啊。”
两人抹了会儿眼泪,薛王氏说道:“要不要先叫你哥哥回来商量?”
宝钗说道:“这次入选,不知耗时多久,总不能让哥哥抛下生意陪我去吧。“
薛王氏摇头,“你哥哥这个性子是难改了。我又管不了他,还不如趁着你进京待选,咱们一家子都到京城中去。平日里,你我居于内宅,管不住他。京城那里有你舅舅,又有你姨爹,总有人能够约束他的。”
薛王氏平日里就忧心儿子无人管束,说到这里,顿觉眼前一亮,立刻便道,“去,派人将大爷叫回来,就说我有事与他商量。”
薛蟠虽然呆愣,但是对母亲和妹妹却是极好的。
听说妹妹要进京待选,立刻结束了金陵的生意,带着心腹前往京城。
金陵距离京城颇远,薛王氏和薛宝钗又是女眷,一路行走极慢。
快到京城时,听说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巡查边关。
薛蟠心中暗暗高兴。舅舅不在京城,正好没人管他,想干什么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晚上住店时,便与母亲商量:“妈妈,咱家在京中虽有几处房舍,但十多年没来住过,看房子的人难免偷着租给人住,我看还是先派人打扫干净了才好。”
薛王氏说道:“何必如此麻烦。咱们到了京城或是住你舅舅家,或是住你姨妈家,以后再慢慢收拾吧。”
薛蟠说道:“舅舅正忙着到外省去,咱们一大家子都去,岂不是添乱吗”
薛王氏本就是要找人约束薛蟠的性子,怎么会愿意他们单独居住?便又道:“你舅舅虽要出门,但是还有你姨妈呢。这些年两家经常捎信要接咱们来,要是到了京城不去你姨妈家里,她能高兴了
我知道你是怕守着你姨爹受拘束,你若不愿,你就自己过去住,我跟你姨妈分别多年,就带你妹子住你姨妈家了。”
薛蟠没有劝动母亲,只得恹恹退下。进了京,一家人直奔荣国府而去。
第二十一章
“太太,太太……”周瑞家的匆匆进门,脸上的喜色都要溢出来了。
王夫人正微倚在靠枕上,同凤姐儿说话。
想着哥哥王子腾升了九省巡制,一家人要去任上,以后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定然寂寞。
凤姐儿也是满脸惆怅。爹爹王子腾身为经营节度使,手握大权。贾琏碍于爹爹的面子,也只是敢偷偷的在外面摘些野花,丝毫不敢在她跟前放肆。
而今爹爹虽然升了官,但毕竟是边缺,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有爹爹震慑着,贾琏不定什么时候就翻了天了。
这会儿看到周瑞家的满脸喜色,王夫人和凤姐儿都觉得心头不悦。
王夫人喝道:“什么事儿咋咋呼呼的,一点规矩都没有。你是我的陪房,代表的是我的脸面,这样子让外人看了,不得说我调1教无方吗?”
周瑞家的兴高采烈的进来,倒是没料到遭王夫人劈头盖脸的训斥。当下讪讪的说不出话来。
凤姐儿知道周瑞家的乃是王夫人的陪房,素日里最是有脸面的。看她一脸窘态,连忙打圆场道:“太太,周姐姐一向稳重,今儿个如此匆忙,想是有要事儿。”
王夫人坐直身子:“究竟是何事?”
周瑞家的被王夫人突然的怒气吓得不轻,这时候再不敢说其他的废话,直接说道:“太太,姨太太带着哥儿,姐儿进京了。就快到府里了。”
“什么?”王夫人下了地,凤姐儿忙上前相扶。
“凤丫头,是你姑妈来了。”王夫人激动的说道。
凤姐儿也是满脸喜色,她可是好久没有见过金陵的姑妈了。
王夫人忙不迭的说道:“快,吩咐下去,开中门,迎接远客。”
相较于黛玉进府时的凄凉,薛王氏一家来荣国府可是挣足了面子。
中门大开不说,王夫人更是高兴得站在二门外迎接,老姊妹相见,悲喜交集。
“姐姐,咱们可是有十来年未见了吧。”薛王氏擦擦泪水,略带哽咽的说道。
王夫人叹道:“可不是。这是宝钗吧,出落的真漂亮。”
薛宝钗今日身穿一件淡粉色绣花袄,下面是同色百折绫子裙。浑身上下没有什么金珠宝玉,仅仅是胸前戴着一个金项圈。
王夫人向来厌恶黛玉妖1妖1娆1娆1的模样,宝钗的朴素,倒是让王夫人感觉眼前一亮。
看着面前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宝钗,王夫人只觉这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
因为对宝钗很喜欢,所以王夫人也没有继续客套,而是直接说道:“妹妹,你的来意我明白。你放心,能帮忙的,姐姐是决不会推辞的。”
“多谢姐姐了。”薛王氏感激道。
二人说了会儿话,王夫人又领薛姨妈拜见贾母,献上了人情土产。
三春及宝玉,黛玉都在贾母这里。
因为都是客人,所以黛玉对宝钗格外注意。
当她看到宝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时,不禁暗暗对比了自身。因为身体娇弱,她一向如弱柳扶风,比不上这位宝钗姐姐身姿丰盈,不由微微皱起了秀眉。
宝玉对《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闻名已久,听说她来到府里,便也腻在了贾母房中,想要抢先一见。
这会儿看着宝钗一举一动皆是风韵天成,对这位美女也不由得心生敬佩。
薛宝钗幼年丧父,哥哥又不着调。她不仅要在母亲跟前尽孝,还要抽空学习知识。
在红楼中,她诗才能比黛玉,通经史,懂账册。黛玉偷看《西厢记》时,从她的三言两语中,也能看出她闲书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