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一多半考生交了白卷。有个别考生对“祖冲之”,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有一个叫周祖谟的考生对以“胡适之”,惹得出题人不禁喜出望外,“对得这么好,考任何系都该录取。”虽为小事一桩,也可见此公确有鼎鼎大名。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原名嗣贰轶U,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当取自其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典故。
1910年,年仅19岁的胡洪骍远离家乡,漂洋过海,赴美留学,师从于赫赫有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1917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时他提交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进化史》。当时由7人组成的考评组中,只有一位德国教授精通汉语,别人都看不懂,所以他的论文被搁置下来。胡适当时急着回国,未能进行论文答辩,因此也就没有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胡适的这篇论文,并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由蔡元培作序,署名为胡适博士著,学术界为之轰动一时。当时有人对胡适的“博士”身份提出质疑,说他是“假博士”。胡适对此可谓耿耿于怀。1927年3月,他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自此之后,一发而不可止,又先后获得了35个荣誉博士学位。如果以一人获得最多博士学位申请吉尼斯记录,怕是非胡博士莫属了。这35个博士学位,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当初到美国留学4年后的胡适,在一般留学生尚徜徉沉醉于美利坚丰裕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之中时,却写出了一篇充满忧患意识的《非留学篇》。在这篇长文开首,作者就大声疾呼:“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
作者认为,中国“以数千年之古国,东亚文明之领袖,曾几何时,乃一变而北面受学,称弟子国。天下之大耻,孰有过于此者乎!”留学是我国的大耻。但是这又是落后之国从先进之国汲取新文明的唯一办法,“留学目的,在于植才异国,输入文明,以为吾国造新文明之张本,所谓过渡者是也。留学之目的在于使后来学子可不必留学,而可收留学之效。是故留学之政策,必以不留学为目的。此目的一日不达,则留学之政策一日不得而收效也。”他还认为,中国派遣留学生数十年,而不能达以上目的之万一,实际上是留学政策的失败。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教育方针的失误,不知振兴国内教育,只知派遣留学;之二是留学生志趣卑下,志不在为祖国造新文明,而仅在一己之利禄衣食,急功近利,苟且速成,重实业而轻文科,不讲求祖国文字学术。为了救此弊病,他提出一要慎选留学,二要增设大学,增进国内高等教育。他提出建设和振兴中国高等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说:“久长之计乃在振兴国内之高等教育。是故者以国内高等教育为主,而以留学为宾;当以留学为振兴国内高等教育之预备,而不当以国内高等教育为留学之预备”,“盖国内大学,乃一国教育学问之中心。无大学,则一国之学问无所折衷,无所归宿,无所附丽,无所继长增高。以国内大学为根本,而以留学为造大学教师之计。以大学为鹄,以留学为矢,矢者所以至鹄之具也。如是,则吾国之教育前途,或尚有万一之希冀耳”。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怕老婆的“假博士”——胡适(2)
此后,胡适创办国内大学的思想十分强烈,达到不发不快的地步,多次与人探讨。1915年1月,他同竺可桢等人谈话,呼吁“设国立大学以救今日国中学者无求高等学问之地之失”。同年2月20日,他在与英文教师亚丹的谈话中再一次感受到国家建设大学的重要、中国无著名大学的耻辱。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大发感叹:“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剑桥、牛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嗟夫!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四万万方里、四万万人口之大国乎!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国乎!”第二天,他仍觉意犹未尽,又在日记上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
从此,青年胡适立下了终身从事教育以救国家的志向。1916年1月25日,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适以为今日造(不能亡之)国之道,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在教育。故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并说:“明知树人乃最迂远之图。然近来洞见国事与天下事均非捷径所能为功。七年之病当救三年之艾。倘以三年之艾为迂远而不为,则终亦必望而已矣。”
在1917年2月毕业前夕,通过越洋通信,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上发表了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携手,高高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民国初年这场史无前例的新文化运动,由此进入高潮。在此后的80年里,“胡适”这个名字一直像一颗耀眼的巨星,闪烁于大陆、港台及海外的星空上。尽管由于种种政治的或其他原因,当时与后来人们对胡适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谁也不能无视他的存在。平心而论,他无愧为中国新文学开山鼻祖之一。
1917年回国后,胡适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加入《新青年》编辑部。他积极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呼唤民主和科学,大力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因为首倡“新文化运动”而一夜成名,成为中国文学的领袖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他所撰写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可谓新文学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学改良的8项内容:“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务去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称胡适的这篇文章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1918年,他在《建设新文学革命论》中,又把所谓“八不主义”总结为4条: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数千年来,中国通用的书面语中没有白话文的合法地位,只有与口语脱节的文言文才算正统。直到五四时期,经胡适的提出及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的运用迅速推广,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书面表述上的支配地位,也开辟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崭新纪元。
五四文学革命前后,胡适还身体力行地投入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实践之中。在文学理论方面,他陆续发表了《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谈新诗》等文章,大力提倡新文学创作,并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新文学与旧文学的区别。在引进西方文学作品方面,他翻译了法国都德、莫泊桑及挪威易卜生等名家的部分作品,为国内的新文学创作提供借鉴精品。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从理论上做了有积极意义的探讨,而且还身体力行,一马当先,尝试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1917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发表了他的几首白话诗,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正如他把它们结集时取名《尝试集》所表明的,他为新诗创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如下面这两首作品,打破了传统的诗词格律,采用自然音节和自由句式,内容也表达了颠覆传统、反对封建、倡导民主主义及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像一股扑面春风,给诗歌天地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2。怕老婆的“假博士”——胡适(3)
窗上有所见口占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威权”
“威权”坐在山顶上,
指挥一班铁索锁着的奴隶替他开矿。
他说:“你们谁敢倔强?
我要把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
奴隶们做了一万年的工,
头颈上的铁索渐渐地磨断了。
他们说:“等到铁索断时,
我们要造反了!”
奴隶们同心合力,
一锄一锄地掘到山脚底。
山脚底挖空了,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地跌死!
另外,胡适在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学史研究,甚至戏剧、小说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做出了不同凡响的贡献。他一方面介绍欧美的思想、文化,一方面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整理重估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并兼顾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从新文化运动起,历次重大的学术文化争论,他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难怪有人说:胡适这一时期的文学主张、创作实践、研究工作,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没有“胡适”,恐怕也就没有“白话文运动”——至少运动也不会在那时发生。
胡适的加盟大增了北大新派的力量和活力。关于他在当时北大新派中的影响和地位,有论者指出26岁的胡适是其中最年轻的人物。但是他那无可怀疑的受过西方教育的归国学者身份,他在北大的地位,以及他与《新青年》的联系,都标志着他是这个虽然规模较小,但条理分明、影响巨大的先锋派的天然领袖。
胡适到北大的头一年,担任中国古代哲学、英文学、英文修辞学诸课的教学工作,第二年又任中国名学、中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