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克麦赖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克麦赖夫-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命运是什么?是自己写出来的,导演并没有在命运的结点上终结影片,青海与洪山奇迹般的逃脱了。当两个人正想着好好地生活下去的时候,萝拉扣动了扳机,而原因只在于青海杀死萝拉男友时送给洪山的那块手表。

  萝拉因为失去了依靠而进行报复,她如行尸走肉一样完成了自己似乎应该做的事情,她始终没有真正体会到爱情,却因为自以为是的爱情而杀人。她杀过人之后,其实她也等于死去了。

  而关于洪山与青海的死则更为可怕,他们是死于友情,当洪山接过青海送给他的手表时,他十分地高兴,但却想不到这代表着友情的东西却预示着生命的终结,也预示着他心中对萝拉爱恋的终结。

  而此时的考林拿着那个人头继续着行为艺术的表演,是一种赎罪还是一种存在?

  但纵观整部影片,青海对考林的爱情(实际上是对内心的追求)是源动力,成功了,而洪山与青海的友情则是行为动力,也成功了,而萝拉的命运却是无助的,也是最后整部影片的结点。

  爱情+友情<;无助的命运。

  其实这个公式并不存在,因为它们不是一个主体,但如果说这个主体只是这群类似的人呢?在不涉及个体的情况下,这样的公式存在自然有其道理。

  韩兮

  2006…10…16于通州。 最好的txt下载网

《洗澡》:上善若水

  《洗澡》影片的主旨便在于“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在此,就影片中关于水的电影表现手法作一初步分析。

  不可否认,本片由于情节简单,投资也比较小,尤其所涉及的场景主要在于澡堂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所以,水是作为主要道具而出现的。而作者也特意通过一些反复性及对比性的镜头来强调水的内涵,同时也加深了对水的认识,这是一种画面的传达,在无形中也表意了作者所要阐述的问题。

  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忘记,二民的一个习惯性动作,即手持水笼头举过头顶,让喷出的水从天而降。在影片中,二民的这个举动反复出现达到五六次之多。这样,就使观众的视觉记忆得到了强化,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镜头时也许会以为作为二民这样的弱智,这样的形为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行为,只会引起观众对二民这个人物可爱之处的发现。但随着影片的深入,这个镜头反复强调地出现,这就不能不引起观众的思考。二民的弱智角色恰好可以使导演利用仿佛是现实的手法来拍摄这个具有表意特征的画面。我们大概都能理解,本片主要是在表现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文化中水是无形无声而又无为的,这是中国民间的处世哲学,源自于中国古老的道家学派。这种无为中的有为,无意识的亲情与温情恰是导演对传统文化中精华的提炼。因此,这个镜头就是要说明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实际即代表中国文化的高于一切的地位。

  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还有一个是胖子在唱《我的太阳》。从影片的直观感觉来看,胖子若不沐浴在水中则他的喉咙是无法张开的。这个镜头也反复出现了三四次,而它所表达的含义正是把中国以水为形的神韵文化推到了极致。我们知道,《我的太阳》是意大利歌曲,代表着一种西方文化,意大利也可以说是西方文化中具有突出成绩的国度。但就是这样的对于中国人来说的外来文化若没有水的滋润却无法成形。可见,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具有多么大的力量。但若只是从征服的角度来说,这未免有失公允,导演所要传达的实际上是一种融合。我们无法阻止也不应阻止异族文化或说现代文明的入侵,那么,我们就要做到让那些文化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才有可能发展。由于这个镜头要承载巨大的文化冲突,所以导演也令它出现了若干次。

  另外,本片中有两个颇受争议的段子,即陕西的缺水与西藏的圣水,这与现实的水文化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我认为,这种对比的作用并不是意在找出差异,而是要丰富中国以水为表意的传统文化,更加明确地说明水是中国文化的神圣载体。

  韩兮

  1999年于通县

《洗澡》:智者若愚 
灵魂脱离于肉体游离在情感的空间中,仿佛在波澜的大海上有一叶扁舟沉迷着暴风和巨浪的呼啸声,找不到归宿,也不清楚确定的归期,除了在随波逐流的形式中进行无谓的思考以外,一切危险与灾难早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包括肉体的萎靡与 恍惚间,世界电影开始关注傻子的生活空间,创作者们找到了一条表达艺术的捷径,可以摆脱现实的逻辑,用反人物的思维进行创作。我们最熟识的傻子莫过于阿甘,那个运气极好,可以永无休止地创造神话的阿甘只是个傻子。在《雨人》中有一位集弱智与天才于一身的傻子哥哥,他反讽着数字化时代的机械思维,同时,却让汤姆。克鲁斯找到一份久违了的亲情。这些傻子是弱智吗?还是在冥灵之中尚存有一丝宽容,使这种人苟活又游荡在纷繁的尘嚣。   

  终于,我们迎来了自己的傻子,他叫二民,是张扬新片《洗澡》中的角色。二民的确是傻子,而且是个普通的傻子,他没有天才般的本领,也没有可以传记的运气,他无法创造什麽奇迹,却极力的想挽留住自己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但他所重复而且永远不会感到腻烦的生活方式仅仅代表着落后,这种落后让人感到亲切与温馨。 

  每一个人,尤其是新时代的宠儿们,对落后会嗤之以鼻,而在心中不断地勾勒着未来的蓝图,那是西方的生活方式,其实只是物质的具像而已。我们穷,穷在汽车的轮胎与大厦的钢筋中,于是,我们把西方的照片当作快餐来品尝与消化或吸收,但照片永远只能摄下物质的世界,而且需要照明。为了环保,我们可以抛弃筷子,但绝不能忘记使用筷子时那巧妙的手劲。但我们确实是统统的扔掉了,抛弃了,与国际名正言顺地接轨了。我并不知晓张扬设计这个傻子的初衷,便妄自揣测起来。也许,那是一份无奈吧,一种迷惘心情的宣泄。这个进化的年代中,还有谁不去追求进化的生活空间呢。违反这个规律的人就是傻子。社会无比的悲哀与残忍,当你试图在已被摔得粉碎的瓷器中寻找点古朴的嵌丝花纹时,你已被排斥在众人之外,你当然就是傻子,你还能当什麽呢。   

  姜武扮演的二民可爱之极,胖乎乎的,爱听《我的太阳》。但他最喜欢的是将皮管子指向天空,让水倾洒下来,这是龙的本领,也只有龙的传人才会如此。然而,二民每次展示这个意境的时候,观众都在笑,虽然是善意的嘲笑,但我的心却因此而痉挛,仿佛有一柄超薄的手术刀掠过心际,那微微的寒意与莫名的恐惧奇袭着我,没有血,也没有刀痕,隐隐的来自于地狱的疼痛刺激着我的大脑,血液断流了,眼前一片茫白,我进入到傻子的状态中去。我们总是自以为绝顶聪明,自认为走到了潮流的前列,不再会去做有意识的当回傻子的游戏。孰料,张扬竟用洗澡水将我们浇醒,可以睁开眼睛,看见面前傻笑着的二民。   

  二民的生活很有规律,这是得益于父亲的教诲,早晨拖地,白天工作,晚上跑步,即使父亲死后,他依然如故。父亲走得很安祥,他没有因为看见澡堂拆迁而感到悲伤,也没有因为换过新居与街坊分离而感到孤独,他是幸运的,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他隐遁了,躲开无法抗争的进步。但作为父亲翻版的二民则不是那麽走运,他是新时代的人,需要面对新时代的空间,而他对自己的未来却茫然不知。尤其父亲逝世的那场戏,我是如此设计的:父亲已经死去,身子软软的,慢慢地滑进水中,没有气泡,什麽都没有,水下的面庞安静从容。二民开始计数,他大舌头的声音在澡堂中回响,二民一本正经的数着,数字已经超过了父亲往日憋气的极限,他却浑然未觉,声音中竟然还带有一份惊喜。这时,大民打完电话。。。。。。二民如何能够料到他的生活方式是多麽危险,他对那个必然的归宿竟然熟视无睹。不知这样改动,张扬是否赞同。   

  父亲既已仙去,大民和二民的矛盾立即浮现出来。其实,兄弟俩的关系早在影片前半部中就有所体现,只是被父亲与大民的冲突和父亲与二民的生活遮掩住了。兄弟俩上街,二民走失,他是多麽的不容于这个新兴的时代,而大民这个都市人也无法保护自己的亲人,这难道不是一个质疑的情节吗。迷失在都市中是张扬有意无意带出的情绪,《爱》片中那个端早点,矗立在高楼森林中的徐静蕾和本片中的姜武是何等的相似。二民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法,划着墙走,仅仅出于习惯,但他成功了。父亲死后,澡堂也终要去的,二民是无法挽回这个局面的,哥哥则如拆迁般突袭了这个可怜的人。二民将要失去一切,他的未来在哪里,哥哥是如何帮助他的,这些问题使观众关心二民的命运,创作者无法给出答案,那个未知数极具诱惑力,但结果往往会异常苍白,于是主创人员不必再说。   

  阿甘傻得令人羡慕,雨人傻得叫人称奇,二民却傻得让人可爱。其实,电影中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傻子,每一个傻子都是抽象出来的具像,都在替主创人员完成某种意象,但他们的口,他们的行动却是表象的傻子状态。我所怀疑的是,除了借用傻子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但事出必有因,这也是无奈之举,现实中有如此特点的人岂不都是傻子,导演是自嘲还是反讽,这留待观众讨论。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比较明白的,傻子除了有傻子的特性以外,还有人的性格,仅此而已。

  韩兮

  2000年于小西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少年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