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了这一段历史。商、周之际,是中华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据史载,武王伐纣,二渡孟津,八百诸侯相助,一举而商亡。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它必然引起社会的各个层面的震动。商的衰落,周的兴起,引起商贵族的依附氏族的逃亡,这些依附氏族逃脱了商贵族的控制,依附于周,成为了大大小小的“侯国”。周的中心洛阳地区出现了家族形式的新体制,不再实行推选,而是家长式的父传子。商,周之际的历史没有保留下来多少资料,这一章的文字便是极宝贵的历史资料。
以下: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一段话是对商的旧贵族说的。拱璧,驷马是商贵族身份的标志。宣讲人劝说商的旧贵族,说:你们虽然有拱璧的标志,在先代有过驷马的荣耀,这些没有多大用处,还是接受新形势,承认天子、三公吧。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这也是劝说旧贵族的话,当着诸“侯国”纷纷独立,周天下大局以定的形势下,宣讲人说:这些侯国为什么尊天子?还不是求得自身的安全吗?(如果继续与天子、王公对立下去,恐怕自身的安全也难保。)
道的宣讲人是土生土长的古商人,宣讲人一代一代地宣讲了几千年,伴随了商的兴起和商的衰落。宣讲人的宣讲词特别是早期的宣讲词没有保留下来,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宣讲人在商历史的进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这一章的文字记录了,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宣讲人(的一部分)站在了新兴的家族一边,保留了鲁、蔡、卫、宋这一片古商地。
40 同于
原文
二十三 希言自然。故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释):言:语气词。 自然:哲学用语。指长久的,永恒的,和谐的,“万物”的“形态”,是道追求的理想。自然就是自焉,大自然的自然是今天的词义。 不能久:双关,达不到自然。 失:在道看来,自焉才能长久,称不长久为失。
(大意):长久的自焉珍贵呀,所以才有不自焉。小雨不过一个早晨,大雨不过一天。谁?是天地。天地尚且变化,何况人呢?追求道呢,归为道一类,追求德呢,归为德一类,其它的归为失一类。追求道呢,道欢迎,追求德呢,德欢迎,追求失呢,当然,失也欢迎。对于道与德的信仰还不多,还不够。
解读
这一章是面对听众的宣讲词,调动语言的力量,进行宣传鼓动,信仰道。这么深的哲理只用了八十多个字。首先,文章用天气的变化比喻社会的变化,指出道的长久性在天地之上,当然也在社会之上。然后,宣讲将道,德,失拟人化,说明社会上存在道,德,失的差别。最后,结论说,为了实现自焉的理想,必须扩大对道的宣传。
文章明显从“故”分做两个部分,书中的许多章也是这样的结构。这是因为在今本以前有古本。今本是对于古本的汇集和整理。文章的上部分是古本的文字,下部分是改造古本时后加的文字,是对古本的“新解”和“发挥”。书中的又一些章,上部分是引据“经典”,下部分则是道者的宣讲。两个部分不但在认识上有差别,而且在时代上也明显差别,这对于我们认识成书经过很有意义。
“自然”。在今天,是与社会相对的一个术语。如:自然界,大自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在这一章,然是个附加字。自然可以读“自焉”,即本性。有自在,自为,独立等意思,表达了“自”的状态。“自”是怎样的状态呢?文中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可知,文中是将自焉概念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在自焉的境界里,一切的变化都没有了,社会上的“惟与阿”,“善与恶”,“可畏”没有了,甚至天气的风雨变化也没有了。在道看来,变化是对道理想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祖先在始族时代形成起来了这样的世界观和社会观。奇怪吗?不可思议吗?我们的祖先能力实在是太小了,经受不起风吹雨打,经受不起天地间哪怕是微小的变动。道的世界观表达了始族人祈求太平无事的要求。在今天,我们知道,这个理想的境界并不理想。一旦到了“自”的状态,一切的运动停止了,地球将毁灭,宇宙也将不存在。但是,宣讲人相信自焉的境界是存在的,而且苦苦地追求着。在八十一章的道书中,这个理想的境界没有找到。
(“自”的境界后来找到了,是被宣讲人的后代找到的。不是说“得道成仙”吗?这个自焉的境界就是仙境:神仙过的日子,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没有变化。东汉末年,出现了道教,在宗教里,将人间的理想搬到天上去实现。道教的核心思想从“八仙过海”的故事里可以看出来。)
但是,宣讲人没有脱离社会,他们是现实的社会人,将自焉当做社会的目标,思索追求。
变革社会的人叫做革命家,思索社会的人叫做哲学家,脱离社会的人叫作宗教家。读到这里,找到了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同是对社会的思索,哲学的思索停留在社会内,宗教的思索站到了社会外。东汉末年,道教的领袖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哲学家的张角前进了一步,做了革命家。黄巾起义以后,道教终于宗教化,不再有变革社会的意义。
我们找到了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回头来看宣讲人,这是一批古中华时代的哲学家。他们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思考社会。在今天,宣讲人被称做“朴素的唯物主义”。
这一章出现了三个并列的词语,“道”,“德”,“失”。在这一章的时代,道与德还是两个宣讲群,或者叫做两个学派。这说明,这一章的时代在道派的早期,道和德各自独立。猜测在思索社会这个总目标上,道派与德派是一致的。道派追求自的理想 ,探索生育的终极,德派则偏重现实的思考,探索生育的实际意义。失,从全文看,视道和德为正宗,春秋百家中其它的九十八家学派归为“失”一类。
道与德的派别关系启发了我们:
为什么在道书中从吾言,食母到道中间出现了那么多相类的词语,而且这些词语分别的宣讲不同的内容。这是因为,在长长的几千年的时间里,正如氏族的汇合那样,宣讲人也走过了一个汇合的过程。不同的宣讲群在不同的时代宣讲各自的内容。到了春秋时代,不同的群汇合为一个道派。由此,又可以深一步的推想:
前文说过,鲁,蔡,卫,宋是古商地。在这不大的地区内,并存了道,儒,墨三大学派。这三大学派的渊源又不相同。这就向我们揭示了商时代的社会思想。
道的渊源是本土的村落生活,具体说,是生育崇拜。墨子的书中残留巫术的痕迹,想像渊源于巫祭祀。儒渊源于尚书,成书于论语,尚书,用今天的话说,是商的晚期和周时的文化教育的课本,课本的内容先是取材于商文化(的帝崇拜),后是取材于禹治水神话。上述是今天能够知道的商文化,当然远不是商文化的全部。那些在流传中消失了的部分远比今天知道的部分多得多。
41 勤而行
原文
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e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盲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注释):士:就是人,人们。这一章以对道的态度为依据,将人分作上,中 ,下三类。 建言:哲理,名言。 明道,进道,夷道:双关语。道,相当于今天的宇宙观,世界观,很抽象。 上德,广德,建德:符合和遵循道的行为叫做德。 大白:大和白,源自商语,宏大的,高尚的。经历了昧,退,颣,谷,辱,不足,偷,才能达到大白的道和德。 偷:无声息的。 贷:帮助。
(大意):上等人对道勤而行,中等人对道没有什么表示,下等人对道嘲笑。(下等人不能接受道),嘲笑道是正常的。哲理说得好,……,道无形无踪,唯有道才能消除对立,达到长久。
解读
这一章结构完整,内容清楚,立论尖锐,立场鲜明。圣人被褐怀玉的时代过去了,我独异于人的时代过去了,道思想迎来了一批叫做上士的追随者,进入了新的时代。已经读过的四章记录了道思想的脚步。
上一章从变化的方面宣传道,道能够消除变化达到自然。这一章从“建言”的方面宣传道,巧妙地“论证”道能够消除对立,“善贷且成”。建言,就是“哲理”,“名言”,用哲理,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论点。
文中这样论证:
人分三等,下等人对道大而笑之,这是正常的,“建言”可以证明。建言的第一部分“明道若昧”几句,用明,进,夷对道加以描述,第二部分,“上德若谷”几句,用上,大白,广,建对德加以描述。第三部分,“质真若渝”几句巧妙地推论:明,进,大白,等等就包含在渝,不足等等当中。最后是结语,肯定的说,只有道才能消除对立,达到长久(的自然)。
这是一篇精彩的论文。
“建言”。历来,一派解家将道德经当做深奥的圣言哲理,对于建言这一部分,就从实际的生活中寻找事例,加以验证。又一派解家将建言当作辩证法推崇备至。在书中,像这一章这样,有几处写到了对立和变化。将世界写成变化的状态,这就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