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菲律宾人演奏。男客必须穿上晚礼服,假若穿着浅色西装或中国长
衫,服务人员会很客气地把他请出去。女客当然争奇斗艳不在话下了。
辜鸿铭也是常客
北京饭店的西餐是有名的,监厨是法国人。那位主厨是浙江舟山
人姚宝生——癞痢头——是由一百多名报名的厨师中被各使馆的人
员品尝之后,选拔出来的,胜利之后他才退休。全餐合三元美金。最
初在船板胡同时的邵宝元对于法文、英文能说、能写,德文、意文能说
不能写,现在他做华人经理已经多年了。
西餐厅和舞厅是相连的,前者在南,后者在北,靠北墙有小戏台。
那时外国的大音乐家或歌唱家全在这台上表演。如把桌子全移出去,
可以排得下七百张椅子,地板是大条的拼花地板。观光客来了,用餐
时,表演中国的戏法——快手刘、快手卢等人;或是滦州的皮影戏,以
及宫戏(傀儡戏)等中国老玩意儿。试问现在所谓的观光旅馆又如何
呢?别说服务人员绝不会给客人介绍女人,就算客人自己带进去也办
不到。吃饭时男客要穿深色西装、打黑领带——存衣室里有预备好
的,请客帖子上也有注明。最初去这洋人饭店的中国客人是若干满洲
贵族青年,有一位脑后垂着白辫子的老者倒也是常客——他是牛津留
学生辜鸿铭先生,大概也只有他老人家不穿西装。
二次大战,法国战败后,中法实业银行把本行持有的百分之七十
五的股权卖给了一位法籍日人律师和一位美籍日入水果商。跳舞取
消,英美人已成俘房,中国人更没了那跳舞的心情。大餐厅之旁添了
几间日本料理的雅座。胜利后,老经理邵宝元先生退休了,由他的儿
子邵毓彬先生接替。产权归了北平市政府,借给励志社作第二招待
所。
另一个洋人开的六国饭店在使馆区内,地名叫作水门,也始于庚
子前后。老板英国人,华人经理天津李某。面积比北京饭店小,四楼,
英式西餐。因为它在使馆区内,所以军阀内战时失败的军人和政客全
逃进去,中国军警因有条约的关系不能进去抓他们。日本对英美宣战
之后被日军接收,改为贵宾招待所。抗战时,旧军阀张敬尧在那儿被
志士刺杀。它没有专门的舞厅,不过在餐厅内也有乐队,客人在厅中
央的余隙中也可婆娑起舞。
第一辈的舞女和舞步
民国十七八年时北平已有备有舞女的舞厅了。最早的一家在西
长安街路北,有位教授的洋太太,曾在那儿与美国大兵伴舞。第一辈
的舞女是于碧澄小姐。此后王府井大街的交通饭店(前身是大陆饭
店,后改为中原公司一一百货公司)也开了舞厅。有名的“北平李小
姐”就在那儿初次亮相。有一天开化装舞会,她穿了欧洲古时的伞状
大裙子出场,真是仪态万千。也有几位名门闺秀下海的。相继开了三
星舞厅(酒吧小白楼改的),老板意大利人,白俄老板娘兼当舞女。中
国舞女中有一位唐槟香,身材玉立很是漂亮。这家和白宫、美琪,全在
东长安街上,距北京饭店不近。客人可以带出场,和舞小姐上北京饭
店去,那儿是要客人自带舞伴、不预备舞女的高级场所。
北平的舞厅用舞票制,一元三张,跳一场用一张,有些舞厅没有乐
队,用留声机放音乐唱片,一场极快,只有三分钟。有时去请那成排坐
着的舞女,走得慢了,到她那儿音乐就停了,倒省了一张舞票。北京饭
店的一场就长得多了。客人送舞票谁也不好意思数着跳几场送几张,
总得多送点,舞女全塞在高统丝袜里。在北平请舞小姐来坐台子要花
十元开一瓶香槟酒。酒虽不高明,可是噗的一声大响,声震全场,客人
和舞小姐全显得面子十足。那时通用的舞步是狐步( Foxtrot)、布鲁斯、
华尔兹。探戈是表演用的,很少出现,有位北大的魏教授夫妇很擅长。
几位奇特的人物
舞女中有几位奇特的人物。一位是天生的歪脖子,她的脸老像歪
着头看东西?一位较矮的,头发老是斜盖着右眼,后来我才知道那一
只眼是凸出的,可是盖着却很美。还有一位天老(没有色素的人,白发
白皮),把头发染得红红的,舞技却十分高明。这些原是灯下美人,白
天如何,却不足深究。在有舞女的舞厅中,客人穿得很随便。我记得
有警局的一位区长(今分局长)穿着白衬衫,鼓着肚子,挂着把手枪。
有些二十来岁的青年,头发梳得发亮,穿着腰身细窄的长衫,高高的领
子,十分媚气。最可笑的是民国二十年左右,西藏的班禅额尔德尼大
国炳——简称班禅喇嘛来到北平,有他的随从官员(想必也是大喇嘛)
穿着缎子袍和马褂,也佛光普照地照到舞厅来r。地板滑,一走一跤,
一跳一跤。后来,钱花得够了,居然也练得不错。这些喇嘛以普度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