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甜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甜心-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give me a break; give me a break

  你回去的时候能不能告诉家里的人我差一点就成功了

  机会多多但是要抓住也不容易

  请别告诉他们你如何找到了我

  请别告诉他们你如何找到了我

  让我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就象阿伯特一样,我们也做着同样的事情,与其说是虚荣不如说是无奈。

  他累了,在那报喜不报忧之后,他需要喘口气,我们也累了,但是我们却没有资格休息。

  seems 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seems i've often heard that kind of talk before

  it never rains in california; but girl; don't they warn ya?

  it pours; man; it pours

  好象南加州从来不下雨

  好象我常听到类似的说法

  南加州从不下雨

  可是姑娘他们没有警告过你吗

  夥计那里下的是倾盆大雨

  当我们拖着行李箱踌躇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当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去赶最后一班电车,当我们驾驶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迷路,当我们的车胎突然爆破或者引擎无故息火,当我们深夜赶完论文计算机突然感染病毒,当我们正兴致勃勃讨论着明天导师却告诉我下一年没有资助,当我们要生孩子了开车奔医院却一路红灯,当我们的孩子躺在特护病房里,医生与我们一样手足无措,当我们的绿卡申请了两三年后律师告知被移民局拒绝,当经济萧条开始我们突然被裁员,当我们的房子因无法支付贷款被银行收走,当我们辛苦积累多年的401K一夜间化为无有………

  我们的世界正在下雨,夥计那里下的是瓢泼大雨。

  倾听阿伯特,每一次都让我激动,这个从伦敦来的有着一头卷发的英俊青年,他的歌让我情有独钟。新新新人类也许会觉得这个七十年代的老歌已经过气,但是,姑娘,假如你用心倾听,你会发现,你的南加州或许从来不下雨,或许,你的世界正下着倾盆大雨。

美国人的官司
这些日子,博友离离原上草(离离原上草的博客)与她的中国房东的纠纷在圈子里引发不小的地震。小离同学与她的丈夫住在深圳,他们与房东发生的种种纠纷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逐步升级,越闹越热烈,不仅矛盾双方发生激烈语言冲突,同时把地产中介、社区办、管理处、片警、110巡逻警、电视台媒体、美国住中国广州领事馆(小离的先生是美国公民),还有许多关心小离同学安危的圈友,虽然是远水不解近渴的关系,却也忍不住要为她站个人场,能牵扯的人和机构都牵扯进来了,于是,一通闹啊,直闹个昏天黑地,依然没任何解决的迹象,真不明白了,就这么一点破事,鸡毛蒜皮的,竟然持续半个多月,仍处筋筋拽拽(扯皮)状态,真令人哭笑不得。

  
  据小离同学说,社区办建议小离他们走法律程序,上诉房东无故扣押他们物品,小离同学一听,义愤填膺哪,明摆着对方不讲理,还要打官司,天理何在?看来小离对走法律程序有抵触。也难怪,一说见官,中国人大都不习惯,其实,解决民事纠纷,假如当事人双方各自觉得有理,并且经过相关行政机构的调解后仍然无法和解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走民事法庭,除此之外,其它方式都会使矛盾加剧,从而导致问题激化。

  
  对于民事纠纷,各个管理机构有时无法做出对错判断,因为管理机构行使的是管理职权,面对民事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行政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和辩别能力不足以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民事纠纷入秉法院,是解决民事纠纷最有的效途径。

  
  在美国,人们发生纠纷都习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看美国电影或者电视剧,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台词:“好,咱们法庭见!”

  
  美国人因为形形色色的民事纠纷上法庭打官司司空见惯,财务纠纷打官司,邻里矛盾打官司;兄弟反目打官司,离婚赡养打官司;这么说吧,只要是矛盾的;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又不属于刑事犯罪的,一律上民事法庭,这大概也是美国律师吃香的原因之一。

  
  美国民众喜讼;跟美国美国较健全的法律体系有关;也与美国提倡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关,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人们追求公正的合理途径。美国人喜讼,也爱看讼,大到全国家喻户晓的重案,小到地方民事纠纷案;每个庭审都不缺听众。美国多家公共电视台都在下午安排有民事法庭节目,多少年来一直保持固定收视率,象著名的<;JudgeJudy>;(朱迪法官)节目,就是一个深受观众欢迎的法律现场秀。

  
  在这档电视节目里,你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民事纠纷,间接地充分感受一下“嗑瓜子嗑出臭虫来”和“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的人间百态。

  
  我从刚到美国那时就陆续收看这个节目,看这个节目,对我认识美国的民事法,熟悉美国人的观念和生活习惯,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帮助不小。

  
  于是,我知道了上法庭对美国民众意味着什么,我也了解到普通美国人会为什么事情上法庭,而美国法律对各种各样的民事纠纷将做出什么样的判决,这一了解可不得了,原来,美国法律和我们的中国习惯之间确实存在差别。

  
  比如,有一次我看到朱迪法官审一个案子,案子原告是一男子,告他原来的女朋友,要她归还为她支付的3000学费,这女朋友不服,说这钱是你送我的礼物,除此之外,这男的还送过她价值万元的珠宝首饰,在女的看来,既然是送的都是礼物,包括支付的学费。

  
  这个案件如何判?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想法,是啊,东西和钱是人家女的跟你恋爱的时候,你送人家的啊!一些很中国的人也许还会说“人家女的跟了你几年,你要给人家青春补偿费啊,礼物学费你给都给了,还要什么要啊,给了就是人家的。”

  
  这是中国人的概念,可法官如何判决的呢?法官首先把钱和物分两部份,珠宝首饰是物,属于礼物,尽管价值连城,还是礼物,假如你当初送了她房子车子,比那3000多得多,但仍然是礼物,礼物是不能归还的,当属于女方。不过,那3000学费,女方一定要归还男方,因为3000是钱,并且,当事人双方并没有证据表明男方要把钱送给女方,只有男方为女方支付学费的收据凭证,因此,法庭只能认为这是女方借用男方的钱,因此,判决女方归还男方3000。

  
  朱迪法官分析得很清楚,当事人双方也许心里不服,但是也只得按照法庭判决执行。

  
  民事纠纷入秉法院,当事人双方对错与否,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法官的任务是通过法律做出公平判断,而不是对当事人双方做有罪断定,虽然法官对事情本身有界定,她会批评有错的一方,但这种批评也只是表明她作为民事法官的价值观和道德立场,她不会拿那个大木头锤子猛地一砸,大喊一声:你有罪!这种戏剧性场面是绝对不会出现在民事法庭上的。

  
  有一次看朱迪法官审一个案子觉得有点意思。

  
  两个女大学生参加舞会,因戴了同样面具引发纠纷,于是,阿庆嫂和沙老太婆打起来了,女生A打了B,衣服也撕破了;眼睛也打出了血来啦,女生B告上法庭,女生A反告对方纠纷起因是B抓了她头发。

  
  朱迪反复询问当时双方事情发生细节,又核对目击证人证词,然后脸色一变,情绪激动拍着桌子斥责女生A,她用的语言当然很文明,很法律,虽然她很激烈,但是,在我看来,朱迪法官对这件事情的发生很气愤,结合她的情绪;我把她训斥女生A的语言用我的语言翻译了一下,就有了以下效果。

  
  法官朱迪林玫一拍桌子,怒发冲冠,双眉倒立,杏眼圆睁,用南京话训斥女生A:干么丝啊(干什么啊)?窝赖(恶劣)!甩(二百五)!兴什么兴啊,兴得一头核(读胡)子!这么大一个人了,木里十古(没头脑)地,活丑(读凑)!跳舞吗是为了开洋荤,你个小炮子(骂小孩的话)瞎脏污,人长的黑(读喝)七马乌(长得丑)的,就胎气(够义气)一点儿啦,不就是人家戴的面具跟你的一样吗?多大事啊!孤苏(怪癖)得要死,犯嫌(讨厌)!臆怪八拉(怪异)的!还打人,你做死啊!还跟我人五人六地,你花(骗)我啊?你当我是二胡(糊涂虫)啊?你磕己头(膝盖)抖什么抖?不服气啊?少跟我湿里八达地(粘乎),搞七连三地(搅乱),现在判决,你赔人家5000医药费!

  
  朱迪小木头锤一抡,啪,判决成立!一场民事纠纷就此告一段落。

对美国总统说NO
2009年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阿林顿中学的开学典礼上发表对美国中小学生的励志演讲,美国*事先曾派发材料,希望美国各中小学组织收看总统演讲。

  
  这不是普通人的演讲,这是聪明的、精干的、潇洒的、风度翩翩的、口若悬河的、众望所归的美国总统,美国最高统帅,美国最有权力的人,他的演讲,大家还不赶紧捧场,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最少给个面子,况且演讲也不长,15~20分钟,总统演讲的主题也是很平和很善意的,不过是想对学生们说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总统这么关心我们普通老百姓,不辞辛苦地给我们的孩子讲道理,广大的美国人民不一定要给当家人一个热泪盈眶、群情激昂的场面,但至少要给总统一个人气吧,不然这事怎么说得过去?

  
  但是,NO!他们说。他们……美国人。

  
  那天下午,女儿放学回来,我问她在学校里听总统演讲的情况,她告诉我,不是每个学生都听总统演讲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