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话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嘴话水浒-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忠义,还是诲盗
  宋江的思想左右了梁山的发展,也使读者对《水浒传》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身为梁山首领的宋江究竟在想些什么?是每一位读者都想知道的问题。大嘴在此与读者共同探讨一下。
  从晁盖劫生辰纲而上梁山,到宋江举义同官军对抗,再到受招安,再到毁灭,梁山上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兼备领袖头脑和气魄的宋江率众屡败官军,却为何不想推翻朝廷自己做皇帝呢?上梁山前后的宋江其思想究竟有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决定招安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招安?《水浒》的确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谜。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4)
大嘴汇总许多观点:认为主要的看法有两个。
  第一是忠义说。
  忠义说认为《水浒传》所宣传的是忠义思想,它通过108条好汉上梁山的经历,以及受招安,最后悲剧性的结局,无不体现了“忠”和“义”?提出这个忠义说的,最具代表的是明代的李贽,就是李卓吾,他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认为,宋江是身在梁山,心在朝廷,一心招安,一意报国,所以他的忠义思想是非常突出、非常典型的。
  第二是诲盗说。
  诲盗说出现在李贽以后,诲盗说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
  这个观点出现在崇祯十五年,这时李自成、张献忠,还有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明朝灭亡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有一个人叫左懋第的官员,给皇帝写了一个奏本,他认为是《水浒传》教坏了百姓,让他们做强盗学宋江,他举出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有一个叫李青山的强盗占据了梁山,当时政府多次围剿,没有把他剿灭下来。而且因为梁山是处在运河的边缘,在中国隋代以后,运河是国家的一条生命线,叫做漕运,而梁山就在运河的附近,随时可以打劫运河里的船只。
  左懋第在奏本里面讲到这个问题,说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强盗以它为榜样,从而使天下大乱。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遂将《水浒传》这部小说当做禁书查封了起来。金圣叹也是持这种观点,我们知道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时,从艺术上对《水浒传》的评价很高,就是《水浒传》描写人物写得很好,叙事的水平很高,文字技巧达到很高的境界。但是,他对《水浒传》的思想是否定态度的。因此他才出了一个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这样一个版本。
  英雄侠义的化身
  《水浒》位列于四大名著,它宣扬的主义是什么?大嘴认为是人们把他看成了一部英雄的史诗,宣扬的是英雄主义。
  如果通读一遍《水浒》的文本,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梁山好汉的行事有相当数量是经不起道德理性的审视的,但让大嘴和大家都感到疑问的是:几百年来梁山好汉在民众心中一直是被赞美对象,是英雄侠义的化身,原因何在?
  若是认真分析的话,演绎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的非凡人生故事的《水浒》,就是一部“匪魂颂”。“匪魂”是借用鲁迅先生语,鲁迅先生在《华盖亭续编?学界三魂》里曾说过,在中国的国魂里,有一个官魂,一个匪魂。
  闻一多先生当年也曾称引英人威尔斯《人类的命运》中的一个观点:“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关于儒?道?匪》)据闻一多先生解释,威尔斯所说的“土匪”,包含着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游侠传统。而《水浒传》歌颂的就是封建体制下英雄们压抑人生中的“匪魂”。
  它既有反抗社会的黑暗不公的一面,如鲁智深的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也有痛快淋漓的物欲追求,如武松、三阮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有非理性的凶险的破坏力量,如李逵将众生砍得血肉横飞的两把板斧,这三者复杂地交融在一起,成为民众精神层面不可小视的构成部分。
  《水浒》一书中细腻地演绎了智取生辰纲一段,这让好汉们发了一笔横财,人无外财不富嘛!但由于这场行动一开始便将好汉的对手——梁中书和官军定为不义的一方,它也便具有了某种正义色彩。就是说英雄好汉们拦路抢劫也算是正义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5)
读者也对好汉们通过打劫官府的不义之财来改变自己命运的绿林行动比较欣赏,而行动的参与者吴用的机智和阮氏兄弟的快人快语、热血豪情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会无形中影响人们对整部书后面内容的总体判断,很早就将同情赞美放在了梁山好汉这一边。
  再有,全书结尾写的是众好汉受招安后抵抗外侮,吊民伐罪的事,这都是正面内容,而征方腊时众多勇武的好汉如风扫落叶般凋零殆尽的悲剧结局,无疑也引起了读者深深的伤悼与悲悯。
  这样看来,一部《水浒》,它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正面内容,而现代心理学研究又恰恰指出,在对一个事件的叙述中,开头和结尾对人的记忆和判断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阅读按上述顺序来叙事的整部《水浒》时,自然而然地忽略了一些本不该忽略的问题。
  那么,英雄们在追求什么呢?就让人有些搞不懂。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水浒》的叙事顺序不是如现有的这种安排,而是把第三十六至第三十八回宋江发配江州遇到那群为非作歹鱼肉众生的好汉的情节放在全书的开头或结尾,人们对整部《水浒》又会是何观感呢?
  但无论怎样,《水浒》自成书以来,对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产生了绝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如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所说:“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处处为梁山之盟,所谓‘大碗酒、大块肉、分秤称金银、论套穿衣服’等思想,充塞于下层社会之脑中,遂成为哥老、大刀等会……”
  其实受《水浒传》影响的不仅仅是绿林豪杰,它的影响面要远为广远:如饥寒交迫的农民为求生存抵抗黑暗官府的反叛从《水浒》中汲取了力量。如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席卷整个帝国,官府疲于奔命*,他们捕杀了一个又一个自号宋江、燕青、雷横、一丈青的义军头领,又不得不目瞪口呆地面对又冒出的贼首宋江或贼首柴进。
  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思想是大嘴所不能否认的,比如《水浒》的重义思想,让我国下层士卒为抵抗异族侵略时从中汲取了力量,据传聂荣臻将军就曾以梁山好汉为榜样,号召带领游击队在梁山脚下痛击日军。除了这一支游击队,在当时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千千万万的朴实勇敢的下层士卒中,也许会有不知多少人心头闪过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梁山好汉的身影。
  现代革命的风云人物毛泽东也曾从《水浒》中汲取过力量。1917年中秋节,毛泽东和一群学生聚集在湖南第一师范后面的山上讨论救国之道,有些人提出进入政界,有些人提出利用当教员来影响后几代,而时年二十四岁的毛泽东的回答是:“学梁山泊好汉。”
  上面所说的只是《水浒》的影响的一方面,从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明清以降的土匪、流氓也同样深受《水浒传》的影响,如明末土匪余士藻,自号“靖海天王”,手下有李肃七、李肃十等同党,分称“十二天王”、“十八罗汉”、“二十四天罡”、“三十六地煞”,他们焚杀淫掠,殆无虚日;明代南京的流氓,也立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人残害百姓。
  此外,还有受《水浒传》影响极深的会党等秘密社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更是难以一言褒贬。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6)
总之,《水浒》是一部功罪相半的文学、文化经典,它的内涵极为深邃复杂,它正面的、负面的影响都至为深远,因此,以理性之眼重新解读审视《水浒》精神,探讨了解中国旧有之文化心理、国民性格,以期重建现代之新文化、新精神,也许自有其不可轻忽的意义吧?
  《水浒》可以是一部“英雄颂”,也可以是一部“匪魂”颂,它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族思想,以它为钥,也许可以启开解读中国国民性及民族精神的厚重玄秘的大门。
  梁山的山大王
  王伦遇到林冲
  梁山泊这山寨最初是何人开辟,史无可考,大嘴当然也不知道。据《水浒传》所记,最早在这里占山为王的,是绰号叫做白衣秀士的王伦,他手下还有杜迁、宋万、朱贵三位头领,啸聚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真个是一帮快活的土匪。
  平静的事很快就不平静了。因为豹子头林冲来了,他拿着小旋风柴进的介绍信来要求入伙,这水边的故事就开始新的发展阶段了。
  柴进过去于王伦有恩,现在也还有财有势,应该说这林教头拿的是一封很硬的介绍信。就说以林冲的名气和本领,愿意来入伙,按常理推想,应该也是很受欢迎的。像山寨做联络工作的朱贵同志,一见到是鼎鼎大名的林冲同志,就说,“既有柴大官人书缄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朱贵不当权,他怀着增强山寨实力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以为应当欢迎林冲。可谁知山大王不这么想,王伦是当权者,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才不致损伤他的权力和地位,所以对于林冲要来入伙这事就不能不考虑考虑了。
  这王伦同志就想了:“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于是他想方设法推脱,甚至提出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