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正如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所说的“除了他人强设于他的所谓较小危害之情境以外,他既不能运用他自己的智识或知识,亦不能遵循他自己的目标及信念。”
农民失去了人身自主权,因为他们自己也作为劳动力而成为公社资源的一部分。公社有权任意调配、发挥劳动力的作用,而丝毫不去顾及作为劳动力的农民自身的感受。在人民公社的制度下,农民完全成为了被奴役被掠夺的弱势群体。浮夸风、生产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一时间刮遍全中国。农民被一次次的调配到劳动中去。但是,他们所获得的,却并不与他们的劳动相匹配。因为,对于劳动成果,农民没有任何的支配权力。对于劳动成果的支配权力掌握在官僚的手中。官僚根本就不会公平的分配所有的劳动成果。这很显然引起了农民们的不满。农民认为自己的劳动果实被官僚窃取。农民开始消极怠工,甚至开始肆意破坏劳动工具。
官僚窃取劳动成果的方式,一是将本该属于农民的大量粮食和棉花调配到城市去供应城市居民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由于调拨粮食的权力完全掌握在官僚的手中,所以在粮食明显不够吃的情况下,农民们不得不忍受人民公社先行向上交纳粮食的选择。统购统销制度对于农产品的管制相当的严厉,只有政府所辖商业部门对于农产品才有经营权。而农产品的价格制定权,也一直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政府几乎一直利用这个价格制定权来低价收购农产品。这种实际情况造成了农民普遍的贫困与劳苦。几十年间,农村缺少衣食的状况非常普遍。在人民公社的制度下,农产品不再是农民的私有财物,而成为人民公社所有的财物。国家直接向人民公社征购农产品。农民对于统购统销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没有任何抵制的权利与效力。统购统销制度成为一种隐蔽性的掠夺方式,将本该属于农民所有的财富掠夺到城市以用于工业发展。
1959年的时候,农村的饥荒要远远的甚于城市。一亿城市人口吃掉了至少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而6亿农民所吃的不过是剩下三分之二的粮食。一时间,农村妇女纷纷子宫下垂、浮肿、闭经、干瘦。
低价收购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是一种官僚主义的强制性的制度,也只有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它才能畅行无阻。
官僚窃取劳动成果的方式,二是充分利用手中调配资源的权力来谋取私利。支配农民劳动与分配农民劳动成果的权力被完全集中在官僚手中,农民充满了被剥夺的感受。对于大量非生产人员的闲散、体现在劳动与劳动成果分配中的不公平、集体财务的混乱,农民看在眼中,记在心中,虽然毫无办法,但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弥漫。在消极情绪的作用下,农民们对于生产劳动毫无积极性可言,他们开始阳奉阴违,以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本来深爱的土地。而农村的经济状况,也不可避免的每况愈下。
当年徐水县在毛泽东视察之后成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实验区,几乎所有党内高层领导都曾经去往那里参观了亩产6万公斤小麦、2500公斤皮棉、60万公斤山药的奇迹。有人识破了,却没有一个人敢于揭穿骗局。于是,一时间,中国大地全都开始披上了那一件皇帝的新衣。
作为一个公社的社员,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那是一个荒唐的骗局。但农民们,只是荒唐制度下被摆布的一颗颗棋子,只能任由或知道真相或不知道真相的官僚随意摆弄。
至于骗局的后果,三年饥荒的代价,则主要由他们来承担。中国科学院一份公开的报告认为:三年间,按保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约1500万人。
以毛泽东本人农村调查、农村生活的经验和对于官场习气的了解,不可能不知道官僚主义在那几十年间所种下的恶果。只是在他有生之年,却未来得及补偿农民。事实上,如果毛泽东能够继续领导下去,如果毛泽东理想中的农业机械化能够真正实现的话,中国的三农问题将不会是现在的局面。
在所谓人民公社的制度下,农民被掠夺的一无所有。不但国外给他们寄来的钱物被剥夺,甚至连他们乞讨得来的、卖血得来的收入,也被剥夺。
从所有权的被剥夺来消灭阶级的分化不是一个好办法,除非接着消灭财物。对于财物与资源的支配权掌握在官僚的手中,这个,同样也造成了阶级的分化。这个分化存在于有权阶级与无权阶级之间,存在于支配他人的阶级与被他人支配的阶级之间。隐蔽着却真实存在的有权阶级与无权阶级的斗争存在贯穿于整个人民公社的历史。
论慈禧太后毒害光绪皇帝的必然性
论慈禧太后毒害光绪皇帝的必然性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根据官方史料记载,光绪皇帝(1871…1908)爱新觉罗。载湉是醇亲王的儿子;也是慈禧太后娘家的外甥和皇家的侄子。
关于光绪的死亡,事实上不论是德龄《瀛台泣血记》所持李莲英毒害说,还是康有为的公告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所持袁世凯毒害说,都是不可能的。当时清朝的政治权力,完全掌握在慈禧之手,所有耳目皆为慈禧之耳目,所有手足皆为慈禧之手足。一切尽在慈禧掌握控制之中,一切动向都不可能逆慈禧意志而行。还是徐珂《清稗类钞》所言较为接近真实。
徐珂认为是慈禧派人毒害了光绪,事实也正是如此。
慈安太后与光绪皇帝死于慈禧太后之手,是确凿无疑的。
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是一种一山不容两虎的关系,所以一只老虎就被另一只老虎给咬死了。而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一直以来,在政治上,都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光绪皇帝是神州行政长官,慈禧太后是清朝保守党书记。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事实上,垂帘听政是一种最为方便、简易而轻松的统治方式,部分的授权,部分的假手于人,名义上的权力不在自己手中,而实际的主要的权力却稳稳的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
存在于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默契与不成文的和约是:慈禧太后必须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然而,狂妄的光绪却企图打破这一和约的规则,企图违背慈禧的意志行事。这成为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
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变法之初,慈禧太后曾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周馥年谱》也这样写道:“康有为屡上救时之策,大臣多保奏,上信任之。时太后退居颐和园,不与政,但属上勿专信新进急切改图而已。”
却为什么说光绪违背慈禧的意志行事呢?
旧有的利益结构业已形成,一时间想要闹个天翻地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那利益结构中,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利益集团,变法对于他们的利益和权力的触犯、动摇和颠覆是他们所不能容许的。
陈夔龙说:“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数十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感”。而对于废八股兴学堂,张之洞也曾对梁启超说他不愿上折请废八股, “恐触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诸如此类触犯众怒的变法举措,原有利益集团深为痛恨。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言:“百事皆如此。上扼于西后,下扼于顽臣,变法之难如此。”
变法能够为光绪皇帝确立皇帝的权威,同时能为慈禧太后带来什么呢?慈禧太后将失去那些来自官僚集团中主要派系的必要的原有的支持和信任,失去维护自身权威的势力。慈禧太后的权力网络将因此而土崩瓦解,恐怕最终连权力所带来的*宫闱的权益与便利也要失去了。(清末文廷式所著《闻尘偶记》一书,被认为是较具史料价值,书中所载关于慈禧太后*宫闱的故事,也较可信。)
而在自己行将就木之际,慈禧代表其权力网络之所为,目的正是确保其权力网络的利益,那是一种官僚文化中特有的身不由己的惯性与狼狈为奸之“义”。权力网络在确保其头面人物利益的同时,也以确保网络整体利益为目的钳制其头面人物的作为。
在光绪被软禁的时候,慈禧太后的权力网络是稳固而安全的;但在慈禧太后死后,如果光绪还在,还要继续做他的皇帝,慈禧太后的权力网络就全面崩溃。于是,在行将就木之际,在慈禧太后的权力网络岌岌可危之际,哪怕光绪皇帝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慈禧太后也必须要大义灭亲。即便光绪以前是那个权力网络的一分子,但他对于网络的背叛,已经让那个网络对他丧失了信任。同时慈禧太后的权力网络所恐惧的是,在慈禧太后死后,光绪还将为反面的权力网络势力所利用,而对于他们的利益构成威胁。
慈禧太后毒害光绪皇帝时候的心态正如光绪皇帝参与密谋围园捕后时候的心态。专制权力的掌握者,在代表自身利益的同时,都是代表其权力网络利益的头面人物。他们为自身利益所推动,同时也为整个权力网络利益所推动。
阶级斗争的理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理论
阶级斗争的理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理论
虽然基于这个理论而在中国展开的一次整体社会实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但那失败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理论的事实。
人类的历史即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中国,古人将暴力夺权、造反和劫富济贫的豪侠行为作为阶级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