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同人)颜如玉[颜路×张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时明月同人)颜如玉[颜路×张良]-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离京时,听到消息,说留侯宿疾发作,陛下广张皇榜,为留侯寻医问药。”伏念缓缓说道。闻言,颜路收在袖中的手不由攥紧。
  两人相对沉默半晌,空气中传来一声轻叹。
  “师兄,路须得去一趟长安。”
  伏念静静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却看到颜路眼底事事分明的清楚,终究只能点头:“我与你同去。”
  车轮滚过,在雨后湿润的泥土上留下一道道辙痕,颜路倚在马车壁上,嗅着空气中的草木芳香,忽然间便想起了颍川的新郑。
  那是他和张良第二次初见的地方。
  天青色的身影穿过空寂荒颓的街道,像一道淡薄的日光,没多少温度,无声地滑过红尘烟火,点尘不染。分明是出尘清绝、风华灼灼的一个人,却忽然怔住了精致的眉眼,驻足时衣衫下摆微微有些颤抖,看过来的目光傻得叫人想靠过去揉一揉他的脑袋。
  颜路当时看着,便忍不住莞尔一笑。
  而后只是轻点了点头以示友好,便不再迟疑地转身,打算离开。
  急促的脚步声却在身后响起,颜路心底微有诧异,未及回头,衣袖便被人一把拽住,五指用力有些过,在月白色的衣料上留下了些皱痕。
  身侧的人目光变换不定,湖蓝色的眼瞳里情绪复杂地翻涌,诧异有之,犹疑有之,疼痛有之,欢喜有之。
  ——一下子便成了俗世凡人了。
  这念头从颜路脑海中闪过,心底不知怎么地有些疼惜,想要伸手抚平他蹙着的眉,指尖一动才回过神来,换了浅淡的笑意,道:“这位兄台,莫非认识在下?”
  对方面色一白,而后是惊疑不定,沉默半晌,又换了一种凝定如渊的气质,开口道:“在下,张良,字子房。”颜路闻言,眼中微有诧异之色,而后仍是淡淡笑了:“原来是司徒大人。在下颜路,字无繇。”
  张良到韩地已经三月余。秦二世二年六月,楚怀王熊心被项军拥立为王,各路义军汇聚薛城,张良就势请封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项梁应允,派人找到了韩王成,都阳翟,同时任命张良为司徒以扶持韩成,也因此,韩地之人几乎都知道张良。
  颜路惊讶的是,堂堂司徒大人不是在阳翟绸缪画策,却到了新郑这种硝烟弥漫的城镇。
  抓着衣袖的手缓缓松开,眼前之人牵着唇角,笑里几分苦涩之色,开口时,嗓音有些喑哑:“无繇,你忘了什么?”
  ——还不如问,记得什么。
  颜路笑了笑,淡淡回了:“看来竟有幸为司徒大人所识……”“无繇。”话被人打断,张良看向他的目光中含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祈求,“可否……称‘子房’?”颜路微怔,本该拒绝这种不合礼数的请求,但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迟迟说不出口,最终在张良渐近黯淡的目光里无奈地点头:“好——子房。”叫出口时,颜路忽然间有些恍惚,那语气自然而然又似熟稔于心,仿佛在很久以前便是这样……
  ——诶,刚才不是说了以前认识的吗?
  颜路淡淡一笑,继续说:“路于四年前罹难,往事尽忘,仅记得姓氏名字罢。”他注意到,张良听到这话时,脸色倏地有些灰败,继而便是苦笑,但眼神里却又奇异地夹杂着难以言说的庆幸,心中不由得疑惑。
  “那……无繇又如何会在新郑?”张良似乎正在竭力保持平静。颜路笑了笑,道:“路也不知为何。”张良愣了愣:“不知为何?”“不知为何。”颜路点头,“只隐约记得曾有人对路言及新郑,一时便生了来此一观之念,后来……此地生乱,路本无处可归,正好于医道上有些通透,便留在了医馆。算来,已有一年。”
  张良的脸色有些僵,颜路一时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是脑子里模糊地飘过一个念头——似乎在很早以前,有人对自己说过,若遇上世乱,做个济世救人的医者正好。
  一青一白两道身影便无声地相对站在了大街上,墙头枯萎的青草在落日余晖里抖动,一切萧索无声,颜路却奇异地觉出几分安谧。
  “无繇。”张良出声打破沉寂,“良想去医馆看看,可否?”
  颜路一怔,继而笑着回道:“有何不可?”
  不过是有些疑惑——司徒大人待自己,似乎客气得有些过分了。
  ——曾经很熟悉吗?
  ——可为何全然没有印象了呢?
  ——子房他也未提及过去……
  心底对对方的称呼让颜路自己微微一愣,而后在张良的目光看来时,恰如其分地微微一笑,转身带路。
作者有话要说:  狗血开路鬼神辟易……

  ☆、【第四章】无所属

  
  张不疑从识字开始,就感觉得到自家阿父身上有一种常人少有的气质。具体是什么,一开始,张不疑没想明白——一直到无繇先生出现。
  周氏带着张不疑随张良远赴颍川,而当张良不安于坐守阳翟、选择游战颍川边境时,周氏总是能第一时间收拾好行李,带着张不疑跟紧张良的脚步,再在每一个地方为张良打理好日常一切。
  于是,一直跟着张良“南征北战”的张不疑,从某一天开始,忽然就发现,他阿父自到了新郑后,有点不一样。
  比如阿父最近总是早出晚归,每天呆在家里的时辰用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还是包括了夜间睡觉时间的。
  比如阿父最近常对着军报出神——鉴于他阿父出神不出神实在非一般人看得出来,所以经常把奏报的人纠结得满头汗。
  比如阿父最近偶尔会看着天空,然后毫无征兆地微笑——完全不是往日里流于表面而不达眼底的淡笑。
  小孩子的直觉往往比成人敏锐得多,哪怕这个孩子只有六岁。因此在周氏毫无所知地絮絮交代着张不疑少去打扰他日理万机的阿父时,张不疑已经默默做了决定。
  隔天,张不疑就做了一件让他后悔毕生的事情。
  “阿父。”张不疑皱着一张小脸,委屈兮兮地站到了张良面前。
  正在看书的张良略有些疑惑地抬起头,待到看清张不疑的神情时,不由得挑了挑眉——话说这表情其实有点熟悉呢……
  “何事?”张良浅浅一笑,放下手中书卷,看着张不疑——一直以来,即使张不疑不过是个孩子,张良待张不疑从来以待成人的认真态度。同样地,张不疑待他阿父,也一般地认真:“阿父最近越来越少待在家中了。”
  张良似乎有些讶异,继而,眼底便滑过一丝黯然。
  张不疑继续:“也越来越少指教不疑了。”
  “是吗……”张良扯着嘴角微微一笑,那笑容却不大自然,隐约还有种苦涩在其间——被张不疑理解为愧疚。张不疑用力点头,一本正经地说:“是啊。阿父总是大清早便出门,至晚间掌灯方回。”
  张良淡淡地笑:“最近是有些疏忽了你。”
  ——关键不是我啊阿父……
  张不疑默不作声。
  “嗯……不如为你请个先生。”张良忽然说。张不疑直接怔住了——有阿父在,还需要先生这种东西吗?阿父到底想哪儿去了呀?!
  他抬起头,刚想说什么,却被张良脸上忽然绽开的笑意给惊得再次怔住了。
  次日早上,张不疑便看到自家阿父领着一个先生进了家里——以一种分外诡异的气氛。
  之所以说诡异,是因为张不疑觉得他快有点不认识他阿父了。张不疑见过阿父独自一人看书时的静谧,见过阿父和阿娘说话时的温和客气,见过阿父言及兵法时的绵里藏针,却从没见过他阿父这样——带着三分期待,三分欣喜,三分温柔与一分不肯定。
  阿父唤那人“无繇”时的神色让张不疑想起了上次阿娘在街上买回来一件裙子,换上了之后等着阿父回来时的不安……
  这个念头把张不疑妥妥地惊悚了一把。
  然而与那一日阿父倦极归来后匆匆打了一声招呼便就寝不同——那个人对阿父的每一句话都报以微笑,明净得与对方如出一辙,两人默契得像生来便如此。
  颜路应了张良的请求,搬到司徒府,做张不疑的老师——虽然,由于张良和颜路近乎形影不离的状况,每次上课张不疑基本上是同时面对两位老师——还是教学思想如出一辙的两位。
  种种压力摧残得张不疑那段时间整个人都精神恹恹,以致于周氏对儿子的身体忧心忡忡,忍不住跟丈夫提了一句——于是隔天,颜路顺便替给张不疑看了看脉。
  自然没什么大问题。
  张不疑也确实日渐恢复了——也许曾经起过做点什么事情把无繇先生“请”出家门的念头,然而在某一日,张不疑无意间撞见先生为自家阿父把脉之后,张不疑彻底安静了——和他的担忧相比,自然是阿父的健康更要紧。
  而实际上,除去心底莫名其妙的不安之外,张不疑对颜路也实在讨厌不起来。
  那个人有着和他阿父看起来相似却完全不同的笑容。如果说他阿父看人时的浅笑是倒映在水面上碎裂的阳光,一眼望去璀璨生辉却触手冰凉,那么这个人的笑容则是三月里飘飞的细雨,触手温软,融情入骨。
  ——没看到每天找来司徒府看病的百姓看着他的表情都像看自家人一样么?
  张不疑默默地叹了一口气——果然还是得做好和阿娘相依为命的准备吗?
  他想,他知道了阿父身上曾经有过的气质是什么——无所属。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但局势的变化到底超出了张不疑的预料。当刘邦带着萧何樊哙等人进了司徒府,笑呵呵地和他阿父“叙旧”时,张不疑仍是有些没反应过来——然后才想起,阿父曾对他提过,去年八月时秦军将领章邯杀了武信侯(注:项梁),围赵王歇于巨鹿,十月时怀王迁都彭城,命项羽与刘邦分兵救赵。
  ——传说中要去救赵王的人都驻扎到了颍川算是几个意思呢?!
  几天之后,张不疑听到阿父对阿娘说:“阿淑,收拾行李,我们随沛公离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