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友谊的桥梁
一.
回顾我军部队建军数十年的历史以及中国军队实现的每一次自我超越,似乎三言两语就可以总结出大体的脉络,回想起来津津有味。
但事实上,每一次重大的军事决策都伴随着艰难和痛苦,充滿矛盾、斗争和反复,甚至付出血的代价,历史就是这么严酷。
今天中国军队面临新的历史条件,面临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使命,可以说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挑战恐怕更多一些。
中国军队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具体的实施方法、步骤还在摸索。
尽管数量占优,但质量却不占优。
技术也不够先进,综合作战能力还不太强,指挥,通信的互通,互联,互操作与强国海军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因此,在谈成就和进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冷静思考现在的不足。
1985年,当时的军委主席邓小平下令裁军100万,走精兵之路。
解放军很快就取消了骡马化,全部实现摩托化。
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使军方高层认识到,摩托化等传统装备已完全落后,解放军加快了从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变的步伐。
要想真正打赢明天的信息化战,就必须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加速推进人民的军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真正实现部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这还要做出辛勤艰苦的努力。
为了使我军在新形势下有一个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发展目标。
遵循“精干有效”的指导思想,突破隐身,变轨等领域的技术难点,并能够有效提高突防能力,形成有效的威慑。
在常规武器的发展上,应遵循“足够有效”的指导思想,积极发展高精度,机动能力强的武器。
可以理解“威慑”是一种力求避免战争,制约战争,区别于实战的非战争军事斗争形式,不完全是打仗, “威慑”包括实战,打仗也是一种威慑。
在军事界强调远程打击和实现战场无人化的今天,为什么世界各国还如此重视发展单兵装备呢?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吗?
远程打击和非接触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显著特征之一。但近距离接触作战仍然是陆军地面作战的基本形式,这是由陆军的特性决定的。远程打击主要是火力作战,当火力作战难以直接达成作战目的时,就必须投入地面兵力作战。
解放军现代化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与美国军队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改革相比,中国军人可利用的资源和作战经验都要小得多。
二.
但中国军队现代化目标是更加可以控制的。
与美国军队不同的是,人民解放军不用寻求将部队投送至世界各地,并且任务范围仅局限于保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放军不必管理位于国外的基地,不用在世界范围内承担防务义务。
此外,与美国军队不同的是,中国军队是一支由党指挥的革命军队,只服从中国共产党的命令。
采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一词来描述其通过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一支更小型,更技术化部队的努力。
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其重心是把信息技术应用至装备中以提高作战能力。
解放军领导认为其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理论住很人程度上与其它更先进军队的军事革命理论有所不同。
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人走向世界,在国际军事大舞台上,以自信的姿态,展示着中国军队的形象。
黎北抗是中国军事留学生中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研修班的突出代表。
我国先后向俄,美,英,法,德等20多个国家的70多所院校陆续派出了1300余名军事留学生。
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等原因,俄罗斯是我军最先派出军事留学生的国家,而且人数也占了大头。
近几年来,解放军继续扩大专业交流和军事留学生的规模,组织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军区,总部有关业务部门和作战部队师,旅主官出国考察,向二十多个国家派出军事留学生五百余名。
他们学有所成,在各个岗位上担负要职,为军队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友谊的前提是了解。
国际学术交流学习是个增进了解,传播友谊的好机会。”
多年来,在世界军事学术舞台上,黎北抗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中外军事交流学者增进了解和加深友谊的桥梁。
在国际军事舞台上,黎北抗时时把自己和祖国,军队紧紧联在一起。
在俄罗斯举行的一个国际军事学术研讨会议的午宴上,各国的军事专家学者时而说笑,时而即兴演,气氛轻松愉快。
这时,一名法国学者用钢琴弹奏了一段轻松的曲子后,接着又弹奏起俄罗斯国歌。
周围的俄罗斯学者都站起来,跟着琴声唱起俄罗斯国歌,李北抗也站了起来。
歌罢音落,旁边就有人说:“黎先生,我发现你不会唱俄罗斯国歌,我愿意教你。”
黎北抗说:“我愿意跟你学俄罗斯国歌。
不过,我敢保证,在座的没有一个会唱中国国歌,如果有兴趣的话,我愿意教会所有人唱中国国歌。”
于是,他当即给在场的各国学者解释了中国国歌的歌词大意,讲解了中国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赢得了一片热烈的称赞。
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在军队建设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有助于我军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
俄军的机械化装备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对机械化战争和大纵深作战理论等的研究相当成熟,从教学内容来看,俄军校一直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作为主要作战对手,这有助于中国军队干部开拓对东西方军事的比较研究。
重任当前,逼出了黎北抗的爱国军人激情,逼出了他超人的才智。
他们像俄罗斯军人一样,每天早上6时起床,到晚上10时才就寝,除用餐时间外,几乎整天都在进行满负荷的训练。
如果此后教室里还有人,几乎肯定是中国军人。他们被公认是该校最勤奋的学生。
这种“魔鬼训练”曾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应,但最后,所有的中国军人都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完成了学业。
第一一七章.独到的见解
一.
黎北抗赴俄 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军事学院,进行了历时二年的留学考察。
与 其他12名同志一起组成了赴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冲突战役战,战术学第一期高级研修班。
到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之后,还是对那里许多知识感到新鲜,有许多东西是在国内没有 学习过的。
本期留学考察,主要进行了国家安全,军事冲突理论,军事战略,战役法,军队指挥,军事建设,武装力量组织结 构等几个学科数十个课题的学习。
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理论却要广泛得多。
他们将国家安全按威胁来源的方向分为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按领域分为政治安全 ,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精神道德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人口 安全,科技安全等等,按层次分为个人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政权安全,并从分析各领域,各层次的危险入手,系统研究国家安全的一般 理论,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安全主体,客体以及保障原则,途径和方 式方法等专门理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还有关于国际法和维持和平行动的理论。
由于前苏联一直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与美国对抗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现在的俄罗斯虽然国力衰弱,但其心态和思维 方式仍然难以改变,极力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自己的大国形象,因此, 俄罗斯对国际法和维和行动比较注意研究,也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都深感国际法知识的缺乏。
他们大多数同志,包 括黎北抗自己连《联合国宪章》,《日内瓦公约》等著名的国际法律都未 看过。
至于什么武装冲突的国际法调节,维和行动的组织与实施就更 是一无所知。
这在当今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走向世界的情况下, 就显出明显的差距。
特别是在未来对台斗争,维护国家领空,海洋权益的斗争中 ,将会大量涉及国际法问题;参加国际维和活动和行动的机会也会逐渐增多。
如果缺乏起码的国际法和维和知识,将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军事斗争。
这次到俄罗斯学习军事,是他第一次正式出国。
黎北抗被派往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高级留学班学习。
在北京飞往莫斯科的航班上,他异常激动。
因为俄罗斯曾经是世界超级大国,克里姆林宫肃穆威严还深深印入了他那个年代人的脑海中。
而且,他在国内所学的军事理论也是前苏联的军事理论,这次亲身来到俄罗斯的最高军事学院—总参军事学院拜师,不失为一次寻“根”之旅。他憧憬着踏上莫斯科土地的那一刻,那是多么的豪迈。
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具有非常悠久灿烂的历史,带着无数闪耀的光环。
这里曾经为苏联和俄罗斯培养了无数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
在上百年的历史中,充满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就是这所学校和中国也有非常深厚的渊源,在上个世界中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些人才大都成为高级将领,为中国解放事业与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
军事创新的主体是人。人一旦失去了对创新的追求,军事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是一个密切关联的整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