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洗耳恭听?
史光柱:有话直说!你说看哪都顺眼,你说嘛!
鲁豫:不带这样要求表扬的!
史光柱:她其实挺不会说话……
世风使然,那时的人都会对英雄有一种天然的喜爱与尊敬,但是张晓君却看到史光柱身上、心里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张晓君:因为大家对英雄都是挺敬佩的那种感觉,但我当时就是觉得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挺难能可贵的!一般人都不太容易能做到这一点,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
鲁豫:他谈恋爱的时候浪漫吗?
张晓君:不浪漫,跟打仗似的,没法浪漫。
鲁豫:他说过什么特甜蜜的话吗?
张晓君:没有,因为我们俩交往的时候都不在一起,他那时候就是在外地或者回部队做报告,再后来就到深圳大学读书,而我一直就在北京,所以我们俩可以说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因为之前的确是交往时间特别短,就是靠书信这些东西。
鲁豫:他当时不是在深圳上大学吗?大学生不是不能结婚吗?那你们俩怎么结婚呢?
张晓君:特殊情况,组织上特批的。因为他原来是初中毕业,所以到了深圳大学以后,学习就有点跟不上,鉴于此,他就提出来想让我过去陪读,后来就结婚了。
史光柱:这里要解释一下,我成绩很差,所以接她过去以后就为了帮助我学习,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帮助学习了,但同时在学校里面我们之间接触多了在当时还是不太好。
鲁豫:这有什么不好的?
史光柱:那时男女之间还不能过分亲密接触!
鲁豫:那意思就是说还没有结婚?
张晓君:我过去时还没结婚,但是在学校里头,要是住在一起影响就不好,所以我们就准备向部队申请结婚。
史光柱:但是我那个申请书还没写,正打算要向部队申请,结果《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就已经登出了“史光柱已经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这个头条新闻出来以后,第二天一百多家报刊都转载,事到如今就必须得结婚了,不能不结了。就是因为打报告,部队给透出去的消息。当时我们校长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当初就是他给我机会过去读书,结果他听了这件事情以后气坏了,一拍桌子说,太不像话,大学生明文规定不允许结婚的!怎么连请示或是报告一下都没有,还是不是我的学生?因此就准备给我处分,就找系主任来跟我谈话; 结果一谈我也觉得很委屈,谁说我结婚了?他们就把那些转载的报纸找来让我看,我一看就纳闷怎么回事?就开始让部队追查这个问题,结果就真的坏事变成好事了。主要大家一想到我受伤又看不到就觉得要帮助我,更何况结婚又是一件好事,所以就破了大学生不能结婚的规定,完全属于照顾我的特殊情况。
鲁豫:你们是当年全国唯一的一对在校大学生结婚,是吗?
史光柱:应该是吧,以前好像没听说过。现在大学生好像已经可以结婚了,但是其实也没谁在大学里面结婚。
鲁豫:听说您有好几个第一是吧?
史光柱:比方讲,我是全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第一个在全国做巡回演讲超过两千三百场的新中国英模;第一个英模作家;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盲人诗人、作家等等,今天不好意思再说了。
鲁豫:歌里唱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您后来上学陪读都是晓君吧?怎么个陪读法?
张晓君:基本上就是他学的课程的书我全都看一遍,然后到图书馆给他找资料,再给他整理好了让他背,基本上都得背下来。
鲁豫:他是比较聪明的学生还是比较笨的学生?
张晓君:比较笨的学生,因为基础比较差。
史光柱:那不叫笨,就是基础差。
张晓君:基础虽差但记忆力比较好,所以他所有的课程全背了下来。
史光柱:理解能力我差她太远; 但论记忆力一些人比我那是差远了,我的记忆力非常好。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沉浮·鲁豫有约:史光柱(6)
就这样,回到学校读书的日子里,晓君一直陪在史光柱的身边,直到1989 年史光柱大学毕业,两个人才从深圳回到了北京。此时,史光柱忽然发现自己身边很多战友,最终因为战场上遗留的伤残导致了婚姻的破裂,他们的妻子最终在几年的时间里离开了丈夫,选择结束家庭生活。正因此,依旧美满和睦的史光柱夫妇自然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1989 年,回到北京不久的史光柱夫妇就是在一间地下室开始了他们最初的家庭生活。
史光柱:本来部队派了个战士来照料我,但因为部队每年都换兵,所以每次一换就回部队去了,照顾我的战士里时间最长的半年多,但这中间就有了一个空白的时间段,加上有时挑选新战士的速度比较慢,所以一般以前的走后都要三四个月才会换来新战士。所以每到这个空白期,我爱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我,非常辛苦。
然而,张晓君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时隔不久,史光柱就在各大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同时还出版了《眼睛》等六部诗文集。期间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所翻译后广为传播,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á 柯察金。而英雄背后的那个女人却并不为人所知。
鲁豫: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吗?
张晓君:不是,家里有好多事他也能自己完成,他可以自己做饭、热饭什么的,但一般很少让他做饭。
鲁豫:他做饭做得好吃吗?
史光柱:她没吃过,我自己做自己吃。
鲁豫:这些年您其实挺累的,对不对?
张晓君:还行,可能习惯了。
鲁豫:习惯于身边这个人需要我照顾,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是挺好的,对吗?
张晓君:我觉得挺自然的,没有说专门去怎样,反正一直就这样生活过来的,从来没觉得要专门去伺候他。
史光柱:我插一句话,其实她不只是照顾,事实上我有的时候倒不是让她多操心的,反而是我的家庭让她分担了很多。像我母亲治病,我母亲从神经科开始,到妇科、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等一共是六种,从我打仗下来一直在治,就是一个一个地治,最先把她的神经给治好,然后攻克像十二指肠溃疡这类很难治的病。还有我弟弟上学从七岁开始所有费用包括吃穿都是我来出,我来出肯定就是她出。所以她就帮助我,有的时候她也急,我就开始鼓励她。
鲁豫:我觉得您真是挺幸运的,有这么一个好太太。
史光柱:这个方面真是不错,我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呢?我非常感谢她,我们这批人下了战场以后,由于身体的原因本来生活里面就有很多不便,如果说婚姻再出现一点麻烦,那么生活就不稳定了,那就不只心里难受,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震荡。相对来说,她给我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和一个坚强的后方。这些年我为什么能够买下房子住着,就是靠她撑着的;我儿子为什么能够上学还没拖后腿等等这些问题,还是她撑在后面。
那么,在儿子眼中,昔日战场英雄又是怎样一个父亲呢?史光柱的儿子阮雪楠今年十七岁,正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高中二年级,是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倒是他的姓氏最先引来了好奇的询问。
阮雪楠:我跟我妈我爸的姓都不一样,我父亲姓我奶奶的姓,我姓我爷爷的姓。
史光柱:我们那个地方是这样的,因为我妈是个独苗、独闺女,因为独闺女就没法给史家延续香火,必须找一个所谓上门的女婿来延续香火,所以我父亲姓阮,跟我妈结婚以后就改姓史,但是到了三代以后可以还宗,就是说可以姓史也可以姓阮,于是就让儿子跟了爷爷的姓。
鲁豫:你从几岁开始明白“爸爸是英雄”是什么意思?
阮雪楠:可能理解这个意思得到五六年级了,初次知道可能是七八岁刚上小学的时候。
鲁豫:他跟你说过他是怎么受伤的吗?
阮雪楠:没说过,都是我妈和周围的亲人跟我说的。
鲁豫:你第一次听到以后是什么感觉?
阮雪楠:特小的时候听到了以后没什么感觉,就跟听故事似的,就是觉得这故事挺精彩的,也没别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情认识得就越来越深了,所以就有了新的想法了。
鲁豫:周围的小朋友知道你父亲的事吗?他们是什么看法?
阮雪楠:基本上都知道,开始小的时候都没什么看法,脑子里头就觉得“英雄”就是一个名词,没有形象的解释。到了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倒都觉得挺佩服我爸的,都觉得我父亲很了不起、很优秀。
鲁豫:你将来会参军吗?
阮雪楠:不会吧。
鲁豫:不会?您希望您儿子参军吗?
史光柱:由他,我很民主。我是我父亲引我走上人生路的,我父亲是按照特定的方式,完全是他说了算那种,到了我这儿就该修改一下了,让我儿子自己去发挥。
鲁豫: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阮雪楠:长大想走政治方面的路。
鲁豫:从政啊?想当什么官?总理?国家主席?
阮雪楠:就是管理,没想得那么大,但是得比自己父亲强点。
鲁豫:对,能管住爸爸就行了。我看到您觉得特别欣慰,一般英雄人物经历过很多很多的辛酸,然后很多现在生活得并不好,我觉得您生活得挺幸福的,您自己评价呢?
史光柱:挺好,总体来说我觉得天地是可以塑造的,这些年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我找到了创作这块天地,它在黑暗中给我带来了另外一块阳光土地。加上我的家、我周围的朋友,所以我的生活有阳光,我很感谢,也想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我的人问好。
结束语:我最怕看到英雄人物过着风光不再、捉襟见肘、好像很潦倒的生活,而现在看到史光柱,看到他有这么好的太太和这么可爱而阳光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