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和他的三姨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殿英和他的三姨太-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引你向西行,又派马鸿逵拦你的路,听说还派了阎老西要抄你的后路。阎老西没敢来真的,只是做了做样子给蒋介石看。”

  孙殿英长长地“哦——”了一声,终于明白了,这一次宁夏之战他像做了一场梦,现在大梦初醒,什么也没有了。他恨透了蒋介石。恨归恨,现在双手空空,能有什么作为呢?

  三姨太见孙殿英痛苦地回忆着往事,忙插嘴说:“晋祠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哪一天蒋介石变了主意,恐怕你这小命也保不住。”

  这话孙殿英信,蒋介石这个无义之徒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他担心地对三姨太说:“阎老西能放我走吗?”

  三姨太信心十足地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孙殿英没读过什么书,也听不懂,直愣愣地问:“是啥意思?”

  三姨太说:“是汉刘邦对付西楚霸王项羽的办法,只要你听着我,包你脱离险境,安全抵达北平。现在日军逼近平津,民众抗日情绪高涨,凭着你热河抗战的声誉,拉起一支队伍我想不会有多大问题。”

  一说起拉队伍,孙殿英心里痒痒的,这种人一天离了队伍,就像丢了魂似的。他站起来说:“今晚咱就走吧,这地方我一天也不想多呆。”

  三姨太笑笑,又把他按在椅子上说:“着急,也不能恁着急,现在走,能走得脱吗?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我安排好了,再告诉你。”

  从此以后,孙殿英和三姨太卿卿我我,亲亲蜜蜜过了一段安定的日子,白日二人或信步园林,或漫游悬瓮山,晚上逗逗孩子,抽抽大烟,床第之间免不了云雨飞度,巫山春潮,日子安逸自在。

  闲暇无事,三姨太买来书籍报刊念给孙殿英听,给他讲国家大事,讲全国各地人民抗日的事情,讲日军侵华的局势。她还亲书一副条幅,贴在室内,上书: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她向孙殿英介绍这首古诗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教育孙殿英效法先贤,抗倭救国。一谈到这些事,三姨太滔滔不绝。孙殿英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听得孙殿英心情振奋,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拍案而起:“他娘的,日后老子若是有了军权,也一定学学岳飞、戚继光、李广。那怕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我可不学苏武,活得太窝囊。”

  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晋祠门外来了两辆黄包车。由于春寒,车围蒙得甚严,从外边根本看不见车上的人。临近门岗,黄包车停下,从为首的车上走下三姨太张玉娟,他对门岗的卫兵说:“后边是老孙的堂弟,想来看看老孙,一路劳顿得了伤寒,就不用下车了。”警卫员也知道孙殿英同阎主席的关系非同一般,从不严加盘查,就让他们进入园内。

  黄包车径直向园内走去,在孙殿英的住房门外停下。三姨太扶着所谓的孙殿英的堂弟,步入室内。孙殿英和小保姆正在逗小孩玩,见有生人进来,慌忙站起。三姨太对孙殿英说:“老孙,这个人你看看认识不认识。”

  来人脱去大衣,去掉围巾、帽子,孙殿英看着笑了。不是要笑,此人模样同孙殿英如出一母,也是五短身材,肥肥胖胖,脸上竟然也有十多个黑麻子。此人见到孙殿英俯首便拜,口中说道:“小的一生坎坷,走投无路,请孙将军收留。”

  孙殿英愣着问三姨太:“这人是谁?”

  原来此人叫莫云汉,三十有六,河南洛阳人,自幼未曾读书,学了一身武艺,枪法百发百中,家中父母皆无,在洛阳一家药材行做保镖。一次护送药材到北平,不想半路让土匪劫了,走投无路,流落北平。这天三姨太上街回来巧遇莫云汉,错把莫云汉当做孙殿英,若不是莫云汉比孙殿英年纪小10多岁,真是叫神人亦难认出。想到孙殿英仕途凶险莫测,找个替身也有无穷的妙用,于是张玉娟收留了他,暂让在厨下当一名厨子。想不到几个月以后,真的派上了用场。

  三姨太急切地说:“老孙,事情宜急不宜缓,早走早安生,迟恐有变。你现在就走,黄包车就在门外,出去晋祠一里之外有座小桥,那里有人接你。我和云汉在这里闲住几日,吸引警卫视力,待你回到北平,我们立即撤离。”

  老孙见三姨太安排得如此天衣无缝,内心暗自佩服,时间紧急也不便多说,换上莫云汉的衣物,匆匆跨上黄包车消失在漫漫的夜色之中。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节   全身而退
黄包车沿着盘山路缓缓行驶,拐弯处的小河上果然有座小桥,踏上小桥,对面的黑影里闪出十多个人影,什么东西叮当作响?定然是他们带着家伙。这伙人堵在桥头,是谁悄声喊着:“是莫先生吗?”

  一听话音,孙殿英便听出是魏月恭。他小声骂着:“月恭,你小舅子还不快来接我,瞎咋呼啥哩!”

  魏月恭是孙殿英夫人魏氏的亲侄,论辈份该叫老孙姑夫,他是孙殿英一手提拔起来的,忠心耿耿,有魏月恭来接他,他的心放下了一半。

  魏月恭口里喊着“姑夫”跑上来,一拉住孙殿英的手,倒有孩子见到母亲的感觉,一时泪如泉涌,抽泣着说不出话来。

  孙殿英骂着:“你小子咋恁没出息,多天不见面,见面是哭啥哩!”

  魏月恭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刚张开嘴便被孙殿英打断:“甭说,啥也甭说。有啥屁回去再放。我是莫先生,军长、司令都不准叫,谁叫错看我不收拾他才怪哩!”话语俨然一副军长、司令的派头。

  这伙人拥着黄包车在夜路上奔走,一路顺风,到达太原火车站已近深夜。车站上早有人买好车票,孙殿英摒去众人,只留魏月恭在身旁。魏月恭搀着孙殿英上车,一老一少,犹如父子。其他人尾随其后,暗中保护。

  第二天午时,这列车到达北平车站。孙殿英、魏月恭走下站台,一眼就看见老朋友杨明卿。杨明卿一见孙殿英,急忙跑上来说:“按三夫人的安排,老弟已经在这等候多时了。”

  孙殿英小声问:“有车吗?”

  杨明卿一摆手,从不远处的丛林中开出一辆半旧黑色轿车,三人跨上车去,一溜烟向寓所奔去。

  孙殿英刚在寓所大厅坐下,大太太、二姨太扑上来,拉住老孙的手嚎啕大哭。哭得老孙心烦意乱。他把桌子一拍,大声吼着:“我还没死哭啥哩!球本事没有就会哭,滚,都给我滚!”

  尽管孙殿英走得密不透风,还是被太原的军统特务侦察到了。他们通过电报及时向戴笠汇报。戴笠大吃一惊,连忙向阎锡山要电话。阎老西当然不信,便派警备司令王靖国到晋祠察看。

  王靖国乘车赶到晋祠,命令卫士传见孙殿英。卫士回来说:“屋内无人。”王靖国暗自吃惊!莫非孙殿英真的跑了。他在园内信步走着,盘算着如何向阎主席回话。突然他的肩上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孙殿英”,后面跟着他的三姨太。

  “孙殿英”首先开口说话:“王军长好雅兴,来游园怎么不打个招呼,真不够朋友。我来你们山西多日,你也该尽尽地主之谊,请我喝两杯,怎么,看不起我这败军之将?”

  几句话说得王靖国张不开嘴,忙说:“孙司令说的是哪里话,军务繁忙,今日得空才来拜见将军,恕罪,恕罪!你看,刚进园来,阎长官又催我回去,怕又有急事。”他双手一揖:“多有得罪,日后一定设宴赔情。好,后会有期。”

  送走王靖国,二人进入室内,三姨太抑制不住笑道:“老莫,你这戏演得可真好!”

  老莫说:“还不是三夫人导演得好,要不我怎么知道这个王司令中原大战中当过军长,又是孙司令的朋友。”

  二人的话被小保姆听见,这个小保姆百思不得其解,老孙、老莫、老三、三夫人,什么演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阎老西本来对戴笠就有气,听了王靖国的回话,立即向南京要通了电话,对着电话把戴笠骂了个狗血喷头。阎老西是**,戴笠不管背后怎么搞鬼,当面是不敢得罪的,只得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说好话:“对不起,阎长官,误会,纯属误会。”

第五章 蒋介石召见孙殿英
第一节  计赚警察局长

  
  孙殿英安全回到北平月余,三姨太带着莫云汉、张玉中一行也化妆潜回,一家人团聚,不胜欢欣。

  过了许久,原西北军的一位师长邢肇棠找上门来。中原大战以后,他心灰意冷,下野在家,安度天伦。眼看日军逼近平津,国将不国,他从关中赶到北平,投靠孙殿英。正好三姨太利用同学的关系收容了从东北来的流亡学生百余名,租居在端王府中。孙殿英就把训练学生的任务交给了邢肇棠。

  1936年,蒋介石委任宋哲元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北方大计。为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宋哲元组织了冀察政务委员会高级干部俱乐部,又称“进德社”,地址在北平铁狮子胡同。里面备有中西大餐、各种赌具,歌舞清唱,无所不有。当时一些名人如吴佩孚、王揖堂、齐燮元、王克敏、江宗潮、潘毓桂以及宋哲元的高级将领经常在这里出出进进。孙殿英在进德社结识了北平警察局局长潘毓桂,认为有利可图,在他身上可大做文章。孙殿英是进德社公认的赌博天才,一幅新的麻将打上几圈,他全认得,每赌必赢,又故意把赢来的大洋输给潘毓桂。潘局长几天不见孙殿英心里就发急,短短的几个月,二人便结为生死至交。

  在孙殿英看来,蒋介石不会牺牲他的中央军去保平津这块地盘,平津失守,正规军撤退,警察必如鸟兽散,认为这是拉队伍搞武器绝好的时机。于是,接收警察手中的武器,是他的初步打算。

  一天夜里,孙殿英派张玉中秘密向潘公馆送去重金,并邀局长到孙公馆小饮。潘局长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