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和他的三姨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殿英和他的三姨太-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活脱脱一个睡美人。孙殿英进入室内,张玉娟并未发现,只见孙殿英一个饿虎扑食,猛然而下,把玉娟吓出一身冷汗。他七手八脚脱了玉娟的衣物,便急于求欢。孙殿英个头虽然不大,却强健如牛,张玉娟本是十分害怕,欲喊不能,欲阻不敢,只好任他摆布。

  孙殿英二次来到婚宴上,一进门,参谋长便端着酒杯迎面而来:“军长的喜宴上怎么不见了新郎官?真不像话。”

  孙殿英笑着:“对不住弟兄们,刚才我去方便方便。”

  在四十一军时,只有参谋长敢和军长开玩笑,他逼着军长喝下一杯酒,对大家挤眉弄眼地说:“只怕军长到洞房里方便了吧?”众人心照不宣地笑了。

  孙殿英红着脸说:“这个冯养田,尽说胡话,我老孙见过的漂亮女人多啦,咋会吃豆等不着豆烂!今晚上大家一醉方休,我寸步不离还不行吗?”

  这班军人也真能闹腾,一直喝到晚上10点钟,仍没有离去的样子,急得孙殿英频频看表。参谋长毕竟是参谋长,他站起来打着圆场说:“时候也不早了,弟兄们喝哩也不少了,不要把军长等恼了。下一次军长再成亲,咱们再闹腾行不行?”

  孙殿英嘴里骂着冯养田说屁话,心里却感激他出来打圆场,因为他实在等得有些魂不守舍。送去客人,孙殿英步入洞房,灯光下的新娘更显得娇艳多姿,楚楚动人。张玉娟递上一杯浓茶,娇声地说:“军长请喝茶。”孙殿英接过茶,也接过人。他坐在床上,顺手就把新娘揽在怀里,亲热够了,便拉起了家常话。

  “宝贝,叫什么名字?”

  “小女张玉娟。”

  “什么地方人?多大啦?”

  “家住新民南关,今年一十八岁!”

  “家中还有什么人?”

  “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玉娟一生全靠将军了。”

  孙殿英听到此,鼻子一酸,几乎流下眼泪。他虽当过土匪,毕竟出身贫苦,看见穷苦人倍生爱怜之情。他轻理着玉娟的秀发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三姨太,我一定好好待你。”片刻又问:“你小小年纪,怎么愿意嫁给我这个40多岁的孙麻子?”

  玉娟哭着说:“军长不知我的身世,若知我的身世,就会见怪不怪了。”

  原来张玉娟是奉天师范的学生,日军占据奉天以后,她失学回家。不久,松井旅团攻破新民,玉娟的父母都死在日军的刺刀之下。张玉娟一路逃难,在赤峰,碧罗春戏班见她身材苗条,五官俊俏,唱腔甜润,便收留了她。她一边发奋学戏,一边暗暗发誓:谁杀了松井,哪怕是80岁的老头子,也要嫁给他。锥子山一仗四十一军击溃松井旅团,逼得松井剖腹自杀。张玉娟听到这个消息,暗自打听孙殿英的下落,此次下花园演出,真是天赐良机,就是不出现逼婚之事,张玉娟也会亲自找到这个孙殿英的。

  这一夜,两人恩恩爱爱,云云雨雨,这真是美人英雄两相爱,酿就一段云雨情。

第二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一节 蒋冯斗法

  新婚的第二天,孙殿英带着张玉娟拜见了夫人魏氏、二姨太杨氏。魏氏年长孙殿英三四岁,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无意争风吃醋。杨氏本是小家碧玉,婚前已配人家,被孙殿英强娶过门,两个人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加上孙殿英的妻妾各居一宅,因此相安无事。

  白天,孙殿英一般不到司令部办公,张玉娟又闲暇无事,两个人卿卿我我哪有许多知心话。三姨太心灵手巧,她精通历史,三坟五典烂熟于心,又写得一手好字,此时派上了用场。她给丈夫讲讲历史,帮助他练练书法。她给孙殿英讲文天祥、史可法,讲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讲得陇望蜀、假道灭虢……孙殿英听得津津有味,他感到三姨太身上有许多新鲜之处。

  1933年日军向关内逼进,爆发了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赤峰口,孙殿英部、万福林部在赤峰锥子山一带的长城抗战,第一次挫败了侵华日军的锐气。由于南京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是年5月中日两国签定了《何梅协定》,日军暂缓进攻。但是没过多久,日军又大举进犯,关东军直逼平津,南京政府再度向日军妥协,又签定了《塘沽协定》。日军步步进逼,南京政府步步退让,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在全国抗日的呼声中,早已下野的冯玉祥将军从泰安移住张家口,义旗高举组织抗日同盟军,一时间西北军的旧部吉鸿昌、方振武、孙良诚等纷纷云集在冯玉祥的大旗之下,还有从东北退下来的抗日义勇军、游击队,许多爱国青年都来参加抗日,月余之间汇聚6万之众。

  抗日同盟军的总部驻扎在张家口东边一个叫新村的地方。村边的操场上高悬一面大旗,上书“抗日同盟军”五个大字。操场中间几个军官正在交谈着。那个身材魁伟,脸上泛着红光的人,便是冯玉祥。他挥着大手嗓音宏亮地说:“我们抗日同盟军驻在察哈尔,首先要保证察省版土的完整,现在多伦、康保、宝昌、沽源4县已经被日寇占领,我们一定要把它夺回来!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商量这个事情,大家都说说如何夺法。”

  方振武中等个子,步履中充满着军人的英气,他思考了一阵子说:“总司令要我们夺回察东4县,这是一定要夺的,但是同盟军刚刚成立,许多事情还不就绪,军队极待整顿、操练,粮草尚未齐备,总司令不可操之过急,过一段时间再说。”

  冯老总胀红着脸说:“我一天也不想等,叫你们来就是商量一下,马上收复失地的办法,吉鸿昌你说该怎么办?”

  吉鸿昌被点了将,踌躇了一阵说:“同盟军的部队现在还不能打仗,这是个事实。总司令看这样办行不行?孙殿英的四十一军驻在阳高一带,经过整顿兵强马壮,有七八万之众,他是总司令的老下级,是不是先让老孙打这头一仗?”

  冯老总脸上的愁云消散了,拍拍吉鸿昌的肩头说:“吉鸿昌说的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办。李副官!”

  李副官响亮地应声“到!”

  “你马上以我的名义,给孙殿英发报,召他前来参加抗日,收复失地,立即向张家口移防!”

  李副官说声:“是!”大步向总部跑去。

  这一日,孙殿英正在室内听三姨太讲书,张副官送来冯玉祥总司令的急电,听到冯老总的名字,孙殿英感到心里热呼呼的,他对冯玉祥倍加感激。那是中原大战之前,他第一次见到冯将军。开完会议他正要走出门外,冯老总拉住了他,拍着他的肩头说:“老孙呀,要说革命,咱哥俩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你革死人的命,挖了东陵的清墓;我革活人的命,把宣统皇帝驱逐出宫。挖墓算个球,清兵入关还杀人咧。”一提东陵盗墓的事,孙殿英就感到脸红,而冯老总把这件事说得冠冕堂皇。自此之后,孙殿英对冯老总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完三姨太念的电报,孙殿英狠狠在桌上击了一掌说:“这一回咱也学学史可法、文天祥,把小日本打他个有来无回!”

  三姨太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拉着丈夫的手说:“将军效命疆场,视死如归,妾身愿随军出征,侍候将军!”一句话说得孙殿英心花怒放,一把抱过张玉娟,在那张眉清目秀的脸上亲着,咬着,感到无限的惬意。

  蒋介石的书房明亮而又宽阔,一张大理石的条案上放着各种名人的字贴,10多方宝砚各俱特色,笔筒里插满了各色各样的笔。迎面的墙上挂着元代画家赵子昂的《八骏图》,侧面的壁上有一幅渐江的《西岩松雪图》;案上放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的墨迹,联的内容是: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崖。

  蒋介石很喜欢颜鲁公的字,仿着对联的字体临写,写罢之后端祥着,忽然看见后一句写成了“泉石野生涯”,一把将纸揉了,扔在角落里。这时候他才相信,心思一乱什么事也干不成。

  这几天,蒋介石正为冯玉祥抗日同盟军的事烦恼。老蒋心里想,这个老冯没多天的功夫,就聚集了五六万人,长此下去必然酿成后患。他正在思谋着怎样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一个侍从参谋走进来说:“报告总司令,北平急电。”蒋介石接过电报一看,大吃一惊。这是军统局北平工作站发来的电报,电报上说,孙殿英有投靠冯玉祥的迹象。蒋介石紧皱着双眉说:“给戴局长打电话,请他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侍从参谋退下去,蒋介石陷入沉思,时间不长他便有了应急之策。

  从北平到阳高的公路上,驶来三辆雪铁龙轿车轿车,到达阳高之后,直奔下花园四十一军司令部。军部门口,军长、参谋长已经恭候多时。孙殿英和戴笠是至交,又是孙军长用得着的人物,接到电话以后引起孙殿英的高度重视,从客人的食宿到游览,老孙派人都准备得有条不紊。

  戴笠一下车,孙殿英就迎上去,寒喧一番后,老孙交待参谋长招待戴局长的卫士随从,两人拉着手进入一间密室。

  落座以后,戴笠开门见山地说:“人走时运马走膘,孙军长今年可是三喜临门哟!”

  “戴局长取笑了,有什么喜事能轮到我孙麻子头上?”

  戴笠屈指算着:“其一,热河抗战,你名扬四海,谁不知孙军长是抗日英雄!其二,你金屋藏娇,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如意夫人,怎么不让小弟见识见识?”

  孙殿英迫不及待地问:“其三哩?”

  戴笠卖起了关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不到时候我是不会开金口的。”

  “这么说,戴局长不是白来一趟吗?”孙军长这一激果然有效。

  “好好好,你就看看这个吧!”戴笠说着拿出蒋介石的手令。

  孙殿英看那手令,白纸黑字,一笔一划,只有落款处“蒋中正”三个字认识,其他文字不知所云。但从这三个字中他感到事关重大。他拿着手令额上直冒冷汗,颤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