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次说NO,但是第三次继续推销,他又说了YES,这算是被拒几次?我们也都知道,推销这件事情是无处不在的,吃饭和你说一次,聊天和你说一次,然后有机会再找你推销一次,这个又算是几次?我们还知道推销是比较一心一意的,没时间算这个拒绝次数——所以如果这个成功学故事讲的是真话,我估计肯德基上校一定是个心思缜密,内心阴暗的家伙,他身上一定有一个笔记本,每一次被拒绝就拿出来在人家名字后面划一个横,然后回家数“正”字——我今天被拒绝了224次!你们丫等着我出名写传记那一天,全在这里面记着呢!
处于这种不怀好意的猜测,我在肯德基的官方论坛()找到了关于肯德基上校的生平,摘录如下:
1890年 山德士(Sanders)?出生
1929年 炸鸡店开张,一开始只有六张凳子
1930年 当饮食评论家Duncan 把山德的饭店记录在一本叫做《美食之旅》的书上后,人越来越多。
1935年 因为他对饮食的贡献政府授予山德“荣誉上校”的称谓,
1937年 山德士尝试在肯德基州开连锁餐厅,但是失败了。
1939年 北卡开了另一座汽车旅馆和餐厅,也失败了。
1939年 山德士发明了用高压锅炸鸡。
1939…1945 在二战期间,油价上升,旅游减少。山姆不得不关闭它的汽车旅馆。等到战争后才重开。
1949年 再一次获得“山姆上校”的荣誉称号,山德开始使用上校的名字,同时穿着白围裙,白衬衣,黑色条纹领带和黑鞋子,白色的山羊胡子。像是一个从南方来的绅士。同年,他和一个雇员结婚了。
1953年 他的旅馆和餐馆一共值万元
1950初 山德士上校开始给一些餐厅特许经营权,他给这些餐厅提供特殊炸鸡秘方,收取5%的提成。(这其实就是连锁业务的开始)
1956年 政府修路,肯德基的餐厅低价下跌。他把他的财产用万的价格便卖出去用于还清债务。他几乎破产,依靠每月105元的救济金活着。
1960年 肯德基有了400个连锁店
1963年 肯德基有限公司的收入达到30万一年。
1964年 74岁的山德士把自己的产业以200万美元卖给了由29岁的年轻律师约翰·布朗(John Y。 Brown; Jr)和60岁的资本家杰克·麦塞(Jack Massey)等人组成的投资集团集团。当时公司希望给他一些股份,但是山德士拒绝了。考虑到肯德基上校的影响力,公司支付了每年4万美金(后来升到万)的终身年薪给肯德基打品牌广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如何超越我们的心智模式?(5)
1971年 布朗和麦赛集团以亿将这份事业出售给了休伯莱恩(Heublein)公司。是7年前购买的倍。
1976年,肯德基的年营利额已经超过了2亿美元,
1980年 山德士上校不幸逝世,享年90岁。
如果这份官方生平没有错误,和成功学的版本有以下出入:
1。 从头到尾没有人提到1009次这个被拒绝的数字。
2。 肯德基上校破产后穷的叮当响,好像没有证据显示他突然准备对世界人民做什么贡献(“他心平气地自问这句话:“到底我对人们能做出何种贡献呢?我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任何人在这个情况,想的更多是怎么让自己脱离债务困难。
3。 创业年纪是66岁,而不是65岁。
4。 事实上,66岁之前,他就曾经和一些店铺达成了出卖烹鸡配方的协议。所以当66岁的时候,他只是把实体店关闭了,专心转型做已经有成功先例连锁而已。
5。 既然已经有成功先例,2年零反馈被拒绝却依然坚持就是鬼话。(事实上,如果你坚持两年都没有任何回馈,你最应该做的不是坚持,而是市场调查。)
6。 从商业来看,肯德基上校个人可以更加成功,即使他拥有“天字第一号”“能力法则”(Personal Power)的秘密。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你懂个屁,你自己收入多少?你不过是嫉妒人家肯德基而已!人家200万也比你高!说理不过就搞人身攻击,这是大部分流氓的思维方式。不过我也要说,你懂个屁,让我来告诉这个故事里,真正隐藏的成功“天字第零号”秘密,我称之为Money Power:
如果按照大师们所说,肯德基上校被拒绝了1009次,坚持了近20年的炸鸡配方,是个人成功的秘密。那么在29岁的布朗律师手里呆了7年,翻了倍。是不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更大的,完全相反“天字第零号”成功的秘密?成功的秘密在于不要像肯德基上校那么迂腐的坚持1009次,而是像布朗一样,年纪轻轻就找到一个有前途的项目,然后尽快的脱手出去!
从一个故事里面,能够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想成功的诸位,你要相信谁?
成功学的故事只是传奇,不是故事。
为什么要改编成这个版本?我不怀好意的继续推测:
1。 即使没有1009,肯德基上校也是个牛人,5年能把400家连锁做出来,真的是一家家跑出来的。我很尊敬老爷子。他的故事这个框架是对的,但是1009和两年被拒的部分是大师们偷偷塞进去的。就好像陈胜吴广的鱼,鱼是河里捞出来,但是布是自己填进去的,用于大众洗脑。
2。 为什么要往里面偷塞故事给大家洗脑呢?因为你一次次的坚持销售,碰了南墙也不回头,这显然对大师有好处。
3。 为什么洗脑有效呢?因为这个故事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塞在了“肯德基”这个无可置疑的名词中间,你一看人家的营业额,你的大脑就自动照单全收,相信了。
成功学是传奇还是故事?你用尽全力模仿的那些故事,有多少是真实的?
古典老师提醒你:成功有风险,相信应谨慎。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坚持一定会成功吗?
坚持一定会成功?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我曾经见过两万人一起喊这句口号。
当然,两万人一起喊不能就证明是对的,猪流感也不止两万人流行,也未必是就是好病。
我想不怀好意的列举一些坚持也未必成功,付出也没有收获的故事。
释迦牟尼原来是一个印度的王子,住在宫殿中间,父亲痛爱,人民很爱戴。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他决定放弃。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了影响人类社会数千年的佛教。
如果释迦牟尼坚持下去,以他的福缘与智慧,是不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国王,娶很多美丽的公主,生更多胖乎乎的一二三四五阿哥?
鲁迅在日本学医的时候痛彻地理解到,拯救灵魂远远比拯救身体重要,虽然医学即将学成,他也决定放弃。从此回国从文,成为一代文豪。
如果鲁迅坚持下去,以他的深刻正直,是不是能够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最好的而且绝不收红包的外科大夫?
李开复早年就读于法学院,后来他发现自己讨厌法学,他决定放弃,转而学习从高中时就很喜欢的、基础不是很厚实的、前途看起来并不很明朗的,专业其实在学校只开了一年的计算机专业,最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如果李开复坚持下去,以他的影响力与儒雅,他是不是也能够成为著名律师,发表一本影响千万人的《做最狠的自己》?
可惜,他们都放弃了,一个成了释迦牟尼,一个成了鲁迅,一个写了《做最好的自己》。
杨丽娟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2007年3月22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跟偶像合照。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杨丽娟倒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不过刘德华和朱丽倩结婚了。
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
如果我们要修理一辆汽车,你会只坚持用扳手,不用螺丝刀么?我们既可以用扳手,也可以用螺丝刀。关键是,目标是把车修好。
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既需要勇于坚持,也需要勇于放弃。坚持或放弃都是达到目标背后价值的手段。看清楚你成功背后面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
释迦牟尼放弃王位,坚持了智慧,鲁迅放弃医学,坚持了救国,李开复放弃了法学,却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他们可以安然的放弃,投入更好的方式。他们知道自己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
有一个痴情的年轻人,他每天到楼下去等他喜欢的女孩子下班,这样坚持已经半年了。但是对方不仅毫不动心,而且好像还越来越给他脸色。他很苦恼,过来找我。
我问他,你能去公司楼下坚持半年,你不是凡人啊。你这么坚持,希望的结果是什么?
“我希望打动她。”
“那有效么?”
“没有,她没什么感觉。”他挠挠头回想“而且她还有点尴尬,因为有的同事老笑话她。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再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打动她的。”
这种人就是爱情小说看多了,爱情小说就是谈恋爱里的成功学。
“你尝试了半年一个方式,都没有达到效果。你坚持的是等她,还是打动她?等她下班只是打动她的一个方式,如果这个方式不奏效,就换另一种更加奏效的。这才是坚持打动她啊。”
半个月以后,他发来短信说,他换了用EMAIL和那个女孩子交流,那个内向的女孩子很欣赏他的文字,现在他们已经很开心的在一起了。
一男友要分开,女生苦苦哀求,以死相逼。江湖救急,这件事情又摊到了我头上。我去问那个女孩子:
你在坚持什么?是让你的男友喜欢你?还是让他不要走就好,讨厌你也可以?
她说当然希望他继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