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路走好!”李倩倩哽咽着说。
“你一路走好!”孩子们齐声说。
樵樵,我的女儿,你一路走好。我和你妈妈一生都会想念你,会时常来看你。你永远都是我们至亲至爱的女儿。你走了,保险公司支付了赔偿金,政府发放了社会救助款,遇难学生家长没有固定工作的,还领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金,人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了。这么大的灾,党和政府尽力了,领导都在一线做工作,全国都在支援灾区,大家都住进了板房,灾后重建的规划和政策正在一项一项出台,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聚源镇,新的都江堰,川西北的山川大地会更美好……
一行人转过身,朝山下走去。
东边,聚源镇方向的山头上,太阳升上半空,明亮的光芒照耀着山川平原,淡淡的雾霭中,大地依然是一片葱绿,乡村路上有行人车辆,竹木掩映的农家院落传出鸡鸭鹅叫声,仅仅三个月多一点,这片土地已很难看到浩劫留下的痕迹。灾难挡不往人类生生不息。
我看着面前这个穿迷彩服,戴预任上尉肩章的中年汉子,提出一个思考很久的问题:“现在,聚源镇上的老百姓怎么看你?你自己怎么评价你在地震中的表现?你对今后有什么打算?”
沉吟片刻,王学清慢慢说起来——
“聚源镇的老百姓,还象以前一样嘛,很多人说,王营长的娃娃死了,我的娃娃就是他救出来的……”
“人与人之间,得到尊敬很重要。走在大街上,有人叫喝茶就好,没人招呼你就没意思了……平时,多做点好事,能帮一把是一把。大家和气,坐在一起吃碗煮青菜也高兴,互相不和,摆一大桌酒席也请不来客……”
“大灾大难来了,我就该冲上去,不能太自私了。比如说那个吊车司机高强,自己的娃娃死了,他爱人不告诉他,他一直在聚源镇救人。后来记者去采访高强,他说聚源中学那个女老师了不起,让记者帮他找。我爱人看到报纸后,给记者打电话去,说高强两口子太好了,你们要给他呼吁一下,一定要给他分一间板房……”
“前一段,我爱人一想起娃娃就哭,我劝她:地震,去的去了,活下来的人要珍惜生命,活得更好。我们在都江堰买的房子、铺面,都成了危房,住不得了,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健康快乐的活着……”
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愿望,朴实得象泥土。正是千千万万个王学清、杨慧、高强,撑起这片广袤的大地,使它永不沉沦,迅速再生。
上篇 追 索(1)
本文涉及主要人物及单位介绍:(按出场时间次序)
赖元平:四川什邡市天池煤矿一号井矿工
杨 杰:空降兵某部师长
朱伟峰:空降兵某部炮兵营政治指导员
刘卫荣:空降兵某部上甘领特功八连所在团副团长
戴玉强:空降兵某部炮兵科科长
李 勇:志愿者 广东东莞某私营业主 退伍军人
徐晓亮:志愿者 重庆市江陵医院医生 转业军人
朱开民:天池煤矿安全科长 向导
胡光俊 方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随队医生
朱伟峰带领的搜救小队成员:傅江华 蒋建东 王利均 王力平 杨佳铭 刘源 曾清水 周龙阳 蒋川 王亮 张俊
刘建军:北京军区255医主院院长
宋立新:北京军区255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主任医生
何红莲:北京军区255医院ICU护士长
林 杰:沈阳军区野战血站赴川抗震救灾组德阳血站
刘幼英: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副院长 抗震救灾医疗队领队 肾病专家
余 泽: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陈香美:解放军301总医院教授 院士
张博勋:解放军301总医院教授 骨科专家
曹 勇: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
顾建文:成都军区总医院副院长 教授
屈 延: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匡永勤: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刘合年:成都军区总医院麻醉科主任
张顺礼(张老三)及儿子:德阳某小卖店业主 父子志愿者
南京军区总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专家组
重庆第三军区大学西南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专家组
北京军区部医院专家组
北京军区医疗卫生处
总后卫生部医疗局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某直升机组
南方航空某机组
其它未及留下姓名者若干
只要看一下我上面记下的这串长长的名单就可以想象,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经历了多么复杂的历程。
一
矿工赖元平在这一天的下午象往常一样,按时出现在响水沟的采矿工地上。
赖元平是四川省什邡市天池煤矿一号井的一名普通矿工。
如同附近分布着的许许多多大小工地一样,这个叫做“响水沟”的工地所在地是一个小得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
五月的正午天还是有些热的,走在工地遍布砾石的山坡间的他多少感到有些困倦,今天的太阳好象格外大,而且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个中午似乎是有些过份安静了,安静得让他都觉得不太适应。这使得一向身体结实动作骄健的他的脚步多少行进得有些迟缓,原本就不大的眼睛也在正午的阳光下眯了起来――
就在这一刻间,他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一种从来不曾听过的、类似于某种巨大野兽低沉的怒吼般的声音遥遥传来,由远及近,瞬间就来到了脚下,与此同时,他脚下的大地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不、不仅是脚下,他的整个身体,连同眼前的整座山坡,还有周围所有的丛峦叠岭的山峰,都不可思议地摇晃跳动起来,也就是几秒种的功夫,四下高高巨大的山体如泄洪般整个向他倾倒下来――天突然黑了,漫天呛人的浓厚的迷尘中,巨响声声,飞沙滚石,遮天蔽日。赖元平只喊了一声;快跑――就倒下了。
在无数飞滚如洪水的大小石块中,有一块或者是几块,击中了毫无防备的赖元平,他身上多处受伤,但是最致命的一块石头打在他的头部、左耳之后。一阵尖锐的痛楚袭过之后,赖元平倒在了地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上篇 追 索(2)
失去知觉的赖元平当时不知道这一天的这个时刻发生了什么。当然也更不知道,这一天的这个时刻之后,这个世界和他的生命中,将要发生什么。
这是的下午2:28。
两个小时后,全中国和全世界人都知道四川的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于是在接下来的数十个小时中以至数天中,汶川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知道四川的什邡也有了灾情的人很少,而了解“什邡市天池煤矿响水沟”这个地方的人就更是极少、极少,通讯和交通完全中断,这个叫做“响水沟”的地方,还有这个叫做赖元平的工人,连同幸存的十数名兄弟一起,被搁置在了这个孤岛。
地震过后数小时后,幸存的工友们聚集在一起,他们先发现了三个受伤的工友,都是伤在腿部,在痛苦中大呼小叫,之后,他们才发现了倒在乱石堆中的赖元平,工友们把压在他身上的石头搬开,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这时候的他,有急促的呼吸,但是神智已经不清,身体在疼痛中抽搐着。
余震造成不断的山体滑坡,使得空气中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尘土。天很快黑了。
是夜,漂泼大雨倾泄而下。
蜷在一起一夜未眠的工友们,度过了焦急困顿的一夜。黑暗无边的夜里,一筹莫展的工友们在恐惧和惊慌中还幻想着: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地震,外头的家人不可能不知道,那么明天、最晚后天,在外头的兄弟们一定会带人来救他们的。此时身在孤岛的他们不知道地震具体发生的情况,他们不知道,汶川,北川,青川,平武,映秀,绵阳,德阳及至都江堰等等数十个县市地发生了数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可怕的灾难导致数百万人顷刻间家破人亡。而这个叫做响水沟的一个无名小地,正位于龙门山地震带上的一个节点上。地狱般黑暗的夜色中不时传来阵阵可怕的轰隆声,长期生活在山里的他们知道,这是山体滑坡的声音。
这个夜晚,在这个死亡阴影遍布的地方,只有失去知觉的赖元平是安静的。他无声无息地躺着。
晨。在度过了寒冷痛苦至极的一夜后,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工友们惊恐地发现:大雨引发的进一步的泥石流,让响水沟整个工地变得完全面目全非,出去的路是完全找不到了,更可怕的是,他们连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也完全说不清了。手机没有信号,就算是外头的人知道这里还有生存者,也根本没有办法进来。几个能够行动的工友们在附近四下搜寻,一向那么熟悉的工地已经完全不象样子了,他们凭着依稀的记忆找着,翻着,但是,食物,水,衣物用品什么都没有,除了山石下露出的几根东倒西歪的钢管和木柱,所有的物品荡然无存。到了最后,他们心力交瘁地蹲在地上,有两个人开始嚎啕大哭。
他们完全绝望了。
余震就是在这个时候到来的。
随着余震,山体再一次摇晃,无数飞石再一次近距离地飞滚而下,他们全体…随了人事不省的赖元平外每一个有意识的人都再一次惊慌地抱头逃窜。
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这期间他们一次一次地打算冲出去,但是一次一次地被滑坡的山体和道路阻挡了回来,除了不断增加的伤处,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等吧………可这是第几天了呢?再一次的余震平静下来后,他们知道,就这样等下去是没有希望了,已经多日没有食物和水,四周的山体全松垮了,他们的临时跻身之地,随时可能会被再次倾下的山体掩埋。
上篇 追 索(3)
这一天,他们决定冒险向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