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链条终结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链条终结论-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威胁,三方的货币再次进入平衡。

  只要这种武力行为发挥了一次作用,胜利的部族就开始思考了:“我为什么还要跟他们进行交换,直接连人带生产资料全部抢过来,那不就好了!可是他们会仇恨我们,他们可能会不再进行生产了,我们只好一直强迫他们进行生产!”奴隶社会的最初状态开始了。

  部族间的货币发行量控制,因为抢劫了对方、奴隶了对方等强制手段的实施,发挥了效果,货币平衡了下来,可是内部的货币发行量的控制就不好处置了,部族成员之间到底是继续使用等价交换,还是使用同样的抢劫、奴隶等方法?整个部族的人都在思考。

1。2。2。2。1  剥削法的建立
剥削法,什么是剥削法呢?我初步定义为:统治阶级根据货币发行量是否为自身的利益服务来判断,是否进行货币发行量控制。这里的统治阶级指的不是某一具体阶级,指的是掌管货币发行量的人、团体组织等。

  上面已经说到,一些部族使用强制手段,直接或者间接奴役了其他部族,那么这里的胜利者,是不是该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的部族成员呢?

  不管部族到底思考没有,假设部族成员之间还是进行原始平均分配。那么,间接奴役的附属部族也就不存在了,必须分配下去,成为被奴役的一个阶层,应该可以称之为奴隶了。奴隶们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己原来所从事的商品生产,而是必须按照奴隶所有者——奴隶主的意愿去进行任何商品的生产。作为奴隶主的部族成员应该都会逐渐脱离一部分自己一直进行的生产活动,交给分配给自己的奴隶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会进一步推动这种趋势——不管这脱离程度达到何种阶段,只要有一点脱离,那么就存在“劳动力”过剩,这些奴隶主掌控的“劳动力”又能用来干些什么呢?应该有四种情况:无所事事;生产新商品;进行商品交换;强制推行货币发行量控制。

  无所事事,最好的情况是,奴隶们自己繁衍后代,部族成员及其后代永远都无所事事。可是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部族成员不追逐利益的话,这些个部族之间就不会出现任何利益冲突,也就不会出现剥削法,所以,这些奴隶主无所事事一两年,一两代,或者时间更久的确有可能,但是终有一天,会出现一两个奴隶主,为了生活得更好,开始使用自己过剩的“劳动力”。坏一点的情况,由于各种原因,某些奴隶主的奴隶出现了死亡,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进行生产了,这些奴隶主就不得不回到生产中去,至少一部分“劳动力”得回到生产中去,奴隶主会愿意吗?如果进行生产符合这些部族成员的利益追求,我想这些人就不可能脱离生产,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重新回到生产中去肯定就有些不愿意——当这些奴隶主还拥有可以代替自己进行生产的奴隶时,就会想办法繁衍自己的奴隶,于是所有的奴隶成员,见到了好处,也会慢慢地利用自己过剩的“劳动力”。

  使用自己的“劳动力”,奴隶主的目标就是追逐利益,而且是捎带着部族利益的个人利益——因为部族采取的还是原始平均分配。如果一两个奴隶主带头把自己的“劳动力”用来生产新商品,那么这一两个奴隶主掌控的生产力绝对会出现相对滞后的问题,在与别的部族接触过程中,这个问题就会逐渐清晰摆放在奴隶主面前。奴隶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思考,部族已经奴役了一个或者几个其他的部族,为什么不去奴役生产新商品的部族呢?还有,奴隶们生产的自己需要的商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出来的商品就会越来越多,肯定会出现过剩的商品,为什么不用奴隶多生产出来的商品去交换自己想要的新商品呢?奴隶主进行一阵权衡,要去奴役别的部族,自己一两个人带着自己的奴隶去,自己以及自己财产面临的风险过大,如果没有征询整个部族的意见,还违反了原始平均分配。相反,如果去进行商品交换,因为整个部族是进行原始平均分配的,生产力水平肯定也必须得平均分配,所以,当一个奴隶主的奴隶生产的商品出现过剩的时候,也就是说,整个部族生产的商品应该都出现了过剩,一两个奴隶主提议到别的部族进行商品交换,大量的奴隶主都会赞成的。所以,奴隶主们选择进行商品交换。

  奴隶主带着自己多余的商品,到另外的部族去交换商品或者货币。货币当然是先存起来,那些自己部族内生产的已经完全够用的商品,只好再交换出去,直到找到自己或部族想要的商品——如果刚开始就有利润存在,有利润,也就是说肯定就有部族间的利益冲突,部族不得不使用奴役来控制货币发行量;如果没有任何利润存在,过不了多久还是会出现问题,进行交换的两个、三个、多个部族之间就会因为各个部族内部的商品价格不一样等等前面论述过的问题,在交换中产生利益冲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部族内部商品过剩,而导致交换回来的货币数量越来越多,各个部族间,商品过剩与货币过剩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进行交换的这些部族不得不进行,强制推行货币发行量控制。抢劫,杀戮等等的暴力措施开始施加到别的部族身上,以部落形式建立的人类社会逐渐被打破,由一个部落的成员组成的奴隶主阶级出现,被统治着的大量奴隶阶级形成了规模——这时,这个部族已经可以算作一个国家。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得出,奴隶主为了花费自己的“劳动力”,最终就会走上奴役别的部族的道路,使一个部族,成为一个国家。

  由于这个国家进行的敛财、大量奴隶投入到生产中导致的生产力进步,不久就会出现,整过国家的奴隶主阶级想要的商品都能由奴隶生产了,可是生产力还在不断地进步,奴隶主之间的原始平均分配,不得不直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商品与货币过剩的问题。

  以前,这个国家还可以利用战争之类的武力奴役活动,把大量过剩的商品与货币投入到生产“奴隶”上,而缓解内部的过剩问题。到了某个时候,由于地理因素,这个国家用不了多久就已经吞噬掉了周围能够吞噬掉的所有部族,又该怎么办?内部商品与货币的过剩,变得再也无法控制了——大量商品疯狂地涨价,可是交换却处于停滞状态;大量的货币使劲地往家里搬,可是想去交换自己没有的商品,或者不够用的商品,却找不到任何一个商品了(货币死亡、交换死亡)——奴隶主阶级不得不想方设法控制货币发行量。

  可是,部族间剥削法的建立已经到了尽头,在部族内部进行货币发行量控制的话,还是只能依靠原始平均分配法,可是这个时候,货币与商品的状态都是“平均”的,不能启动控制过程,启动了也没有任何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奴隶主不改变原始平均分配法,所有的奴隶主再也不能得到任何的商品、货币。

  此外,因为人口的增长(没有战争,生活稳定,人口一定会增加),那些新生的婴儿没有任何付出,却都要从奴隶主手中拿走一部分货币、奴隶、商品(特别是那些跟奴隶主八竿子打不着的婴儿)。奴隶主本来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才推动部族向其他部族强制推行货币发行量控制措施——奴役,可是现在的情况反过来了,整个部族都在剥夺自己的利益,新旧奴隶主之间开始不断出现各种利益冲突——这个冲突的根基就是原始平均分配法,用平均分配来处理这个冲突肯定是没有任何作用——奴隶主之间的利益一冲突,剥削法不得不开始在国家内部建立,贵族等级制度等等的控制措施开始实施,剥削法由外到里,完全建立起来了。

  如果,一个部族在一开始建立剥削法的时候,部族内部就开始改变原始平均分配,剥削法在内部建立起来的时间可能还会早很多:功劳大的、俘虏、抢劫多的成员多分配;救死扶伤的成员多分配;临阵脱逃的,投降敌人的少分配;伤害自己人的少分配……部族内部的阶级化就会变成“剥削法”。

  原始平均分配法,始终不能让货币与商品维持长久的等价交换关系,在人类摆脱食物不够的困境后,生产力发展走上正轨后,这个方法就会被货币与商品杀死。总的来说,一个部族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措施的变化,由内到外也罢,由外到内也罢,剥削法都将正式建立起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2。2。2。2  剥削法的发展
剥削法要发展,首先就得弄清楚剥削法到底是怎样判断货币发行量是否该进行控制的?前面我进行了定义,回头看看,主要的判断条件应该就是货币是否在为经济统治阶级服务。

  在奴隶社会刚刚出现的时候,剥削法遇到的难题就是在经济统治阶级内部,通过剥削法判断得出的结果,应该还是货币过剩,该怎么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奴隶主与奴隶主之间,暂且不管维持这个阶层的各种社会制度,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处理过剩的货币?

  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得先说明,在整个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处理生产相对过剩商品很简单,奴隶主的喜好多的是,例如修坟墓,生产陪葬品,就是有再多的商品、奴隶都不够用。

  货币发行量的控制在奴隶社会初期,绝对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奴隶主需要的所有商品基本上都可以由自己的奴隶生产,那么在原始社会中使用的货币,进入奴隶社会后,对于奴隶主来讲,就很不好处理了——存储着,没用,购买东西,又购买什么呢?根本就不能帮助奴隶主从奴隶身上剥削到任何好处,货币的存在显得十分的毫无道理,所以货币肯定是过剩的。按照剥削法进行发行量控制,是不是就该抹杀掉货币?

  “剥削法占据了整个社会之后,进行的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控制——就是抹杀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