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暗纳钜狻
。 想看书来
里仁第四(3)
无人之处
画上的题词是“无人之处”。画上的人,有人在的时候他随时都戴着一个假面具,一个笑的面具。没有人的时候,当他把面具摘下来,却是面目狰狞。小人就是这样子,而真正的君子就不是这样。这不仅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真君子和伪君子的区别也在这里,真君子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样,而伪君子则当着人一套,背着人一套。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我没有见过这两种人。“好仁者无以尚之”,“尚”就是超过,真正喜欢仁德的人,对他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而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对仁的态度只是“不使不仁加乎其身”,即不让那些不仁德的事情加在我身上。这两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志于仁,时时想行仁道,完善自己,这是好仁者。比如有同学病了,我主动去关心他,照顾他,嘘寒问暖,这叫好仁。如果是恶不仁,只是讨厌不仁德,那么只要不做不仁德的事情就足够了,所以尽管有同学生病了,我既不去关心他、照顾他,我也不去加害他,只要不去做那些坏事,我就满足了。好仁与恶不仁,二者的层次不一样,恶不仁者只是不做坏事,好仁者不仅不做坏事,还要去做好事。“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有试过用一天的力量去行仁德的人吗?我没有见过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也许有,但我没有见到过。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上就可以行仁德,并不非要你有多大的力量,做多大的事业。他的书掉在地上,你帮他捡起来,看到他摔倒了,你把他扶起来……这些都是行仁德,怎么说力量不足呢?真正要行仁德的人,没有因为力量不足而不行的,所以关键是有没有心。
其实孔子说了三种人:一种是求仁的人,另一种是恶不仁的人,还有一种是想求仁德而不得的人。孔子说,前面两种人,我没见到,第三种人——这种愿一日用力于仁而力不足的,即便有,我目前也还没见到。可见,行仁德固然难能可贵,但是要真正落实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心,你真正去做,在哪里都能行仁德,有什么是你想做却做不了的呢?又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条件,只要你想做都能做得到。比如,看到这里的纸屑,随手捡起来丢到垃圾箱里,看到水龙头在滴水,随手把它拧紧了……这些都是在行仁德。仁德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每天都自我完善,渐渐地就能达到,关键看你愿不愿意。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指类型,“过”就是过错。朱子注解说“党,类也”,就是一类人。注意这个“党”字,它的繁体字上边是“尚”,指崇尚,下面是“黑”,按照字面推导,崇尚黑的就是党,这是“党”字的本意。结党就会营私,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很讨厌结党的。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可以与人交朋友,但绝对不会结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孔子说,一类人往往有一类人的过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错。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这个道理。同样类型的人,他们往往会犯同一类型的错误,比如急性子的人,因为过于急躁,他们办事比较粗疏;而慢性子尽管做事很细致,可是时间上又往往比较拖沓。不同类型的人,就会有不同类型的错误。“观过,斯知仁矣。”你看到别人的过错,你就能知道什么是仁德了。儒家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当中比我好的人是我的老师,比我差的人也是我的老师,因为“观过,斯知仁矣”,别人的错误可以成为你的反面教材,认识了这一类型的错误,你不会再去犯它,这就是所谓知仁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里仁第四(4)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听闻大道,晚上就可以去死。这句话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不是,这太肤浅了。这句话实质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闻道以后,他对生死就是非常从容的了,可以生顺死安:活着的时候他可以安然地生活,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也可以从容地去面对。所以早晨闻了道的人,他就了断了生死,即便晚上他就要死去,他也可以很从容平和地对待。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并不是说早上闻了道,晚上就可以去死了。它其实说的是对生死的态度,这是儒家的生死观。得道的人就可以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他不会终日忧戚,担心老病,恐惧死亡,一会儿忧生,一会儿惧死——闻道之后就不会这样了。“道者,事物当然之理”,事物固有的理就是道。“苟得闻之”,如果真正得道,闻说了事物的道理,“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即便晚上就死了也不会有遗恨了。这就是儒家的生死观,从容地面对生死。“朝”和“夕”,是说间隔短。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人不可以不懂得道,如果得了道,即使死了也无遗憾。因为死生是大事,一般人最看不开的就是生死。佛法就是讲如何超脱生死的。儒家说,人只要得了道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宇宙,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生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一个士人、读书人,如果立志于求道,又以没有衣穿、没有饭吃为耻,那么就不足以与他谈论大道了。比如一个人立志学习中国文化,学习儒家精神,他听了《论语》,向老师提问:我学了这么多,我怎么发财啊?这种情况,老师怎么跟他讨论下去呢?“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一边在学道,一边在想名利,这种人就不足以和他谈大道了。朱子说:“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道哉?”心想求道,而以口服的奉养不若人——你看他生活得多好啊,他不读圣贤之书,还开着宝马车,穿着名牌衣服,我学了道还这样子——而感到耻辱,这种人的品位、志趣太差,哪里还值得与他谈道呢?程子曰:“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程子说,志于求道,然而心被外边声色犬马的世界所奴役,被名食财色所奴役的人,用不着与他谈道。这里深刻地讲明了儒家的学说是超功利的,读圣贤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让人超越名利,心不被外物所累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适”就是这样,“莫”就是那样,不这样,也不那样。以什么作为原则呢?以道义。这里的“比”当“从”,表示以义相从,以义为原则。这就是儒家讲的适中的问题。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处理事情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是变的一面,还有不变的一面就是这个义,道义是不变的:不管我用什么方法来做,我都是符合道义的。比如我教你们两个学生,内容一样,都是圣人之道,但是因材施教,教授的方法就不同,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这句话很深刻,就是说真正的君子并不是那种教条主义者,不是非要这样做或者非要那样做,不是保守、机械、固定的,他是随机应变的,但必须是符合大道的。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是通过对比来讲小人和君子的区别。
“怀”,思念、想着。君子随时都怀想着德。我们看看什么叫做“德”。“道之得于心谓之德”,道从你的心里生发,就叫做“德”。“德”实际上是人的行为,道在人心。比如说,某个人有道德,他看见扔在地上的垃圾,就捡起来丢到垃圾箱里,他的行为体现他的品德。他的品德从哪里来呢?因为他明白,保持环境的整洁,要靠每个人的行动。支配他行动的就是他内心对这一道理的体悟。道真正存在你心里,指导你的行动,对“道”身体力行,这就是德。“德”的繁体写作“惪”,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上边是“十”字,中间是“目”,十目所视为“直”。下面还有一横,读yǐng,隐藏的意思。十只眼睛注视着你心里最隐秘的地方,看你有没有“德”,这时候,无论什么事情你都要求自己从道义出发,做到最好,这样你就有德了。“小人怀土”,“土”不是指泥土,而是代指舒适的生活,小人总是想着过一种安逸的生活。君子不考虑生活的安逸与否,而是首先考虑自己有没有德。所以君子是无牵挂的,他可以四海为家,因为他有德,他乐天知命,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随遇而安。小人就不行了,你叫他离开他的那个安乐窝,他一定很痛苦。
里仁第四(5)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里的“刑”不是指刑法,而是指代礼法、规矩。君子考虑的是公道、礼法,小人想的是小恩小惠。一件事情,君子想它符不符合礼,小人想它对我有没有利。比如说考试,君子想,考试应该公正,不应作弊;小人则盼望老师能给他点恩惠,让他通过,让他考好。
朱子讲“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即保存本心的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溺”就是沉溺,沉溺于已有的安逸的状态;“君子小人趣向不同”,此处“趣”通“趋”,君子和小人的取向不一样,追求不一样;“公私之间而已”,他们不同在哪里呢?就在是从公心还是从私心的角度出发。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