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宁心中腾地涌上一股怒气,宋乔不过是受了一点伤,就成了瘸子了?自己提前嫁人也是为了享福!算了,这种人她说她干什么呢?让她自作自受吧。她的气渐渐地消了,她看了圆宁一上,摇头叹道:“好言难劝那该死的鬼,算我多嘴!你好好的收着你健全的人吧,别出来祸害别人了!”
方宁转身就走,小婶陆氏在身后喊道:“方宁,还早着呢,你别走啊。”方宁假装没听见,大步往家走去。
宋乔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能拄着拐仗下地活动一会儿了,大夫明年春天应该能痊愈。一家人自是欢喜不尽。宋乔想着回门时,他都没去岳父家,过年一定得去一趟。方要觉得反正离得也近,慢慢走过去也没事。于是送礼时就带着他一起去了。小木头像个小尾巴似的在后头跟着。杜朝南夫妻俩见女儿女婿来了,心里十分高兴,当下就把大女儿一家叫过来,众人欢聚一堂。宋乔的嘴也挺甜,又是叫爹又是喊娘的,把方氏给乐得合不拢嘴。
饭后,众人是兴尽而归。小木头回去后,绘声绘色的说了在杜家吃饭的经过:“其实大哥也挺聪明的,把方宁他爹娘逗得可高兴了。方宁她姐说,大哥那一声娘,听了就好似蜂蜜拌白糖……唉,这一点他比我强。”
宋老财轻哼了一声,满脸的不忿。这个白眼狼,在家时嘴咋就不甜?跟头犟牛似的。
宋乔看父亲不高兴,连忙拿话哄他,他还献宝似的拿出了前几个月画的画像,方宁上次进城时专门让人裱了起来。
宋乔讨好地笑道:“爹,你看你儿媳妇孝顺吧,我就没想到这事。她还说,要把这画像挂起来,时不时的看一眼。”
宋老财的心情慢慢好转了起来,当晚在饭桌上,他当着众人的面又问起了画像的事。
宋柳眨着明亮的大眼睛,笑吟吟地问方宁:“嫂子,你裱这画像还有别的原因吧?”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一起向看方宁看来,宋老财更是疑团重重。
方宁没想到自己的目的竟被宋柳给看破了,她索性也不隐瞒了,对着众人悠然一笑:“这幅画像画的是爹到家提亲时的模样。将来某天,爹嫌弃我了,我好拿出来给他老人家看看,他当初可是十分看重我的。”
宋老财哭笑不得,默然不语。他真想问问,这个儿媳妇还留了多少后手?
104第一百零四章春日融融
过完年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方宁觉得宋乔总在屋里憋着不好;就时常扶他到园子里坐坐;晒晒太阳。宋家的花园和菜园是连在一起的;宋老财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得空就挽了袖子跟来福玉嫂一起干活。锄地、松土、浇水种菜,样样在行。
宋乔沐浴在暖融融的春阳之中,看着满园的姹紫嫣红;听着鸟声啾啾,再看看身边的妻子;心里十分舒畅。他随着身体的好转和春天的到来;心中某种压抑的情愫也随着天地万物一起苏醒过来。仅仅是同床共枕、耳鬓厮磨已经满足不了他了。他的目光越来越炽热;方宁有时觉得自己像被一只没吃过羊的狼紧盯着;对方还在琢磨从哪儿下口好。 方宁还给他拿了书,宋乔根本没心思看,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突然,他微蹙了一下眉头,借着袖子的遮掩紧紧攥住了她的手:“方宁,来福都胖了,你怎么还是这样?”她还是跟以前一样苗条,不,确切地说又长高了一些。可还是太瘦了。
方宁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他为什么总对胖那么执着?
方宁调皮地眨着眼睛接道:“要不,我也像来福一样每天涮盘底?”
宋乔低声笑了起来,一本正经地摇头:“那可不行。”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见前院的狗汪汪地叫起来,接着是小木头咚咚有力的脚步声传了过来。
“嫂子,你小婶来了!”方宁一怔,陆氏来宋家做什么?不过,不管之前处得怎样,对方上门来,她不能不接待。她抽出手笑着对宋乔说道:“我去去就来。”
等到方宁来到前院的堂屋,就见陆氏和一个身着暗红衣裳的中年妇人正在等她。
“小婶怎么有空来了?”方宁声音平淡地招呼道,目光在那中年妇人身上打了个转,这妇人身量略胖,圆脸细眼薄唇,看穿着打扮比一般乡下妇人稍强些,只是神情举止有些奇怪。她还没来得往下细想,陆氏就笑呵呵地上前拉着她嘘寒问暖的,然后指着妇人说道:“这个是我的远亲,娘家姓张。人们都叫她张金娘,你该叫她张姨。”方宁心中奇怪,礼貌地冲张金娘点了点头。接着就问陆氏为何事而来。
陆氏嘴里寒暄着,一双眼睛颇不安分的四处打量,那张金娘虽然尽量做出一副老实本份的模样,无奈她那游移闪烁的目光出卖了她。方宁这下明白了刚才自己为什么觉得奇怪了,就是这个妇人举止太不自然了。
陆氏闲扯了一阵,顺势问道:“宋家其他人呢?怎么就你一人在家。”
方宁道:“荷生和公公来福他们都在后园。”
陆氏一听到宋老财,目光一闪,飞快地和张金娘对视了一眼,然后拉着方宁一脸担忧地说道:“你这孩子日子过得也不容易,既要照顾荷生,又要打理一家子的衣食。小姑子又太小帮不了你,你要是有个当家的婆婆帮着打理就不用这么费心了。”
方宁呵呵一笑,没接她的话茬。一个宋老财她已经应付不暇,再来个后婆婆她还要不要活?古代可不比现代,合不来不见面就是。就宋家这情形,他们连分家都不可能。
陆氏东拉西扯了一会儿,就起身道:“哎呀,我来了这么久,还没去看我那侄女婿呢。走走,我跟你一起到后园看看,回去对你小叔也有人交待,不然又该说我白来一趟了。还有,顺便让你张姨帮着干点活。”说着,陆氏也不用方宁引领,像在自已家一样自在大方,径自出了堂屋往后园走去了。张姨落后一步,冲着方宁讨好地一笑,嘴里时不时地说些恭维话。方宁照单全收,暂不理会她。
陆氏一进了后园,就高声招呼道:“哎哟,亲家大哥你近来可好?”
宋老财正挽着袖子埋头干活,一见陆氏来了,挑挑眉毛,不咸不淡地招呼了一声。宋乔也笑着叫了声四婶。陆氏一会儿夸宋乔文采好,一会儿夸宋老财能干厉害。亲扯一通后,她将身后的张金娘拽过来说道:“这是我的一位远亲,夫家早些年下世了,只留下她带着一个女儿,这不千里迢迢地来投奔我。我想着方宁刚嫁过来,很多家务活怕她年轻做不好,就想让这个年长的帮帮她。亲家大哥,咱们可是货真价实的亲戚,你可别跟我客气。”
宋老财极快地将张金娘扫视了一遍,眼中微有亮光,他笑眯眯地接道:“那是,咱两家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亲戚,你的亲戚也就是我的亲戚,呵呵。”
陆氏见宋老财态度热络了不少,心中暗叫有门。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两人你来我往的叙了一会儿,陆氏就带着张金娘兴致冲冲地回去了。方宁已经猜到了陆氏和张金娘的心思,晚上就寝时,她就委婉的给宋乔提了个醒,这种事她当儿媳妇的不能直接跟公公去说,还得让宋乔去说。
宋乔对父亲倒是十分放心:“你不用操心,咱爹对这事有经验。”
方宁心里略松了口气:“好吧,那我不管了。”旋即,她又酸溜溜地接道:“连公公都有这么多人惦记,将来不知有多少人惦记你。”
宋乔听她这么说,不由得心花怒放。她越来越太在意自己了!
她刚说完,嘴唇就被宋乔准确无误地给捕捉住了。两人在散发着阳光和青草味道的被子里嬉闹拥吻……
方宁本以为陆氏和张金娘第二天就会再来,谁知他们隔了三天才来,而且还带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过来,这女孩子就是张金娘的女儿,名叫珍珍,生得比张金娘差了许多,一脸麻子,小眼大嘴塌鼻。听陆氏话里的意思是,这女孩子因为生得丑,找婆家要求很低,只要对方对她好,家里过得去就行。至于男人的模样是丑是俊,脑子是否正常,都不怎么在乎。
方宁心中警铃大作,看样子这张金娘母女俩是想将宋老财和小木头包圆了!
自从她和宋乔成亲后,宋老财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放到了小木头身上,小木头只比方宁小半岁,他饭量大,身材蹭蹭地长,只比宋乔低半头。而且单看相貌的话,小木头在村里也算是很出色的,他身材健壮,浓眉大眼,一张红里带黑的圆脸十分讨人喜欢。只是他的脑子……其实接触下来,方宁觉得他倒也不傻。他不过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罢了,典型的成人身儿童心。但要说亲,就有些犯难了,毕竟男人是要顶门立户的,哪个姑娘愿意去嫁一个儿子似的丈夫?当然,宋家也可以花钱买一个,但宋老财又觉得强扭的瓜不甜,这夫妻是过一辈子的,至少得心甘情愿。所以,他是想一回叹息一回。
从此以后,张金娘母女俩三五不时的来宋家串门,她们倒是勤快,逮着活就干。宋老财佯作不知,处之坦然。
这日吃过早饭,方宁在井边洗衣裳。外衣和床罩之类的都让玉嫂给洗了,她只洗一些手帕之类的小东西。宋老财远远地瞧了方宁一眼,拖长声音嘱咐道:“自己洗啥呀,把那些该洗的全拾掇出来,呆会儿让那俩帮工的洗。”
接着他又大声叫来福和玉嫂:“你们俩一年到头的忙,这几天就歇歇吧。”玉嫂顺从地应了一声。
来福是家中老人了,说话有些随意,他抬眼看了看宋老财,提醒道:“老爷,没有白吃的饭,也没有白干的活。俺们是清闲了,以后咋办?”
宋老财哧了一声,不以为然地接道:“没有白干的活?这可是她们自己上杆子凑上来的。不让看能说得过去吗?盛情难却呀。得了,就让她们干吧。”
来福见宋老财不听自己劝,心里有些起急,唉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